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助力折叠四轮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8183阅读:1562来源:国知局
电动助力折叠四轮童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动助力折叠四轮童车,更具体地说,关于一种用于儿童骑乘的电动和脚蹬混合动力的四轮车。



背景技术:

儿童到了自己能够到处玩耍的年龄,往往需要自己在家长的看护下乘坐童车出去游玩,如果需要儿童自己蹬踏童车前进的话,则需要具有脚蹬等设备,现在市场上销售脚蹬前进的童车主要为三轮童车,这种童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很容易造成翻车,给儿童带来伤害。另外,如果外出游玩较远的话,儿童长时间蹬车也会感到疲劳,市场上现有的四轮电动童车均体积较大,外出或者远行不易携带。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电动助力折叠四轮童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使儿童自主蹬踏前进,又可以使用蓄电池提供的电力驱动前进的四轮童车,从而使该童车既能够对儿童进行一定的身体锻炼,又避免了易翻车的危险,还节省体力、节能环保,最后,该车的方向盘和方向盘架可向车架折叠,车座靠背和两侧挡板可折叠,从而便于外出携带和节省存放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电动助力折叠四轮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设置有若干铰链孔、铰链支座;设置在车架上的转向系统,转向系统包括角度调节支座、方向盘架、操控面板、电源控制开关、方向盘,万向联轴器,转向拨动头。角度调节支座固定在车架上,方向盘架铰接于角度调节支座顶端,并可绕所述角度调节支座转动。操控面板固定于方向盘架的一端,电源控制开关固定于操控 面板的一侧。方向盘固设于操控面板上。方向盘与所述万向联轴器固定连接,转向拨动头固接于万向联轴器的一端。

与转向系统相对应的前轮系统,包括前轮支座、连杆、转向杆和前车轮。前轮支座上端固接于车架前端,连杆固接于支座地面,前轮支座底部一端铰接于连杆的一端,前轮支座的侧面铰接有前轮,转向杆的一端铰接于前轮支座底部的另一端。转向系统的转向拨动头的末端铰接于转向杆中部。

设置在车架中后部的传动系统,包括脚蹬器、链轮链条传动盒、后轮支座、后轮轴、后轮、连板、电动机、变速器箱、蓄电池和刹车杆。脚蹬器铰接于车间中部,链轮链条传动盒一端与脚蹬器相连,另一端与后轮轴相连,后轮支座固接于车架上,后轮轴铰接与后轮支座上,后轮铰接于后轮支座上,连板的两端分别固接于车架的后部两侧,电动机固接于连板一端上部,变速器一端连接后轮轴,另一端连接于电动机,蓄电池固接于连板的另一端上部,刹车杆铰接于车架上。

设置在车架后部上方的后座系统,包括座架、坐垫、前支座、后支座、侧挡杆和靠背。座架固接于车架后部,坐垫固接于座架上,前支座固接于座架前部,后支座固接于座架后部,侧挡杆两端分别铰接于前支座和后支座,并可以向坐垫一侧转动,靠背铰接于后支座上,并可以绕后支座向坐垫一侧转动。

采用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助力折叠四轮童车,转向系统的方向盘架和方向盘连同万向联轴器可以向底盘架折叠,后座系统的侧挡杆和靠背可以向座架折叠,从而节省了存贮、运输空间,作为四轮童车提高了骑乘的安全性,同时驱动方式采用脚踏骑乘和蓄电池电力驱动,既可以对儿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又可以节省儿童的体力,做到劳逸结合,同时该电动助力折叠四轮童车结构简单、轻便,组成材料几乎不需要塑料,这就在生产时不需要加工制造塑料件的模具,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避免了使用塑料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非常适合绿色环保的制造理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助力折叠四轮童车的三维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助力折叠四轮童车后面的三维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助力折叠四轮童车折叠状态前侧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助力折叠四轮童车折叠状态后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动助力折叠四轮童车包括有:车架23,车架23正面投影呈阶梯孔形,该车架设置有若干铰链孔(未标出),铰链支座25;设置在车架上的转向系统301,转向系统301包括角度调节支座1、方向盘架3、操控面板6、电源控制开关7、方向盘8、万向联轴器4,转向拨动头27。角度调节支座1设有档位槽101,角度调节支座1固定在车架23上,方向盘架3正面投影呈U形,方向盘架3铰接于角度调节支座1顶端,并可绕角度调节支座1转动。操控面板6固定于方向盘架3的一端,电源控制开关7固定于操控面板6的一侧。方向盘8固设于操控面板6上。方向盘8与万向联轴器4固定连接,万向联轴器设有滑动杆5和套筒401,滑动杆5可以在套筒401里滑动,转向拨动头27固接于万向联轴器4的一端。

与转向系统301相对应的前轮系统311,包括前轮支座29,连杆27,转向杆26,前车轮31。前轮支座29上端固接于车架23前端,连杆27固接于前轮支座29,连杆27中部设有带孔支撑板28,支撑板28伸出连杆27的一侧且与连杆27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前轮支座29底部一端铰接于连杆27的一端,前轮支座29的侧面铰接有前轮31,转向杆26的一端铰接于前轮支座29底部的另一端。转向系统301的转向拨动头27的末端(未标出)铰接于转向杆26中部。

设置在车架23中后部的传动系统(未标出),包括脚蹬器21、链轮链条传动盒19,后轮支座16,后轮轴40,后轮18,连板32,电动机33,变速器箱41,蓄电池17,刹车杆9。脚蹬器21铰接于车架23中部,链轮链条传动盒19 一端与脚蹬器21相连,另一端与后轮轴40相连,后轮支座16固接于车架23上,后轮轴40铰接与后轮支座16上,后轮18铰接于后轮支座16上,连板32的两端分别固接于车架23的后部两侧,电动机33固接于连板32一端上部,变速器箱41一端连接后轮轴40,另一端连接于电动机33,蓄电池17固接于连板32的另一端上部,刹车杆9铰接于车架23上,刹车杆9主体部分呈形,刹车杆9设有手柄901,且手柄901与刹车杆9主体部分902所在平面夹角呈90度。

设置在车架23后部上方的后座系统,包括座架16,坐垫12,前支座10,前支座35,后支座15,后支座36,侧挡杆11,侧挡杆34,靠背13。座架16固接于车架23后部,坐垫12固接于座架16上,前支座10和前支座35固接于座架16前部,后支座15和后支座36固接于座架16后部,侧挡杆34两端分别铰接于前支座35和后支座15,并可以向坐垫12一侧转动,靠背13铰接于后支座36和后支座15上,并可以绕后支座36和后支座15向坐垫12一侧转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