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自动驾驶用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5349发布日期:2019-02-15 21:06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自动驾驶用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自动驾驶用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自动驾驶领域,常见的转向装置,通过驱动电机通过同步带与方向盘,需要改装原车结构,拆除安全气囊,且控制精度低,通用性差,与驾驶员空间上干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车自动驾驶用转向装置,采用驱动电机连接齿圈组件进而驱动方向盘驱动转向,无需改变原车结构,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自动驾驶用转向装置,包括:

齿圈套,其设置在方向盘下方;

内齿圈,其设置在所述齿圈套上,并可拆卸连接方向盘;

驱动齿轮,其与所述内齿圈啮合,并能够带动所述内齿圈旋转;

驱动电机,其可拆卸连接所述齿圈套,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并带动其旋转。

优选的是,所述齿圈套为环形,并具有多个连接耳。

优选的是,还包括固定轮,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连接耳上,所述固定轮具有V型环槽,所述内齿圈通过所述V型环槽连接所述齿圈套。

优选的是,所述内齿圈通过多个固定爪连接方向盘,所述固定爪包括:

固定端,其设置在所述内齿圈上;

连接端,其连接所述固定端,并具有容置孔,用于容纳方向盘轮缘。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端包括:

第一固定部,其底部具有凹槽,所述内齿圈能够沿所述凹槽滑动;

第二固定部,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内,并具有外齿,所述外齿能够穿过所述凹槽,并与所述内齿圈啮合。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端包括:

第一连接部,其具有半圆形第一凹槽;

第二连接部,其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端,并具有半圆形第二凹槽;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能够围合成容置孔,用于容纳方向盘轮缘。

优选的是,还包括:固定杆,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并能够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固定端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蜗轮由伺服电机驱动。

优选的是,还包括固定内圈,其为圆形,并连接所述齿圈套,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内圈上。

优选的是,还包括连接杆,其与所述齿圈套铰接,所述连接杆一端具有吸盘,所述吸盘能够固定在汽车车窗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益效果

本装置安装在方向盘下,不影响驾驶员正常操作,采用驱动电机连接齿圈组件进而驱动方向盘驱动转向,能够精准控制转向角度,方便设备的标定,以及方便在设备研发阶段某些突发情况下驾驶员可以直接接入,减少损失。整个装置不改变任何原车结构,不拆除安全气囊,安装方便,行驶安全。装置通过四对固定爪与方向盘固定,可以通过调节适用于不同尺寸,不同形式的方向盘,可以适用于大部分车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自动驾驶用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齿圈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齿圈套与内齿圈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爪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自动驾驶用转向装置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自动驾驶用转向装置,包括:齿圈套110、内齿圈120、驱动齿轮130和驱动电机140。

其中齿圈套110设置在方向盘100下方;内齿圈120设置在齿圈套120上,并通过固定爪150连接方向盘100;驱动齿轮150与内齿圈120啮合,并能够带动内齿圈120旋转;驱动电机140通过螺栓连接齿圈套120,驱动电机140输出轴连接驱动齿轮130,并带动其旋转。

如图2-3所示,齿圈套110为环形,并具有多个连接耳111。固定轮112可旋转支撑在连接耳111上,固定轮112具有V型环槽,内齿圈110通过V型环槽连接齿圈套110,内齿圈110能够活动卡接在固定轮112内。

如图4-5所示,内齿圈120通过多个固定爪150连接方向盘110,固定爪150包括:固定端和连接端,固定端连接内齿圈120,连接端连接固定端,并具有容置孔,用于容纳方向盘轮缘。固定端包括:第一固定部151和第二固定部152,第一固定部151底部具有凹槽152,内齿圈110能够沿凹槽153滑动;第二固定部152其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部151内,并具有外齿,外齿能够穿过凹槽153,并与内齿圈120啮合。

连接端包括:第一连接部154和第二连接部155,第一连接部154具有半圆形第一凹槽;第二连接部155其滑动设置在固定端,并具有半圆形第二凹槽;其中,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能够围合成容置孔,用于容纳方向盘轮缘。

在另一实施例中,固定杆161连接第二连接部155,并能够通过螺母162。

方向盘具有两种转动模式:

自动转动:调整第一固定部151和第二固定部152的距离,使第二固定部152的外齿与内齿圈的内齿啮合,固定端与内齿圈120位置固定,内齿圈120由驱动电机140驱动旋转,从而带动方向盘转动;

手动转动:调整第一固定部151和第二固定部152的距离,使第二固定部152的外齿与内齿圈的内齿分离,内齿圈120固定不动,方向盘带动固定爪150沿内齿圈120转动。

第二固定部152连接蜗杆156,蜗杆156与蜗轮157啮合,蜗轮由伺服电机158驱动。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固定内圈,其为圆形,并连接齿圈套110,伺服电机固定在固定内圈上。

如图6所示,还包括连接杆170,其与齿圈套110铰接,连接杆170一端具有吸盘171,吸盘171能够固定在汽车车窗上,从而将转向装置固定。

实施以汽车自动驾驶用转向装置的工作过程为例,做进一步说明

汽车自动驾驶用转向装置通过多个固定爪150固定在方向盘100下方,本实施例中固定爪150选用4个,调整第一连接部154和第二连接部155,的间距,以使方向盘100位于连接端的容置孔内,调整第一连接部154和第二连接部155的间距,然后通过螺母固定,使固定爪150方向盘100固定连接。

当方向盘为自动转向模式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螺杆旋转,调整第一固定部151和第二固定部152的距离,使第二固定部152的外齿与内齿圈的内齿啮合,固定端与内齿圈120位置固定,内齿圈120由驱动电机140驱动旋转,从而带动方向盘转动。

当方向盘为手动转向模式时,调整第一固定部151和第二固定部152的距离,使第二固定部152的外齿与内齿圈的内齿分离,内齿圈120固定不动,方向盘带动固定爪150沿内齿圈120转动。

本装置安装在方向盘下,不影响驾驶员正常操作,方便设备的标定,以及方便在设备研发阶段某些突发情况下驾驶员可以直接接入,减少损失。整个装置不改变任何原车结构,不拆除安全气囊,安装方便,行驶安全。装置通过四对固定爪与方向盘固定,可以通过调节适用于不同尺寸,不同形式的方向盘,可以适用于大部分车型。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