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车顶面墙体的连接件、顶面墙体的安装结构及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039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车顶面墙体的连接件、顶面墙体的安装结构及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车的墙体安装技术,具体说是一种房车顶面墙体的连接件、顶面墙体的安装结构及房车。



背景技术:

房车墙体是房车重要组成结构,墙体的结构影响到房车整体稳定性和牢固性。如房车墙体的连接固定技术,其中涉及到房车顶部墙体的固定、房车侧面墙体之间的连接固定,以及侧面墙体在底面上的固定。房车具有四个侧面墙体,这四个侧面墙体围成房车的主体空间,房车的顶面墙体安装在侧面墙体上。顶面墙体如何良好而稳固的安装在侧面墙体上,是本领域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房车顶面墙体的连接件、顶面墙体的安装结构及房车,解决了房车顶面墙体稳固安装的技术问题,提高房车的安全性,也使墙体的安装结构变得简约和美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房车顶面墙体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用于插入顶面墙体的连接槽,连接槽的底部形成独立的内腔。

所述连接槽的外侧面设置雨水槽,连接槽的上方槽壁的顶部设置预留槽。

所述连接槽下方还形成一挡板,挡板和连接槽下方的槽壁围成卡扣在侧面墙体上的结构,挡板上设置加强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顶面墙体的安装结构,包括墙体和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个用于插入顶面墙体的连接槽,连接槽的底部形成独立的内腔,墙体插入连接槽内。

所述墙体包括两个墙板,两个墙板之间夹置若干个龙骨,墙板粘合在各龙骨的两个粘合面上,至少有一个粘合面上内凹形成用于容纳粘合剂的沟槽。

所述墙板上形成条形突起,突起和沟槽对应,内置在沟槽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房车,包括所述顶面墙体的安装结构。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顶面墙体直接插接在连接槽中,再将连接槽固定在侧面墙体等支撑框架上,操作简单,提高安装效率,另外,在连接槽的底部形成独立的内腔,连接件遭受撞击后,内腔起到缓冲作用,可有效避免剧烈撞击对墙体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还对墙体结构作出改进,增加了墙体整体牢固性,提高了房车的安全性,具体结构是在龙骨的粘合面上形成沟槽,粘合剂预刷在粘合面上,使沟槽内也充满粘合剂,增加了粘合面和墙板之间的粘合剂的储量。另外,沟槽增加了粘合面的粘合面积,综合提高了龙骨和墙板之间的粘合效果,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牢固性。再如,沟槽的开口内收,使沟槽底部的尺寸大于沟槽开口的尺寸,这样的好处是粘合剂凝固后,会卡扣在沟槽中,不容易脱落,使固定后的粘合剂层和龙骨之间形成良好的连接关系,整体上看,也就是提高了墙体的牢固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墙板和粘合面的粘合效果,在墙板上形成突起结构,突起和沟槽对应,墙板和龙骨扣合后,突起深入沟槽中,将沟槽内的部分粘合剂挤出,使沟槽和突起,以及它们周边的粘合部位,形成良好的粘合。

附图说明

图1是连接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参考图。

图2是墙体与连接件组装的结构参考图。

图3是墙体龙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参考图。

图4是墙体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参考图。

图5是墙体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参考图。

附图标记

101雨水槽,102预留槽,103槽壁,104连接槽,105内腔,106连接槽,

107挡板,108加强肋;

2墙体,201粘合板,202沟槽,203加强部,204加强肋,205连接板,

206墙板,207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槽壁103和槽壁106围成连接槽104,连接槽104的底部形成内腔105。

如图2,墙体2插入连接槽104内,墙体2的端面抵靠在内腔105的腔壁上。这样,在外力挤压时,内腔105易于发生形变,具有缓冲效果,对连接槽和墙体起到保护的作用。

如图1,在连接件的侧面设置雨水槽101,雨水槽101对顶面墙体上留下的遇水起到倒流作用。另外,在连接件的顶面上,如在槽壁101的上方设置预留槽102,用于房车安装配件等。

如图1和图2,连接槽104的下方的槽壁106可作为支撑部,直接搁置在侧面墙体等支架上,是顶面墙体的主要受力承载部件。除此之外,还要避免顶面墙体发生侧滑,为了解决该问题,在连接件上设置一个挡板107,挡板107固定在侧面墙体上。为了提高挡板107的抗形变能力,在挡板107上设置加强肋108。

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对连接件中插接的墙体以及墙体中的龙骨作出改进。

如图3是墙体中龙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该实施例中,龙骨由两个粘合板(如上面的粘合板201)和两个连接板(如左侧的连接板205)组成。它们组成龙骨的横截面呈方形或矩形等结构。

粘合板朝向外侧的面为粘合面,以粘合板201为例。在粘合板201的顶面上形成两个沟槽,如左侧沟槽202,这样增加了粘合面上粘合剂的涂抹面积。该技术手段的好处是,增强了粘合面和粘合剂层之间的粘合牢固性,使龙骨和墙体6(如图4)形成良好的牢固连接。

沟槽202的形状和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本实施例中采用沟槽的首尾贯穿粘合面,这样在龙骨和墙板连接后,仍可通过边缘的沟槽开口,向沟槽内注入粘合剂,弥补局部粘合剂不足的问题。

另外,粘合剂固化后形成粘合层,为了使粘合层与龙骨的粘合面良好粘合,如图3,沟槽202的开口(沟槽202的顶部位置为开口)内收,使沟槽202的截面成梯形结构。该结构使粘合层卡在沟槽202内,使龙骨和粘合层牢固连接。

仍以图3为例,在粘合板上形成沟槽,会导致粘合板201局部易断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沟槽对应的部位形成加强部203,如加强部203与粘合板是一体结构,无疑增加了加强部203的强化效果。

另外,两个连接板的作用是,牢固的将两个粘合板连接起来,应当使粘合板形成刚性连接。为此,连接板的内侧形成两个加强肋,如连接板205上的加强肋204。

如图5,为了进一步提高粘合板和墙板206的粘合效果,在墙板206的内侧,也就是朝向龙骨的一侧,形成突起,如突起207。以突起207为例,突起207深入沟槽202中,将沟槽202中的粘合剂挤压至沟槽和突起周边,避免该周边因涂抹不均,造成粘合不足的问题,另外,突起结构也增加了墙板的粘合面积,与沟槽配合,形成良好的粘合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