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混凝土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4874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混凝土推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混凝土推车。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工程多以混凝土工程为主,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栋建筑的质量,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避免混凝土中的石料发生沉降,往往先利用具有搅拌功能的运输设施将混凝土运送到施工工地,再利用手推车运送到建筑内的指定位置,而在采用手推车运输的过程中,混凝土中的石料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沉降,在使用时,还需要利用铁锹进行二次搅拌,费时费力,且存在着卸料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混凝土推车,它能够在运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能够避免进行二次搅拌,省时省力,能够便于混凝土的卸料,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混凝土推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底部设置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设有车轮,所述车架的后端设有扶手,所述车架上设置料斗,所述料斗的前端与车架铰接,所述料斗的后端设置U型架,所述U型架的开口端与料斗铰接,所述U型架的中部与车架铰接,所述料斗的中部设置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与料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水平贯穿料斗,所述第一支撑轴上设有搅拌桨叶,所述第一支撑轴的端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料斗的两侧对称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车架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设置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轴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轴上设有第一链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传动连接。

所述扶手上设置支撑腿。

所述U型架上设置脚踏板。

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内设有固定螺栓,所述连接板与车架之间设有橡胶垫。

所述第一齿轮位于第二齿轮的上方。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车轮转动能够带动第二链轮转动,第二链轮转动经链条传动能够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转动能够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能够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能够带动第一支撑轴转动,第一支撑轴转动通过搅拌桨叶能够对料斗内的混凝土进行搅拌,能够在运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能够避免进行二次搅拌,省时省力,脚踩U型架能够将料斗掀起,能够将料斗内的混凝土快速的卸下,能够便于卸料,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扶手上设置支撑腿,支撑腿与车轮配合,能够在接料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支撑,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本实用新型的U型架上设置脚踏板,能够便于踩动U型架,能够便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

4、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的底部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内设有固定螺栓,所述连接板与车架之间设有橡胶垫,固定螺栓能够将支撑架固定在车架上,固定螺栓能够在腰型孔内移动,能够根据需要对支撑架的位置进行调整并固定,能够保证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橡胶垫能够减轻搅拌浆叶工作时的震动,能够保证对混凝土的搅拌。

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齿轮位于第二齿轮的上方,能够便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分离,能够便于卸料。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部放大图;

附图3是实施例中支撑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1、车架;2、转轴;3、车轮;4、扶手;5、料斗;6、U型架;7、第一支撑轴;8、搅拌桨叶;9、第一齿轮;10、支撑架;11、第二支撑轴;12、第一链轮;13、第二齿轮;14、第二链轮;15、支撑腿;16、脚踏板;17、连接板;18、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混凝土推车,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的底部设置转轴2,所述转轴2的两端设有车轮3,所述车架1的后端设有扶手4。所述车架1上设置料斗5,料斗5用于盛放混凝土,所述料斗5的前端与车架1铰接,所述料斗5的后端设置U型架6,所述U型架6的开口端与料斗5铰接,所述U型架6的中部与车架1铰接,卸料时,脚踩U型架6能够将料斗5掀起,能够将料斗5内的混凝土快速的卸下,能够便于卸料,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所述料斗5的中部设置第一支撑轴7,所述第一支撑轴7与料斗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7水平贯穿料斗5,所述第一支撑轴7上设有搅拌桨叶8,第一支撑轴7转动能够对料斗5内的混凝土进行搅拌。所述第一支撑轴7的端部设有第一齿轮9,所述料斗5的两侧对称设置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与车架1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架10上设置第二支撑轴11,所述第二支撑轴11与支撑架1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轴11上设有第一链轮12、与第一齿轮9啮合的第二齿轮13,所述转轴2上设有第二链轮14,所述第二链轮14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12传动连接,推动本实用新型时,车轮3转动,车轮3转动能够带动第二链轮14转动,第二链轮14转动经链条传动能够带动第一链轮12转动,第一链轮12转动能够带动第二齿轮13转动,第二齿轮13转动能够带动第一齿轮9转动,第一齿轮9转动能够带动第一支撑轴7转动,第一支撑轴7转动通过搅拌桨叶8能够对料斗5内的混凝土进行搅拌,能够在运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能够避免进行二次搅拌,省时省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推动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即可对料斗5内的混凝土进行搅拌,卸料时,脚踩U型架6,能够将料斗5掀起,能够将料斗5内的部分混凝土卸下,再手握扶手4将料斗5向前掀起,能够将料斗5内残留的混凝土卸下,省时省力。

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所述扶手4上设置支撑腿15,支撑腿15与车轮3配合,能够在接料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支撑,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所述U型架6上设置脚踏板16,能够便于踩动U型架6,能够便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

为了保证对混凝土的搅拌,所述支撑架10的底部设置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上设置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内设有固定螺栓,所述连接板17与车架1之间设有橡胶垫18,固定螺栓能够将支撑架10固定在车架1上,固定螺栓能够在腰型孔内移动,能够根据需要对支撑架10的位置进行调整并固定,能够保证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3的啮合,橡胶垫18能够减轻搅拌浆叶8工作时的震动,能够保证对混凝土的搅拌。

为了便于卸料,所述第一齿轮9位于第二齿轮13的上方,能够便于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3的分离,能够便于卸料。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混凝土推车,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的底部设置转轴2,所述转轴2通过轴承与车架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的两端安装有车轮3,所述车架1的后端焊接有扶手4,所述扶手4上设置支撑腿15,支撑腿15与车轮3配合,能够在接料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支撑,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所述车架1上设置料斗5,料斗5用于盛放混凝土。所述料斗5的前端设置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位于料斗5的下部,所述车架1上设有与铰接轴相适应的铰耳,所述料斗5的车架1铰接。所述料斗5的后端设置U型架6,所述U型架6的开口端设有与料斗铰接的铰接轴,所述U型架6通过铰接轴与料斗5铰接。所述U型架6的中部通过铰接轴与车架1铰接,卸料时,脚踩U型架6能够将料斗5掀起,能够将料斗5内的混凝土快速的卸下,能够便于卸料,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所述U型架6远离料斗5的一端焊接有脚踏板16,能够便于踩动U型架6,能够便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所述料斗5的中部设置第一支撑轴7,所述第一支撑轴7通过轴承与料斗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7水平贯穿料斗5,所述第一支撑轴7上焊接有若干个L型搅拌桨叶8,第一支撑轴7转动能够对料斗5内的混凝土进行搅拌。所述第一支撑轴7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齿轮9,所述料斗5的两侧对称设置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上设置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内设有固定螺栓,所述连接板17与车架1之间设有橡胶垫18,所述车架1上设有与固定螺栓相适应的螺纹孔,固定螺栓能够将支撑架10固定在车架1上,固定螺栓能够在腰型孔内移动,能够根据需要对支撑架10的位置进行调整并固定,能够保证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3的啮合,橡胶垫18能够减轻搅拌浆叶8工作时的震动,能够保证对混凝土的有效搅拌。所述支撑架10上设置第二支撑轴11,所述第二支撑轴11水平贯穿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上设有与第二支撑轴11相适应的轴承盒,所述第二支撑轴11与支撑架1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轴11远离料斗5的一端安装第一链轮12,第二支撑轴11靠近料斗5的一端安装与第一齿轮9啮合的第二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9位于第二齿轮13的上方,能够便于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3的分离,能够便于卸料。所述转轴2上安装有第二链轮14,第二链轮14位于车轮3的外侧,所述第二链轮14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12传动连接,推动本实用新型时,车轮3转动,车轮3转动能够带动第二链轮14转动,第二链轮14转动经链条传动能够带动第一链轮12转动,第一链轮12转动能够带动第二齿轮13转动,第二齿轮13转动能够带动第一齿轮9转动,第一齿轮9转动能够带动第一支撑轴7转动,第一支撑轴7转动通过搅拌桨叶8能够对料斗5内的混凝土进行搅拌,能够在运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能够避免进行二次搅拌,省时省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