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8039发布日期:2019-09-17 22:2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婴幼儿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幼儿推车。



背景技术:

一些婴幼儿推车,例如慢跑型婴幼儿推车,其具有大型的车架以及大尺寸的车轮,以提供婴幼儿舒适的乘坐空间。不幸的是,这类型的婴幼儿推车由于体积较大,所以经常难以将其收纳及搬运。

因此,目前有需要一种容易操作且至少改善以上缺陷的婴幼儿推车。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婴幼儿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后脚架,设有一第一侧段;一前脚架以及一推手架,所述前脚架设有一第二侧段,所述推手架设有一第三侧段以及一握持部,所述第二侧段和所述第三侧段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段相枢接,所述握持部与一第一连接部相固接,所述第三侧段还与一第二连接部相固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枢接;一闩锁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至少部分地定义的内腔中,所述闩锁件可锁定所述握持部相对于所述第三侧段的展开位置;以及一缆索,所述缆索的两个相对侧端分别与所述握持部以及所述第三侧段相固接且缠绕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中之一个所设有的凸出部上,所述缆索处于绷紧状态以促使所述握持部朝向所述第三侧段折叠。

所述的婴幼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索的其中一端与一缆索固定器相连接,所述缆索固定器滑动地组接于所述握持部且与一弹簧相连接,所述弹簧可促使所述缆索固定器远离所述凸出部移动,以便拉紧所述缆索。

所述的婴幼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索的其中一端与一缆索固定器相连接,所述缆索固定器滑动地组接于所述握持部且与一弹簧相连接,而所述缆索的其中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或所述第三侧段相固接。

所述的婴幼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为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圆形部且至少部分地容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内,而所述缆索缠绕并接触所述凸出部。

所述的婴幼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段与一第一耦合部相固接,所述第二侧段与一第二耦合部相固接,所述第三侧段与一第三耦合部相固接,且所述第二耦合部、所述第三耦合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耦合部相枢接。

所述的婴幼儿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缆索致动件、一释锁致动件以及一第二缆索,所述缆索致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耦合部以及所述第三耦合部相枢接,所述释锁致动件与所述闩锁件相连接,所述第二缆索分别与所述释锁致动件以及所述缆索致动件相连接,其中,所述推手架相对于所述后脚架的收折转动导致所述缆索致动件拉动所述第二缆索,使所述释锁致动件被所述第二缆索拉动而与所述闩锁件相接触,从而迫使所述闩锁件移动并释锁所述握持部。

所述的婴幼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三侧段绕一枢轴线旋转,所述闩锁件可沿所述枢轴线滑移,而所述释锁致动件可沿着大致垂直于所述枢轴线的平面滑移。

所述的婴幼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释锁致动件可滑动地组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中所设有的导引槽中,所述闩锁件与一板体相固接,且所述释锁致动件可滑动地通过所述板体与所述导引槽之间的间隙。

所述的婴幼儿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动组件,所述连动组件旋转地耦合所述第二侧段与所述第三侧段,藉此,所述前脚架和所述推手架可相对于所述后脚架同步转动,以便收折和展开所述婴幼儿推车。

所述的婴幼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组件包含一第一凸齿部、一第二凸齿部以及一齿轮,所述第一凸齿部设于所述第二耦合部上,所述第二凸齿部设于所述第三耦合部上,而所述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凸齿部以及所述第二凸齿部相啮合。

所述的婴幼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部包含一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三耦合部包含一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凸齿部设于邻近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内缘,所述第二凸齿部设于邻近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外缘,而所述齿轮在所述婴幼儿推车被收折和展开时会沿着所述第一弧形槽以及所述第二弧形槽移动。

所述的婴幼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内侧设有多个第一齿部,所述闩锁件的外周围设有多个第二齿部,且所述闩锁件可介于锁定状态和释锁状态之间滑移,其中,所述多个第二齿部在锁定状态时与所述多个第一齿部相卡合,以转动地锁定所述握持部至所述第三侧段,而所述多个第二齿部在释锁状态时与所述多个第一齿部脱离卡合,以便所述握持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三侧段转动。

所述的婴幼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件由弹簧促使至锁定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幼儿推车的侧视图。

图2为绘示婴幼儿推车的立体图。

图3为绘示婴幼儿推车中将后脚架、前脚架、推手架以及前护件相互连接的连接结构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4为绘示连接结构中由外侧观看的部分结构细节的放大图。

图5为绘示连接结构中由内侧观看的部分结构细节的立体图。

图6为绘示婴幼儿推车处于收折状态的侧视图。

图7为绘示婴幼儿推车中的推手架具有其握持部处于展开位置的立体图。

图8为绘示推手架的握持部处于折叠位置的立体图。

图9为绘示推手架中将握持部连接至侧段的连接结构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10为绘示推手架中将握持部连接至侧段的连接结构的分解图。

图11为绘示一种能够协助握持部折叠至侧段的施力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婴幼儿推车100的侧视图,而图2为绘示婴幼儿推车100的立体图。在一实施例中,婴幼儿推车100可包含慢跑型的婴幼儿推车,但不仅限制于此类型推车。参阅图1与图2,婴幼儿推车100可包含一后脚架102、一前脚架104、一推手架106以及一前护件108。后脚架102可与一篮架107相组接,而推手架106可与一顶篷架109相组接。此外,后脚架102与前脚架104分别设有车轮组件110a、110b。依据一实施例,后脚架102可设有两个车轮组件110a,而前脚架104可设有一个车轮组件110b。后脚架102的各车轮组件110a还可包含避震装置111。

后脚架102、前脚架104以及推手架106均为大致相互对称的结构,其在婴幼儿推车100的左右两侧可分别包含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段,例如后脚架102具有两个侧段112,前脚架104具有两个侧段114,以及推手架106具有两个侧段116。此外,推手架106还包含有横向延伸的握持部118,握持部118分别与两个侧段116相枢接。侧段112、114、116以及握持部118例如可包含管部。在婴幼儿推车100的左右两侧,侧段112、114、116是经由连接结构120相互连接。婴幼儿推车100的左右两侧上的各连接结构120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且允许前脚架104、推手架106以及前护件108相对于后脚架102同步转动,以便收折以及展开婴幼儿推车100。

共同参阅图1及图2,图3为绘示婴幼儿推车100的连接结构120中由外侧观看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4为绘示图3中由外侧观看的部分结构细节的放大图,而图5为绘示婴幼儿推车100的连接结构120中由内侧观看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参阅图3至图5,连接结构120可包含三个耦合部122、124、126,所述三个耦合部122、124、126分别与后脚架102的侧段112、前脚架104的侧段114以及推手架106的侧段116相固接。耦合部124、126可分别由同一枢轴线128与耦合部122相枢接。例如,耦合部122、124、126可分别包含硬质的板体130、132、134,且耦合部124、126的板体132、134可由枢轴线128与耦合部122的板体130相枢接。再者,耦合部122还可包含一壳体136,壳体136与后脚架102的侧段112相固接,且板体130、132、134至少部分地容置于壳体136中。图3至图5中省略表示部分壳体136,以更清楚地显示连接结构120的内部结构。

参阅图3至图5,连接结构120还包含一连动组件138,连动组件138旋转地耦合前脚架104的侧段114与推手架106的侧段116,藉此,婴幼儿推车100被收折和展开时,前脚架104与推手架106能够绕枢轴线128相对于后脚架102同步转动。连动组件138可包含两个凸齿部140、142以及一齿轮144,其中,凸齿部140、142分别设于耦合部124、126,齿轮144则与耦合部122相枢接。依据一实施例,耦合部124、126中可分别设有以枢轴线128为中心的弧形槽146、148(例如,弧形槽146、148可分别设于板体132、134中),凸齿部140可设置于邻近弧形槽146的内缘,而凸齿部142可设置于邻近弧形槽148的外缘。两个凸齿部140、142可分别沿着两个以枢轴线128为同中心的弧线延伸。

齿轮144可由枢轴线150与耦合部122相枢接,其中,枢轴线150与枢轴线128相间隔,且齿轮144与两个凸齿部140、142相啮合。婴幼儿推车100被收折和展开时,前脚架104与推手架106可藉此相连动,即当前脚架104与推手架106相对于后脚架102同步转动时,齿轮144会绕枢轴线150相对于耦合部122转动且相对于耦合部124、126沿着两个弧形槽146、148移动。

参阅图1至图5,前护件108例如可包含一个供置放各样物品的拖盘。前护件108可沿婴幼儿推车100的宽度横向地延伸,且在婴幼儿推车100的左右两侧于邻近连接结构120之处分别枢接至后脚架102的侧段112。依据一实施例,前护件108可设有两个侧段152,两个侧段152由枢轴线150分别与两个侧段112的耦合部122(例如,耦合部122的壳体136)相枢接。前护件108与耦合部122的枢接结构例如可包含一连接底座154,所述连接底座154由枢轴线150与耦合部122的壳体136相枢接且可与前护件108其中一个对应的侧段152相固接。因此,前护件108与齿轮144由相同的枢轴线150完成枢接,而齿轮144在婴幼儿推车100被收折与展开时可绕枢轴线150相对于前护件108转动。

连接结构120还可包含另一连动组件156,连动组件156旋转地耦合前护件108与前脚架104的侧段114。依据一实施例,连动组件156可包含一连动件158,所述连动件158分别与前护件108、侧段114的耦合部124相枢接。连动件158可为长形状且一体成型的单一体,且至少部分的连动件158被覆盖于耦合部122的壳体136内。连动件158例如可包含,但不限于,杆体、条状体、板体等。连动件158的第一端可在偏离枢轴线150之处与连接底座154相枢接,连动件158的第二端则在偏离枢轴线128之处与耦合部124相枢接。藉由连动组件156的耦合,前脚架104与前护件108可分别绕两个枢轴线128、150相对于后脚架102同步转动。

透过两个连动组件138、156,前脚架104、推手架106以及前护件108可连动且可相对于后脚架102同步转动,以便收折与展开婴幼儿推车100。图1显示处于展开状态的婴幼儿推车100,而图6显示处于收折状态的婴幼儿推车100。婴幼儿推车100处于展开状态时,后脚架102与前脚架104被展开以提供稳定的支撑,推手架106从连接结构120大致朝上后方延伸,而前护件108从连接结构120大致朝上前方延伸。婴幼儿推车100处于收折状态时,前脚架104、推手架106、前护件108可分别朝向后脚架102收折,其中,推手架106被收折至后脚架102的一侧,而前脚架104以及前护件108被收折至后脚架102的另一相对侧。婴幼儿推车在收折状态时具有相当紧凑的体积,以利于婴幼儿推车的搬运及收纳。

参阅图1至图5,婴幼儿推车100还可设有一闩锁机构,以锁定婴幼儿推车100于展开状态。此闩锁机构可在左右两侧分别设于邻近连接结构120的位置,且包含一闩锁件160及一弹簧162。闩锁件160可与耦合部122滑动地组接,且可设置于邻近两个耦合部124、126。闩锁件160可相对于耦合部122移动,以与两个耦合部124、126或其中一者相卡合,从而锁定后脚架102、前脚架104、推手架106以及前护件108于展开状态。例如,两个耦合部124、126可分别设有凹槽,而婴幼儿推车100到达展开状态时,耦合部124、126的凹槽可相对齐,且闩锁件160可与耦合部124、126上呈相对齐的凹槽相卡合,从而锁定婴幼儿推车100于展开状态。此外,闩锁件160可脱离耦合部124、126的卡合,以允许前脚架104、推手架106以及前护件108相对于后脚架102同步转动,从而收折或展开婴幼儿推车100。

弹簧162的两个相对侧端可分别与闩锁件160以及耦合部122上的固定结构相连接。弹簧162可促使闩锁件160至锁定状态,以与耦合部124、126相卡合。

再者,闩锁件160可与一操作件164(图5中以虚线显示)相连接。操作件164经操作可迫使闩锁件160克服弹簧162的弹力而移动至释锁状态,从而脱离耦合部124、126的卡合。依据一实施例,操作件164可沿婴幼儿推车100的宽度横向地延伸,且可包含一弹性的带体或织布。操作件164可由侧段112上所组接的滑轮165导引移动。向上拉动操作件164时即可迫使闩锁件160克服弹簧162的弹力并朝向释锁状态移动,藉此允许婴幼儿推车100的收折。依据一实施例,婴幼儿推车100的左右两侧均可分别设有闩锁件160以及弹簧162的相同组合,而操作件164的两个相对侧端可分别连接至两个闩锁件160,使操作件164经操作可带动两个闩锁件160的同步释锁。

共同参照图1、2,图7与图8为分别绘示推手架106的握持部118相对于两个侧段116的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的示意图。推手架106的握持部118可分别经由连接结构166与左右两侧的各侧段116相枢接,其中,连接结构166位于侧段116上在相对于连接结构120的一端。藉此,推手架106的握持部118可介于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相对于两个侧段116转动,其中,握持部118处于展开位置时大致远离两个侧段116伸展,握持部118处于折叠位置时则折叠至两个侧段116上以降低推手架106的体积。当婴幼儿推车100处于展开状态时,握持部118可位于展开位置,而当婴幼儿推车100处于收折状态时,握持部118可位于折叠位置。

图9为绘示将握持部118与侧段116相枢接的连接结构166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10则绘示连接结构166的分解图。参照图9、10,连接结构166可包含两个连接部168、170,连接部168、170分别与握持部118的一端以及侧段116的一端相固接。连接部168、170可由枢轴线171相枢接,使握持部118能够绕枢轴线171介于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相对于侧段116转动。

再者,推手架106还可组接有一闩锁件172,闩锁件172可将握持部118转动地锁定于侧段116。闩锁件172可组接于两个连接部168、170之间所至少部分地定义的内腔中。例如,闩锁件172在两个连接部168、170之间的内腔中可沿着枢轴线171滑移,此滑动的连接可包含在闩锁件172上设有轴部172a,且轴部172a分别滑动地通过连接部170上的开孔173。藉此,闩锁件172可移动并与两个连接部168、170相卡合,以转动地锁定握持部118至侧段116(例如,仅在展开位置加以锁定,或者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都可锁定)。另外,闩锁件172还可移动并脱离两个连接部168、170中之一者的卡合,以释锁握持部118并允许握持部118介于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依据一实施例,各连接部168、170的内部可设有多个齿部(例如连接部168设有齿部168a,连接部170设有齿部170a),而闩锁件172的外周围可设有多个齿部172b。闩锁件172可介于锁定状态和释锁状态之间滑移,其中,闩锁件172的齿部172b在锁定状态时分别与连接部168、170的齿部相卡合,以转动地锁定握持部118至侧段116,而闩锁件172的齿部172b在释锁状态时则脱离连接部168、170中之一者的齿部(例如,连接部168的齿部168a)的卡合,以便握持部118能够相对于侧段116转动。

闩锁件172可与一弹簧174相连接,弹簧174可促使闩锁件172移动至锁定状态。依据一实施例,弹簧174的两个相对侧端可分别与闩锁件172以及连接部170的内侧壁相连接。

此外,连接部168上可组接有一个外露的释锁钮176。释锁钮176可接触并顶推闩锁件172移动至释锁状态,以便握持部118能够相对于侧段116作转动。

为方便握持部118能易于释锁,闩锁件172可经由一连动机构178耦接推手架106,使推手架106的收折旋转可带动闩锁件172移动并释锁握持部118。参照图4与图10,连动机构178可包含一释锁致动件180、一缆索182以及一缆索致动件184(参见图4)。释锁致动件180可设有一斜面180a,且可组接于连接结构166的内侧以便能够沿着大致垂直于枢轴线171的平面滑移。例如,连接部170中在相对于齿部170a的一侧可设有导引槽183,而释锁致动件180可滑动地组接于导引槽183中。

释锁致动件180可与闩锁件172相连接。例如,闩锁件172可包含一个与轴部172a的末端相固接的板体185,而释锁致动件180可滑动地通过板体185与导引槽183之间的间隙,使释锁致动件180的斜面180a能够与板体185滑动地接触。由于斜面180a与板体185的滑动接触,释锁致动件180可推动闩锁件172至释锁状态。连接部170还可包含一盖体186,所述盖体186固接于连接部170以覆盖连接部170的内腔中所组接的释锁致动件180和板体185。

参照图4,缆索致动件184可经由一枢接部184a与固接在后脚架102的侧段112上的耦合部122(例如,耦合部122的板体132)相枢接,且缆索致动件184还可经由另一枢接部184b与固接在推手架106的侧段116上的耦合部126(例如,耦合部126的板体134)相枢接。此外,缆索致动件184可设有一个供缆索182连接的固接部184c。依据一实施例,缆索致动件184可为长形状的单一体,例如为杆体、条状体等等。缆索致动件184上的枢接部184b位于枢接部184a和固接部184c之间。当推手架106为收折或展开婴幼儿推车100相对于后脚架102转动时,缆索致动件184可相对于耦合部122、126转动,其中,固接部184c在推手架106朝收折方向转动时向枢轴线128靠近移动,固接部184c在推手架106朝展开方向转动时则远离枢轴线128移动。

缆索182可沿侧段116的中空内部延伸,且缆索182的两个相对侧端分别与释锁致动件180以及缆索致动件184的固接部184c相连接。

藉由上述的组合结构,推手架106相对于后脚架102的收折旋转可带动缆索致动件184相对于耦合部122、126移动并拉动缆索182,而缆索182接着可拉动释锁致动件180滑移,并藉由释锁致动件180的斜面180a与闩锁件172的板体185间的滑动接触,释锁致动件180可迫使闩锁件172移动,使闩锁件172脱离连接部168的卡合,藉此使握持部118释锁于侧段116。因此,照护者不需要对操作钮176进行操作,可透过推手架106的收折旋转迫使握持部118自动释锁。握持部118被释锁后即可旋转至侧段116上以便折叠推手架106。

为方便握持部118能易于折叠至侧段116上,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还可设有一施力机构,以便拉动握持部118朝向侧段116移动。共同参照图10,图11为绘示一种能够协助握持部118折叠至侧段116的施力机构188的剖视图。施力机构188可包含一个处于绷紧状态的缆索190,其分别与握持部118以及侧段116相耦接。缆索190至少部分地缠绕于连接部168、170中之一者所设有的凸出部192,且缆索190的两个相对侧端190a、190b分别与侧段116以及握持部118相固接。依据一实施例,凸出部192例如为连接部168中在其内侧设有齿部168a的圆形部,且凸出部192可至少部分地容置于握持部118的连接部168中。缆索190可缠绕并接触凸出部192。

缆索190以绷紧状态组接。依据一实施例,缆索190的一端190a与连接部170或侧段116相固接,而缆索190的另一端190b与一缆索固定器194相固接,其中,缆索固定器194与握持部118滑动地组接。缆索固定器194例如在握持部118的内侧设于与连接结构166相间隔的位置,且可与一弹簧196相耦接。弹簧196的两个相对侧端分别与缆索固定器194以及一固接于握持部118内的固定部198相连接。因此,弹簧196可促使缆索固定器194远离凸出部192移动,从而拉紧缆索190。如此一来,处于绷紧状态的缆索190可持续地提供扭力,以促使握持部118朝折叠方向往侧段116旋转。当闩锁件172释锁握持部118时,绷紧的缆索190所提供的施力可协助握持部118从展开位置朝向折叠位置相对于侧段116转动。

以下将参考图1至图11阐述婴幼儿推车的操作方式。要收折婴幼儿推车100时,照顾者可上拉操作件164,如此迫使左右两侧的闩锁件160位移并释锁前脚架104以及推手架106。随照顾者进一步拉动操作件164并将婴幼儿推车100抬离地面,位于一侧的前脚架104与前护件108,以及位于另一侧的推手架106,可藉由本身的重量分别以相反方向同步下降,从而收折婴幼儿推车100。推手架106朝后脚架102的收折旋转可促使缆索致动件184移动并拉动缆索182,使释锁致动件180被缆索182拉动并迫使闩锁件172移动,以将握持部118释锁于侧段116。握持部118被释锁后,绷紧的缆索190可迫使握持部118转动并折叠于侧段116上。因此,照顾者可以用单手以单一操作步骤轻易地收折婴幼儿推车100。

要展开婴幼儿推车100时,前脚架104以及推手架106可朝向相反方向远离后脚架102同步转动。当婴幼儿推车100完全展开时,左右两侧的闩锁件160可锁定前脚架104、推手架106的位置。接着,照顾者可相对于侧段116旋转握持部118并克服缆索190的施力,直到握持部118达到展开位置。当握持部118处于展开位置时,受到弹簧174施力的闩锁件172可锁定握持部118。

本发明所提供的婴幼儿推车,可以方便且省力地收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