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9971发布日期:2019-09-17 20:2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爬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走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爬壁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爬壁机器人正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复杂环境。

现有的爬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行走装置和真空吸附装置,行走装置和真空吸附装置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真空吸附装置能够吸附工作面,行走轮能够带动机器人主体在工作面上行走。

然而,现有的爬壁机器人当真空吸附装置出现故障时,则爬壁机器人会失去对于工作面的吸附力,从而会由工作面上掉落,使用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爬壁机器人,以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爬壁机器人,包括:

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底部设有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能够与工作面密封贴合,所述吸附装置内形成有腔体;

通道,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内,所述通道内包括滑道,所述滑道内滑设有密封装置,所述通道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风机,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密封件,所述风机用于在开启状态下使所述腔体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流向所述第一开口,从而带动所述密封装置沿所述滑道正向滑动,使所述密封装置与密封件相分离并使所述腔体内形成负压,所述腔体用于在所述风机停止状态下通过所述负压带动所述密封装置沿所述滑道反向滑动,从而使所述密封装置与所述密封件相接触并配合密封所述第二开口;

行走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用于带动所述机器人主体沿所述工作面行走。

所述的爬壁机器人,优选的,所述滑道和第二开口共轴线,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导向杆和密封塞,所述导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密封塞连接,所述导向杆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内,所述风机用于在开启状态下使所述腔体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流向所述第一开口,从而带动所述导向杆沿所述滑道正向滑动,使所述密封塞与密封件相分离并使所述腔体内形成负压,所述腔体用于在所述风机停止状态下通过所述负压带动所述导向杆沿所述滑道反向滑动,从而使所述密封塞与所述密封件相接触并配合密封所述第二开口。

所述的爬壁机器人,优选的,所述密封件为密封管,所述密封管穿设在所述通道内与所述通道内壁密封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滑道与密封管共轴线;所述密封塞为椎体,所述椎体的底端与所述导向杆连接,所述椎体尖端朝向所述第二开口设置,所述椎体尖端能够伸入并卡持在所述密封管的管口处,从而将所述第二开口密封。

所述的爬壁机器人,优选的,所述滑道的端部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机器人主体外部相连通,所述导向杆的第二端由所述第三开口伸出至所述机器人主体外部,所述滑道内设有密封部,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密封部密封且滑动连接。

所述的爬壁机器人,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第二端设有手柄。

所述的爬壁机器人,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开设在所述滑道内。

所述的爬壁机器人,优选的,所述密封塞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导向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风机用于在开启状态下使所述腔体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流向所述第一开口,从而带动所述导向杆沿所述滑道正向滑动,使所述密封塞与密封件相分离并使所述密封塞与所述滑道的端口相贴合,所述通孔用于在所述密封塞与所述滑道的端口相贴合的状态下与所述滑道相连通。

所述的爬壁机器人,优选的,所述滑道沿所述机器人主体的高度方向设置。

所述的爬壁机器人,优选的,所述吸附装置为开设在所述机器人主体底部的凹槽。

所述的爬壁机器人,优选的,所述行走装置为履带装置。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爬壁机器人,在使用时,可将风机开启,在风机的作用下能够使腔体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流向第一开口,在空气的流动作用下能够带动密封装置沿滑道正向滑动,使密封装置与密封件相分离并使腔体内形成负压,由于腔体内形成负压且吸附装置与工作面密封贴合,因此使吸附装置能够吸附在工作面上,之后通过行走装置便可带动机器人主体沿工作面行走。若风机出现故障而出现停机时,通道内的空气不再由第二开口流向第一开口,而在腔体内负压则会对密封装置产生吸力,从而带动密封装置沿滑道反向滑动,使密封装置朝向第二开口和密封件移动并与密封件相接触并配合密封第二开口,从而将腔体密封,此时腔体内继续保持负压状态,从而使吸附装置能够继续吸附在工作面上,由此能够在风机出现故障而出现停机时防止爬壁机器人的掉落,提高了爬壁机器人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爬壁机器人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爬壁机器人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爬壁机器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机器人主体; 102:吸附装置; 103:腔体;

104:通道; 105:滑道; 106:密封装置;

107:第一开口; 108:第二开口; 109:风机;

110:密封件; 111:行走装置; 112:导向杆;

113:密封塞; 114:第三开口; 115:密封部;

116:手柄; 11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爬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01,机器人主体101底部设有吸附装置102,吸附装置102能够与工作面密封贴合,吸附装置102内形成有腔体103;通道104,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01内,通道104内包括滑道105,滑道105内滑设有密封装置106,通道104设有第一开口107和第二开口108,第一开口107处设有风机109,第二开口108与腔体103相连通,第二开口108处设有密封件110,风机109用于在开启状态下使腔体103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108流向第一开口107,从而带动密封装置106沿滑道105正向滑动,使密封装置106与密封件110相分离并使腔体103内形成负压,腔体103用于在风机109停止状态下通过负压带动密封装置106沿滑道105反向滑动,从而使密封装置106与密封件110相接触并配合密封第二开口108;行走装置111,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01,用于带动机器人主体101沿工作面行走。

本实施例中的爬壁机器人,在使用时,可将风机109开启,在风机109的作用下能够使腔体103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108流向第一开口107,在空气的流动作用下能够带动密封装置106沿滑道105正向滑动,使密封装置106与密封件110相分离并使腔体103内形成负压,由于腔体103内形成负压且吸附装置102与工作面密封贴合,因此使吸附装置102能够吸附在工作面上,之后通过行走装置111便可带动机器人主体101沿工作面行走。若风机109出现故障而出现停机时,通道104内的空气不再由第二开口108流向第一开口107,而在腔体103内负压则会对密封装置106产生吸力,从而带动密封装置106沿滑道105反向滑动,使密封装置106朝向第二开口108和密封件110移动并与密封件110相接触并配合密封第二开口108,从而将腔体103密封,此时腔体103内继续保持负压状态,从而使吸附装置102能够继续吸附在工作面上,由此能够在风机109出现故障而出现停机时防止爬壁机器人的掉落,提高了爬壁机器人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滑道105和第二开口108共轴线,密封装置106包括导向杆112和密封塞113,导向杆112的第一端与密封塞113连接,导向杆112滑动设置在滑道105内,风机109用于在开启状态下使腔体103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108流向第一开口107,从而带动导向杆112沿滑道105正向滑动,使密封塞113与密封件110相分离并使腔体103内形成负压,腔体103用于在风机109停止状态下通过负压带动导向杆112沿滑道105反向滑动,从而使密封塞113与密封件110相接触并配合密封第二开口108。由此,通过导向杆112和滑道105的配合,能够使密封塞113沿第二开口108的轴线方向朝向第二开口108移动,从而使密封装置106能够准确的与密封塞113相接触,爬壁机器人使用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密封件110为密封管,密封管穿设在通道104内与通道104内壁密封连接并与第二开口108连通,滑道105与密封管共轴线;密封塞113为椎体,椎体的底端与导向杆112连接,椎体尖端朝向第二开口108设置,椎体尖端能够伸入并卡持在密封管的管口处,从而将第二开口108密封。由于椎体尖端能够伸入密封管的管口,因此能够与密封管配合起到导向作用,从而能够确保椎体能够继续沿密封管移动,最终与密封管的管口卡持密封,由此进一步提高了爬壁机器人使用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滑道105的端部设有第三开口114,第三开口114与机器人主体101外部相连通,导向杆112的第二端由第三开口114伸出至机器人主体101外部,滑道105内设有密封部115,导向杆112与密封部115密封且滑动连接。由此,当风机109出现故障而出现停机时,密封塞113与密封件110相接触并配合密封第二开口108,从而将腔体103密封,此时腔体103内继续保持负压状态,从而使吸附装置102能够继续吸附在工作面上,而当使用者需要将爬壁机器人由工作面上取下时,可拉动导向杆112的第二端,从而使密封塞113与密封件110相分离,从而使腔体103与第一开口107相连通并通过第一开口107与外界大气压相连通,从而消除腔体103内的负压,此时,可以方便的将爬壁机器人由工作面上取下。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向杆112的第二端设有手柄116。由此,使用者可以方便的通过手柄116对导向杆112施力。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开口107开设在滑道105内。由此,在风机109开启的状态下,腔体103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108流入滑道105并由第一开口107流出,由此利于加强空气对密封装置106施加的作用力并延长空气对密封装置106施加的作用力的时间,从而确保密封塞113能够与密封件110相分离,进一步提高了爬壁机器人使用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密封塞113上设有通孔117,通孔117沿导向杆112的长度方向延伸,风机109用于在开启状态下使腔体103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108流向第一开口107,从而带动导向杆112沿滑道105正向滑动,使密封塞113与密封件110相分离并使密封塞113与滑道105的端口相贴合,通孔117用于在密封塞113与滑道105的端口相贴合的状态下与滑道105相连通。由于通孔117在密封塞113与滑道105的端口相贴合的状态下能够与滑道105相连通,因此,能够防止密封塞113将滑道105的端口密封,使第一开口107和第二开口108之间保持连通状态,从而确保腔体103内能够形成负压。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滑道105沿机器人主体101的高度方向设置,由此,利于减少密封装置106与滑道105之间的摩擦力,使密封装置106沿滑道滑动更为顺畅。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附装置102为开设在机器人主体101底部的凹槽,由此无需额外装配吸盘等吸附部件,提高了爬壁机器人的整体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行走装置111为履带装置。由此,使行走装置111行走更为稳定可靠。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