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共享单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8212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智能共享单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公共交通工具领域,具体涉及共享单车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共享单车的座椅高度是固定的,难以满足不同身高体型用户的需求,尤其身高较高的用户坐到较低的座椅上时骑行存在困难。为了克服该技术问题,也有部分共享单车的车座设计成可升降的形式,并通过凸轮锁紧件进行锁紧定位,但是这样用户在使用共享单车时需要手动去调整座椅,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座椅能够根据不同用户自动调整高度的共享单车。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座椅自适应调整的智能共享单车,包括有车架,位于车架前部上方的用于控制前轮方向的车头管,以及安装在车架中部上端的座椅;

所述座椅和车架之间连接有用以调整座椅高度的气缸,所述气缸通过管道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与气缸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用以控制气缸充放气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为三通二位电磁阀。

所述车体上安装有用以识别用户身份信息的输入装置;

所述输入装置,所述气泵和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车架上靠近单车后轮的位置安装有智能锁,所述智能锁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根据输入装置识别到的不同用户身份信息,控制气泵和电磁阀使座椅调整到相应的设定高度;

所述车头管两端分别套设有手把,所述车头管两外端部位置位于手把外侧对称连接有两个整体呈l形的连接件,车头管两侧的两个连接件上个套接有一个控制输入座;

所述连接件包括有套接头,以及与套接头垂直固定连接的插接管;所述套接头套设在车头管端部,并通过螺钉锁紧固定;

所述控制输入座包括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壳体,所述壳体朝外的一面成型有l形的手指伸入口,所述壳体内靠近车架后方一侧成型有与插接管套接的套接部,套接部朝向手指伸入口的内端成型有安装座,一个控制输入座的安装座上安装有座椅调整按钮,另一个控制输入座的安装座上安装所述输入装置:

所述输入装置为指纹密码输入器,所述指纹密码输入器包括有一个长方形的密码输入模块电路板,密码输入模块电路板上沿长度方向安装有4个按压开关,每个按压开关的按钮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指纹采集模块;

各个所述按压开关和指纹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输入指纹密码时,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顺次按在四个指纹采集模块上,各个手指按照密码次序用力按压各个指纹采集模块使对应位置的按压开关被按下,在对应位置的按压开关被按下时,控制器提取对应位置的指纹采集模块获取到的指纹信息,形成四个按照次序排列的指纹序列,控制器将指纹序列与用户自主设定的指纹序列信息比对,若指纹序列信息一致,则判断密码输入正确,控制器控制智能锁执行开锁步骤;同时控制调节装置将座椅调整到相应的设定高度。若指纹序列信息不一致,则控制器判断密码输入错误,通过蜂鸣器或语音提示用户重新输入密码;

座椅调整按钮包括有一个用以调整座椅升高的调高按钮和一个用以调整座椅下降的调低按钮;所述调高按钮和调低按钮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按下调高按钮时,控制器控制气泵工作,三通二位电磁阀导通气泵和气缸;按下调低按钮时,控制器控制三通二位电磁阀的排气阀打开。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输入座的壳体上端连接有挡风板,挡风板前端朝向车架前下方倾斜,所述挡风板上端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车架上位于座椅下方连接有座椅安装筒,所述座椅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座椅安装筒插接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下端连接有与座椅安装筒密封滑动连接的活塞,所述座椅安装筒、升降杆及活塞构成所述气缸;所述活塞下端与座椅安装筒内底部之间连接有拉簧。

作为优选方案:一个控制输入座的所述安装座上位于调高按钮和调低按钮之间,以及另一个控制输入座的所述安装座上位于相邻的指纹采集模块之间分别成型有隔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用户自主设定的指纹序列信息通过手机移动终端上的指纹模块按顺序输入,安装在手机移动终端内的共享单车app软件将用户自主设定的指纹序列信息加密后传输至服务器中,共享单车的控制器和手机移动终端分别通过无线网络与服务器通信;用户在指纹密码输入器输入指纹序列信息后,控制器将指纹序列信息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将指纹序列与用户自主设定的指纹序列信息比对后,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控制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车头管上位于手把的内侧安装有刹车把手,所述刹车把手的刹把外端部安装有磁铁,所述连接件的套接头上安装有与磁铁配合工作的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霍尔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满足以下条件:所述刹车把手的刹把与手把相抵时,霍尔传感器刚好能够检测到磁铁接近的信号;

控制器将霍尔传感器的信号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将信号及对应共享单车的位置信息发送到负责检修的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共享单车在初次使用共享单车时通过座椅调整按钮调整座椅至适合骑行的舒适高度,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共享单车识别到对应的用户身份后,自动调整座椅高度至上一次使用时设定的高度状态。所述用于确认用户身份的指纹序列信息在初次使用时在手机移动终端上进行输入,在使用共享单车时直接在共享单车手把上的指纹密码输入器上输入指纹信息即可,无需再次使用手机移动终端进行开锁,使用更为便捷,且指纹密码安全等级高,避免密码泄露风险,相比手机扫描开锁的方式,有效避免了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被恶意损坏或覆盖导致无法借车,甚至手机移动终端扫描到带有病毒链接的二维码而导致的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输入控制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指纹密码输入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座椅调整按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指纹密码输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气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气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气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气泵线圈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1、气泵;11、泵体;111、底座;1111、第一注液口;1112、第二注液口;1113、通气管;112、泵体部;1121、波纹管部;1122、驱动部;1123、线圈通道;112a、第一线圈;112b、第二线圈;121、进气阀;122、出气阀;131、第一接线端子;132、第二接线端子;2、车架;21、座椅安装筒;22、车头管;3、智能锁;4、座椅;41、升降杆;411、活塞;42、拉簧;5、刹车把手;51、磁铁;6、手把;7、控制输入座;70、壳体;71、套接部;72、手指伸入口;73、挡风板;74、太阳能电池板;75、安装座;751、隔条;76、指纹密码输入器,761、指纹采集模块;762、按压开关;763、密码输入模块电路板;77、座椅调整按钮;8、连接件;81、套接头;82、插接管;83、霍尔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座椅自适应调整的智能共享单车,包括有车架2,位于车架前部上方的用于控制前轮方向的车头管22,以及安装在车架中部上端的座椅4。

所述座椅和车架之间连接有用以调整座椅高度的气缸,所述气缸通过管道连接有气泵1,所述气泵与气缸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用以控制气缸充放气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为三通二位电磁阀。

所述气泵、电磁阀及控制器可安装在座椅下方或构成车架的金属管中,或者在车架上独立增设安装上述各部件的容器。

所述三通二位电磁阀不通电时,气缸与气泵导通,气缸处于气压保持状态或充气状态,相应的座椅处于稳定状态或上升状态;三通二位电磁阀通电时,其排气通道打开,气缸处于排气状态,座椅在拉簧或用户压力作用下下移。

所述车体上安装有用以识别用户身份信息的输入装置。

所述输入装置,所述气泵和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车架上靠近单车后轮的位置安装有智能锁3,所述智能锁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智能锁原理与现有共享单车的原理一致,当接收到正确的用户身份确认信息后,自动开锁。

所述控制器根据输入装置识别到的不同用户身份信息,控制气泵和电磁阀使座椅调整到相应的设定高度。

所述车头管两端分别套设有手把6,所述车头管两外端部位置位于手把外侧对称连接有两个整体呈l形的连接件8,车头管两侧的两个连接件上个套接有一个控制输入座7。

所述连接件包括有套接头81,以及与套接头垂直固定连接的插接管82;所述套接头套设在车头管端部,并通过螺钉锁紧固定。

所述控制输入座包括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壳体70,所述壳体朝外的一面成型有l形的手指伸入口72,所述壳体内靠近车架后方一侧成型有与插接管套接的套接部71,套接部朝向手指伸入口的内端成型有安装座75,一个控制输入座的安装座上安装有座椅调整按钮77,另一个控制输入座的安装座上安装所述输入装置。

所述插接管上端朝车架前上方延伸,这样控制输入座内不会进水。

所述输入装置为指纹密码输入器76,所述指纹密码输入器包括有一个长方形的密码输入模块电路板763,密码输入模块电路板上沿长度方向安装有4个按压开关762,每个按压开关的按钮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指纹采集模块761。

各个所述按压开关和指纹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输入指纹密码时,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顺次按在四个指纹采集模块上,各个手指按照密码次序用力按压各个指纹采集模块使对应位置的按压开关被按下,在对应位置的按压开关被按下时,控制器提取对应位置的指纹采集模块获取到的指纹信息,形成四个按照次序排列的指纹序列,控制器将指纹序列与用户自主设定的指纹序列信息比对,若指纹序列信息一致,则判断密码输入正确,控制器控制智能锁执行开锁步骤,同时控制调节装置将座椅调整到相应的设定高度。若指纹序列信息不一致,则控制器判断密码输入错误,通过蜂鸣器或语音提示用户重新输入密码。

所述指纹采集模块位于l形的手指伸入口内,这样输入指纹密码时除了用户自己外别人难以判断密码输入顺序,密码安全等级高。

为了更直接理解指纹密码输入器的工作原理,下面举例进一步说明:比如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对应1、2、3和4,若设定密码为2143,则依次按下中指、食指、小指和无名指。

当然,密码也可以设为常用的6位数字,比如设定密码为232421,则依次按下中指、无名指、中指、小指、中指、食指。

更进一步,可以设定两个位置的按压开关均被按下时,则表示对应数字为相应位置对应数字之和,比如同时按下食指和小指时对应数字5,同时按下中指和小指时对应数字6,同时按下无名指和小指时对应数字7。比如设定密码为753154,则同时按无名指和小指,接着按食指和小指,接着按无名指,接着按食指,接着按食指和小指,最后按小指。

座椅调整按钮包括有一个用以调整座椅升高的调高按钮和一个用以调整座椅下降的调低按钮;所述调高按钮和调低按钮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按下调高按钮时,控制器控制气泵工作,三通二位电磁阀导通气泵和气缸;按下调低按钮时,控制器控制三通二位电磁阀的排气阀打开。

在初次使用共享单车时通过座椅调整按钮调整座椅至适合骑行的舒适高度,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共享单车识别到对应的用户身份后,自动调整座椅高度至上一次使用时设定的高度状态。

所述控制输入座的壳体上端连接有挡风板73,挡风板前端朝向车架前下方倾斜,所述挡风板上端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7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为控制器、气泵、电磁阀的工作提供电能。当然,所述控制器附带有蓄电池,用以储存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

所述车架上位于座椅下方连接有座椅安装筒21,所述座椅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座椅安装筒插接的升降杆41,所述升降杆下端连接有与座椅安装筒密封滑动连接的活塞411,所述座椅安装筒、升降杆及活塞构成所述气缸;所述活塞下端与座椅安装筒内底部之间连接有拉簧42。

一个控制输入座的所述安装座上位于调高按钮和调低按钮之间,以及另一个控制输入座的所述安装座上位于相邻的指纹采集模块之间分别成型有隔条751。

所述用户自主设定的指纹序列信息通过手机移动终端上的指纹模块按顺序输入,安装在手机移动终端内的共享单车app软件将用户自主设定的指纹序列信息加密后传输至服务器中,共享单车的控制器和手机移动终端分别通过无线网络与服务器通信;用户在指纹密码输入器输入指纹序列信息后,控制器将指纹序列信息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将指纹序列与用户自主设定的指纹序列信息比对后,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控制器。

所述车头管上位于手把的内侧安装有刹车把手5,所述刹车把手的刹把外端部安装有磁铁51,所述连接件的套接头上安装有与磁铁配合工作的霍尔传感器83,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霍尔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满足以下条件:所述刹车把手的刹把与手把相抵时,霍尔传感器刚好能够检测到磁铁接近的信号。

当刹车把手的刹把与手把相抵时,说明刹车绳有可能没有固定牢,或者刹车片已经有较大磨损,刹车把手刹到底仍不能良好制动,故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维修调校。

控制器将霍尔传感器的信号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将信号及对应共享单车的位置信息发送到负责检修的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

实施例2

结合图8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详细改进:

所述气泵包括有泵体11,以及分别连接在泵体上的进气阀121和出气阀122,进气阀121和出气阀122均为单向阀。

所述泵体包括有底座111以及一体连接在底座上端的泵体部112。

所述底座上成型有三通形式的通气管1113,所述进气阀、出气阀分别连接在底座上通气管的两个端口上,通气管的另一个端口与泵体部连通。

所述泵体部包括有能够沿轴向伸缩的波纹管部1121,所述波纹管部的轴向截面呈波浪状,波纹管部外壁位于每处外凸部分一体连接有圆环形的驱动部1122。

各个所述驱动部内依次交替地设有第一线圈112a和第二线圈112b,且各个第一线圈串联电连接,各个第二线圈串联电连接。

所述泵体整体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通过3d打印方式制成,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由液态金属形成,所述液态金属为水银或者铟镓合金;所述驱动部内设有用以填充液态金属以形成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的线圈通道1123;所述波纹管部内及底座内分别设有用以填充液态金属以连接各个第一线圈、各个第二线圈的连通通道。

所述底座侧壁设有与连接第一线圈的连通通道两端部连通的两个第一注液口1111,所述底座侧壁设有与连接第二线圈的连通通道两端部连通的两个第二注液口1112;两个第一注液口上分别密封连接有第一接线端子131,两个第二注液口上分别密封连接有第二接线端子132。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到第一注液口、第二注液口上之后,通过密封胶进行彻底密封,避免液态金属漏出。

两个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之间连接直流电,两个第二接线端子之间连接1-10赫兹的交流电。

本实施例的气泵通过3d打印方式制作具有线圈通道的泵体,使用液体金属构成泵体内的线圈。所述线圈包括交替设置的两组,一组通以直流电,一组通以交流电,相邻两个线圈之间交替地形成同向、反向的磁场,使得波纹管部整体产生伸缩,使得泵体内容积产生变化,从而实现气泵的功能。该气泵的可动部件全部集中在橡胶材质的波纹管部上,不存在传动部件之间的振动,在波纹管部收缩过程的末期,相邻的驱动部之间会产生碰撞,由于泵体整体为橡胶材料,驱动部相碰撞时振动小,噪声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