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操作折叠式方向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8558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操作折叠式方向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方向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操作折叠式方向盘。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车辆驾驶用的方向盘,一般采用整体式结构。这种方向盘结构由于占用驾驶空间较大,因此对于要求驾驶空间比较小的机型上会减小上车通道,而且在汽车遇到事故时,例如撞车时汽车驾驶室或发动机变形,车座前移,发动机后移,驾驶员通常被卡在车座和方向盘之间难以移动,要移动驾驶员必须切割方向盘,这样则需要专用的工具或需要消防员来实施完成,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切割方向盘都会耽误许多时间,耽误驾驶员的救治时间,影响驾驶员的生命或健康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易操作折叠式方向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操作折叠式方向盘,包括方向盘固定座、固定盘、活动盘、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铰接机构、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固定盘、活动盘均呈弧形且固定盘、活动盘弧形开口相对布置;第一连杆一端与方向盘固定座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固定盘连接,第二连杆一端通过铰接机构与方向盘固定座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固定盘连接,并且方向盘固定座上设有用于容纳铰接机构的容纳槽;第一固定套两端分别与固定盘、活动盘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套两端分别与固定盘、活动盘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铰接机构包括铰接件、弹簧、连接件,弹簧一端与容纳槽槽底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铰接件一端与连接件铰接且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

优选的,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的外径等于方向盘的环宽。

优选的,第一固定套内壁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固定盘第一端外周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活动盘第一端外周设有第二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凸起与第一环形凹槽配合连接,第二环形凸起与第二环形凹槽配合连接。

优选的,第二固定套内壁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环形凸起和第四环形凸起,固定盘第二端外周设有第三环形凹槽,活动盘第二端外周设有第四环形凹槽,第三环形凸起与第三环形凹槽配合连接,第四环形凸起与第四环形凹槽配合连接。

优选的,第一固定套包括第一弧形体和第二弧形体,第一弧形体的第一端与第二弧形体的第一端铰接,第一弧形体的第二端与第二弧形体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第一弧形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装配孔,第二弧形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装配孔,第一装配孔与第二装配孔相对布置,第一卡扣设有阶梯圆柱形的第一卡口且第一卡口上部内圈直径小于其下部内圈直径,第二卡扣下端设有多个第一卡脚,第二卡扣下端依次穿过第一装配孔、第二装配孔卡入第一卡口内且第一卡脚卡在第一卡口台阶面上。

优选的,第二固定套包括第三弧形体和第四弧形体,第三弧形体的第一端与第四弧形体的第一端铰接,第三弧形体的第二端与第四弧形体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第三弧形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上设有第三装配孔,第四弧形体的第二端设有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上设有第四装配孔,第四装配孔与第四装配孔相对布置,第三卡扣设有阶梯圆柱形的第二卡口且第二卡口上部内圈直径小于其下部内圈直径,第四卡扣下端设有多个第二卡脚,第四卡扣下端依次穿过第三装配孔、第四装配孔卡入第二卡口内且第二卡脚卡在第二卡口台阶面上。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杆一端与方向盘固定座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固定盘连接,第二连杆一端通过铰接机构与方向盘固定座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固定盘连接,并且方向盘固定座上设有用于容纳铰接机构的容纳槽;第一固定套两端分别与固定盘、活动盘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套两端分别与固定盘、活动盘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活动盘通过第二连杆、铰接机构与方向盘固定座铰接连接,活动盘与固定盘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可拆卸连接;折叠方向盘时,将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拆卸下来,将铰接机构从容纳槽中抽出,然后翻转活动盘进行折叠;复位方向盘时,将铰接机构收入容纳槽内,固定盘两端与活动盘两端对应上并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连接进行复位,第二连杆能够与方向盘固定座保持抵靠且铰接机构不脱落,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能够对活动盘、固定盘进行支撑,能够保证方向盘的整体稳固性。本实用新型易操作,使用方便,能够实现方向盘的折叠,驾驶员可以有较大的活动空间进出驾驶室,也为交通事故中营救司机或司机自救抢得了宝贵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操作折叠式方向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操作折叠式方向盘的第一固定套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D-D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操作折叠式方向盘的第一卡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操作折叠式方向盘的第二固定套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E-E向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操作折叠式方向盘的第三卡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易操作折叠式方向盘,包括方向盘固定座1、固定盘2、活动盘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铰接机构6、第一固定套7、第二固定套8、第一卡扣9、第二卡扣10、第三卡扣11和第四卡扣12,固定盘2、活动盘3均呈弧形且固定盘2、活动盘3弧形开口相对布置。第一连杆4一端与方向盘固定座1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固定盘2连接,第二连杆5一端通过铰接机构6与方向盘固定座1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固定盘2连接,并且方向盘固定座1上设有用于容纳铰接机构6的容纳槽101;铰接机构6包括铰接件601、弹簧602、连接件603,弹簧602一端与容纳槽槽底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连接件603固定连接,铰接件601一端与连接件603铰接且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铰接。第一固定套7两端分别与固定盘2、活动盘3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套8两端分别与固定盘2、活动盘3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

在具体设计中,为了避免影响驾驶员驾驶,第一固定套7、第二固定套8的外径等于方向盘的环宽。

参照图1、图3、图4、图5、图8,在具体设计中,为了保证第一固定套7、第二固定套8与固定盘2和活动盘3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在第一固定套7内壁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环形凸起701和第二环形凸起702,固定盘2第一端外周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01,活动盘3第一端外周设有第二环形凹槽301,第一环形凸起701与第一环形凹槽201配合连接,第二环形凸起702与第二环形凹槽301配合连接。第二固定套8内壁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环形凸起801和第四环形凸起802,固定盘2第二端外周设有第三环形凹槽202,活动盘3第二端外周设有第四环形凹槽302,第三环形凸起801与第三环形凹槽202配合连接,第四环形凸起802与第四环形凹槽302配合连接。

参照图6、图7,在具体设计中,第一固定套7包括第一弧形体703和第二弧形体704,第一弧形体703的第一端与第二弧形体704的第一端铰接,第一弧形体703的第二端与第二弧形体704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第一弧形体703的第二端设有第一连接板705,第一连接板705上设有第一装配孔707,第二弧形体704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板706,第二连接板706上设有第二装配孔708,第一装配孔707与第二装配孔708相对布置,第一卡扣9设有阶梯圆柱形的第一卡口901且第一卡口901上部内圈直径小于其下部内圈直径,第二卡扣10下端设有多个第一卡脚1001,第二卡扣10下端依次穿过第一装配孔707、第二装配孔708卡入第一卡口901内且第一卡脚1001卡在第一卡口901台阶面上。安装时,将第一固定套7的第一环形凸起701、第二环形凸起702分别卡入第一环形凹槽201、第二环形凹槽301内,然后通过第一卡扣9、第二卡扣10将第一弧形体703、第二弧形体704连接在一起即可。通过以上设计的第一固定套7,便于安装与拆卸,为交通事故中营救司机或司机自救抢得了宝贵的时间。

参照图9、图10,在具体设计中,第二固定套8包括第三弧形体803和第四弧形体804,第三弧形体803的第一端与第四弧形体804的第一端铰接,第三弧形体803的第二端与第四弧形体804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第三弧形体803的第二端设有第三连接板805,第三连接板805上设有第三装配孔807,第四弧形体804的第二端设有第四连接板806,第四连接板806上设有第四装配孔808,第四装配孔808与第四装配孔808相对布置,第三卡扣11设有阶梯圆柱形的第二卡口1101且第二卡口1101上部内圈直径小于其下部内圈直径,第四卡扣12下端设有多个第二卡脚1201,第四卡扣12下端依次穿过第三装配孔807、第四装配孔808卡入第二卡口1101内且第二卡脚1201卡在第二卡口1101台阶面上。安装时,将第二固定套8的第三环形凸起801、第四环形凸起802分别卡入第三环形凹槽202、第四环形凹槽302内,然后通过第三卡扣11、第四卡扣12将第三弧形体803、第四弧形体804连接在一起即可。通过以上设计的第二固定套8,便于安装与拆卸,为交通事故中营救司机或司机自救抢得了宝贵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操作折叠式方向盘,活动盘3通过第二连杆5、铰接机构6与方向盘固定座1铰接连接,活动盘3与固定盘2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套7、第二固定套8可拆卸连接;折叠方向盘时,将第一固定套7、第二固定套8拆卸下来,将铰接机构6从容纳槽101中抽出,然后翻转活动盘3进行折叠;复位方向盘时,将铰接机构6收入容纳槽101内,固定盘2两端与活动盘3两端对应上并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套7、第二固定套8连接进行复位,第二连杆5能够与方向盘固定座1保持抵靠且铰接机构6不脱落,第一固定套7、第二固定套8能够对活动盘3、固定盘2进行支撑,能够保证方向盘的整体稳固性。本实用新型易操作,使用方便,能够实现方向盘的折叠,驾驶员可以有较大的活动空间进出驾驶室,也为交通事故中营救司机或司机自救抢得了宝贵的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