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丘陵山地拖拉机的横向姿态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2086发布日期:2018-06-05 21:05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丘陵山地拖拉机的横向姿态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主要应用于农业领域,尤其是一种丘陵山地拖拉机的横向姿态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其中丘陵山地地区在我国国土面积中占有较大比重,该地区坡度较陡,地形复杂多变。丘陵山区地块小、形状不规则、相邻地块高差大、田间道路狭窄、坡陡弯急,现行推广的农业机械化装备,大部分只适应于平原地区,而专门针对丘陵山地地区专门开发研制农业装备和农机具很少。

目前丘陵山地地区动力机械多采用适用于平原地区的拖拉机,作业中普遍存在作业质量差、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同时还存在机械爬坡性能差、易倾翻等安全隐患。丘陵山地地区15度~25度的较高坡地和5度~15度的中等坡地较多,普通的拖拉机和农业机械由于不具备姿态调整能力,重心不能够在倾斜角度的斜坡上作出及时的调整,因此抗倾翻能力、稳定性能力较差,不能适应这种复杂的工况条件,限制了丘陵山地地区农业机械的发展和普及。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适应于丘陵、山地地区的结构简单、可靠、安全的姿态调整机构,提高丘陵山地拖拉机的坡地行驶性能和抗倾翻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现有拖拉机没有较好的路面适应性、不能够对丘陵、山区等坡度大、路面不平整的路面平台进行及时的调整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地地区的横向姿态调整机构。该平台结构合理、调节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丘陵山地拖拉机的横向姿态调整机构主要包括:下机架、左侧调平机架、左侧液压缸、右侧调平机架、上部长机架、上部短机架、右侧液压缸。

所述下机架左侧与左侧调平机架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下机架右侧与右侧调平机架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上部短机架一端通过铰接与左侧调平机架连接,上部长机架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右侧调平机架连接,上部长机架与上部短机架之间通过滑轨的方式连接;

所述左侧调平液压缸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下机架连接,另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上部短机架连接;

所述右侧调平液压缸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下机架连接,另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上部长机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姿态调整机构工作原理:当丘陵山地拖拉机行驶在丘陵山地等坡度较大的路面时,由于车身倾斜,重心发生变化,履带拖拉机的左右两侧驱动履带对地面的压力和附着力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为了防止车辆倾翻,就需要进行车辆姿态的调整。在左右横向姿态调整时,通过驱动左侧液压缸或者右侧液压缸,来带动调整上部长机架与下机架的夹角,从而实现丘陵山地拖拉机姿态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驱动,结构合理,布局紧凑,调整方便;

2、本实用新型能够使丘陵山地拖拉机在丘陵山地复杂环境下作业时,调平机构反应迅速、可靠性高;

3、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车身横向姿态的调整,能够及时避免因丘陵山地履带拖拉机在坡地行驶的驱动履带两侧压力分配不均导致的倾翻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姿态调整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姿态调整左视图;

图中:1下机架;2左侧调平机架;3上部短机架;4左侧液压缸;5右侧液压缸;6右侧调平机架;7上部长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

一种丘陵山地拖拉机的横向姿态调整机构主要包括:下机架1、左侧调平机架2、左侧液压缸4、右侧调平机架6、上部长机架7、上部短机架3、右侧液压缸5。

所述下机架1左侧与左侧调平机架2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下机架1右侧与右侧调平机架6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上部短机架3一端通过铰接与左侧调平机架2连接,上部长机架7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右侧调平机架6连接,上部长机架7与上部短机架3之间通过滑轨的方式连接,采用滑轨的目的是因为横向姿态调整机构在进行调平时,上部长车架7与上部短车架3之间的存在相对运动,避免出现干涉现象;丘陵山地履带拖拉机的动力机构、传动机机构均布置在上部长车架7与上部短车架3之间组成的平面上,行走机构布置在下机架下侧;

所述左侧调平液压缸4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下机架1连接,另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上部短机架3连接,通过驱动左侧液压缸4,可以使左侧调平机架2绕铰接点旋转,从而实现上部长车架7与上部短车架3所组成的平面与下机架1之间夹角的调整;

所述右侧调平液压缸5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下机架1连接,另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上部长机架7连接,通过驱动右侧液压缸5,可以使右侧调平机架6绕铰接点旋转,从而实现上部长车架7与上部短车架3所组成的平面与下机架1之间夹角的调整;

上面以具体实施例予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上述的说明内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