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766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配件的需求愈来愈大,人们对汽车的各方面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细化。

在目前量产车型中,由于布置空间要求,前后地板在Z向高度上并不一致,所以在后大梁与后地板之间需要加强板进行连接,如图1-6所示,现有的加强型后大梁组件存在以下问题:车身局部结构限制了涂装时气体排出,无法上漆或上漆效果差,防腐性能差;车身结构导致涂装液流动性差,上漆效果差,车身腐蚀,车身外观受影响,特别是底盘零件安装点腐蚀,影响整车安全;车身较重,增加油耗;分体式加强板焊接扭曲,影响车身尺寸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的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其有利于排出车身残余空气,提高车身上漆效果、涂装液在车身中的流动性、涂装漆膜厚度和车身防腐蚀性能,避免因车身腐蚀造成的安全问题和车身外观的影响,从而提高零件质量,加强车身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包括一体式的后大梁加强板和隔板,所述后大梁加强板架设于后大梁本体上,所述后大梁加强板与所述后大梁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后大梁加强板前端外侧设有至少一根第一筋条,所述后大梁本体前端内侧设有至少一根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与所述第二筋条分别延伸至所述后大梁本体腔体内,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后大梁加强板腔体内,所述隔板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后大梁加强板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还可以是:

所述第一筋条位置与所述第二筋条位置对应。

所述第一筋条与所述第二筋条分别为外凸形和内凹形。

所述隔板底部支撑面的横截面形状为倒三角形。

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三筋条,所述第三筋条沿所述隔板底部支撑面延伸设置。

所述隔板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

所述隔板个数至少为2个。

所述隔板两端焊接在所述后大梁加强板内壁上。

所述后大梁加强板焊接在所述后大梁本体上。

所述后大梁加强板形状为“U”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包括一体式的后大梁加强板和隔板,所述后大梁加强板架设于后大梁本体上,所述后大梁加强板与所述后大梁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后大梁加强板前端外侧设有至少一根第一筋条,所述后大梁本体前端内侧设有至少一根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与所述第二筋条分别延伸至所述后大梁本体腔体内,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后大梁加强板腔体内,所述隔板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后大梁加强板内壁固定连接。这样,在后大梁加强板前端外侧设置第一筋条,在所述后大梁本体前端内侧设置第二筋条,涂装液通过该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流入后大梁本体腔体内,从而增强涂装液在车身重的流动性,提高涂装液漆膜厚度,同时增加强度。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有利于排出车身残余空气,提高车身上漆效果、涂装液在车身中的流动性、涂装漆膜厚度和车身防腐蚀性能,避免因车身腐蚀造成的安全问题和车身外观的影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后车架焊合总成的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的结构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横截面的剖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纵截面局部结构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的爆炸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的加强板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车架焊合总成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的纵截面局部结构。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的爆炸图。

图号说明

1…后大梁本体 2…后大梁加强板 3…第一筋条

4…第二筋条 5…隔板 6…倒三角形

7…减重孔 8…后大梁后加强板 9…前大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7至图1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请参考图7-11,包括一体式的后大梁加强板2和隔板5,所述后大梁加强板2架设于后大梁本体1上,所述后大梁加强板2与所述后大梁本体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后大梁加强板2前端外侧设有至少一根第一筋条3,所述后大梁本体1前端内侧设有至少一根第二筋条4,所述第一筋条3与所述第二筋条4分别为外凸形和内凹形,所述第一筋条3与所述第二筋条4延伸至所述后大梁本体腔体内,所述隔板5位于所述后大梁加强板2腔体内,所述隔板5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后大梁加强板2内壁固定连接。这样,在后大梁加强板2前端外侧设置第一筋条3,在所述后大梁本体1前端内侧设置第二筋条4,第一筋条3和第二筋条4延伸到后大梁本体1腔体内,通过第一筋条3和第二筋条4形成的一个小腔体,涂装液通过该腔体流入后大梁本体1腔体内,从而增强涂装液在车身重的流动性,提高涂装液漆膜厚度。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有利于排出车身残余空气,提高车身上漆效果、涂装液在车身中的流动性、涂装漆膜厚度和车身防腐蚀性能,避免因车身腐蚀造成的安全问题和车身外观的影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请参考图7-11,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第一筋条3位置与所述第二筋条4位置对应。这样,将第一筋条3与所述第二筋条4的位置对应设置,可以形成一个腔体,并且所述第一筋条3和第二筋条4分别延伸至后大梁腔体1内,同时涂装液通过该腔体流通到后大梁腔体1内,增加涂装液体流动性。还可以是:所述第一筋条3与所述第二筋条4分别为外凸形和内凹形。这样,设置第一筋条3和第二筋条4为外凸形和内凹形,其上表面有凹槽,并且涂装液通过设置的第一筋条3和第二筋条4形成的腔体流动到后大梁腔体1内,例如,形成的腔体如一个水渠,涂装液经过该水渠流入后大梁本体1内腔中,贯穿筋条的设计,增强涂装液在车身中的流动性,提高涂装漆膜厚度。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隔板底部支撑面横截面形状为倒三角形。这样,将隔板5底部支撑面设为倒三角形6,可以在增加涂装液体流动性的同时,也保证了零件的强度和刚度。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隔板5上设有第三筋条,所述第三筋条沿隔板5底部支撑面延伸设置。这样,当涂装液体到达隔板5处时,可以通过第三筋条进行快速流通,进一步保证涂装液体的流动性。还可以是:所述隔板5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7。这样,可以减轻后大梁加强板2的重量。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隔板5个数至少为2个。这样,隔板5个数具体以实际需求为准,只要能满足涂装液体很好的流通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强型后大梁组件,请参考图7-11,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隔板5焊接在所述后大梁加强板2上。这样,通过焊接的方式可以进一步保证零件的强度,防止零件回弹,进一步提升焊点质量。还可以是:所述后大梁加强板2焊接在所述后大梁本体1上。这样,将后大梁加强板2焊接在所述后大梁本体1上,能够加强车身强度,提高零件质量,防止零件回弹,有利于零件焊点质量提升。还可以是:所述后大梁加强板2为“U”形后大梁加强板2。这样,设置为“U”形后大梁加强板2,可以更好的与所述后大梁本体1装配,进而提高后大梁本体1的刚度和强度。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