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防护的摩托车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0027发布日期:2019-03-16 01:04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重防护的摩托车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重防护的摩托车保险杠。



背景技术:

摩托车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或者乡村具有很高的保有量,由于农村或者小城市道路比较狭窄,从而摩托车出行是首选方式,但摩托车由于安全性没有汽车安全性高,使得摩托车在发生事故时伤亡率非常高,尤其是现有摩托车的保险杠结构非常单一,且防护性差,现有摩托车保险杠存在的问题如下,保险杠在撞击时无缓冲保护,造成保险杠受撞击后对驾驶员的危害较大,保险杠无法针对不同身材的驾驶员进行腿部防护,且保险杠由于有防撞杆组成,从而导致保险杠无法防刺伤,保险杠无法调节尺寸,适用性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重防护的摩托车保险杠,可以解决现有摩托车保险杠存在的保险杠在撞击时无缓冲保护、保险杠受撞击后危害较大、无法针对不同身材的驾驶员进行腿部防护、保险杠无法调节尺寸等难题;可以实现在摩托车发生碰撞时对驾驶员起到二级缓冲防护的功能,具有保险杠在撞击时有缓冲保护、保险杠受撞击后危害较小、可以针对不同身材的驾驶员进行腿部防护、保险杠能够调节尺寸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重防护的摩托车保险杠,包括安装架、支撑组架和防护装置,所述的安装架为方形结构,安装架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一个支撑组架,每个支撑组架上均安装有一个防护装置。

所述的支撑组架包括支撑横杆、第一立杆、第二立杆、侧板插架和锁定螺栓,支撑横杆的数量为三,支撑横杆均匀安装在安装架的侧面上,支撑横杆为空心管状结构,支撑横杆的左端上均匀设置有螺纹孔,第一立杆安装在支撑横杆的内侧,第二立杆安装在支撑横杆的外侧,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均为空心管状结构,侧板插架的尺寸小于支撑横杆的尺寸,侧板插架的内端位于支撑横杆的外端内,侧板插架上设置有螺纹孔,侧板插架上螺纹孔的尺寸与支撑横杆上螺纹孔的尺寸相对应,锁定螺栓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横杆的螺纹孔与侧板插架的螺纹孔上,侧板插架为空心管状结构,侧板插架的外端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圆形槽,且侧板插架的左端设置有方槽,具体工作时,首先通过安装架将本发明安装在摩托车的前端,支撑组架起到支撑的作用,侧板插架能够通过支撑横杆左端上均匀设置的螺纹孔来改变侧板插架的位置,使得本发明能够进行横向尺寸的调节,从而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摩托车,增加了本发明的适用性。

所述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支块、防护弧形杆、缓冲机构、防护机构、侧板机构,防护支块安装在位于安装架中部的支撑横杆上,防护支块的后侧面上安装有缓冲机构,防护机构安装在防护支块的前侧面上,缓冲机构的左右两端均分布有一个防护弧形杆,防护弧形杆为空心弧形管状结构,防护弧形杆安装在位于安装架顶部的支撑横杆与位于安装架底部的支撑横杆之间,侧板插架上安装有侧板机构,具体工作时,防护装置能够对摩托车驾驶员起到多重防护的作用,防护弧形杆与缓冲机构相配合能够在摩托车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护机构对摩托车驾驶员的腿部起到二级保护的作用,侧板机构能够进行角度的调节,以便对不同身材的驾驶员腿部进行支护动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侧板机构包括侧板转杆、侧面防护板、锁定套、锁定架、限位板、限位弹簧、限位连架和限位夹套,侧板转杆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侧板插架的空心管状结构内,侧面防护板的内端位于侧板插架设置的方槽内,侧面防护板的内端与侧板转杆相连接,侧面防护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方槽,侧面防护板上方槽的位置与侧板插架上两个圆形槽的位置一一对应,侧面防护板上每个方槽的内侧均分布有两个锁定套,锁定套为ω型结构,锁定套对称分布在侧板转杆的前后两侧,锁定套通过锁定架安装在侧板插架上,锁定套上设置有圆孔,两个锁定套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侧面防护板的右侧分布有限位板,限位板通过铰链安装在限位连架的左端上,限位弹簧安装在限位板与限位连架之间,限位连架的后端上下两侧上均通过销轴安装有一个限位夹套,限位夹套位于侧板插架中部外侧,两个限位夹套之间通过螺栓配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的限位夹套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防滑橡胶垫,具体工作时,侧板机构能够进行角度的调节,通过拧松锁定套上的螺栓使得锁定套解除对侧板转杆的锁定,使得侧面防护板能够在侧板插架上的方槽范围内进行转动调节,使得侧面防护板位于合适的角度,此时对限位连架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限位板始终贴合在侧面防护板的左侧面上,从而起到对侧面防护板的支撑作用,防止侧面防护板受到撞击对驾驶员的腿部造成伤害,限位连架进行位置调节时,通过拧松限位夹套上的螺栓,调节限位夹套在侧板插架上位于合适的位置,之后重新拧紧限位夹套上的螺栓,限位夹套上的防滑橡胶垫能够防止限位夹套在锁定的状态下产生位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缓冲机构包括缓冲伸缩杆、缓冲弹簧和缓冲连扳,缓冲伸缩杆的底部安装在防护支块的后侧面上,缓冲伸缩杆的顶部上安装有缓冲连扳;所述的缓冲连扳上均匀设置有防阻槽,缓冲伸缩杆的外侧设置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安装在缓冲连扳与防护支块之间,具体工作时,摩托车发生碰撞时缓冲连扳带动缓冲弹簧会进行自动收缩,当缓冲弹簧收缩到一定的程度后,缓冲连扳会抵在防护弧形杆上,从而缓冲连扳能够将碰撞力传递到本发明的整体上,使得本发明能够最大程度的吸收外部的撞击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防护机构包括防护伸缩杆、防护弹簧和腿部防护架,防护伸缩杆的底部安装在防护支块的前侧面上,防护伸缩杆的顶部上安装有腿部防护架,防护伸缩杆的外侧套装有防护弹簧,腿部防护架为弧形结构,腿部防护架的前侧面左右两端均分布有一个保护垫,具体工作时,防护机构能够对驾驶员的腿部进行防护,当本发明后端的撞击力过大导致支撑组架产生变形时,此时防护弹簧会进行收缩运动,腿部防护架能够对驾驶员的腿部起到保护作用,从而最大程度的保护驾驶员,腿部防护架通过防护伸缩杆安装在防护支块上的方式能够对驾驶员起到二级缓冲防护的功能,腿部防护架上对称设置的保护垫能够撑住驾驶员腿部两侧,防止驾驶员正面的腿骨发生碰撞。

工作时,首先通过安装架将本发明安装在摩托车的前端,支撑组架起到支撑的作用,侧板插架能够通过支撑横杆左端上均匀设置的螺纹孔来改变侧板插架的位置,使得本发明能够进行横向尺寸的调节,从而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摩托车,增加了本发明的适用性,防护装置能够对摩托车驾驶员起到多重防护的作用,防护弧形杆与缓冲机构相配合能够对驾驶员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当摩托车发生碰撞时缓冲连扳带动缓冲弹簧会进行自动收缩,当缓冲弹簧收缩到一定的程度后,缓冲连扳会抵在防护弧形杆上,从而缓冲连扳能够将碰撞力传递到本发明的整体上,使得本发明能够最大程度的吸收外部的撞击力,防护机构能够对驾驶员的腿部进行防护,当本发明后端的撞击力过大导致支撑组架产生变形时,此时防护弹簧会进行收缩运动,腿部防护架能够对驾驶员的腿部起到保护作用,从而最大程度的保护驾驶员,腿部防护架通过防护伸缩杆安装在防护支块上的方式能够对驾驶员起到二级缓冲防护的功能,侧板机构能够进行角度的调节,以便对不同身材的驾驶员腿部进行支护动作,侧板机构上的侧面防护板能够进行角度的调节,通过拧松锁定套上的螺栓使得锁定套解除对侧板转杆的锁定,使得侧面防护板能够在侧板插架上的方槽范围内进行转动调节,使得侧面防护板位于合适的角度,此时对限位连架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限位板始终贴合在侧面防护板的左侧面上,从而起到对侧面防护板的支撑作用,防止侧面防护板受到撞击对驾驶员的腿部造成伤害,限位连架进行位置调节时,通过拧松限位夹套上的螺栓,调节限位夹套在侧板插架上位于合适的位置,之后重新拧紧限位夹套上的螺栓,限位夹套上的防滑橡胶垫能够防止限位夹套在锁定的状态下产生位移,可以实现在摩托车发生碰撞时对驾驶员起到二级缓冲防护的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摩托车保险杠存在的保险杠在撞击时无缓冲保护、保险杠受撞击后危害较大、无法针对不同身材的驾驶员进行腿部防护、保险杠无法调节尺寸等难题;可以实现在摩托车发生碰撞时对驾驶员起到二级缓冲防护的功能,具有保险杠在撞击时有缓冲保护、保险杠受撞击后危害较小、可以针对不同身材的驾驶员进行腿部防护、保险杠能够调节尺寸等优点;

二、本发明设置有支撑组架,支撑组架能够进行尺寸的调节,使得本发明能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摩托车,增加了本发明的适用性;

三、本发明防护装置上设置有防护弧形杆与缓冲机构,防护弧形杆与缓冲机构相配合能够在摩托车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冲的作用;

四、本发明防护装置上设置有侧板机构,侧板机构能够进行角度的调节,以便对不同身材的驾驶员腿部进行支护动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支撑组架与防护装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侧板插架与侧板机构之间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侧板插架与侧板机构之间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多重防护的摩托车保险杠,包括安装架1、支撑组架2和防护装置3,所述的安装架1为方形结构,安装架1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一个支撑组架2,每个支撑组架2上均安装有一个防护装置3。

所述的支撑组架2包括支撑横杆21、第一立杆22、第二立杆23、侧板插架24和锁定螺栓25,支撑横杆21的数量为三,支撑横杆21均匀安装在安装架1的侧面上,支撑横杆21为空心管状结构,支撑横杆21的左端上均匀设置有螺纹孔,第一立杆22安装在支撑横杆21的内侧,第二立杆23安装在支撑横杆21的外侧,第一立杆22与第二立杆23均为空心管状结构,侧板插架24的尺寸小于支撑横杆21的尺寸,侧板插架24的内端位于支撑横杆21的外端内,侧板插架24上设置有螺纹孔,侧板插架24上螺纹孔的尺寸与支撑横杆21上螺纹孔的尺寸相对应,锁定螺栓25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横杆21的螺纹孔与侧板插架24的螺纹孔上,侧板插架24为空心管状结构,侧板插架24的外端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圆形槽,且侧板插架24的左端设置有方槽,具体工作时,首先通过安装架1将本发明安装在摩托车的前端,支撑组架2起到支撑的作用,侧板插架24能够通过支撑横杆21左端上均匀设置的螺纹孔来改变侧板插架24的位置,使得本发明能够进行横向尺寸的调节,从而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摩托车,增加了本发明的适用性。

所述的防护装置3包括防护支块31、防护弧形杆32、缓冲机构33、防护机构34、侧板机构35,防护支块31安装在位于安装架1中部的支撑横杆21上,防护支块31的后侧面上安装有缓冲机构33,防护机构34安装在防护支块31的前侧面上,缓冲机构33的左右两端均分布有一个防护弧形杆32,防护弧形杆32为空心弧形管状结构,防护弧形杆32安装在位于安装架1顶部的支撑横杆21与位于安装架1底部的支撑横杆21之间,侧板插架24上安装有侧板机构35,具体工作时,防护装置3能够对摩托车驾驶员起到多重防护的作用,防护弧形杆32与缓冲机构33相配合能够在摩托车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护机构34对摩托车驾驶员的腿部起到二级保护的作用,侧板机构35能够进行角度的调节,以便对不同身材的驾驶员腿部进行支护动作。

所述的侧板机构35包括侧板转杆351、侧面防护板352、锁定套353、锁定架354、限位板355、限位弹簧356、限位连架357和限位夹套358,侧板转杆351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侧板插架24的空心管状结构内,侧面防护板352的内端位于侧板插架24设置的方槽内,侧面防护板352的内端与侧板转杆351相连接,侧面防护板35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方槽,侧面防护板352上方槽的位置与侧板插架24上两个圆形槽的位置一一对应,侧面防护板352上每个方槽的内侧均分布有两个锁定套353,锁定套353为ω型结构,锁定套353对称分布在侧板转杆351的前后两侧,锁定套353通过锁定架354安装在侧板插架24上,锁定套353上设置有圆孔,两个锁定套353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侧面防护板352的右侧分布有限位板355,限位板355通过铰链安装在限位连架357的左端上,限位弹簧356安装在限位板355与限位连架357之间,限位连架357的后端上下两侧上均通过销轴安装有一个限位夹套358,限位夹套358位于侧板插架24中部外侧,两个限位夹套358之间通过螺栓配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的限位夹套358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防滑橡胶垫,具体工作时,侧板机构35能够进行角度的调节,通过拧松锁定套353上的螺栓使得锁定套353解除对侧板转杆351的锁定,使得侧面防护板352能够在侧板插架24上的方槽范围内进行转动调节,使得侧面防护板352位于合适的角度,此时对限位连架357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限位板355始终贴合在侧面防护板352的左侧面上,从而起到对侧面防护板352的支撑作用,防止侧面防护板352受到撞击对驾驶员的腿部造成伤害,限位连架357进行位置调节时,通过拧松限位夹套358上的螺栓,调节限位夹套358在侧板插架24上位于合适的位置,之后重新拧紧限位夹套358上的螺栓,限位夹套358上的防滑橡胶垫能够防止限位夹套358在锁定的状态下产生位移。

所述的缓冲机构33包括缓冲伸缩杆331、缓冲弹簧332和缓冲连扳333,缓冲伸缩杆331的底部安装在防护支块31的后侧面上,缓冲伸缩杆331的顶部上安装有缓冲连扳333;所述的缓冲连扳333上均匀设置有防阻槽,缓冲伸缩杆331的外侧设置有缓冲弹簧332,缓冲弹簧332安装在缓冲连扳333与防护支块31之间,具体工作时,摩托车发生碰撞时缓冲连扳333带动缓冲弹簧332会进行自动收缩,当缓冲弹簧332收缩到一定的程度后,缓冲连扳333会抵在防护弧形杆32上,从而缓冲连扳333能够将碰撞力传递到本发明的整体上,使得本发明能够最大程度的吸收外部的撞击力。

所述的防护机构34包括防护伸缩杆341、防护弹簧342和腿部防护架343,防护伸缩杆341的底部安装在防护支块31的前侧面上,防护伸缩杆341的顶部上安装有腿部防护架343,防护伸缩杆341的外侧套装有防护弹簧342,腿部防护架343为弧形结构,腿部防护架343的前侧面左右两端均分布有一个保护垫,具体工作时,防护机构34能够对驾驶员的腿部进行防护,当本发明后端的撞击力过大导致支撑组架2产生变形时,此时防护弹簧342会进行收缩运动,腿部防护架343能够对驾驶员的腿部起到保护作用,从而最大程度的保护驾驶员,腿部防护架343通过防护伸缩杆341安装在防护支块31上的方式能够对驾驶员起到二级缓冲防护的功能,腿部防护架343上对称设置的保护垫能够撑住驾驶员腿部两侧,防止驾驶员正面的腿骨发生碰撞。

工作时,首先通过安装架1将本发明安装在摩托车的前端,支撑组架2起到支撑的作用,侧板插架24能够通过支撑横杆21左端上均匀设置的螺纹孔来改变侧板插架24的位置,使得本发明能够进行横向尺寸的调节,从而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摩托车,增加了本发明的适用性,防护装置3能够对摩托车驾驶员起到多重防护的作用,防护弧形杆32与缓冲机构33相配合能够对驾驶员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当摩托车发生碰撞时缓冲连扳333带动缓冲弹簧332会进行自动收缩,当缓冲弹簧332收缩到一定的程度后,缓冲连扳333会抵在防护弧形杆32上,从而缓冲连扳333能够将碰撞力传递到本发明的整体上,使得本发明能够最大程度的吸收外部的撞击力,防护机构34能够对驾驶员的腿部进行防护,当本发明后端的撞击力过大导致支撑组架2产生变形时,此时防护弹簧342会进行收缩运动,腿部防护架343能够对驾驶员的腿部起到保护作用,从而最大程度的保护驾驶员,腿部防护架343通过防护伸缩杆341安装在防护支块31上的方式能够对驾驶员起到二级缓冲防护的功能,侧板机构35能够进行角度的调节,以便对不同身材的驾驶员腿部进行支护动作,侧板机构35上的侧面防护板352能够进行角度的调节,通过拧松锁定套353上的螺栓使得锁定套353解除对侧板转杆351的锁定,使得侧面防护板352能够在侧板插架24上的方槽范围内进行转动调节,使得侧面防护板352位于合适的角度,此时对限位连架357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限位板355始终贴合在侧面防护板352的左侧面上,从而起到对侧面防护板352的支撑作用,防止侧面防护板352受到撞击对驾驶员的腿部造成伤害,限位连架357进行位置调节时,通过拧松限位夹套358上的螺栓,调节限位夹套358在侧板插架24上位于合适的位置,之后重新拧紧限位夹套358上的螺栓,限位夹套358上的防滑橡胶垫能够防止限位夹套358在锁定的状态下产生位移,实现了在摩托车发生碰撞时对驾驶员起到二级缓冲防护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摩托车保险杠存在的保险杠在撞击时无缓冲保护、保险杠受撞击后危害较大、无法针对不同身材的驾驶员进行腿部防护、保险杠无法调节尺寸等难题,达到了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