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预制块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603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小型预制块运输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车,特别涉及一种运输小型半成品预制块及其模具的运输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公路、水利等诸多工程中,为了保护边坡的稳定性、可观赏性,常常会用到小型预制块进行边坡防护,一般小型预制块的规格、尺寸存在不一,但预制中均需用模具预制成型。预制的方法为砼搅拌好后,倒入备好的预制块模具1中,在振动平台上统一振捣后,预制块模具1开有六边形的浇筑槽,预制块模具1上端面具有外檐11,外檐11边缘的下端面向下设有凸台12(图1和图2所示);上述方法需要在预制过程中将预制块及其模具移动至特定位置放置,但实现移动的方式一般多为人工搬运,在预制过程中存在运输人员投入较多、预制块模具易损坏、预制块质量差,预制块预制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小型预制块运输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预制块运输车;

包括车架、起吊钢管、起吊钢丝绳和输送组件;

车架下侧安装有车轮,起吊钢管后部固定连接在车架上,起吊钢管前端伸出车架前侧,输送组件通过起吊钢丝绳悬挂在起吊钢管前端;

输送组件包括吊杆和两个支撑架,吊杆中部与起吊钢丝绳固定,两个支撑架分别铰接在吊杆的两端,所述支撑架包括拉杆、折杆和若干卡扣,拉杆一端与吊杆的端部铰接,拉杆的另一端与折杆固定连接,折杆包括相连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中心线之间有与预制块模具外轮廓配合的夹角,所述卡扣分别固定连接在折杆上,所述卡扣与预制块模具的外檐配合。

利用卡扣分别与预制块模具的外檐配合,两个支撑架相对放置,使输送组件与预制块模具固定,起吊钢管前端向上摆动,起吊钢丝绳带动吊杆上升,输送组件将整个预制块模具托起,再推动车架带动预制块模具移动至放置地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易、稳固,方便实用,制作简单,能够在小型预制块预制运输中快速移动,减少了人力、模具等资源性投入,加快了施工步伐,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预制质量。

本小型预制块运输车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20°;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方便与六边形的预制块模具相互配合。

本小型预制块运输车的车架向后延伸有把手,车架向下侧延伸有可与地面接触的支腿;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方便本小型预制块运输车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预制块及其模板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沿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小型预制块运输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小型预制块运输车实施例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5所示

本小型预制块运输车包括车架2、起吊钢管3、起吊钢丝绳4和输送组件。

车架2为若干钢管构成的框架式结构,车架2下侧安装有两个车轮21(常用的手推车车轮),两个车轮21通过转轴连接,车架2下部通过多根钢管支撑在车轮21的转轴上,上述钢管两两一组采用倒三角形结构将车架2与车轴固定,车架2后部向下侧延伸有可与地面接触的支腿22,在车架2向后延伸有把手23,把手23上套装有塑料套管。

起吊钢管3焊接在车架2上端,而且车架2中部支撑采用两侧面各两根倾斜的钢筋与起吊钢管3进行焊接,为增加吊杆5的刚性,起吊钢管3采用d5cm的钢管,起吊钢管3前端伸出车架2前侧,起吊钢丝绳4上端直接栓在起吊钢管3前端固定,起吊钢丝绳4下端与输送组件固定。

输送组件包括吊杆5和两个支撑架6,吊杆5中部外壁设有固定环51,起吊钢丝绳4下端系在吊杆5的固定环51上,吊杆5两端部分别焊接有第一吊环52,第一吊环52可为圆环,增加起吊吊钩的灵活性;

支撑架6包括折杆61、两个拉杆62和两个卡扣63,折杆61又包括相连的第一杆体61a和第二杆体61b,折杆61采用钢筋加工制作而成,折杆61的尺寸可根据预制块尺寸进行调整,第一杆体61a和第二杆体61b的中心线相交,并且第一杆体61a和第二杆体61b的中心线之间有与预制块模具1外轮廓配合的夹角,夹角为120°,折杆61角度可根据预制块形状进行设置,使用灵活,两个卡扣63分别焊接在折杆61的第一杆体61a和第二杆体61b上,每个卡扣63都可以与预制块模具1的外檐11底部凸台12卡合。

两个拉杆62下端分别与折杆61的第一杆体61a侧壁和第二杆体61b侧壁焊接固定,两个拉杆62上端都与第二吊环64焊接,拉杆62上端的第二吊环64与吊杆5端部的第一吊环52铰接,实现两个支撑架6与吊杆5的两端铰接的目的。

使用时,将场内按照配合比要求拌和好的砼,装入放置在振动台上的预制块模具1中,按规范要求进行振动模具内砼;

振动完成后,将本小型预制块运输车的输送组件与预制块模具1配合,具体为:将两个支撑架6的折杆61靠近预制块模具1的外檐11,折杆61上的两个卡扣63分别与预制块模具1的外檐11配合,两个支撑架6相对放置,操作车架2后侧把手23,使起吊钢管3前端向上摆动,起吊钢丝绳4带动吊杆5上升,进而使两个支撑架6的四个卡扣63通过托起预制块模具1,一人操作运输架车即可运输至指定存放地点,轻轻放下起吊的预制块模具1,运输架车的起吊吊钩将自然松开,返回进行重复运输,方便快捷,节省人工。

本发明结构简易、稳固,方便实用,制作简单,能够在小型预制块预制运输中快速移动,减少了人力、模具等资源性投入,加快了施工步伐,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预制质量。

本实施例中折杆的第一杆体中心线和第二杆体中心线之间夹角并不限于120°,根据预制块模具的不同,第一杆体中心线和第二杆体中心线之间夹角相应进行调整,例如截面为正方形的预制块模具,夹角为90°,截面为八边形的预制块模具,夹角为135°。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小型预制块运输车;包括车架、起吊钢管、起吊钢丝绳和输送组件;车架下侧安装有车轮,起吊钢管后部固定在车架上,起吊钢管伸出车架前侧,输送组件通过起吊钢丝绳悬挂在起吊钢管前端;输送组件包括吊杆和两个支撑架,吊杆中部与起吊钢丝绳固定,两个支撑架分别铰接在吊杆的两端,支撑架包括拉杆、折杆和若干卡扣,拉杆一端与吊杆的端部铰接,拉杆的另一端与折杆固定连接,折杆包括相连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卡扣分别固定连接在折杆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易、稳固,方便实用,制作简单,能够在小型预制块预制运输中快速移动,减少了人力、模具等资源性投入,加快了施工步伐,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预制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军;郑碧水;雷祥全;潘胜志;陈玉昌;田洪强;周青松;王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14
技术公布日:2017.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