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方向盘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050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方向盘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方向盘套。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方向盘套一般包括套体以及设置于套体外的包覆层,但是通常在加工的同时,需要将包覆层套于套体外,但是因为对包覆层的加工局限,有事会发生套不进去,或者是难套入,或者是套入后损坏的现象发现,因此则需要对包覆层的结构增加,并且在使用方向盘套时,方向盘套和方向盘之间的防滑效果的保证都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以及防滑效果好的方向盘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方向盘套,包括方向盘套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方向盘套本体包括套体,套体呈“C”形状,套体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外侧壁上设有包覆层,包覆层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一端相互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之间设有连接加强区,连接加强区上设有相互交织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加强筋的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加强筋的第一连接端均置于第一连接部上,第一加强筋的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二加强筋的第二连接端均置于第二连接部上,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相互交织形成有呈菱形状的加强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向盘套本体包括套体,套体呈“C”形状,套体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外侧壁上设有包覆层,包覆层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一端相互连接,为了增加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之间设有连接加强区,连接加强区上设有相互交织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增加了对连接加强区的结构强度,并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加强筋的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加强筋的第一连接端均置于第一连接部上,第一加强筋的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二加强筋的第二连接端均置于第二连接部上,通过将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置于第一连接部上以及第二连接部上,保证了第一加强筋以及第二加强筋的加强效果,并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相互交织形成有呈菱形状的加强凹槽,通过形成的菱形状加强凹槽,保证了在将包覆层套于套体外时,保证了在对包覆层进行拉扯时的结构强度,并且菱形状的加强凹槽不同于三角形的凹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抗拉扯的缓冲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体的内侧壁上设有防滑带,防滑带置于套体的中部,防滑带包括相互交织的第一防滑凸起和第二防滑凸起,第一防滑凸起和第二防滑凸起相互交织形成有呈菱形状的防滑凹槽,防滑带的两侧均设有若干透气孔,相邻两透气孔等距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体的内侧壁上设有防滑带,通过在套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的防滑带,使得套体和方向盘之间的摩擦效果提高,从而增加了两者之间的防滑效果,并且防滑带置于套体的中部,则进一步保证了套体和方向盘之间的摩擦效果,防滑带包括相互交织的第一防滑凸起和第二防滑凸起,第一防滑凸起和第二防滑凸起相互交织形成有呈菱形状的防滑凹槽,通过第一防滑凸起和第二防滑凸起形成的防滑凹槽,一方面保证了套体内侧壁的粗糙程度,另一方面,形成的防滑凹槽会与方向盘之间形成有吸盘一样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两者之间的防滑效果,防滑带的两侧均设有若干透气孔,相邻两透气孔等距设置,通过设有的透气孔,保证了方向盘套的透气性,并且等距设置的透气孔,保证了透气的均匀,从而进一步保证了两者之间的防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覆层上设有若干加强网线,两加强网线之间形成有缓冲褶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覆层上设有若干加强网线,两加强网线之间形成有缓冲褶皱,通过在包覆层上设有的若干加强网线,增加了包覆层的结构强度,并且两加强网线之间形成有缓冲褶皱,保证了在手握方向盘时,减小了手部与方向盘套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在手握方向盘套时,减小手握方向盘时形成的手汗,从而减小发生手部与方向盘套之间打滑的现象,因此形成的滑槽皱褶还能进一步增加防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方向盘套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方向盘套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方向盘套实施例的内侧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包覆层,10-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连接加强区,13-第一加强筋,130-第一连接端,131-第二连接端,14-第二加强筋,15-加强凹槽,16-加强网线,17-缓冲褶皱,20-防滑带,21-第一防滑凸起,22-第二防滑凸起,23-防滑凹槽,24-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方向盘套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方向盘套,包括方向盘套本体,方向盘套本体包括套体,套体呈“C”形状,套体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外侧壁上设有包覆层1,包覆层1包括第一连接部10和第二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10和第二连接部11的一端相互连接,为了增加第一连接部10和第二连接部11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在第一连接部10和第二连接部11的另一端之间设有连接加强区12,连接加强区12上设有相互交织的第一加强筋13和第二加强筋14,第一加强筋13和第二加强筋14增加了对连接加强区12的结构强度,并且第一加强筋13和第二加强筋14均包括第一连接端130和第二连接端131,第一加强筋13的第一连接端130以及第二加强筋14的第一连接端130均置于第一连接部10上,第一加强筋13的第二连接端131以及第二加强筋14的第二连接端131均置于第二连接部11上,通过将第一连接端130和第二连接端131分别置于第一连接部10上以及第二连接部11上,保证了第一加强筋13以及第二加强筋14的加强效果,并且第一加强筋13和第二加强筋14相互交织形成有呈菱形状的加强凹槽15,通过形成的菱形状加强凹槽15,保证了在将包覆层1套于套体外时,保证了在对包覆层1进行拉扯时的结构强度,并且菱形状的加强凹槽15不同于三角形的凹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抗拉扯的缓冲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套体的内侧壁上设有防滑带20,通过在套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的防滑带20,使得套体和方向盘之间的摩擦效果提高,从而增加了两者之间的防滑效果,并且防滑带20置于套体的中部,则进一步保证了套体和方向盘之间的摩擦效果,防滑带20包括相互交织的第一防滑凸起21和第二防滑凸起22,第一防滑凸起21和第二防滑凸起22相互交织形成有呈菱形状的防滑凹槽23,通过第一防滑凸起21和第二防滑凸起22形成的防滑凹槽23,一方面保证了套体内侧壁的粗糙程度,另一方面,形成的防滑凹槽23会与方向盘之间形成有吸盘一样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两者之间的防滑效果,防滑带20的两侧均设有若干透气孔24,相邻两透气孔24等距设置,通过设有的透气孔24,保证了方向盘套的透气性,并且等距设置的透气孔24,保证了透气的均匀,从而进一步保证了两者之间的防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包覆层1上设有若干加强网线16,两加强网线16之间形成有缓冲褶皱17,通过在包覆层16上设有的若干加强网线17,增加了包覆层1的结构强度,并且两加强网线16之间形成有缓冲褶皱17,保证了在手握方向盘时,减小了手部与方向盘套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在手握方向盘套时,减小手握方向盘时形成的手汗,从而减小发生手部与方向盘套之间打滑的现象,因此形成的滑槽皱褶17还能进一步增加防滑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