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拖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4969发布日期:2018-09-28 20: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折叠拖车,包括车架及设于该车架上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底座、前支架及后支架,所述车轮能转动地设于底座上,所述前支架成形为U形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底座的前部,所述后支架也成形为U形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底座的后部,所述前支架的中部与后支架的中部之间设置有能在二者相对靠近状态下对二者进行脱卸式连接的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包括第一侧杆、第二侧杆及第一横杆,所述第一侧杆、第二侧杆分别布置于底座前部的两侧,所述第一横杆连接于第一侧杆后端与第二侧杆后端之间;所述后支架的至少部分向前支架方向弯折从而在与前支架连接状态下共同拼接成ㄇ形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包括第三侧杆、第四侧杆及第二横杆,所述第三侧杆、第四侧杆分别布置于底座后部的两侧,所述第二横杆连接于第三侧杆上端与第四侧杆上端之间,所述连接件连接于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包括第一装配体及第二装配体,所述第一装配体具有能转动地套置在前支架中部外周的第一连接套,该第一连接套的一侧向后支架方向延伸并形成有能供后支架的中部卡入的第一装配槽,所述第二装配体具有能转动地套置在前支架中部外周的第二连接套,该第二连接套的一侧向后支架方向延伸并形成有能供后支架的中部卡入的第二装配槽,该第二装配槽与所述第一装配槽相互对合共同构成能将后支架的中部包围的第三连接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连接套设于该第一缺口之间并与第一缺口长度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槽的外缘开设有供第二装配槽的边缘进入的第二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的两端及后支架的两端均通过铰接组件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铰接组件包括铰接柱及铰接头,所述铰接柱下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铰接头的下端与铰接柱上端转动连接,所述铰接头上端具有供前支架/后支架的端部插置其中的插槽。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支架,该辅助支架成型为U形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靠近所述前支架端部的底座上,所述辅助支架的中部能上下移动地套置在后支架后侧。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由成形为L形的两个部分拼接而成,且拼接处位于前支架的中部,一个L形部分上具有插接头,对应的,另一个L形部分上具有与插接头相匹配的插接槽,所述拼接处的外周套置有一装配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上设置有能相对于该后支架转动的推杆。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