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8671发布日期:2019-04-03 00:4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目前,儿童推车通常能够折叠进而实现减小体积,以便于存放。然而很多的儿童推车在折叠之后,存在前支架长度过长,以至于不适应后支架的长度而造成整体占据空间较大。为了减小儿童推车折叠之后的前支架的长度,有些儿童推车的前支架包括可相对转动的两个部件,其虽然能够翻转折叠,但需要在车架折叠后进行二次折叠才能够实现后支架的进一步收折与缩小,折叠不够方便,因此难以满足日渐变高的消费体验要求以及现实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推车,其解决了儿童推车折叠后存在的前支架过长的问题,前支架可伸缩,使得折叠后的儿童推车体积较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车架、设于所述车架底部的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侧支架,每个所述侧支架分别包括推把及前支架,

所述前支架包括上杆和下杆,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可相对滑动地连接,所述前轮组件设于所述下杆的下端部;

每个所述侧支架还分别包括用于在所述推把动作时带动所述下杆相对所述上杆滑动的连杆组件;

当所述车架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所述下杆沿所述上杆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前支架的长度缩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

推把连杆,其上端部通过第一枢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推把的下端部;

上杆连杆,其前端部通过第二枢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上杆;及

下杆连杆,其前端部通过第三枢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下杆;

其中,所述下杆连杆的后端部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上杆连杆,所述推把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下杆连杆相转动连接,当所述车架在展开状态时,所述下杆连杆的所述后端部位于所述上杆连杆的第一位置处;当所述车架在折叠状态时,所述下杆连杆的所述前端部位于所述上杆连杆的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后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上杆连杆的连杆滑动件,所述推把连杆的下端部、所述下杆连杆的后端部和所述连杆滑动件通过第四枢轴相转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为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上杆连杆上的连杆滑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支架还包括:

后支架,其下端部设置有所述后轮组件;及

辅连杆,其上端部通过第五枢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推把;

其中,所述上杆的上端部、所述辅连杆的下端部及所述后支架的上端部三者两两相对转动地连接或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推把连杆通过第六枢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上杆;所述上杆连杆的后端部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后支架,或,所述上杆连杆通过一后支架连杆连接于所述后支架,所述后支架连杆的前端部、后端部分别和所述上杆连杆的后端部、所述后支架枢轴连接;当所述车架在折叠状态时,所述下杆的下端部和所述后支架的下端部相互靠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支架还包括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后支架的后支架滑动件,所述上杆连杆的后端部枢轴连接于所述后支架滑动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后支架滑动件为可滑动地套设于后支架上的后支架滑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把包括上推把和下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上推把下端部的下推把,所述推把连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下推把的下端部,所述辅连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下推把的上部;当所述车架在折叠状态时,所述上推把的上端部、所述下推把的下端部和所述下杆的下端部、所述后支架的下端部相互靠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下杆可沿所述上杆的延伸方向滑动地插设于所述上杆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杆的上端部形成有插设在所述上杆内的端塞,所述连杆组件通过第三枢轴连接于所述端塞,所述上杆的壁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三枢轴滑动的滑槽,所述第三枢轴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滑槽内。

结合上述,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童推车,前支架包括可相对滑动的上杆和下杆从而可以伸缩,并通过连杆组件使得下杆和推把联动,在车架折叠时,随着推把动作,下杆在连杆组件的作用下相对上杆向上滑动而靠拢,使得折叠后的前支架整体长度减小且不需要二次折叠,减小了折叠后的儿童推车的体积,且折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儿童推车在展开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儿童推车在展开时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M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儿童推车在折叠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儿童推车在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儿童推车在展开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儿童推车在展开时的侧视图;

图8为图6所示儿童推车在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

图9为图6所示儿童推车在折叠后的侧视图。

其中,100、车架;101、侧支架;102、横支架;200、前轮组件;300、后轮组件;

1、上推把;2、下推把;3、前支架;31、上杆;310、上杆接头;311、滑槽;32、下杆;321、端塞;4、推把连杆;5、上杆连杆;51、连杆滑套;6、下杆连杆;7、后支架;71、后支架滑套;8、辅连杆;

9、后支架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中述及的方位词是以本领域对展开状态时的儿童推车的惯常观察视角及为了叙述方便而定义的。

实施例1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车架100、设于车架100底部的前轮组件200和后轮组件300,车架100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侧支架101以及连接于侧支架101之间的横支架102。本实施例中,侧支架101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儿童推车的左右两侧。每个侧支架101分别包括推把和前支架3,前支架3包括上杆31和下杆32,上杆31和下杆32可相对滑动地连接,从而使得前支架3可以伸缩。每个侧支架101还分别包括连杆组件,用于在推把动作时带动下杆32相对上杆31滑动,从而使得车架100在折叠时,下杆32和推把联动。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推把大体沿上下方向延伸,包括上推把1和下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上推把1下端部的下推把2,上推把1和下推把2之间设有锁定机构,如电铃锁定机构等。如图2所示,沿箭头A所示方向压推把,上推把1翻转收折,随着下推把2下移,下杆32在连杆组件的作用下沿箭头C所示的方向滑动以和上杆31靠拢。因此,当车架100在展开状态时,下杆32相对上杆31展开;而当车架100在折叠状态时,下杆32的上端部和上杆31的上端部相互靠拢,下杆32的下端部和上杆31的下端部相互靠拢,前支架3折叠以减小折叠后车架100的体积。也就是说,前支架3可伸缩,当车架100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下杆32沿上杆31的延伸方向滑动,使得前支架3整体的长度缩短。

本实施例中的连杆组件具体包括推把连杆4、上杆连杆5和下杆连杆6。推把连杆4大体沿上下方向延伸,其上端部通过第一枢轴a1可转动地连接于下推把2的下端部;上杆连杆5大体沿前后方向延伸,其前端部通过第二枢轴a2可转动地连接于上杆31;下杆连杆6大体沿前后方向延伸,其前端部通过第三枢轴a3可转动地连接于下杆32。下杆连杆6的后端部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上杆连杆5,所述推把连杆4的下端部与所述下杆连杆6相转动连接以带动下杆连杆6相对上杆连杆5移动,具体地,连杆组件还包括可滑动地连接于上杆连杆5的连杆滑动件,连杆滑动件具体为可沿上杆连杆5的长度方向滑动地套设于上杆连杆5上的连杆滑套51,下杆连杆6的后端部通过第四枢轴a4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杆滑套51,推把连杆4也通过第四枢轴a4与下杆连杆6相转动连接。如图2所示,下推把2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移动,推把连杆4的下端部向上翻转,带动连杆滑套51及下杆连杆6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相对上杆连杆5滑动,下杆32在下杆连杆6的作用下沿箭头C所示的方向滑动以和上杆31靠拢,实现联动收缩。当车架100在展开状态时,下杆连杆6的前端部连接于上杆连杆5的第一位置处(连杆滑套51所处位置);当车架100在折叠状态时,下杆连杆6的前端部连接于上杆连杆5的第二位置处,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的后方。也就是说,在折叠时连杆滑套51向上杆连杆5的后端部靠拢。

前轮组件200具体设置于前支架3的下杆32的下端部。每个侧支架101还分别包括后支架7及辅连杆8;后轮组件300设置于后支架7的下端部;辅连杆8的上端部通过第五枢轴a5可转动地连接于下推把2的上部且第五枢轴a5位于第一枢轴a1的上方,推把连杆4通过第六枢轴a6可转动地连接于上杆31且第六枢轴a6位于第一枢轴a1和第四枢轴a4之间,从而在下推把2、推把连杆4、上杆31和辅连杆8之间构成四连杆机构。上杆31的上端部、辅连杆8的下端部及后支架7的上端部三者两两相对转动地连接或同轴转动连接;即,上杆31的上端部、辅连杆8的下端部及后支架7的上端部三个部件通过同一枢轴相转动连接,或三个部件中的第一个部件和第二个部件通过一个枢轴相转动连接且第三个部件通过另一个枢轴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个部件或第二个部件。具体到本实施例中,上杆31的端部形成有上杆接头310,辅连杆8的下端部通过第七枢轴a7可转动地连接于上杆接头310,后支架7的上端部通过第八枢轴可转动连接于上杆接头310。连杆组件中的上杆连杆5的后端部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连接于后支架7。本实施例中,每个侧支架101还分别包括可滑动地连接于后支架7的后支架滑动件,后支架滑动件可以为可沿后支架7的长度方向滑动地套设于后支架7上的后支架滑套71;上杆连杆5的后端部通过第九枢轴a9可转动地连接于后支架滑套71。如图2所示,在车架100折叠时,随着上杆连杆5翻转,后支架滑套71沿箭头D所示方向向上滑动,直到滑动至后支架7的上端部。

每个侧支架101中的第一枢轴a1、第二枢轴a2、第三枢轴a3、第四枢轴a4、第五枢轴a5、第六枢轴a6、第七枢轴a7、第八枢轴a及第九枢轴a9的轴心线相互平行,优选为沿儿童推车的左右方向水平延伸。两个侧支架101的相对应的枢轴的轴心线相互重合,如两个侧支架101的第一枢轴a1的轴心线相互重合,两个侧支架101的两个第二枢轴a2的轴心线相互重合,依此类推。

本实施例中,上杆31和下杆32的延伸方向一致,下杆32可沿上杆31的延伸方向滑动地连接于上杆31。具体到本实施例中,下杆32可沿上杆31的延伸方向滑动地插设于上杆31中。参照图3所示,下杆32的上端部形成有插设在上杆31内的端塞321,下杆连杆6的后端部通过所述第三枢轴a3可转动地连接于端塞321,上杆31的壁上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可供第三枢轴a3滑动的滑槽311,第三枢轴a3可滑动地穿设在滑槽311内,从而允许下杆32相对上杆31滑动。

如图1-3所示,儿童推车在展开时,车架100处于展开状态,上推把1、下推把2、前支架3、后支架7相对展开,且前支架3的下杆32相对下杆32伸出。

如图4所示,当车架100在折叠时,使上推把1向下翻转并带动下推把2下移,推把连杆4翻转带动连杆滑套51沿上杆连杆5向后滑动,下杆连杆6随之向后移动,从而带动下杆32滑入上杆31内,同时下推把2、推把连杆4、上杆31和辅连杆8之间的四连杆机构折叠,后支架7在上杆连杆5和后支架滑套71的配合作用下向上杆31靠拢。直至折叠到如图5所示的状态,车架100折叠完成达到折叠状态,此时各侧支架101中,前支架3的下杆32收缩至上杆31中,上推把1的上端部、下推把2的下端部和下杆32的下端部、后支架7的下端部相互靠拢,上推把1的下端部、下推把2的上端部和上杆31的上端部相互靠拢。

本发明提供的儿童推车,前支架3包括可相对滑动的上杆31和下杆32从而可以伸缩,并通过连杆组件使得下杆32和推把联动,在车架100折叠时,随着推把动作,下杆32在连杆组件的作用下相对上杆31向上滑动而靠拢,使得折叠后的前支架3整体长度减小且不需要二次折叠,减小了折叠后的儿童推车的体积,且折叠方便。

实施例2

图6-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儿童推车,其基本同实施例1的儿童推车,区别仅在于上杆连杆5和后支架7的连接方式。具体参照图6-9,上杆连杆5的后端部通过后支架连杆9连接于后支架7,后支架连杆9的前端部通过第十枢轴a10可转动地连接于上杆连杆5的后端部,后支架连杆9的后端部通过第十一枢轴a11可转动地连接于后支架7,上杆31、上杆连杆5、后支架连杆9及后支架7之间构成另一个四连杆机构,可以随着侧支架101的其它部分折叠使得后支架7和前支架3的上杆31靠拢。第十枢轴a10、第十一枢轴a11的轴心线分别沿儿童推车的左右方向延伸,和第一枢轴a1、第二枢轴a2、第三枢轴a3、第四枢轴a4、第五枢轴a5、第六枢轴a6、第七枢轴a7、第八枢轴a8的轴心线相互平行。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优选的实施方式,其目的在于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