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折叠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3132发布日期:2020-03-31 16:26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儿童折叠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推车,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折叠推车。



背景技术:

儿童推车产品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人们将儿童放入儿童推车中进行户外运动,确实方便了许多。但是在儿童推车携带或存放时,常常面临儿童推车的体积较大,存放需要较大空间的问题,如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儿童推车通常都无法放入车辆的后备箱内。而且拆装工序麻烦,费时费力,为此,只需放弃拆开,导致其占用空间较多,不利于外出携带玩耍和储放。另外,不具有储物功能,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易于折叠,拆装方便,有储物功能的儿童折叠推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儿童折叠推车,其包括前轮、后轮、快拆前轮架、前轮折叠管、后轮折叠架、推车杆、快拆锁轮装置、坐垫、护架、折叠置物箱和快拆部件,所述前轮折叠管的中部与后轮折叠架的中部相铰接,所述快拆前轮架设置在前轮折叠管的下端,两前轮设置在快拆前轮架的两端位置,所述后轮折叠架的下端设有安装轴,两后轮分别通过快拆锁轮装置设置在安装轴上,所述坐垫的前端铰接在后轮折叠架的上部位置,所述快拆部件套设在前轮折叠管上,且该快拆部件的一边缘铰接在坐垫的底面,所述护架的前端铰接在后轮折叠架的上端,并能翻转使该护架的尾端顶压在前轮折叠管的上部位置或紧贴在该前轮折叠管的下部位置,所述推车杆的下端插入前轮折叠管,且该推车杆的上端设有推拉把手,所述折叠置物箱设置在后轮折叠架的下部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快拆前轮架包括插头套管、前轮弯管、上壳和底盖,所述插头套管的下端设有径向将其贯穿的u型卡口形成夹持部,该插头套管的上端径向缩小形成能插入前轮折叠管的插入部,所述前轮弯管的中部设有与所述u型卡口相适配的扁平适配部,两端对称向前弯折形成安装部,所述扁平适配部卡入所述u型卡口,所述上壳与底盖相盖合包覆在所述插头套管和前轮弯管的连接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壳的中部位置设有与所述插头套管相适配的套体,该上壳的两侧沿所述前轮弯管的弯折轨迹方向延伸形成配合部,所述底盖对应套体的位置设有让所述夹持部插入的凹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套体的内壁上设有多条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凸条,该凸条与所述前轮折叠管的外壁过盈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凸条的数量为六条,呈圆心对称分布在套体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插入部上设有弹力卡脚,并在所述前轮折叠管上设有与该弹力卡脚相适配的卡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壳的中部前缘位置设有反光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快拆锁轮装置包括管套壳、封盖、内盘、锁片、锁杆、第一弹力部件、第二弹力部件和轴套,该轴套设置在安装轴的端部,所述管套壳活动套设在安装轴上,该管套壳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后轮折叠架下端相适配的插套,所述封盖固定在所述安装轴上,且能将管套壳的内侧一端开口封闭,所述内盘设置在管套壳的外侧一端,所述后轮上的后轮轴穿过内盘插入轴套,所述后轮上的后轮轴对应轴套和内盘之间的位置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管套壳对应环形卡槽的位置径向设有第一滑腔,所述锁片的一端弯折伸入该第一滑腔形成上挡部,该锁片的中部设有外形尺寸略大于所述后轮轴的通口,该锁片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管套壳形成按压部,所述第一弹力部件位于第一滑腔内,且能顶压在上挡部上迫使锁片径向移动使所述通口的内缘卡在所述环形卡槽上,所述管套壳内偏心轴向设有第二滑腔,所述锁杆位于该第二滑腔内,该锁杆的一端贯穿内盘轴向延伸至所述后轮上的后轮毂位置形成锁头部,并在所述后轮毂上呈圆心对称设有多个与该锁头部相适配的锁定槽,所述锁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封盖位置且径向增大形成推头部,所述第二弹力部件位于第二滑腔内,且能顶压在推头部上迫使锁杆轴向移动使锁头部从锁定槽中退出,所述封盖的内壁上设有在其周向转动时能顶推在推头部上迫使锁杆轴向移动使锁头部伸入锁定槽的驱动斜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通口的内缘靠近上挡部的位置设有卡舌,该卡舌上设有与所述环形卡槽外形轮廓相适配的弧形卡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推头部的末端为半球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斜坡的一端高度较低,另一端沿封盖的周向方向延伸且呈逐渐增高状;该驱动斜坡的最低点向下凹入形成与所述推头部相适配的打开限位凹口,该驱动斜坡的最高点向下凹入形成与所述推头部相适配的锁定限位凹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弹力部件为弹簧或弹力胶套;所述第二弹力部件为弹簧或弹力胶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轴套的外表面上呈圆心对称设有多条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凸条,该轴套插入安装轴的一端径向设有锁孔,并在所述安装轴上设有与该锁孔相对应的销孔和在所述封盖上设有与该锁孔相对应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轴的中部设有扳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折叠置物箱包括固定壳、活动壳、柔性三角片和扣手壳,所述固定壳的两侧对称设有能卡钩在后轮折叠架上的钩脚,所述活动壳的下缘与固定壳的下缘相铰接,两片所述的柔性三角片的一直角边分别连接在固定壳的两侧边上,另一直角边分别连接在所述活动壳的两侧边上,所述扣手壳设置在固定壳的上缘中间位置,并在所述活动壳上设有与该扣手壳设相适配的卡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扣手壳包括弯折部和扳动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两侧对称设有铰接轴,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扳动部上,所述卡位上设有在活动壳与固定壳相盖合时能卡扣在所述扳动部下缘位置的卡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110~12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柔性三角片为柔性布或柔性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壳的下部向外拱起;所述活动壳的下部向外拱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推拉把手包括连接套、上把壳、下把壳、限位块、弹簧、连接螺丝、螺母和压盖,所述连接套内的中部位置设有隔板使该连接套的下端内孔形成与所述推车杆相适配的插腔,所述隔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中心孔套,该中心孔套与所述连接套的上端内孔壁之间形成与所述限位块相适配的下限位腔,所述弹簧和限位块位于下限位腔内,且所述弹簧能顶推限位块使该限位块的上部从下限位腔中凸出,所述下把壳的前部底面设有与连接套相适配的套腔,前面顶面设有活动腔,所述套腔活动套设在所述连接套上,且该套腔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的上部相适配的上限位腔,所述活动腔的底面设有与上限位腔相连通的穿孔,所述连接螺丝穿过套腔的底面、中心孔套和隔板,并与所述螺母相适配,所述下把壳的尾部设有卡腔,所述上把壳盖合在下把壳上,且设有与所述卡腔相适配的卡头,所述上把壳的前部对应活动腔的位置设有圆口,所述压盖通过圆口放入活动腔内,且该压盖上设有伸入穿孔并在下行时能顶压限位块从上限位腔中退出的压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套的上部外壁径向缩小形成与所述套腔相适配的转头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隔板的下表面中心位置设有与所述螺母外形轮廓相适配的限位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卡头的侧壁上设有凸起,并在所述卡腔的内壁上设有与该凸起相适配的钩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块的外形轮廓呈圆形,其的外圆周面上呈圆心对称设有四个凸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把壳与下把壳相贴合的贴合面上设有密封卡条,并在所述下把壳上设有与该密封卡条相适配的密封槽。

所述插腔的内壁上设有轴向凸条,并在所述推车杆上设有与该轴向凸条相适配的轴向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需要折叠时,可以将前轮折叠管和后轮折叠架相折叠,同时坐垫、护架和折叠置物箱可以紧贴在后轮折叠架上,推车杆缩入前轮折叠管内,有效缩小体积,减少占用空间,设有折叠置物箱,可以用来储放小玩具或小物品等;设有推拉把手,给使用带来方便,而在不使用时可以旋转收回,减少唐突感,进一步减少占用空间,给携带带来方便;另外,通过快拆前轮架能快速对前轮进行拆装,通过快拆锁轮装置能快速通过后轮进行拆装和锁定,拆装工序简易,省时省力,有效减少占用空间,给外出携带玩耍和储放带来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快拆前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快拆前轮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壳的结构示意图1。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壳的结构示意图2。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快拆锁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快拆锁轮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管套壳的结构示意图1。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管套壳的结构示意图2。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管套壳和锁片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锁片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锁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折叠置物箱的闭合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折叠置物箱的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折叠置物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中扣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中推拉把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中推拉把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中推拉把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把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把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把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

图26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

图27是本实用新型中压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27,一种儿童折叠推车,其包括前轮1、后轮2、快拆前轮架3、前轮折叠管4、后轮折叠架5、推车杆6、快拆锁轮装置7、坐垫8、护架9、折叠置物箱10和快拆部件11。

所述前轮折叠管4的中部与后轮折叠架5的中部相铰接,所述快拆前轮架3设置在前轮折叠管4的下端,两前轮1设置在快拆前轮架3的两端位置,所述后轮折叠架5的下端设有安装轴12,两后轮2分别通过快拆锁轮装置7设置在安装轴12上,所述坐垫8的前端铰接在后轮折叠架5的上部位置,所述快拆部件11套设在前轮折叠管4上,且该快拆部件11的一边缘铰接在坐垫8的底面,所述护架9的前端铰接在后轮折叠架5的上端,并能翻转使该护架9的尾端顶压在前轮折叠管4的上部位置或紧贴在该前轮折叠管4的下部位置,所述推车杆6的下端插入前轮折叠管4,且该推车杆6的上端设有推拉把手13,所述折叠置物箱10设置在后轮折叠架5的下部位置。

具体的,参见图3至图6,所述快拆前轮架3包括插头套管31、前轮弯管32、上壳33和底盖34,所述插头套管31的下端设有径向将其贯穿的u型卡口311形成夹持部,该插头套管31的上端径向缩小形成能插入前轮折叠管4的插入部312,所述前轮弯管32的中部设有与所述u型卡口311相适配的扁平适配部321,两端对称向前弯折形成安装部322,所述扁平适配部321卡入所述u型卡口311,所述上壳33与底盖34相盖合包覆在所述插头套管31和前轮弯管32的连接处。

具体的,所述上壳33的中部位置设有与所述插头套管31相适配的套体331,该上壳33的两侧沿所述前轮弯管32的弯折轨迹方向延伸形成配合部332,所述底盖34对应套体331的位置设有让所述夹持部插入的凹腔341。该凹腔341的两侧对称设有与安装部322相适配的凹槽342,通过配合部332和凹槽342相适配能将安装部322定位固定,结构稳定性好。

较佳的,在所述套体331的内壁上设有多条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凸条333,该凸条333与所述前轮折叠管4的外壁过盈配合。通过凸条333来装配,有效减少接触面积,利于插拔,给拆装带来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凸条333的数量优选为六条,呈圆心对称分布在套体331的内壁上。其它实施例中,该凸条333的数量也可以为四条或五条等。

为提升装配稳定性,在所述插入部312上设有弹力卡脚35,并在所述前轮折叠管4上设有与该弹力卡脚35相适配的卡孔41。该弹力卡脚35由金属弹片弯折而成,整体呈v字形,中部呈弯折状,两端形成两支脚。两支脚的端部设有向外凸起的卡点。该弹扣位于所述插入部312内,两支脚顶压在插入部312的内壁上,且使所述卡点凸出并能卡入所述卡孔41。

为提升使用安全性,在所述上壳33的中部前缘位置设有反光板36,具有警示作用。

所述插头套管31上的夹持部能快速夹持在前轮弯管32的扁平适配部321上,然后通过上壳33和底盖34相盖合包覆进行对插头套管31和前轮弯管32进行限位固定,有效提升配合稳定性;通过插入部312能方便与前轮折叠管4相对接,拆装简易、方便。需要拆卸时,按压弹力卡脚从前轮折叠管4的卡孔中退出,然后将前轮折叠管4从插头套管中拔出即可实现将前轮的拆卸目的;装配时,直接将前轮折叠管4插入插头套管31的套体331,使得前轮折叠管4自动套在插头套管31的插入部312,这时,弹力卡脚相应卡入卡孔,实现锁定的目的。拆装工序简单、方便,易于操作,省时省力。

参见图7至图14,所述快拆锁轮装置7包括管套壳71、封盖72、内盘73、锁片74、锁杆75、第一弹力部件76、第二弹力部件77和轴套78。

所述轴套78设置在安装轴12的端部,所述管套壳71活动套设在安装轴12上,该管套壳71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后轮折叠架5下端相适配的插套711,所述封盖72固定在所述安装轴12上,且能将管套壳71的内侧一端开口封闭,所述内盘73设置在管套壳71的外侧一端,所述后轮2上的后轮2轴穿过内盘73插入轴套78,所述后轮2上的后轮轴21对应轴套78和内盘73之间的位置设有环形卡槽22,所述管套壳71对应环形卡槽22的位置径向设有第一滑腔712,所述锁片74的一端弯折伸入该第一滑腔712形成上挡部741,该锁片74的中部设有外形尺寸略大于所述后轮2轴的通口742,该锁片74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管套壳71形成按压部743,所述第一弹力部件76位于第一滑腔712内,且能顶压在上挡部741上迫使锁片74径向移动使所述通口742的内缘卡在所述环形卡槽22上,所述管套壳71内偏心轴向设有第二滑腔713,所述锁杆75位于该第二滑腔713内,该锁杆75的一端贯穿内盘73轴向延伸至所述后轮2上的后轮毂位置形成锁头部751,并在所述后轮毂上呈圆心对称设有多个与该锁头部751相适配的锁定槽23,所述锁杆75的另一端延伸至封盖72位置且径向增大形成推头部752,所述第二弹力部件77位于第二滑腔713内,且能顶压在推头部752上迫使锁杆75轴向移动使锁头部751从锁定槽23中退出,所述封盖72的内壁上设有在其周向转动时能顶推在推头部752上迫使锁杆75轴向移动使锁头部751伸入锁定槽23的驱动斜坡721。

较佳的,在所述通口742的内缘靠近上挡部741的位置设有卡舌744,该卡舌744上设有与所述环形卡槽22外形轮廓相适配的弧形卡口。通过弧形卡口卡入环形卡槽22,有效限定所述后轮2上的后轮轴21作轴向方向运动,只能作周向方向运动。

在所述推头部752的末端为半球状,有效提升推头部752在驱动斜坡721上滑动的顺畅性。

具体的,所述驱动斜坡721的一端高度较低,另一端沿封盖72的周向方向延伸且呈逐渐增高状;该驱动斜坡721的最低点向下凹入形成与所述推头部752相适配的打开限位凹口7211,该驱动斜坡721的最高点向下凹入形成与所述推头部752相适配的锁定限位凹口7212。当推头部752滑至最低点时,可以通过打开限位凹口7211对推头部752进行限位;当推头部752滑至最高点时,可以通过锁定限位凹口7212对推头部752进行限位,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移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力部件76和第二弹力部件77均为弹簧,其它实施例中,该第一弹力部件76和第二弹力部件77也可以为弹力胶套。

较佳的,在所述轴套78的外表面上呈圆心对称设有多条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凸条,该轴套78插入安装轴12的一端径向设有锁孔,并在所述安装轴12上设有与该锁孔相对应的销孔和在所述封盖72上设有与该锁孔相对应的通孔。通过销钉贯穿锁孔、销孔和通孔,实现固定连接的目的。

为方便操作,在所述安装轴12的中部设有扳块79,需要锁定时,向下扳动扳块79,推动安装轴12转动,进而带动封盖72转动,通过驱动斜坡721推动锁杆75向外作轴向动作进而插入锁定槽23,实现锁轮的目的,提升安全使用性;需要拆卸后轮时,按压按压部743退回管套内,迫使锁片74径向运动使通口742上移退出环形卡槽22,这时可以直接拔出后轮轴21,实现拆卸后轮的目的,操作简单、方便。

参见图15、图16、图17和图18,所述折叠置物箱10包括固定壳101、活动壳102、柔性三角片103和扣手壳104,所述固定壳101的两侧对称设有能卡钩在后轮折叠架5上的钩脚1011,所述活动壳102的下缘与固定壳101的下缘相铰接,两片所述的柔性三角片103的一直角边分别连接在固定壳101的两侧边上,另一直角边分别连接在所述活动壳102的两侧边上,所述扣手壳104设置在固定壳101的上缘中间位置,并在所述活动壳102上设有与该扣手壳104设相适配的卡位1021。所述柔性三角片103可以为柔性布或柔性网。所述柔性三角片103的两直角边部位通过压条105相应固定在固定壳101或活动壳102上,所述压条105通过螺丝进行固定。

参见图18,所述扣手壳104包括弯折部1041和扳动部1042,所述弯折部1041的一端两侧对称设有铰接轴1043,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扳动部1042上,所述卡位1021上设有在活动壳102与固定壳101相盖合时能卡扣在所述扳动部1042下缘位置的卡凸。较佳的,所述弯折部1041的弯折角度优选为110~120度。

为增大储存容量,所述固定壳101的下部向外拱起;所述活动壳102的下部向外拱起,有效增大内部空间。

参见图19至图27,所述推拉把手13包括连接套131、上把壳132、下把壳133、限位块134、弹簧135、连接螺丝136、螺母137和压盖138。

所述连接套131内的中部位置设有隔板1311使该连接套131的下端内孔形成与所述推车杆6相适配的插腔1312,所述隔板1311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中心孔套1313,该中心孔套1313与所述连接套131的上端内孔壁之间形成与所述限位块134相适配的下限位腔1314,所述弹簧135和限位块134位于下限位腔1314内,且所述弹簧135能顶推限位块134使该限位块134的上部从下限位腔1314中凸出,所述下把壳133的前部底面设有与连接套131相适配的套腔1331,前面顶面设有活动腔1332,所述套腔1331活动套设在所述连接套131上,且该套腔1331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134的上部相适配的上限位腔1333,所述活动腔1332的底面设有与上限位腔1333相连通的穿孔1334,所述连接螺丝136穿过套腔1331的底面、中心孔套1313和隔板1311,并与所述螺母137相适配,所述下把壳133的尾部设有卡腔1335,所述上把壳132盖合在下把壳133上,且设有与所述卡腔1335相适配的卡头1321,所述上把壳132的前部对应活动腔1332的位置设有圆口1322,所述压盖138通过圆口1322放入活动腔1332内,且该压盖138上设有伸入穿孔1334并在下行时能顶压限位块134从上限位腔1333中退出的压脚1381。

所述连接套131的上部外壁径向缩小形成与所述套腔1331相适配的转头部1315,给装配带来方便。

所述隔板1311的下表面中心位置设有与所述螺母137外形轮廓相适配的限位套1316,利于装配,稳定性好。

所述卡头1321的侧壁上设有凸起1323,并在所述卡腔1335的内壁上设有与该凸起1323相适配的钩孔1336。

所述限位块134的外形轮廓呈圆形,其的外圆周面上呈圆心对称设有四个凸台1341,实现咬合锁定的目的。

所述上把壳132与下把壳133相贴合的贴合面上设有密封卡条,并在所述下把壳133上设有与该密封卡条相适配的密封槽。

所述插腔1312的内壁上设有轴向凸条1317,并在所述推车杆6上设有与该轴向凸条1317相适配的轴向凹槽61,具有导向限位的目的,装配紧密。

在不使用时,按下压盖138,通过压脚1381顶压限位块134下行从上限位腔1333中退出,这时可以拧动上把壳132和下把壳133旋转实现收回目的,减少唐突感,减少占用空间,给携带带来方便。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推车,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