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多用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403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多用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多用小车,尤其适于为家庭用品。
人力推拉车特别是作为家庭使用的小车,现今甚多,或是载人或是载物,如手推幼儿车既为典型之一种。但是,因其本身结构所致,使之功能单一,应用局限性很大,并且结构亦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由主体车及单元附件组合而成,通过单元附件的增减和位置的变更或者两者的结合,组合与分体,从而使之具有适应多种应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组合多用小车。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按照如下的技术方案实施的。它是由一种包括有手柄、把杆、底盘、车轮的主体车及托板和篮座等单元附件组成。其特点是主体车之底盘为一条“L”型的龙骨,以其平直段与同一平面上前后横向平行摆布的两个车轮架板居中垂直相接成对称的“I”字形,且于靠近后轮架板处又托贴着一端与之活动相接而另一端可向上方开启的长度适当的撑架,龙骨呈“L”形的弯段自后轮架板处斜向向上后延突出;中部弯有一定角度的把杆,其一端居中与手柄相接另一端与龙骨延伸突出部分连接;托板为与底盘相匹配搭接的可拆装的平板;篮座系一个与主体车活动相接且可变更所处位置及拆装的一个座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还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进一步实现
把杆在其与龙骨的延伸突出部分近端部活动相接,以断面呈凹状的适长部分与之重叠贴成一体,且把杆可以自接点为轴折向前轮架板方向。
托板的板面底部可装有既能与之折贴又能撑开的折叠支脚。
篮座之组成是由弧形的篮栅中点位置上足以套钩把杆的半环形外凸与其下方的不闭合状的座圈之外突缺口上下斜向相对,通过篮杆连成一体,座圈又下接可将其固定于自行车后衣架上的活动夹板。
如上所述诸方案之一的组合多用小车,其主体车与托板和篮座均可以同时分别组合以及分体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
图1是组合多用小车的组合状态立体图图2是组合多用小车变更篮座位置的立体图图3是篮座结构图图4是托板结构图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做进一步陈述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之组合多用小车,如附图之所示,主体车之底盘(3)由一条“L”形的龙骨(7),以其平直段与处于一个平面上前后横向平行摆布的前轮架板(8)和后轮架板(9)居中垂直相接构成对称的“I”字状,龙骨(7)的弯段自后轮架板(9)处后延并向上方斜向后延突出。两个轮架板之间的龙骨(7)上托贴着撑架(10),该撑架(10)的一端于靠近后轮架板(9)处与龙骨(7)活动连接,并以连接点为轴而使之可向上开启,开启端撑托篮座(6)上的座圈(13)。该撑架(10)自轴接点至开启端之长,等于或小于轴接点至前轮架板(8)内侧边的距离。撑架(10)可以是管状、棍状、板状及长方形或轴接点为顶点位置的等边、等腰三角形等能与底盘(3)、托板(5)匹配的几何形体。
把杆(2)的中部弯有近于平角的弯,上端与手柄(1)居中相接,下端与龙骨(7)的后延突出部分相接,自相接之轴接点至下端部的断面呈凹状,并与龙骨(7)的弯段部分重叠贴合成一体,致使把杆(2)可折向前轮架板(8)方向却不能反折。把杆(2)下部于轴接点之上的适当部位留有径向穿孔(18),与座圈(13)上的外突缺口(15)活动相接,并与开启的撑架(10)配合,以使座圈(13)同底盘(3)呈平行状稳定地悬持篮座(6)。
后轮架板(9)底部所装之后轮(17)最好是万向轮。托板(5)长度相当于前轮架板(8)至后轮架板(9)相对内侧边距离,并被内侧面下端相对凸起承托,使前轮架板(8)、后轮架板(9)、托板(5)拼接成一个平面,托板(5)可以是与底盘(3)相匹配的,可方便拆装的一块或两块平板。
上述的各结构件可以是金属、塑料等具有钢性和强度的管材、型材、板材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加工制成。
上述之主体车,当其附加或不附加托板(5)悬持篮座(6)时即为手推童车。
实施例2参照附图2,如实施例1所述之组合多用小车,当主体车上之撑架(10)闭合贴附于龙骨(7)、附加托板(5)、篮座(6)折向手柄(1)方向时,或者亦不附加篮座(6)时,即为载运行李的行李车或其它载物车。
实施例3参照附图4,如实施例1、2所述之组合多用小车,其单元附件之一的托板(5),在板底按装可以闭合贴于板底又可撑开为支脚的折叠支脚(11)则可在主体车与篮座(6)组成手推童车时,分体构成一个或两个小凳。
实施例4
参照附图3,如实施例1、2所述的组合多用小车,其单元附件之一的篮座(6)之结构是由弧形的篮栅(12)中点位置上弯有足以套钩把杆(2)的外凸半环,以其与下方的不闭合状的座圈(13)之外突缺口(15)上下斜向相对,通过篮杆(14)连成一体化篮座(6)。座圈(13)之外突缺口(15)的宽度正好嵌入把杆(2)、且外突缺口(15)两边留有与把杆(2)上的径向穿孔(18)即同向同心、同径的两个孔,以使穿钉将二者活动连接。座圈(13)上相对于外突缺口(15)处又活动相接另一端可与外突缺口(15)锁紧固定的活动夹板(16)。
当篮座(6)与主体车分体时,将其固定于自行车后衣架上即成为自行车载童椅座;将其以悬索套挂住篮栅(12)时,又可充作秋千座。
本实用新型之组合多用小车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异之处制做原料取材广泛,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维修;组装与分体方便,通过单元附件的增减和相对位置的变更,或者两者结合,可同时或分别组合及分体而具几种功能与应用;以尺寸大小变化,幼童及成人均为适宜;可折叠存放;适于民情,为居家旅行负载以及娱乐所需,有广阔的推广使用前途。
权利要求1.一种含有手柄(1)、把杆(2)、底盘(3)、车轮(4)的主体车及托板(5)和篮座(6)等单元附件所组成的组合多用小车,其特征在于(1)底盘(3)系用一条“L”型的龙骨(7)之平直段与同一平面上前后横向平行摆布的前轮架板(8)和后轮架板(9)居中垂直相接,且于靠近后轮架板(9)处托贴着一端与之活动相接而另一端可开启的长度适中的撑架(10),而龙骨(7)的弯段自与后轮架板(9)处斜向向上后延。(2)把杆(2)中部弯有一定角度,其一端居中与手柄(1)相接,另一端与龙骨(7)的延伸部分连接。(3)托板(5)为与底盘(3)相匹配搭接的可拆装的平板。(4)篮座(6)是一个与主体车活动相接且可变更位置及拆装的座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多用小车,其特征是所说的把杆(2)在与龙骨(7)的延伸部分相连接处,以断面呈凹状的适长部分与之重叠贴合,且可以折向前轮架板(8)方向。
3.按照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组合多用小车,其特征是所说的托板(5)的板面底部装有折叠支脚(11)。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组合多用小车,其特征是所说的篮座(6)是由弧形的篮栅(12)中点位置上的足以套钩把杆(2)的半环形外凸与其下方的不闭合状的座圈(13)之外突缺口(15)相对,通过篮杆(14)连成一体,座圈(13)下接可将其固定于自行车后衣架上的活动夹板(16)。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其中之一所述的组合多用小车,其特征在于主体车与托板(5)和篮座(6)可以同时或者分别组合以及分体使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多用小车。它是由主体车与可方便拆装的托板、篮座等单元附件组合而成。通过单元附件的增减和位置的变更或者两者之结合,得以载人或载物推拉行进;主体车与单元附件又可以同时或者分别组合以及分体作为行李车、童推车、小凳及自行车载童椅座等使用。该车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存放与使用方便,且可一物多用之优点。
文档编号B62B3/02GK2044565SQ8920361
公开日1989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3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3日
发明者于清海 申请人:天津市造纸机械厂劳动技术服务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