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客车底盘近制系统转向节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400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客车底盘近制系统转向节臂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客车底盘近制系统转向节臂,属于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因为整车吨位大、行驶路况恶劣和越野速度高,所以轮式越野车的操纵机构受到地面的冲击较大,其中的关键部件—-连接在轮边转向节上的转向节臂工作情况尤为复杂恶劣,车用转向节臂既要承受车轮转向时的操纵力,又要承受来自地面的冲击力,一般,转向节臂分为轮边转向节连接端、臂体和转向拉杆连接端,转向拉杆连接端为圆锥体结构,转向拉杆连接端设有圆孔,然而,圆锥体结构不仅不易加工,而且精度难保证,并且在众多车辆试验及行驶过程中发现,转向节臂还易产生节臂裂纹及节臂断裂失效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结构设计存在不足、强度不足、承受冲击震动的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能源客车底盘近制系统转向节臂,结构稳定,有效减小了纵向连接臂上的应力集中以及扭矩,使用寿命更长,安装拆卸较为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客车底盘近制系统转向节臂,包括横向臂、纵向连接臂、铰接孔节,所述横向臂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纵向连接臂上缠绕有加强节,所述纵向连接臂上还设置有标牌安装凹槽,所述纵向连接臂底部还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上安装有拉簧,所述铰接孔节内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节的顶部设置有防滑纹理,所述横向臂与纵向连接臂连接处、纵向连接臂与铰接孔节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而言,所述加强筋至少设置为三道,分别设置于纵向连接臂的左右两侧以及下方。

进一步而言,所述标牌安装凹槽上还设置有标牌安装孔,且标牌安装孔的数目为四个。

进一步而言,所述横向臂、纵向连接臂、铰接孔节为一体铸造成型。

进一步而言,所述螺纹孔的数目为两个,所述螺纹孔为横向设置,所述铰接孔为纵向设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纵向连接臂的直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所述纵向连接臂呈弧形设置。

本发明有益效果:一种新能源客车底盘近制系统转向节臂,通过设置在横向臂与纵向连接臂连接处、纵向连接臂与铰接孔节连接处设置至少三道加强筋,将纵向连接臂上所受的力分散到加强筋以及横向臂、铰接孔节处,有效减小了应力集中,提高了抗弯强度和使用寿命,通过在纵向连接臂上缠绕设置加强节,有效的分散了扭矩,当零件发生损坏时加强节和加强筋先被破坏,剩余部分还可以继续使用,提高了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拉簧使得整体结构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抗震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能源客车底盘近制系统转向节臂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新能源客车底盘近制系统转向节臂主视图。

图中标号:1、横向臂;2、纵向连接臂;3、铰接孔节;4、螺纹孔;5、加强筋;6、加强节;7、标牌安装凹槽;8、铰接孔;9、防滑纹理;10、挂钩;11、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新能源客车底盘近制系统转向节臂,包括横向臂1、纵向连接臂2、铰接孔节3,横向臂1、纵向连接臂2、铰接孔节3形成t型转向结构,所述横向臂1上设有螺纹孔4,所述纵向连接臂2上缠绕有加强节6,有效的分散了扭矩,所述纵向连接臂2上还设置有标牌安装凹槽7,便于安装零件生产信息,便于返厂维修和追责,所述纵向连接臂2底部还设置有挂钩10,所述挂钩10上安装有拉簧11,整体结构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抗震性能更好,所述铰接孔节3内设置有铰接孔8,所述铰接孔节3的顶部设置有防滑纹理9,安装更加方便,所述横向臂1与纵向连接臂2连接处、纵向连接臂2与铰接孔节3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5,有效减小了应力集中,提高了抗弯强度和使用寿命。

更具体而言,所述加强筋5至少设置为三道,分别设置于纵向连接臂2的左右两侧以及下方,所述标牌安装凹槽7上还设置有标牌安装孔,且标牌安装孔的数目为四个,所述横向臂1、纵向连接臂2、铰接孔节3为一体铸造成型,所述螺纹孔4的数目为两个,所述螺纹孔4为横向设置,所述铰接孔8为纵向设置,所述纵向连接臂2的直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所述纵向连接臂2呈弧形设置,根据纵向连接臂2上各处受力大小设置,结构合理。

本发明改进于:一种新能源客车底盘近制系统转向节臂,通过设置在横向臂1与纵向连接臂2连接处、纵向连接臂2与铰接孔节3连接处设置至少三道加强筋5,将纵向连接臂2上所受的力分散到加强筋5以及横向臂1、铰接孔节3处,有效减小了应力集中,提高了抗弯强度和使用寿命,通过在纵向连接臂2上缠绕设置加强节6,有效的分散了扭矩,当零件发生损坏时加强节6和加强筋5先被破坏,剩余部分还可以继续使用,提高了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拉簧11使得整体结构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抗震性能更好。

以上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客车底盘近制系统转向节臂,包括横向臂、纵向连接臂、铰接孔节,所述横向臂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纵向连接臂上缠绕有加强节,所述纵向连接臂上还设置有标牌安装凹槽,所述纵向连接臂底部还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上安装有拉簧,所述铰接孔节内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节的顶部设置有防滑纹理,所述横向臂与纵向连接臂连接处、纵向连接臂与铰接孔节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整体结构稳定,减震抗弯,有效减小了纵向连接臂上的应力集中以及扭矩,使用寿命更长,安装拆卸较为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金世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6
技术公布日:2017.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