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睡篮及婴儿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8538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睡篮及婴儿推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推车,具体涉及其婴儿睡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婴儿推车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由于婴儿生长发育较快 ,不同年龄段对婴儿车的产品需求有所不同。睡篮在推车上一般主要针对于不能够坐立的儿童使用,转换为坐蔸状态的时候,可以增加推车的使用功能,增加使用的时间,例如0-8个月的婴儿,一般使用睡篮。8个月-3岁一般使用坐蔸。若让睡篮可以转换为坐蔸那么这个推车主要部件适用时间段会变成0-3岁,消费者不必要更换新部件。现有技术中,在转化为坐蔸的时候依靠固定在睡篮两旁边的束带连接来实现。但是束带会让座位偏软,小孩子坐上后会造成座位前端下沉,可能低于座位后端,最终孩子可能从座位上向前扶手方向滑移,小孩子胸部受到前扶手挤压,或者小孩子从坐蔸上掉下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婴儿睡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婴儿睡篮,具有睡篮使用状态和坐兜使用状态,婴儿睡篮包括围框、设于围框上的布套和设于布套底部内的底板,布套形成有位于四周的周侧部和位于底部的底侧部,底板包括沿婴儿睡篮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在底侧部的布套内的前板、中板、后板,当婴儿睡篮处于睡篮使用状态时,前板、中板、后板延伸方向一致,底板可供婴儿卧睡;当婴儿睡篮处于坐蔸使用状态时,前板、中板、后板沿不同的方向延伸,并依次构成供婴儿坐立用的脚踏部、座位部和靠背部;婴儿睡篮还包括用于将婴儿睡篮锁定于坐蔸使用状态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围框或布套两侧的束带和分别设置在两侧的束带上的相互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当婴儿睡篮处于睡篮使用状态时,锁定机构为解锁状态,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脱离,束带在围框两侧自然下垂;当婴儿睡篮向坐蔸使用状态转换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将两侧的束带在前板和中板邻接处的下方连接并进而带动前板的后端和中板的前端向靠近围框的方向运动;

婴儿睡篮还包括与中板固定连接且位于中板前部的刚性支撑件,婴儿睡篮处于坐蔸使用状态时,两侧的束带连接构成沿婴儿睡篮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撑带,两侧的束带在刚性支撑件的底部连接,并对刚性支撑件形成支撑。

进一步地,刚性支撑件包括沿婴儿睡篮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撑杆和分别位于支撑杆两侧且沿婴儿睡篮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延伸杆,延伸杆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

优选地,刚性支撑件为开口朝后的U形杆。

优选地,刚性支撑件通过铆钉或螺丝连接在中板上。

优选地,刚性支撑件位于中板内部或中板的底下方。

优选地,束带为柔性束带。

优选地,束带连接在围框上。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婴儿推车,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睡篮。

进一步地,婴儿睡篮可拆卸的安装在婴儿推车的车架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睡篮,可以让睡篮在转化为坐蔸后,并让婴儿坐在座位上后,始终让座位前端高于座位后端。避免婴儿前倾,从而避免婴儿的胸部受到挤压或者从座位上滑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睡篮的睡篮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睡篮的坐蔸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睡篮的坐蔸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婴儿睡篮的儿童推车的示意图;

其中:1、围框;2、布套;3、底板;31、前板;32、中板;33、后板;4、束带;41、第一连接件;42、第二连接件;51、与支撑杆;52、延伸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婴儿睡篮,具有睡篮使用状态和坐兜使用状态,婴儿睡篮包括围框1、设于围框1上的布套2和设于布套底部内的底板3,布套2形成有位于四周的周侧部和位于底部的底侧部,底板3包括沿婴儿睡篮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在底侧部的布套2内的前板31、中板32、后板33,当婴儿睡篮处于睡篮使用状态时,前板31、中板32、后板33延伸方向一致,底板3可供婴儿卧睡;当婴儿睡篮处于坐蔸使用状态时,前板31、中板32、后板33沿不同的方向延伸,并依次构成供婴儿坐立用的脚踏部、座位部和靠背部;婴儿睡篮还包括用于将婴儿睡篮锁定于坐蔸使用状态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围框1或布套2两侧的柔性束带4和分别设置在两侧的束带4上的相互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

当婴儿睡篮处于睡篮使用状态时,锁定机构为解锁状态,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脱离,束带4在围框1两侧自然下垂;

当婴儿睡篮向坐蔸使用状态转换时,第一连接件41与第二连接件42相连接,将两侧的束带4在前板31和中板32邻接处的下方连接并进而带动前板的后端和中板的前端向靠近围框1的方向运动;

婴儿睡篮还包括与中板32固定连接且位于中板32前部底下方的开口朝后的刚性U形杆,婴儿睡篮处于坐蔸使用状态时,两侧的束带4连接构成沿婴儿睡篮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撑带,两侧的束带在U形杆的底部连接,对U形杆形成支撑。刚性U形杆通过铆钉或螺丝连接在中板32前部底下方。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婴儿推车,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可转换为坐蔸状态的婴儿睡篮,婴儿睡篮可拆卸的安装在婴儿推车的车架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睡篮,通过在睡篮底部的中板前部添加一刚性U型杆,转换为坐蔸状态时,刚性U型杆支撑在相连接的束带上,从而睡蓝底部成为类似直线刚性体,让座位前端变形减小,始终让座位前端高于座位后端。让人感觉平整舒适安全,避免婴儿前倾,从而避免婴儿的胸部受到挤压或者从座位上滑落的风险。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且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