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2828发布日期:2020-06-02 18:0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婴儿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一种专门为运送婴儿的手推车,让婴儿可以在车内坐卧和休息,以代替过往的背儿带或摇篮,现有的婴儿车纯粹只是让使用者把婴儿带出户外,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功能比较单一的问题,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因此,鉴于上述方案于实际制作及实施使用上的缺失之处,而加以修正、改良,同时本着求好的精神及理念,并由专业的知识、经验的辅助,以及在多方巧思、试验后,方创设出本设计,故提供一种多功能婴儿车,用于解决婴儿车功能单一,从而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婴儿车,以便于解决婴儿车功能单一,从而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可以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包括婴儿车主体、传感器、音响、电源开关、指纹识别器、控制箱、控制器、定位装置、蓄电池和蓝牙装置;所述传感器、所述音响、所述电源开关、所述指纹识别器和所述控制箱都设置在所述婴儿车主体上;所述控制器、所述蓄电池和所述蓝牙装置设置在所述控制箱内,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婴儿身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传感器、所述音响、所述电源开关、所述指纹识别器、所述蓄电池、所述蓝牙装置电气连接,所述控制器能激活所述定位装置。

优选地,所述婴儿车主体包括主体框架、婴儿篮、网罩,把手和万向轮;所述主体框架为金属结构支架;所述婴儿篮活动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网罩设置在所述婴儿篮的上方且能够折叠;所述把手通过紧固螺丝与所述主体框架连接;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婴儿车主体进一步包括提手,所述提手固定横亘在所述婴儿篮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网罩包括纱层和遮阴层,所述网罩包括纱层和遮阴层,所述遮阴层覆盖在所述纱层上且两者可以分离。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婴儿篮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或者人体红外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电源开关和所述指纹识别器设置在所述把手上。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其接收所述传感器、所述指纹识别器的信息,控制相应的所述音响和所述定位装置进行响应。

优选地,所述蓄电池为可充锂电池。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与终端通过所述蓝牙装置建立连接,所述终端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婴儿车通过指纹识别器、传感器、控制器、音响以及定位装置的相互作用,使得婴儿车具有报警、传输定位数据、催眠多种功能,解决了现有的婴儿车功能单一,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婴儿车立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婴儿篮、网罩和提手;

图2是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婴儿车中的婴儿篮、网罩和提手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婴儿车中的各个电气部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11,婴儿车主体;111,主体框架;112,婴儿篮;113,网罩;114,把手;115,万向轮;116,提手;12,传感器;13,音响;14,电源开关;15,指纹识别器;16,控制箱;17,控制器;18,定位装置;19,蓄电池;20,蓝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展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包括婴儿车主体11、传感器12、音响13、电源开关14、指纹识别器15、控制箱16、控制器17、定位装置18、蓄电池19和蓝牙装置20;所述传感器12、所述音响13、所述电源开关14、所述指纹识别器15、所述控制箱16设置在所述婴儿车主体11上;所述控制器17、所述蓄电池19和所述蓝牙装置20设置在所述控制箱16中,所述定位装置18设置在婴儿身上;所述控制器17分别与所述传感器12、所述音响13、所述电源开关14、所述指纹识别器15、所述蓄电池19、所述蓝牙装置20电气连接,所述控制器17能激活所述定位装置18。

所述婴儿车主体11包括主体框架111、婴儿篮112、网罩113,把手114、万向轮115和提手116;所述主体框架111为金属结构支架,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材质为铝合金,铝合金结构支架具有防腐和轻便的优点;所述婴儿篮112活动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111上,其通过紧固螺丝固定在所述主体框架111上,所述婴儿篮112的作用是放置婴儿;所述网罩113设置在所述婴儿篮112的上方且能够折叠,所述网罩113包括纱层和遮阴层,所述遮阴层覆盖在所述纱层上且两者可以分离,所述纱层的主要作用是防蚊虫,所述遮阴层的主要作用是防晒和防雨;所述把手114通过紧固螺丝与所述主体框架111连接,可以通过旋拧紧固螺丝调节所述把手114的角度;所述万向轮115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111的底部,其主要作用是移动婴儿车;所述提手116固定横亘在所述婴儿篮112的上方,其主要作用是便于搬运婴儿层上楼梯或者阶梯。

所述传感器12设置在所述婴儿篮112的底部,起主要作用是检测婴儿是否在所述婴儿篮112中;所述传感器12为压力传感器或者人体红外传感器。

所述音响13固定设置在所述婴儿篮112的侧边,其作用是是报警和播放音乐。

所述电源开关14和所述指纹识别器15设置在所述把手112上,所述电源开关14控制所述蓄电池19工作,所述指纹识别器15进行指纹识别。

所述控制器17为单片机,其接收所述传感器12、所述指纹识别器15的信息,控制相应的所述音响13和所述定位装置18进行工作。

所述定位装置18为gps定位器。

所述蓄电池19为可充锂电池。

所述蓝牙装置20能够使得所述控制器17与终端建立连接关系,所述终端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婴儿车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旋拧紧固螺丝能把所述婴儿篮112从所述主体框架111上拆卸下来,通过所述蓝牙装置20使得所述控制器17与终端建立蓝牙连接,然后通过终端app上操作,在所述指纹识别器15上设置使用者的指纹信息;当使用者外出需启动报警装置时,先把所述定位装置18设置在婴儿的身上的衣服里,然后打开所述电源开关14,同时通过所述指纹识别器15识别使用者指纹,当指纹识别正确后,所述控制器17开始正常工作,当有人把婴儿从所述婴儿篮112中抱出来的时候,由于所述传感器12识别到婴儿离开了所述婴儿篮112,传递一个信号给所述控制器17,所述控制器17控制所述音响13开始进行示警,同时激活所述定位装置18进行定位,并实时把定位地址发送给终端;同时使用者也可以通过所述蓝牙装置20与终端建立蓝牙连接,通过所述音响13播放一些催眠歌曲,有助于婴儿的睡眠。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婴儿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婴儿车通过指纹识别器、传感器、控制器、音响以及定位装置的相互作用,使得婴儿车具有报警、传输定位数据、催眠多种功能,解决了现有的婴儿车功能单一,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