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货物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850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货物运输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中小型仓储中心、二三线城市等货物多为人力搬运,使用的小型货运手推车只能适用于某些一定种类的货物运输,且需要至少两个工人不断装货卸货。而拥有搬运设备的网点,多为电控搬运,通过皮带,起重链或液压等专门装置完成装卸过程,存在成本较高或适用范围小,且不易安装等特点,所以现在市场上尚缺一种可以集搬运装卸于一体的货运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货物运输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货物运输车,包括母车与子车,所述的母车和子车都能单独完成货运任务。当子母车搭配使用时,整车负责运输,母车作为提升支架,子车负责装卸货,子车上装有可拆卸货筐,使本车即可以运载相对较大较重的货物,也可以运载零散的货物,适应各种运货方式的需求;子车包括三角轮、挡板、铁丝网;三角轮通过螺母螺栓固定;三角轮之间通过轴转动连接;母车包括车架、肋板、导轨、把手、主传动机构和承力杆;承力杆位于导轨上;车架上安装有橡胶气轮、挡板、滑块、支撑杆和万向轮;橡胶轮位于肋板下方,保证运输平稳;万向轮位于支撑杆下方,实现小车的转向和锁止;支撑杆与把手固定连接;滑块与支撑杆连接;主传动机构包括涡轮、蜗杆、一对锥齿轮、链条和链轮;小锥齿轮和链轮位于短轴上;大锥齿轮位于长轴;涡轮于蜗杆相连接,具有反向锁死的功能,使得装卸货过程更加安全稳定。

较佳的,所述货车可通过运用摆动滑块结构,将小车变形,使得小车具有平推式和斜推式两种运输方式。

较佳的,所述货车提升装置设计了可分离式结构,可以实现提升模块与链传动的适时分离,使得完成第一次装货任务后,滑块可以自动掉落到低端,继续进行下一次装货。

较佳的,所述货车设计了缓冲装置。有效缓冲装货后滑块掉落的影响,延长了使用寿命,在卸货的时候也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备简单,可通过单人操作,实现货物的运输和装卸,节省了人工,在货物搬运车中,通过主传动系统,获得较大的传动比及方向调整,使得小车不仅可以运送货物,还能达到装卸货物的目的,使得装卸货物更加便捷,安全,实现文明装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 橡胶气轮,2.子车, 3.三角轮, 4.链轮,5.链条, 6.锥齿轮,7.涡轮, 8.蜗杆,9.承力杆,10.万向轮, 11.母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货物搬运车,包括橡胶气轮1、子车2、三角轮3 、链轮4、链条5、锥齿轮6、涡轮7、蜗杆8、承力杆9、万向轮10 、母车11,所述三角轮3装于子车2上,可以使子车2被轻松地拉到货车上,所述承力杆9位于母车11上两个并排的滑轨上,所述涡轮8与蜗杆7相连接,具有反向锁死的功能,所述万向轮10位于承力杆8下方,可实现小车的转向和锁止。

其工作原理为:当利用小车装较重货物时,由涡轮8与蜗杆7,一对锥齿轮6和链条5和链轮4组成的主传动机构输出力,通过链轮4和链条5带动位于母车11上两个并排的滑轨上的承力杆9,承力杆9上升的同时,钩在其上面的子车2跟随承力杆9上升。上升到最高点,通过人力拉动子车2,由于子车2上装有三角轮3,子车2可以轻松地被拉到货车上,随后将货物从子车2卸下,从而完成装货功能;卸货时同样利用导轨,当小车运动到货车边缘时与承力杆9结合,用于上车相反地方式将子车2从货车上滑下,将子车2推至卸货点,完成卸货功能。而当推车装载的货物较轻时,人可以直接提拉子车2,通过在导轨中滑动而达到上车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