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038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罩。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辆的发动机罩一般为钢制机盖,或者采用轻量化的铝质机盖及塑料机盖等,发动机罩吸能性较差,不利于行人保护。当车辆发生事故而与行人发生碰撞后,由于车辆的惯性,行人被撞向空中后容易与车辆的发动机罩发生二次相撞,从而行人容易受到严重的二次伤害,或者行人的头部直接与发动机罩碰撞,撞击事故后果会变得更加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在车辆与行人正碰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行人所受伤害的发动机罩。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罩,包括外围强化区和内围弱化区,所述外围强化区围绕所述内围弱化区设置,并且所述外围强化区为闭环结构,所述外围强化区的厚度为h1,所述内围弱化区的厚度为h2,其中h1与h2满足关系式:h1>h2。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罩,发动机罩的中部的强度减弱,从而在车辆与行人正碰时,减少了行人撞击发动机罩时所受的伤害。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罩,所述内围弱化区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罩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由此内围弱化区的分布更加合理,在车辆与行人正碰时,行人撞击发动机罩的左侧或右侧时均可以减小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内围弱化区在正交于车辆高度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超过所述发动机罩在所述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的一半以上。由此可以保证内围弱化区具有足够大的面积,保证行人撞击发动机罩时与内围弱化区接触以减小行人所受伤害。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围弱化区在所述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是所述发动机罩在所述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的60%-80%。由此可以进一步保证内围弱化区具有足够大的面积,从而进一步保证行人撞击发动机罩时与内围弱化区接触以减小行人所受伤害。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罩,所述内围弱化区的外周边缘与所述发动机罩的外周边缘的间距为50mm-200mm。由此内围弱化区的边缘距离发动机罩的边缘较近,内围弱化区具有足够大的面积,保证行人撞击发动机罩时与内围弱化区接触以减小行人所受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内围弱化区的外周边缘与所述发动机罩的外周边缘的间距为80mm-150mm。由此内围弱化区的边缘与发动机罩的边缘的距离更合适,既能保证内围弱化区具有更大的面积,使行人在撞击发动机罩时与内围弱化区接触以减小行人所受伤害,又能保证外围强化区具有足够的宽度,使发动机罩具有足够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内围弱化区的后边缘与所述发动机罩的后边缘的平均间距最大。由此内围弱化区的前边缘距离发动机罩的前边缘较近,保证行人撞击发动机罩时与内围弱化区接触以减小行人所受伤害。

可选地,所述内围弱化区与所述外围强化区的上表面平滑过渡,所述内围弱化区的下表面相对所述外围强化区的下表面向上凹陷。由此可以保证发动机罩的外侧表面平整,提升车辆外观,同时发动机罩可以为车辆的前机舱预留更大的安装空间。

可选地,所述内围弱化区与所述外围强化区通过弱化连接部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弱化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内围弱化区的厚度。由此,弱化连接部的强度较弱,行人撞击发动机罩时,弱化连接部更容易发生变形以吸收撞击能量,减小行人所受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罩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发动机罩100,内围弱化区101,外围强化区102,弱化连接部1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首先结合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罩10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罩100可以包括外围强化区102和内围弱化区101,外围强化区102可以围绕内围弱化区101设置,并且外围强化区102可以为闭环结构,即外围强化区102可以围绕内围弱化区101的整体外边缘以设置成环形。

外围强化区102的厚度可以为h1,内围弱化区101的厚度可以为h2,其中h1与h2可以满足关系式h1>h2。由此外围强化区102的厚度可以大于内围弱化区101的厚度,从而外围强化区102的强度可以大于内围弱化区101的强度。外围强化区102整体可以形成支撑发动机罩100的外部框架,使发动机罩100整体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而内围弱化区101可以分布在发动机罩100的中心区域。

当车辆与行人发生正碰时,由于惯性原因车辆会继续前冲一段距离,行人被撞向空中后,会与发动机罩100的中部发生二次碰撞,或者行人的头部直接与发明动机罩100接触。由于发动机罩100的中部为强度较低内围弱化区101,行人撞击发动机罩100时,内围弱化区101容易受到撞击变形而吸收一部分撞击能量,从而减小了行人在于发动机罩100发生碰撞时受到的伤害程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罩100,通过在发动机罩100的中部设置内围弱化区101,行人撞击发动机罩100时,内围弱化区101容易受到撞击变形而吸收一部分撞击能量,从而减小了行人在于发动机罩100发生碰撞时受到的伤害程度。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罩100通过在发动机罩100的外侧边缘处设置外围强化区102,可以保证发动机罩100整体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内围弱化区101可以相对于发动机罩100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由此内围弱化区101的分布更加合理,在车辆与行人正碰时,行人撞击发动机罩100的左侧或右侧时均可以减小伤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内围弱化区101在正交于车辆高度的平面(即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可以超过发动机罩100在该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的一半以上。由此可以保证内围弱化区101具有足够大的面积,保证行人撞击发动机罩100时与内围弱化区101接触以减小行人所受伤害。

更进一步地,内围弱化区101在该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可以是发动机罩100在该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的60%-80%。由此可以进一步保证内围弱化区101具有足够大的面积,从而进一步保证行人撞击发动机罩100时与内围弱化区101接触以减小行人所受伤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内围弱化区101的外周边缘与发动机罩100的外周边缘的间距可以为50mm-200mm,即外围强化区102的宽度可以为50mm-200mm。由此内围弱化区101的边缘距离发动机罩100的边缘较近,内围弱化区101具有足够大的面积,保证行人撞击发动机罩100时与内围弱化区101接触以减小行人所受伤害。

进一步地,内围弱化区101的外周边缘与发动机罩100的外周边缘的间距可以为80mm-150mm,即外围强化区102的宽度可以为80mm-150mm。由此内围弱化区101的边缘与发动机罩100的边缘的距离更合适,既能保证内围弱化区101具有更大的面积,使行人在撞击发动机罩100时与内围弱化区101接触以减小行人所受伤害,又能保证外围强化区102具有足够的宽度,使发动机罩100具有足够的强度。

进一步地,内围弱化区101的后边缘与发动机罩100的后边缘的平均间距最大。由此内围弱化区101的前边缘距离发动机罩100的前边缘较近,由于行人在撞击发动机罩100时一般位于发动机罩100的前方,进而可以保证行人撞击发动机罩100时与内围弱化区101接触以减小行人所受伤害。

可选地,内围弱化区101可以与外围强化区102的上表面平滑过渡,内围弱化区101的下表面可以相对外围强化区102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即发动机罩100朝向车内的背面的一部分可以凹陷形成内围弱化区101。由此可以保证发动机罩100朝向车外的正面表面平整,提升车辆外观,同时发动机罩100可以为车辆的前机舱预留更大的安装空间。

可选地,如图1所示,内围弱化区101与外围强化区102可以通过弱化连接部103进行连接。进一步地,弱化连接部103的厚度可以小于内围弱化区101的厚度。由此,弱化连接部103的强度较弱,行人撞击发动机罩100时,弱化连接部103更容易发生变形以吸收撞击能量,减小行人所受的伤害。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