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工程车驾驶室顶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4725发布日期:2020-07-24 15:50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工程车驾驶室顶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工程车驾驶室顶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道路施工,以及抢险救灾工程中,工程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一些施工条件恶劣的场所,危险环境下,操作工程车的工程师父们经常需要向上方与四周察看工作环境,以确保工作安全。

而现有的工程车驾驶室顶部结构是采用一整块钢板的形式将驾驶室顶部罩起来,操作者在操作工程车需要向上方与四周查看工作环境时很是不便,而且利用整体式钢板做成的工程车驾驶室顶部结构其光透性并不高,只能通过侧边的两个小窗户透露一点光,阴天的时候,驾驶室内部较灰暗,影响师父们对工程车的操作,而且这种设计通风性能也差。

中国专利2018年03月06日公布了一种工程车驾驶室顶部结构的专利,其申请公告号为:cn207072392u,包括驾驶室主体、减震垫二、减震垫三、转动轴、密封垫和挡针,所述驾驶室壳体的上方安装有顶盖罩,所述顶盖罩与驾驶室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冲层,所述透明玻璃体三安装在活动框架上,所述透明玻璃体三与活动框架的连接处设置有减震垫三,所述活动框架与顶盖罩之间有转动轴连接,所述密封垫设置在顶盖罩中间的开口处,所述活动框架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转动轴,所述挡针安装在固定转动轴上。该实用新型可提高主体与顶盖罩之间的连接密封性,提高驾驶室的防水性能,降低顶盖罩与主体之间发出的摩擦噪音,有利于整体提高该顶部结构的实用性。

上述公开的专利虽然具有提高了操作者的查看视野等优点,但是其却具有制造成本高,结构复杂,通风效果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可向上开的顶盖、向外推的推拉窗和多个观察窗的设计,不仅可提高操作者视野,而且具有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通风效果好的优点的改进的工程车驾驶室顶部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工程车驾驶室顶部结构,包括顶部本体、骨架、活动支架、推拉窗、驾驶室本体、顶盖和活动销,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本体连接在驾驶室本体顶部,所述顶部本体上连接有两根骨架,所述骨架上通过活动支架连接有推拉窗,所述驾驶室本体上安装有第一观察窗、第二观察窗与第四观察窗,所述顶部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顶盖的孔洞,所述顶部本体上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铰链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连接有凸块,所述顶部本体上还连接有活动销,所述活动销卡设有在凸块上用于开关顶盖。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本体上的孔洞与顶盖匹配设计,所述孔洞周围设有密封圈,所述顶盖上设有防水垫,在顶盖关闭时起到防水作用,确保雨水不会从顶盖与孔洞连接缝隙中溢入驾驶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观察窗与第二观察窗设有两扇,所述第一观察窗与第二观察窗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观察窗及第二观察窗与第四观察窗垂直设置,采用多个观察窗的设计,可提高操作者的观察视野,打开窗户时通风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与驾驶室本体连接且制成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与顶部本体材质相同,顶盖安装于顶部本体顶面上呈一体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推拉窗上安装有用于开关推拉窗的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向上开的顶盖、向外推的推拉窗和多个观察窗的设计,可有效提高操作者的视野,而且当打开顶盖、推拉窗和多个观察窗时通风效果更佳。

2、本实用新型的顶盖与顶部本体材质相同,顶盖安装于顶部本体顶面上呈一体结构,且推拉窗之间安装在骨架上,具有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与顶部本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顶部本体2-骨架3-活动支架4-推拉窗

5-驾驶室本体6-第一观察窗7-第二观察窗8-第四观察窗

9-把手11-安装座12-铰链13-顶盖

14-凸块15-活动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工程车驾驶室顶部结构,包括顶部本体1、骨架2、活动支架3、推拉窗4、驾驶室本体5、顶盖13和活动销15,所述顶部本体1连接在驾驶室本体5顶部,所述顶部本体1上连接有两根骨架2,所述骨架2上通过活动支架3连接有推拉窗4,所述推拉窗4上安装有用于开关推拉窗4的把手9,所述驾驶室本体5上安装有第一观察窗6、第二观察窗7与第四观察窗8,所述顶部本体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顶盖13的孔洞,所述顶部本体1上安装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通过铰链12连接有顶盖13,所述顶盖13上连接有凸块14,所述顶部本体1上还连接有活动销15,所述活动销15卡设有在凸块14上用于开关顶盖13,所述骨架2与驾驶室本体5连接且制成一体。

具体的,所述顶部本体1上的孔洞与顶盖13匹配设计,所述孔洞周围设有密封圈,所述顶盖13上设有防水垫。

具体的,所述第一观察窗6与第二观察窗7设有两扇,所述第一观察窗6与第二观察窗7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观察窗6及第二观察窗7与第四观察窗8垂直设置。

具体的,所述顶盖13与顶部本体1材质相同,顶盖13安装于顶部本体1顶面上呈一体结构。

根据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由于顶盖13是通过铰链12安装在顶部本体1上的安装座11上的,因此操作者通过推开卡在凸块14上的活动销15,用手将顶盖13向上推即可打开顶盖13;骨架2上通过活动支架3连接有推拉窗4,操作者通过手握把手9向外推即可打开推拉窗4;当顶盖13和推拉窗4一起打开时,配合第一观察窗6、第二观察窗7和第四观察窗8使用,不仅使驾驶室内通风效果更好,而且更提高了操作者的视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工程车驾驶室顶部结构,包括顶部本体(1)、骨架(2)、活动支架(3)、推拉窗(4)、驾驶室本体(5)、顶盖(13)和活动销(1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本体(1)连接在驾驶室本体(5)顶部,所述顶部本体(1)上连接有两根骨架(2),所述骨架(2)上通过活动支架(3)连接有推拉窗(4),所述驾驶室本体(5)上安装有第一观察窗(6)、第二观察窗(7)与第四观察窗(8),所述顶部本体(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顶盖(13)的孔洞,所述顶部本体(1)上安装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通过铰链(12)连接有顶盖(13),所述顶盖(13)上连接有凸块(14),所述顶部本体(1)上还连接有活动销(15),所述活动销(15)卡设在凸块(14)上用于开关顶盖(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工程车驾驶室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本体(1)上的孔洞与顶盖(13)匹配设计,所述孔洞周围设有密封圈,所述顶盖(13)上设有防水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工程车驾驶室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观察窗(6)与第二观察窗(7)设有两扇,所述第一观察窗(6)与第二观察窗(7)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观察窗(6)及第二观察窗(7)与第四观察窗(8)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工程车驾驶室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与驾驶室本体(5)连接且制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工程车驾驶室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3)与顶部本体(1)材质相同,顶盖(13)安装于顶部本体(1)顶面上呈一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工程车驾驶室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窗(4)上安装有用于开关推拉窗(4)的把手(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工程车驾驶室顶部结构,包括顶部本体、骨架、活动支架、推拉窗、驾驶室本体、顶盖和活动销,所述顶部本体连接在驾驶室本体顶部,所述顶部本体上连接有两根骨架,所述骨架上通过活动支架连接有推拉窗,所述驾驶室本体上安装有第一观察窗、第二观察窗与第四观察窗,所述顶部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顶盖的孔洞,所述顶部本体上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铰链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连接有凸块,所述顶部本体上还连接有活动销,所述活动销卡设有在凸块上用于开关顶盖。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向上开的顶盖、向外推的推拉窗和多个观察窗的设计,不仅可提高操作者视野,而且具有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通风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万正清;陈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业兴车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9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