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车架底部的弧型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4297发布日期:2019-02-10 14:08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车架底部的弧型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车架底部的弧型梁,具体适应于汽车车架的连接。



背景技术:

在汽车设计中,为了增加车架的刚度,除了需要将车架上的左右纵梁通过横梁连接外,还要通过增加连接车架底部的弧型梁来进一步加大连接的刚度。但现有的这种连接车架底部的弧型梁多为板料冲压成型件或铸件,因此重量较重、工艺复杂、连接刚度不高,而且只能用于单前桥车,适用范围不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重量较重、工艺复杂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重量较轻、工艺简单的连接车架底部的弧型梁。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连接车架底部的弧型梁,包括中间部与两个连接部,且两个连接部位于中间部的左右两端;

所述中间部与连接部为一体结构,都为铝合金制作;所述中间部的端面为圆形,连接部的端面为扁圆形,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堵头,且在连接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贯穿堵头的连接孔。

所述中间部与连接部之间形成的拐角小于180度。

所述中间部为u型结构。

所述连接部上设置的连接孔的数量为两个,其位置分别为中间部与连接部的交接处以及连接部上的近端口处。

所述堵头采用橡胶材料制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连接车架底部的弧型梁中,中间部与连接部为一体结构,都为铝合金制作;所述中间部的端面为圆形,连接部的端面为扁圆形,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堵头,且在连接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贯穿堵头的连接孔,在制造时,只需将管型铝合金折弯成型,再将两端压扁,便可制得中间部与连接部,再在连接部内塞上堵头、在连接部上钻出连接孔即可制得本发明。因此,本发明重量较轻、工艺简单。

2、本发明一种连接车架底部的弧型梁中,其通过连接孔与车架上的板簧支架相连接,连接孔数量少,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连接部与中间部之间的拐角的大小,从而调整连接孔的位置以适应应用环境的变化,本发明不仅在单前桥车、双前桥车上均可以使用,而且不影响车架结构的设计与悬架系统的高度、角度设计。因此,本发明的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中间部1,连接部2,堵头3,连接孔4,拐角5,车架6,板簧支架7,螺钉8,板型中间部9,板型连接部10,叉脚11,叉脚连接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连接车架底部的弧型梁,包括中间部1与两个连接部2,且两个连接部2位于中间部1的左右两端;

所述中间部1与连接部2为一体结构,都为铝合金制作;所述中间部1的端面为圆形,连接部2的端面为扁圆形,连接部2的内部设置有堵头3,且在连接部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贯穿堵头3的连接孔4。

所述中间部1与连接部2之间形成的拐角5小于180度。

所述中间部1为u型结构。

所述中间部1与连接部2采用无缝钢管制造。

所述连接部2上设置的连接孔4的数量为两个,其位置分别为中间部1与连接部2的交接处以及连接部2上的近端口处。

所述堵头3采用橡胶材料制造。

制造时,先把选取的管型铝合金折弯成型,再其两端压扁,便可制得中间部1与连接部2,再依次在连接部2内塞上堵头3、在连接部2上钻出连接孔4即可制得本发明。使用时,先在车架6上装上板簧支架7,然后通过螺钉8将连接孔4与板簧支架7固定连接,进而将本发明与车架6固定连接,连接方式简单、连接刚度较高,且不影响车架结构的设计与悬架系统的高度、角度设计,因此本发明不仅重量较轻、工艺简单,而且连接刚度较高、适用范围较广。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连接车架底部的弧型梁,包括一体结构的中间部、连接部,连接部位于中间部的左右两端,中间部的端面为圆形,连接部的端面为扁圆形,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堵头,且在连接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贯穿堵头的连接孔。本发明不仅重量较轻、工艺简单,而且连接刚度较高、适用范围较广。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何伟正
技术研发日:2017.07.27
技术公布日:2019.02.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