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充气球形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2463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充气球形机器人。



背景技术:

球形机器人是一类将运动执行、传感器、控制器安装在球壳内的系统的总称。与传统的履带式、轮式或足式移动机器人相比,具有较好的野外环境适应能力,具有不易倾覆失效的特性。自从1996芬兰赫尔辛基科技大学制作第一个球形机器人开始,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结构形式的球形机器人。总体来看,球形机器人壳体的设计,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硬质材料壳体球形机器人和软壳体球形机器人。相对于硬壳球形机器人,软壳球形机器人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便于携带,更适用于野外恶劣的环境。软壳球形机器人使用气囊作为壳体,使用前需对其充气。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102219032 A公布了一种软壳体球形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气囊球形壳、充排气装置、运动装置。充排气装置、运动装置通过压盖装在球形壳内,充排气装置由充气泵、单向阀和排气阀组成,单向阀和排气阀固定在气泵的两侧,单向阀串联在气泵的出气口后端,排气阀与气泵的进气口相通,气泵的进气口通过第一压盖与球形壳外部相通,能够在机器人移动前对球形机器人进行充气,移动结束后对球形机器人进行排气,从而实现自主收放功能。

现有技术中利用气泵实现气囊自主充气的缺点为:充气泵的结构比较复杂,增加了球形机器人的重量;只能在运动前、静止状态下对球形机器人充气;充气时间不够快,不能在水中进行充气;在有沟壑、土坎等人员无法越过的障碍物的复杂地形环境下,不易利用抛投的方式将机器人抛过障碍物进行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充气球形机器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自充气球形机器人,包括气体发生器、中空长轴、右传动轴、左传动轴、左直行驱动电机、右直行驱动电机、转向电机、搭载平台、摆臂、气囊球形壳、左压盘、右压盘;

所述中空长轴位于气囊球形壳内部,中空长轴两端对称设置左直行驱动电机和右直行驱动电机,其中左直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左传动轴的一端相连,左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左压盘与气囊球形壳的内壁相连,右直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右传动轴一端相连,右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右压盘与气囊球形壳的内壁相连,气囊球形壳充满气体后,中空长轴的轴线与气囊球形壳的直径重合;

中空长轴上设置用于给气囊球形壳充气的气体发生器,中空长轴的中心位置设置转向电机,转向电机的输出轴与摆臂的一端相连,用于控制摆臂摆动,摆臂的另一端设置搭载平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本实用新型的自充气球形机器人能够在地面、水中实现软壳球形机器人的快速自行充气,减小了充气机构的体积和球形机器人的质量;2)未充气前,摆臂和搭载平台旋转至紧贴中空长轴的位置,气囊球壳紧紧包裹在外侧,便于携带和快速展开作业;驱动电机和转向电机分开控制,提高了球形机器人的越障能力,实现球形机器人运动;搭载平台可根据任务需要搭载不同的装置;3)本实用新型采用气体发生器作为充气机构,实现软壳球形机器人自带气源,在水中、地面都可以快速充气,减轻机器人的重量,便于携带,能够利用抛投的方式,越过人员无法通行的障碍物进行作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充气球形机器人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所代表的含义为:1、气体发生器;2-1、中空长轴;2-2、右驱动轴;2-3、左驱动轴;3、进气孔;4、左直行驱动电机;5、右直行驱动电机;6、转向电机;7、搭载平台;8、摆臂;9、气囊球形壳;10-1、左压盘;10-2、右压盘。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充气球形机器人,包括气体发生器1、中空长轴2-1、右传动轴2-2、左传动轴2-3、左直行驱动电机4、右直行驱动电机5、转向电机6、搭载平台7、摆臂8、气囊球形壳9、左压盘10-1、右压盘10-2;

所述中空长轴2-1位于气囊球形壳9内部,中空长轴2-1两端对称设置左直行驱动电机4和右直行驱动电机5,其中左直行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与左传动轴2-3的一端相连,左传动轴2-3的另一端通过左压盘10-1与气囊球形壳9的内壁相连,右直行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与右传动轴2-2一端相连,右传动轴2-2的另一端通过右压盘10-2与气囊球形壳9的内壁相连,气囊球形壳9充满气体后,中空长轴2-1的轴线与气囊球形壳9的直径重合;

中空长轴2-1上设置用于给气囊球形壳9充气的气体发生器1,中空长轴2-1的中心位置设置转向电机6,转向电机6的输出轴与摆臂8的一端相连,用于控制摆臂8摆动,摆臂8的另一端设置搭载平台7。

所述转向电机6输出轴的轴线与中空长轴2-1的轴线垂直。

所述气体发生器1上设置若干充气孔3。

所述搭载平台7上设置控制器,用于控制气体发生器1工作。

所述搭载平台7上还搭载电池、配重组件、摄像头、传感器。

所述充气装置由气体发生器1和进气孔3组成,为球形机器人气囊球形壳9充气提供气源。直行电机传动轴带动气囊球形壳9滚动,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前进和后退运动,中空长轴2-1相对于气囊球形壳9不动,保证搭载平台7相对于中空长轴2-1不会前后晃动。

所述转向电机6固定在中空长轴2-1中部,摆臂8的上部与转向电机6传动轴连接,下部与搭载平台7连接,转向电机6通过摆臂8带动搭载平台7左右运动,改变球形机器人重心偏移位置,实现球形机器人的转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自充气球形机器人在工作时,其工作过程为:

第一步:投放前状态检查。气囊球形壳9是否有破损,左压盘10-1、右压盘10-2与气囊球形壳9的连接是否可靠,左直行驱动电机4、右直行驱动电机5、转向电机6与中空长轴2-1连接是否有松动等;

第二步:投放。第一种:作业环境无明显障碍物时,将机器人平置于地面,在静止状态下输入点火信号,第二种:作业环境有明显障碍物时,利用抛投的方式将球形机器人抛过障碍物,抛出后在空中点火控制器输入点火信号,第三种:在水域中作业时,在船上将球形机器人抛出,可在空中或到达水面后输入点火信号,输入点火信号后,气体发生器1被点燃,产生的气体经过进气孔3进入气囊球形壳9内部,球形机器人开始充气,气体发生器1停止工作后,充气完成,搭载平台7和摆臂8旋转至竖直位置,球形机器人进入工作状态;

第三步:运动控制。球形机器人进入工作状态后,通过搭载平台7上搭载的控制器控制球形机器人的动作,左直行驱动电机4、右直行驱动电机5收到信号后,同时转动,带动气囊球形壳9滚动,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前进或后退,中空长轴2-1相对于气囊球形壳9保持静止,转向电机6收到信号后,带动搭载平台7、摆臂8左右摆动,改变球形机器人的重心偏移,实现球形机器人的方向控制。

该机器人在未充气前,摆臂和搭载平台旋转至紧贴中空长轴的位置,气囊球壳紧紧包裹在外侧,便于携带和快速展开作业;驱动电机和转向电机分开控制,提高了球形机器人的越障能力,实现球形机器人全向运动;搭载平台可根据任务需要搭载不同的装置。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自充气球形机器人,由充气装置、气囊球壳、驱动装置三个部分组成,具体包括气体发生器1、中空长轴2-1、右传动轴2-2、左传动轴2-3、进气孔3、左直行驱动电机4、右直行驱动电机5、转向电机6、搭载平台7、摆臂8、气囊球形壳9、左压盘10-1、右压盘10-2,本实用新型在未充气前,摆臂和搭载平台旋转至紧贴中空长轴的位置,气囊球壳紧紧包裹在外侧,便于携带和快速展开作业;驱动电机和转向电机分开控制,提高了球形机器人的越障能力,实现球形机器人全向运动;搭载平台可根据任务需要搭载不同的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气体发生器作为充气机构,实现软壳球形机器人自带气源,在水中、地面都可以快速充气,减轻充气机构的体积和球形机器人的质量,便于携带,能够利用抛投的方式,越过人员无法通行的障碍物进行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自充气球形机器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投放前状态检查。气囊球形壳9是否有破损,左压盘10-1、右压盘10-2与气囊球形壳9的连接是否可靠,左直行驱动电机4、右直行驱动电机5、转向电机6与中空长轴2-1连接是否有松动等;

第二步:投放。第一种:作业环境无明显障碍物时,将机器人平置于地面,在静止状态下输入点火信号,第二种:作业环境有明显障碍物时,利用抛投的方式将球形机器人抛过障碍物,抛出后在空中点火控制器输入点火信号,第三种:在水域中作业时,在船上将球形机器人抛出,可在空中或到达水面后输入点火信号,输入点火信号后,气体发生器1被点燃,产生的气体经过进气孔3进入气囊球形壳9内部,球形机器人开始充气,气体发生器1停止工作后,充气完成,搭载平台7和摆臂8旋转至竖直位置,球形机器人进入工作状态;

第三步:运动控制。球形机器人进入工作状态后,通过搭载平台7上搭载的控制器控制球形机器人的动作,左直行驱动电机4、右直行驱动电机5收到信号后,同时转动,带动气囊球形壳9滚动,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前进或后退,中空长轴2-1相对于气囊球形壳9保持静止,转向电机6收到信号后,带动搭载平台7、摆臂8左右摆动,改变球形机器人的重心偏移,实现球形机器人的方向控制。

本实用新型采用气体发生器作为充气机构,实现软壳球形机器人自带气源,在水中、地面都可以快速充气,减轻机器人的重量,便于携带,能够利用抛投的方式,越过人员无法通行的障碍物进行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