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7653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梁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梁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各方面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细化。

目前,面对三包期内的国家法规要求(三年六万公里),目前的大梁组件如图1至图3所示,大梁上安装5个加强板,使电场未能进入腔体,并且大梁上的两个电泳孔,孔间距相距1500mm,漆膜未能完成达标,由于5个加强板的影响,电泳液流通速率较慢,影响上漆速率;且现有大梁组件的防腐蚀方法,主要是在后期,即不让雨水进入腔体.但是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是钣金受冷,受潮后,空气结露,自然形成了腐蚀源,反而影响电泳质量,以及防腐蚀质量。在产品防腐蚀性能上,如何提升产品内腔漆膜厚度,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突破口;在同等工艺条件下,产品结构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漆膜厚度的高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梁组件,其能够提高电泳液的流通速率,提高上漆效果和电场强度,有效提升产品腐蚀性能、零件安全和产品使用寿命,且节约成本,从而提升用户满意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梁组件,包括大梁本体、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由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于所述大梁本体中部,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前后两侧的侧边分别与所述大梁本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大梁本体上间隔设置有至少六个电泳孔,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顶部分别设有至少两个钣金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梁组件还可以是:

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与所述大梁本体上下间距大于等于45mm。

所述电泳孔直径为大于等于25mm。

所述电泳孔间隔距离小于等于360mm。

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依次焊接固定于所述大梁本体中部。

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前后侧边依次焊接在所述大梁本体中部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梁组件,包括大梁本体、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由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于所述大梁本体中部,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前后两侧的侧边分别与所述大梁本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大梁本体上间隔设置有至少六个电泳孔,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顶部分别设有至少两个钣金孔。这样,在大梁本体上设置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并且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两侧的侧边分别与所述大梁本体内壁固定连接,能够有效避免加强板与大梁本体之间的间隙小或贴合的状态,而且在大梁本体上开设电泳孔、在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顶部开设钣金孔,可以进一步提升电泳液的进液质量及电场强度和电泳夜的流通速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梁组件,能够提高电泳液的流通速率,提高上漆效果和电场强度,有效提升产品腐蚀性能、零件安全和产品使用寿命,且节约成本,从而提升用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大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大梁组件的爆炸图。

图3是图1中A-A的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梁组件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梁组件的爆炸图。

图6是图4中B-B的视图。

图号说明

1…大梁本体 2…第一加强板 3…第二加强板

4…第三加强板 5…第四加强板 6…第五加强板

7…电泳孔 8…钣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4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梁组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梁组件,请参考图4-6,包括大梁本体1、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和第三加强板4,所述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和第三加强板4由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于所述大梁本体1中部,所述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和第三加强板4前后两侧的侧边分别与所述大梁本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大梁本体1上间隔设置有至少六个电泳孔7,所述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和第三加强板4顶部分别设有至少两个钣金孔8。这样,在大梁本体1上设置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和第三加强板4,并且所述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和第三加强板4两侧的侧边分别与所述大梁本体1内壁固定连接,能够有效避免加强板与大梁本体1之间的间隙小或贴合的状态,而且在大梁本体1上开设电泳孔7、在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和第三加强板4顶部开设钣金孔8,可以进一步提升电泳液的进液质量及电场强度和电泳夜的流通速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梁组件,能够提高电泳液的流通速率,提高上漆效果和电场强度,有效提升产品腐蚀性能、零件安全和产品使用寿命,且节约成本,从而提升用户满意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梁组件,请参考图4-6,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和第三加强板4与所述大梁本体1上下间距大于等于45mm。这样,将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和第三加强板4与所述大梁本体1上下间距设为大于等于45mm,可以有效避免传统的电泳不上漆区域,提高大梁本体1的上漆效果,并增强电场强度。还可以是:所述电泳孔7直径大于等于25mm。当然电泳孔7直径也可以为其他尺寸,主要以实际需求为准,只要能够有效提升电泳漆膜厚度,对后期排液也有相应的功效即可。还可以是:所述电泳孔7间隔距离小于等于360mm。具体以实际需求为准,只要能增强电泳液的流通速率即可。还可以是:所述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和第三加强板4依次焊接连接位于所述大梁本体1中部。这样,所述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和第三加强板4依次焊接连接位于所述大梁本体1中部,可以提高加强板与大梁本体1之间的间隙,同时增强电泳液的流动性。还可以是:所述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和第三加强板4侧边依次焊接固定于所述大梁本体1中部的内壁上。这样,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和第三加强板4侧边依次连接在所述大梁本体1中部的内壁上,可以保证加强板与大梁本体1之间合理的间隙外,利用焊接同时也增加了加强板与大梁本体1连接强度,同时有效提升电泳液进液质量和流通速率。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