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梁校正仪电动移动拖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2807发布日期:2019-07-06 11:27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梁校正仪电动移动拖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维修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梁校正仪电动移动拖车。



背景技术:

在日趋紧张的工作空间下,大梁校正仪占地面积大,使用空间紧张,因其体积大、重量大。需要动用大型起重设备才能将其移动,每次成本很高,而且,起重设备对起重空间的要求也比较高,采用起重的方式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每次移动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大梁校正仪电动移动拖车,使其可以将自重大、体积大、不易移动的大梁校正仪轻松、安全的移动,移动距离长,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梁校正仪电动移动拖车,包括前拖车和后拖车,所述前拖车包括前拖车架、电动机、转向轮和主动轮,所述的前拖车架上安装有举升油缸和变速箱,电动机通过皮带与主动轮连接,所述前拖车的前端设有转向轮,前拖车架前端设有前把手,所述后拖车包括后拖车架、被动轮和辅助轮,所述后拖车架的下端安装有被动轮和辅助轮,后拖车架上设有后把手,所述后把手上安装有控制器,后拖车架上还设有举升油缸。

进一步的,所述的辅助轮为可折叠轮。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前拖车、后拖车可以直接人工拖至大梁校正仪两端,通过举升油缸将大梁校正仪抬起,然后再降下举升油缸使大梁校正仪完全放在前拖车和后拖车上,前后拖车与大梁校正仪形成一个整体,可以人工推动大梁校正仪前行、后退、转弯等。

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无需动用大型设备、无需占用较大空间,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梁校正仪电动移动拖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前拖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后拖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转向轮,2为变速箱,3为电动机,4为主动轮,5为前拖车架,6为平台举架,7为平台,8为后支架,9为举升油缸,10为被动轮,11为后拖车架,12为辅助轮,13为控制器,14为后把手,15为前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梁校正仪电动移动拖车,包括前拖车和后拖车,所述前拖车包括前拖车架5、电动机3、转向轮1和主动轮4,所述的前拖车架5上安装有举升油缸9和变速箱2,电动机3通过皮带与主动轮4连接,所述前拖车的前端设有转向轮1,前拖车架5前端设有前把手15,所述后拖车包括后拖车架11、被动轮10和辅助轮12,所述后拖车架11的下端安装有被动轮10和辅助轮12,后拖车架11上设有后把手14,所述后把手14上安装有控制器13,后拖车架11上还设有举升油缸9。

所述的辅助轮12为可折叠轮。

大梁校正仪上设有平台举架6和后支架8,可以支撑大梁校正仪,使用时,将前拖车移动至大量校正仪平台前端,后拖车架移动至平台后端,启动前拖车架和后拖车架的举升油缸,将大梁校正仪举升,举升约10cm的距离,收起平台举架,再收起平台后支架,使平台与地面有足够的距离,收起举升油缸,大梁校正仪平台落至前拖车架和后拖车架上,用螺栓将平台与前拖车架和后拖车架固定,将辅助轮收起,操作控制器,使其前进、后退和转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