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2661发布日期:2019-07-17 05:39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推车。



背景技术:

目前,婴儿车已成为小孩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市场上的婴儿车一般都能进行折叠或展开,但是现有婴儿车的骨架结构比较复杂,造成婴儿车笨重,折叠后体积大,不方便携带。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的婴儿推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婴儿推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腿1,所述的前腿1下端连接有前轮1a;

后腿2,所述的后腿2下端连接有后轮2a,并且所述的后腿2上端与前腿1转动连接;

前撑杆3,所述的前撑杆3的下端与前腿1的上端转动连接;

连动杆4,所述的连动杆4下端与后腿2转动连接,所述的连动杆4上端与前撑杆3转动连接,所述的连动杆4、前撑杆3、前腿1和后腿2构成四连杆机构;

座位架5,所述的座位架5一端与后腿2转动连接,所述的座位架5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能相对前腿1滑行的滑动件7。

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架5包括连接座 51,所述的连接座51前端与滑动件7转动连接,所述的连接座51后端与后腿2转动连接,所述的连接座51上还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座位杆52。

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婴儿推车还包括前扶手8,所述的前扶手8包括与前腿1上端或前撑杆3下端转动连接的转动座81,所述的转动座81上可以拆卸连接有扶手杆82,所述的转动座81与后腿2之间设有与二者铰接并在婴儿推车折叠时能牵引转动座81转动的牵引杆9。

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杆9、后腿2和连接座51同轴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座81、前腿1 和前撑杆3同轴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杆9为弯曲的弧形杆。

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杆9从上至下贯穿后腿2并能相对后腿2活动。

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撑杆3上设有能相对其滑行的手推杆10,所述的手推杆10上连接有滑杆11,所述的前撑杆3上设有在手推杆10相对其滑行时能供滑杆11在内滑行的第一滑槽12,所述的滑杆11下端设有当其在第一滑槽12内滑行时能跟随滑行的顶篷座13,所述的顶篷座13上设有顶篷支架14。

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件7为滑块,所述的前腿1上设有能供滑块在内滑行的第二滑槽15;或者,所述的滑动件7为套设在前腿1上的滑套。

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在婴儿推车折叠状态时,所述的手推杆10与后轮2a支撑在地面上而使婴儿推车保持站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连动杆、前撑杆、前腿和后腿构成四连杆机构,在婴儿推车折叠时,前撑杆上端向后腿下端靠近,前腿下端向后腿下端靠近,在此过程中,后腿推动座位架转动,座位架的前端就跟滑动件一起沿前腿向下滑行,从而实现整个婴儿推车的折叠。操作方便,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

2、本实用新型的前扶手包括与前腿上端或前撑杆下端转动连接的转动座,转动座上可以拆卸连接有扶手杆,转动座与后腿之间设有与二者铰接并在婴儿推车折叠时能牵引转动座转动的牵引杆。因此,在婴儿推车折叠时,牵引杆牵引转动座转动,转动座在转动时候就带动扶手杆转动,在婴儿车折叠状态时,扶手杆到达能供用于拖行或手提的位置,便于用户携带折叠的婴儿车。而且,后轮与手推杆共同支撑在地面上能使婴儿推车在折叠状态保持站立,便于用户停放折叠状态的婴儿推车。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折叠后体积小,携带方便,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之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之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立体图之一;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立体图之二;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原理图之一;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原理图之二;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原理图之三;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原理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婴儿推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包括:

前腿1,所述的前腿1下端连接有前轮1a;

后腿2,所述的后腿2下端连接有后轮2a,并且所述的后腿2上端与前腿1绕轴线B转动连接;

前撑杆3,所述的前撑杆3的下端与前腿1的上端绕轴线C转动连接;

连动杆4,所述的连动杆4下端与后腿2绕轴线D转动连接,所述的连动杆4上端与前撑杆3绕轴线E转动连接,所述的连动杆4、前撑杆3、前腿1和后腿2构成四连杆机构;

座位架5,所述的座位架5一端与后腿2绕轴线F转动连接,所述的座位架5另一端绕轴线G转动连接有能相对前腿1滑行的滑动件 7。

如图5至图8所示,在婴儿推车折叠时,前撑杆3上端向后腿2 下端靠近,前腿1下端向后腿2下端靠近,在此过程中,后腿2推动座位架5转动,座位架5的前端就跟滑动件7一起沿前腿1向下滑行,从而实现整个婴儿推车的折叠。操作方便,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

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的座位架5包括连接座51,所述的连接座51前端与滑动件7绕轴线G转动连接,所述的连接座51后端与后腿2绕轴线F转动连接,所述的连接座51上还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座位杆52。座位杆52制作得长一点就可以供婴幼儿直接乘坐,当然,当座位杆52做得较短时,可以在座位杆42后端设置用于安装座位的连接部,这样婴幼儿就不直接坐在座位杆52上,而是坐在可拆卸的座位里,便于用户拆卸座垫进行清洗。

所述的婴儿推车还包括前扶手8,所述的前扶手8包括与前腿1 上端或前撑杆3下端转动连接的转动座8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动座81、前腿1和前撑杆3绕轴线C同轴转动连接。所述的转动座81上可以拆卸连接有扶手杆82,所述的转动座81与后腿2之间设有与二者铰接并在婴儿推车折叠时能牵引转动座81转动的牵引杆 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牵引杆9、后腿2和连接座51绕轴线F同轴转动连接,所述的牵引杆9与转动座81绕轴线H转动连接。前扶手8供婴幼儿抓握,确保安全。在婴儿推车折叠时,牵引杆9牵引转动座81转动,转动座81在转动时候就带动扶手杆82转动,在婴儿车折叠状态时,如图8,扶手杆82转动到达能供用户拖行或手提的位置,便于用户携带折叠的婴儿车。

如图4、图6和图7所示,所述的牵引杆9为弯曲的弧形杆,所述的牵引杆9从上至下贯穿后腿2并能相对后腿2活动。因此,整个婴儿车的结构将很紧凑,收合起来也非常的灵活。

如图1、图2,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的前撑杆3上设有能相对其滑行的手推杆10,所述的手推杆10上连接有滑杆11,所述的前撑杆3上设有在手推杆10相对其滑行时能供滑杆11在内滑行的第一滑槽12,所述的滑杆11下端设有当其在第一滑槽12内滑行时能跟随滑行的顶篷座13,所述的顶篷座13上设有顶篷支架14。而且,后轮 2a与手推杆10共同支撑在地面上能使婴儿推车在折叠状态保持站立,便于用户停放折叠状态的婴儿推车。在婴儿车折叠时,向下推动手推杆10,手推杆10相对前撑杆3向下滑行时,通过连接在手推杆 10上的滑杆11推动顶篷座13向下滑行,当顶篷座13滑行到位后转动顶篷支架14即可,使得在收折婴儿推车时实现顶篷支架14的联动,操作更简单快捷。而且,在婴儿推车折叠状态时,所述的手推杆10 与后轮2a支撑在地面上而使婴儿推车保持站立,便于用户停放折叠状态的婴儿推车。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的滑动件7为滑块,所述的前腿1上设有能供滑块在内滑行的第二滑槽15。滑块在第二滑槽15内滑行,运行非常平稳,使得婴儿推车收合灵活。当然,所述的滑动件7也可以为套设在前腿1上的滑套,在婴儿推车折叠时滑套在前腿1上滑行,收合灵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