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出料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9891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底部出料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车,尤其是一种底部出料推车。



背景技术:

织物面料如双面呢、羊毛织物、羊绒织物等,在其后整工艺加工过程中,有一步是需要对面料进行清洗,然后再脱水。目前,常规的操作是,几个工人从清洗机内把织物移出送入收集槽中,然后再从收集槽中把织物移出,送入脱水机中。由于织物吸收水分后,变得十分厚重,这样单靠人力的搬运操作十分费力,也无法提升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底部出料推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织物面料经过清洗后,需要人工进行转移,由于清洗后的面料经过吸水变得厚重,单靠人力的搬运操作十分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推把和滚轮,所述的车体包括中间设有出料口的底板和围合在所述底板四周的侧板,所述底板上连接盖板,所述的盖板覆盖在所述的出料口处;所述底板上还安装有锁定机构,所述盖板与底板之间利用转轴连接;所述的转轴与所述的锁定机构相对设置,分别位于出料口的两侧,所述的推把安装在其中一侧板上;所述的滚轮安装在车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连杆和锁杆;所述的连杆包括控制手柄端、中间段和锁定端;所述的锁杆安装在所述的锁定端;所述车体的一侧板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槽口,所述的连杆穿过槽口位于底板的下方;所述连杆的手柄端露于侧板外侧,所述的中间段和锁定端位于底板底部并与出料口相邻;所述底板上还设有支撑垫块,所述连杆的中间段与支撑垫块铰接;所述的锁杆位于连杆的锁定端也与连杆铰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料口的侧边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以及与挡板相对的侧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的锁杆穿过通孔且锁杆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两侧的通孔处。

更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槽口处安装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侧板上,另一端与连杆的手柄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弹力将手柄端推向槽口上远离出料口的一端。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板朝向车体外侧的一面设有横向和纵向分布的支撑加强筋,所述底板上与锁杆相邻的区域设有凹形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整体为倾斜状。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出料口四周的区域为倾斜结构,较高的一端与侧板连接,较低的一端与出料口连接,出料口为水平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侧板围合构成的四个角上分别焊接有吊耳。

进一步的,所述的盖板和侧板为镂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出料口设于推车的底部,只要打开出料口就能将织物排出,由于推车上设有吊耳,吊装支架连接吊耳,将推车升起,再将推车移动至脱水机上方,打开盖板,织物自动滑落。整个过程,除了从清洗机出料需要人工搬运和对推车的推运,其余过程可通过设备完成,非常省力。

2.侧板和盖板为镂空结构,一方面能够减轻整体推车的重量,另一方面能够将织物上的水滤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之一(盖板打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之二(盖板闭合)。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锁定机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示意图之二。

图中:1.车体;10.吊耳;11.镂空结构;12.底板;120.出料口;13.侧板;130.槽口;14.盖板;140.支撑加强筋;141.凹形口;15.转轴;2.推把;3.滚轮;4.连杆;40.手柄端;41.中间段;42.锁定端;5.支撑垫块;6.锁杆;7.挡板;70.通孔;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1、推把2和滚轮3。车体1包括中间设有出料口120的底板12和围合在底板12四周的侧板13,底板12上连接盖板14,盖板14覆盖在出料口120处。盖板14和侧板13为镂空结构。镂空结构,一方面能够减轻整体推车的重量,另一方面能够将织物上的水滤除。

底板12上还安装有锁定机构,盖板14与底板12之间利用转轴15连接,转轴15与锁定机构相对设置,分别位于出料口120的两侧。推把2安装在其中一侧板13上,用于推动车头前进的扶手。滚轮3安装在车体的底部。

锁定机构包括连杆4和锁杆6,连杆4包括控制手柄端40、中间段41和锁定端42。锁杆6安装在锁定端42,车体的一侧板13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槽口130,连杆4穿过槽口130位于底板12的下方。连杆4的手柄端40露于侧板13外侧,中间段41和锁定端42位于底板12底部并与出料口120相邻。底板12上还设有支撑垫块5,连杆4的中间段41与支撑垫块5铰接,当拨动连杆4的手柄端40时,锁定端42往相反的方向移动,以此来固定盖板14或者打开盖板14。

出料口120的侧边设有挡板7,挡板7以及与挡板7相对的侧板上均设有通孔70,锁杆6穿过通孔70且锁杆6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两侧通孔70处,锁杆6沿着两侧的通孔70连接的直线上左右移动。锁杆6位于连杆4的锁定端42也与连杆4铰接。由于锁杆6能始终定位在通孔70处,只能进行左右移动,这样当连杆4被拨动而发生倾斜时,确保锁杆6的左右移动不受影响。

如图4所示,侧板13的槽口130处安装弹簧8,弹簧8的一端固定在侧板13上,另一端与连杆4的手柄端40连接。弹簧8的弹力将手柄端40推向槽口上远离出料口120的一端。施力使得连杆4的手柄端40压向弹簧8,将弹簧8压缩,锁定端42往相反于出料口120的一侧移动,锁杆6也跟着往相反与出料口120的一侧移动,盖板14能够被打开。当松开对连杆4的压力,连杆4在弹簧8的作用下复位,连杆4的手柄端40复位至初始的位置,即位于槽口130处远离出料口120的一端。

如图2所示,底板12朝向车体外侧的一面设有横向和纵向分布的支撑加强筋140,底板12上与锁杆6相邻的区域设有凹形口141。凹形口141是为了配合锁杆6的位置。

如图5所示,底板12整体为倾斜状。这样便于织物出料,织物在重力的作用下,顺着斜面往下滑,从而从出料口120泄出。

如图6所示,另一种情况是,底板12的出料口120四周的区域为倾斜结构,出料口120为水平状结构,较高的一端与侧板13连接,较低的一端与出料口120连接。这样倾斜的底板12设计,也是为了便于出料。

如图1所示,侧板13围合构成的四个角上分别焊接有吊耳10。吊耳10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便于吊装其推车而设置的。脱水机的上方安装横车,横车上沿着轨道滑行的吊钩吊起推车,再把推车移动至脱水机开口上方,打开推车底部的锁定机构,推车内部的织物便会从出料口泄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