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单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5944发布日期:2019-11-25 21:45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享单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共享单车。



背景技术: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其实质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租赁业务,主要依靠载体为自行车,共享单车随时取用和停车的理念给市民带来了极大便利,由于共享单车的使用需要收费或者小孩还不会使用单车,因此存在共享单车携带他人的现象,如出现将小孩坐在车篮上进行携带,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共享单车,本共享单车能够防止骑行时有人坐在车篮上,消除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共享单车,包括车架、前叉、前轮和车篮,所述前叉包括方向轴和两叉臂,所述方向轴与车架的前部转动连接,所述前轮转动连接在两叉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篮沿方向轴轴向滑动连接在前叉上,且车篮与方向轴周向固定,所述前叉上设有能够对车篮进行支撑的支撑弹簧,所述车篮上设有当车篮向下移动时能够压靠在前轮轮面上的上锁止件,所述叉臂上设有与前轮轮毂侧面相对的侧锁止件,所述车篮与侧锁止件之间设有当车篮向下移动且上锁止件与前轮轮面相压靠时能够使侧锁止件压靠在前轮轮毂侧面上的传动机构。

支撑弹簧具有设定的弹力,能够承受设定的重量,满足一般物品的装载,此时上锁止件与前轮轮面分离,侧锁止件与轮毂侧面分离,共享单车能够正常骑行,但是人的重量较大,当有人坐在车篮上时车篮能够压缩支撑弹簧而向下移动,使得上锁止件与前轮轮面相压靠,与此同时,传动机构能够使侧锁止件与轮毂侧面相压靠,上锁止件与侧锁止件能够对前轮产生摩擦阻力,使得前轮难以滚动,即当有人坐在车篮上时共享单车难以骑行,从而避免骑行时有人坐在车篮上,消除安全隐患。

在上述的共享单车中,所述前叉还包括安装部,所述方向轴固连在安装部的上侧,两叉臂固连在安装部的下侧,所述方向轴呈管状,且方向轴的内孔贯穿至安装部的下侧面,所述车篮的上部固连有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上固连有朝下的上连接柱,该上连接柱滑动插接在方向轴的上端,所述上连接柱的外侧壁上周向具有若干花键,所述方向轴的上端孔壁上周向开设有若干键槽,所述花键滑动连接在键槽内。车篮通过上连接柱与方向轴滑动连接,保证车篮的稳定性,同时两者周向固定,使得方向轴转动时车篮随之一起转动,这也使得当有人坐在车篮上时方向轴难以控制方向,无法正常骑行,消除安全隐患。

在上述的共享单车中,所述车篮的下部固连有下连接板,该下连接板位于安装部的下方,所述下连接板上侧面上固连有朝上的下连接柱,该下连接柱滑动插接在方向轴的下端,在所述支撑弹簧的作用下下连接板抵靠在安装部下侧面上,所述上锁止件设置在下连接板上。使得车篮的上部和下部均与方向轴滑动连接,保证车篮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共享单车中,所述上锁止件包括锁止板和阻尼片,所述锁止板呈u形,所述下连接板下侧面上具有固定柱,所述锁止板固连在固定柱的下端,且锁止板的凹口朝下并与前轮上部相对,所述阻尼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且阻尼片固连在锁止板的两下边沿,所述阻尼片的下侧面与前轮上部的轮面相对,当所述车篮向下移动时阻尼片的下侧面能够压紧包覆在前轮上部的轮面上。当车篮向下移动时阻尼片能够与前轮轮面贴靠,进而使得阻尼片弯折并包覆在前轮轮面上,两者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阻力。

在上述的共享单车中,所述阻尼片的上侧面上具有若干沿横向设置的加强凸筋,且该若干加强凸筋沿前后方向排列,其中两根加强凸筋分别位于阻尼片的前后边沿位置,所述固定柱上开设有贯穿至锁止板内顶面上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插接有缓冲柱,该缓冲柱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且缓冲柱与安装孔紧配合,所述安装孔内还设有蝶形弹簧,且蝶形弹簧位于安装孔底面与缓冲柱上端端面之间,所述缓冲柱的下端端面与阻尼片上侧面之间具有间隙。加强凸筋能够增加阻尼片的结构强度,而位于边沿位置的两加强凸筋能够避免阻尼片的边沿位置在摩擦力下出现翻折、撕裂现象,而在锁止板下降设定高度后阻尼片能够与缓冲柱相抵靠,从而限制其继续下降,而缓冲柱和蝶形弹簧均能够起到缓冲,从而使得传动机构能够传动到位。

在上述的共享单车中,所述侧锁止件包括两锁止杆和两阻尼块,所述叉臂呈中空结构,且在两叉臂的相对内侧面上均开设有避让缺口,两所述锁止杆分别铰接在两叉臂内,两锁止杆的下端相对靠拢弯折,且两锁止杆的下端分别从两避让缺口伸出,两所述锁止杆的下端均固连有安装架,两所述阻尼块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且两阻尼块分别固连在两安装架上,两所述阻尼块分别与前轮轮毂的两侧面相对,所述叉臂上均设有复位扭簧,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下阻尼块具有与前轮轮毂分离的趋势,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下连接柱与锁止杆的上端之间。当车篮向下移动时传动机构能够顶推锁止杆的上端,从而使得两锁止杆的下端相对靠拢摆动,进而使得两阻尼块夹紧在前轮轮毂侧面上。

在上述的共享单车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传动顶杆,所述安装部内具有安装腔,上述下连接柱穿过安装腔,所述安装部内还沿横向开设有两导向孔,该两导向孔分别位于安装腔的两侧,且两导向孔的一端均与安装腔相连通,另一端分别与两叉臂的内腔连通,两所述传动顶杆分别滑动设置在两导向孔内,且传动顶杆的一端与锁止杆的上端侧面相抵靠,所述下连接柱外周面上具有两传动凸部,该两传动凸部位于安装腔内,且两传动凸部对称设置,所述传动凸部均具有倾斜的传动面,且两传动面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变小,两传动顶杆的另一端端面均为斜面,且两传动顶杆的另一端端面分别与两传动面相贴靠。当车篮向下移动时传动凸部能够向两侧顶推两传动顶杆,通过传动顶杆使得两锁止杆的上端相对分离摆动,再结合缓冲柱和蝶形弹簧的设置,使得两阻尼块能够充分压靠在前轮轮毂侧面上,同时通过该结构使得阻尼片与阻尼块实现同步锁止。

在上述的共享单车中,所述车篮包括篮体和支架,上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固连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环形的支撑框,所述篮体具有环形的上边框,所述支撑框套设在篮体上,且上边框的下侧面与支撑框的上侧面相对,所述支撑框上设有若干作用于上边框并能够对篮体进行支撑的复位弹簧,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上边框的下侧面与支撑框的上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支撑框上还具有若干朝上的顶柱,当所述篮体受力压缩复位弹簧时顶柱的上端能够伸出上边框的上侧面。同理,该复位弹簧能够对一般物品进行支撑,当有人坐在篮体的上边框上时篮体能够压缩复位弹簧而相对支撑框下降,此时顶柱能够凸出上边框的上侧面,导致上边框上侧面的不平整,当人强行坐在篮体的上边框上时会产生一定的疼痛感,避免他人坐在车篮上。

在上述的共享单车中,所述上边框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贯穿上边框上下侧面的让位孔,所述让位孔的内壁上周向具有环形的抵靠凸沿,所述顶柱垂直固连在支撑框的上侧面上,且若干顶柱分别滑动穿设在若干让位孔内,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顶柱上,且复位弹簧的下端抵压在支撑框上侧面上,上端抵压在抵靠凸沿的下侧面上,所述顶柱包括固定在支撑框上的柱状部和螺接在柱状部上的顶压头,该顶压头的外径大于柱状部的外径,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抵靠凸沿的上侧面与顶压头的下端面相抵靠,且当抵靠凸沿的上侧面与顶压头的下端面相抵靠时顶压头位于让位孔内,所述顶压头的上端面为球面,顶压头的下端面上沿径向开设有条形槽。顶压头的上端面为球面,避免对人体产生伤害,能够产生一定的异物感和疼痛感,当然通过顶压头与柱状部的螺纹连接能够调节顶压头凸出的高度。

在上述的共享单车中,所述支架还包括立板,所述支撑框和下连接板均固连在立板上,所述上连接板弯折呈z字形,且上连接板的一端朝前并与立板相固连,所述上连接柱固连在上连接板另一端的下侧面上,所述方向轴的上端孔口侧壁上开设有让位缺口,所述上连接板的另一端嵌入让位缺口内,且当支架向下移动时上连接板能够在让位缺口内滑动,所述上连接板的中部呈弧形,且上连接板的中部将让位缺口的外侧封盖。上连接板的中部将避让缺口封盖,避免他人通过向方向轴内塞入硬性物体来防止车篮下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共享单车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当有人坐在车篮上时车篮能够压缩支撑弹簧而向下移动,使得上锁止件与前轮轮面相压靠,侧锁止件与轮毂侧面相压靠,上锁止件与侧锁止件能够对前轮产生摩擦阻力,使得前轮难以滚动,即当有人坐在车篮上时共享单车难以骑行,从而避免骑行时有人坐在车篮上,消除安全隐患。

2、由于缓冲柱和蝶形弹簧均具有弹性,使得两阻尼块能够充分压靠在前轮轮毂侧面上,同时使得阻尼片与阻尼块实现同步锁止。

3、由于当有人坐在篮体的上边框上时篮体能够压缩复位弹簧而相对支撑框下降,此时顶柱能够凸出上边框的上侧面,导致上边框上侧面的不平整,当人强行坐在篮体的上边框上时会产生一定的疼痛感,避免他人坐在车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共享单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共享单车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共享单车的结构正视图。

图6是图5中c-c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d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8是车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车篮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10是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e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车架;2、前叉;21、方向轴;211、让位缺口;212、环形凸沿;22、叉臂;221、避让缺口;23、安装部;231、安装腔;232、导向孔;3、前轮;4、车篮;41、篮体;411、上边框;412、让位孔;413、抵靠凸沿;42、支架;421、支撑框;43、顶柱;431、柱状部;432、顶压头;433、条形槽;44、复位弹簧;45、立板;46、上连接板;461、上连接柱;47、下连接板;471、下连接柱;472、传动凸部;473、传动面;5、锁止板;51、固定柱;511、安装孔;52、阻尼片;521、加强凸筋;53、缓冲柱;54、蝶形弹簧;6、锁止杆;61、安装架;62、阻尼块;63、复位扭簧;7、传动顶杆;8、支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共享单车,包括车架1、前叉2、前轮3和车篮4,前叉2包括方向轴21和两叉臂22,方向轴21与车架1的前部转动连接,前轮3转动连接在两叉臂22上,车篮4沿方向轴21轴向滑动连接在前叉2上,且车篮4与方向轴21周向固定,前叉2上设有能够对车篮4进行支撑的支撑弹簧8,车篮4上设有当车篮4向下移动时能够压靠在前轮3轮面上的上锁止件,叉臂22上设有与前轮3轮毂侧面相对的侧锁止件,车篮4与侧锁止件之间设有当车篮4向下移动且上锁止件与前轮3轮面相压靠时能够使侧锁止件压靠在前轮3轮毂侧面上的传动机构。支撑弹簧8具有设定的弹力,能够承受设定的重量,满足一般物品的装载,此时上锁止件与前轮3轮面分离,侧锁止件与轮毂侧面分离,共享单车能够正常骑行,但是人的重量较大,当有人坐在车篮4上时车篮4能够压缩支撑弹簧8而向下移动,使得上锁止件与前轮3轮面相压靠,与此同时,传动机构能够使侧锁止件与轮毂侧面相压靠,上锁止件与侧锁止件能够对前轮3产生摩擦阻力,使得前轮3难以滚动,即当有人坐在车篮4上时共享单车难以骑行,从而避免骑行时有人坐在车篮4上,消除安全隐患。

结合图2、图3所示,前叉2还包括安装部23,方向轴21固连在安装部23的上侧,两叉臂22固连在安装部23的下侧,方向轴21呈管状,且方向轴21的内孔贯穿至安装部23的下侧面,车篮4的上部固连有上连接板46,上连接板46上固连有朝下的上连接柱461,该上连接柱461滑动插接在方向轴21的上端,上连接柱461的外侧壁上周向具有若干花键,方向轴21的上端孔壁上周向开设有若干键槽,花键滑动连接在键槽内,车篮4通过上连接柱461与方向轴21滑动连接,保证车篮4的稳定性,同时两者周向固定,使得方向轴21转动时车篮4随之一起转动,这也使得当有人坐在车篮4上时方向轴21难以控制方向,无法正常骑行,消除安全隐患。方向轴21的内壁上周向具有环形凸沿212,支撑弹簧8的下端抵压在环形凸沿212上,上端抵压在上连接柱461下端面上,方向轴21的上端孔口侧壁上开设有让位缺口211,上连接板46的另一端嵌入让位缺口211内,且当支架42向下移动时上连接板46能够在让位缺口211内滑动,上连接板46的中部呈弧形,且上连接板46的中部将让位缺口211的外侧封盖。车篮4的下部固连有下连接板47,该下连接板47位于安装部23的下方,下连接板47上侧面上固连有朝上的下连接柱471,该下连接柱471滑动插接在方向轴21的下端,在支撑弹簧8的作用下下连接板47抵靠在安装部23下侧面上,上锁止件设置在下连接板47上,使得车篮4的上部和下部均与方向轴21滑动连接,保证车篮4的稳定性。

结合图4所示,上锁止件包括锁止板5和阻尼片52,锁止板5呈u形,下连接板47下侧面上具有固定柱51,锁止板5固连在固定柱51的下端,且锁止板5的凹口朝下并与前轮3上部相对,阻尼片52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且阻尼片52固连在锁止板5的两下边沿,阻尼片52的下侧面与前轮3上部的轮面相对,当车篮4向下移动时阻尼片52的下侧面能够压紧包覆在前轮3上部的轮面上,当车篮4向下移动时阻尼片52能够与前轮3轮面贴靠,进而使得阻尼片52弯折并包覆在前轮3轮面上,两者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阻力。阻尼片52的上侧面上具有若干沿横向设置的加强凸筋521,且该若干加强凸筋521沿前后方向排列,其中两根加强凸筋521分别位于阻尼片52的前后边沿位置,固定柱51上开设有贯穿至锁止板5内顶面上的安装孔511,安装孔511内插接有缓冲柱53,该缓冲柱53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且缓冲柱53与安装孔511紧配合,安装孔511内还设有蝶形弹簧54,且蝶形弹簧54位于安装孔511底面与缓冲柱53上端端面之间,缓冲柱53的下端端面与阻尼片52上侧面之间具有间隙,加强凸筋521能够增加阻尼片52的结构强度,而位于边沿位置的两加强凸筋521能够避免阻尼片52的边沿位置在摩擦力下出现翻折、撕裂现象,而在锁止板5下降设定高度后阻尼片52能够与缓冲柱53相抵靠,从而限制其继续下降,而缓冲柱53和蝶形弹簧54均能够起到缓冲,从而使得传动机构能够传动到位。

结合图5、图6、图7所示,侧锁止件包括两锁止杆6和两阻尼块62,叉臂22呈中空结构,且在两叉臂22的相对内侧面上均开设有避让缺口221,两锁止杆6分别铰接在两叉臂22内,两锁止杆6的下端相对靠拢弯折,且两锁止杆6的下端分别从两避让缺口221伸出,两锁止杆6的下端均固连有安装架61,两阻尼块62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且两阻尼块62分别固连在两安装架61上,两阻尼块62分别与前轮3轮毂的两侧面相对,叉臂22上均设有复位扭簧63,在复位扭簧63的作用下阻尼块62具有与前轮3轮毂分离的趋势,传动机构设置在下连接柱471与锁止杆6的上端之间,当车篮4向下移动时传动机构能够顶推锁止杆6的上端,从而使得两锁止杆6的下端相对靠拢摆动,进而使得两阻尼块62夹紧在前轮3轮毂侧面上。传动机构包括两传动顶杆7,安装部23内具有安装腔231,下连接柱471穿过安装腔231,安装部23内还沿横向开设有两导向孔232,该两导向孔232分别位于安装腔231的两侧,且两导向孔232的一端均与安装腔231相连通,另一端分别与两叉臂22的内腔连通,两传动顶杆7分别滑动设置在两导向孔232内,且传动顶杆7的一端与锁止杆6的上端侧面相抵靠,下连接柱471外周面上具有两传动凸部472,该两传动凸部472位于安装腔231内,且两传动凸部472对称设置,传动凸部472均具有倾斜的传动面473,且两传动面473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变小,两传动顶杆7的另一端端面均为斜面,且两传动顶杆7的另一端端面分别与两传动面473相贴靠,当车篮4向下移动时传动凸部472能够向两侧顶推两传动顶杆7,通过传动顶杆7使得两锁止杆6的上端相对分离摆动,再结合缓冲柱53和蝶形弹簧54的设置,使得两阻尼块62能够充分压靠在前轮3轮毂侧面上,同时通过该结构使得阻尼片52与阻尼块62实现同步锁止。

结合图8所示,车篮4包括篮体41和支架42,上述上连接板46和下连接板47均固连在支架42上,支架42包括环形的支撑框421,篮体41具有环形的上边框411,支撑框421套设在篮体41上,且上边框411的下侧面与支撑框421的上侧面相对,支撑框421上设有若干作用于上边框411并能够对篮体41进行支撑的复位弹簧44,在复位弹簧44的作用下上边框411的下侧面与支撑框421的上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支撑框421上还具有若干朝上的顶柱43,当篮体41受力压缩复位弹簧44时顶柱43的上端能够伸出上边框411的上侧面,同理,该复位弹簧44能够对一般物品进行支撑,当有人坐在篮体41的上边框411上时篮体41能够压缩复位弹簧44而相对支撑框421下降,此时顶柱43能够凸出上边框411的上侧面,导致上边框411上侧面的不平整,当人强行坐在篮体41的上边框411上时会产生一定的疼痛感,避免他人坐在车篮4上。结合图9、图10、体11所示,上边框411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贯穿上边框411上下侧面的让位孔412,让位孔412的内壁上周向具有环形的抵靠凸沿413,顶柱43垂直固连在支撑框421的上侧面上,且若干顶柱43分别滑动穿设在若干让位孔412内,复位弹簧44套设在顶柱43上,且复位弹簧44的下端抵压在支撑框421上侧面上,上端抵压在抵靠凸沿413的下侧面上,顶柱43包括固定在支撑框421上的柱状部431和螺接在柱状部431上的顶压头432,该顶压头432的外径大于柱状部431的外径,在复位弹簧44的作用下抵靠凸沿413的上侧面与顶压头432的下端面相抵靠,且当抵靠凸沿413的上侧面与顶压头432的下端面相抵靠时顶压头432位于让位孔412内,顶压头432的上端面为球面,顶压头432的下端面上沿径向开设有条形槽433,顶压头432的上端面为球面,避免对人体产生伤害,能够产生一定的异物感和疼痛感,当然通过顶压头432与柱状部431的螺纹连接能够调节顶压头432凸出的高度。支架42还包括立板45,所述支撑框421和下连接板47均固连在立板45上,所述上连接板46弯折呈z字形,且上连接板46的一端朝前并与立板45相固连,上连接柱461固连在上连接板46另一端的下侧面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