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脚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573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脚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与自行车之构件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自行车脚踏。
专利申请号393237758.0[自行车脚踏]专利申请案之构造,请参阅


图1所示,在一本体(1)其中一侧边固设有一呈直立状之板片(1a),而另一侧边则又固设有一由左上朝右下倾斜之斜板(1b),该斜板(1b)之适当位置处以冲制成型方式设有二呈矩形之贯孔(1c),且在该贯孔(1c)底端缘乃一体成型地设有一朝贯孔(1c)内部方向延伸之定位片(1d),使得该定位片(1d)向外掀启呈竖直状而与该斜板(1b)形成约30度之夹角,且与本体(1)另一侧边之板片(1a)概呈平行状,且该定位片(1d)上又制设有一扣孔(1e);该反光片(2),其中一面设有反光镜(2a),而另一侧面则相对称于该定位片(1d)之扣孔(1e)而设有预定数目之凸榫(2b),且该凸榫(2b)之末端设有一较大直径且呈圆锥形之头部(2c),而衔接头部(2c)为一较小直径之颈部(2d),且在凸榫(2b)中央设有一槽沟(2e)。
诚然,原申请案之反光片(2)与定位片(1d)之装配、拆卸均相当容易、快速,但由于板片(1a)上亦必须装设定趾器与反光片才能构成一完整之自行车脚踏,因此,申请人发现定趾器与反光片欲装设于该板片(1a)上时,会产生操作不便及构件容易松脱之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则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行车脚踏,其中该定趾器可利用气动工具与脚踏组合成一体,且在该定趾器上又可供嵌固一反光片,不仅操作速度快且操作相简易。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自行车脚踏,其特征在于该脚踏其中一侧边之板片利用锁固元件穿过一定趾器之结合片而达到结合的目的,且该结合片外侧间隔适当间隙乃成型有一扣止片,该扣止片中央部位制设有一定适当宽度之开口,在该开口两侧各设有一与开口互相贯通之长形扣槽,将反光片之二凸榫嵌扣在该长形扣槽中,促使反光片获得稳固定位的效果,不仅装配组合的动作相当简单、快速,且亦易于拆卸,从而可获致降低成本之功效。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之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原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3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之定趾器与脚踏结合之操作动作示意图。
图4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之定趾器与反光镜之组合动作示意图。
图5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之组合剖面图。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之自行车脚踏,大体包含有一脚踏(1)、一定趾器(10)及二反光片(2)等构件;其中该脚踏(1),与原案具有相同之形状与构造,主要在直立状之板片(1a)上设有二孔洞(1g);该定趾器(10),以射出成型方式一体成型,乃包含有一底板部(11)、一包容部(12)、一结合片(13)及一扣止片(14)等部位,其中包容部(12)设于底板部(11)前侧,而该结合片(13)则呈垂直地设于底板部(11)后端,该结合片(13)上乃设有二个长圆形之贯孔(131),借以螺丝(40)为锁固元件穿过该贯孔(131)及板片(1a)上的孔洞(1g)后,再利用气动工具将螺丝(40)与一螺帽(41)锁固结合;且在该结合片(13)外侧设有该扣止片(14),使得该扣止片(14)与结合片(13)之间形成有一适当距离之间隙(b),在该扣止片(14)中央部位对称于结合片(13)之贯孔(131)制设有一适当宽度之开口(141),在该开口(141)两侧乃各设有一长形扣槽(142),在该长形扣槽(142)上下两侧内壁面上,乃由外向内地渐渐形成有一呈倾斜面之导引部(143);另外,在该扣止片(14)之外侧边则开设有适当大小之限位槽(144)。
该二反光片(2),其之形状构造与原案完全相同,且分别与该脚踏(1)之板片(1a)与斜板(1b)嵌固结合,且其中与板片(1a)结合之反光片(2),对称于该扣止片(14)之限位槽(144)而制成矩形,其中一面之凸榫(2b)末端具有一较大直径且呈圆锥形之头部(2c),而衔接头部(2c)为一较小直径之颈部(2d),在凸榫(2b)中央设有一槽沟(2e),借该槽沟(2e)的设置,可使头部(2c)具有收缩的能力,而易于自上述该长形扣槽(142)中压入,且使该头部(2c)定位在该间隙(b)内部。
当欲将定趾器(10)装设在该脚踏(1)上时,先利用螺丝(40)自扣止片(14)中央部位之开口(141)处,穿过结合片(13)贯孔(131)及脚踏(1)之孔洞(1g)后,以气动工具旋转螺丝(40)而与设于脚踏(1)板片(31)内侧面之螺帽(41)锁固结合;待定趾器(10)与脚踏(1)达到稳固结合后,乃再将该反光片(2)之凸榫(2b)头部(2c)自该扣止片(14)长形扣槽(142)压入,借着头部(2c)制成圆锥状及长形扣槽(142)内侧面呈倾斜面之导引部(143)互相配合作用,可使得头部(2c)轻易地压入且嵌卡在该扣止片(14)与结合片(13)间之间隙(b)内部[在头部(2c)穿过长形扣槽(142)内部时,该槽沟(2e)呈收缩状态],因此,反光片(2)即可轻易地即嵌设在扣止片(14)上,而无轻易掉落之虞,且借扣止片(14)止之限位槽(144)之限位,使反光片(2)呈稳定定装设于扣止片(14)上。
反之,当人们欲将定趾器(10)自脚踏(1)上拆卸时,利用扳动元件[例如起子]伸入该扣止片(14)与结合片(13)间之间隙(b)中,且将反光片(2)撬起,借着反光片(2)凸榫(2b)本身材质之弹性,可迫使槽沟(2e)再次产生收缩,促使头部(2c)强迫地脱离于该长形扣槽(142),即可使反光片(2)脱离于扣止片(14);接着,再利用气动工具自开口(141)中伸入于间隙(b)中,以驱动螺丝(40)与螺帽(41)松释,即可将定趾器(10)脱离于脚踏(1)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从以上所述,则可看出本实用新型之构造简单、制造容易,且在装配组合及拆卸时之操作相当简易,可节省时间。
综上所述,本案实施例所揭露之技术手段,其之构造简单、制造组配容易,且可达到降低成本之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脚踏,在一本体的两侧边分别固设有一直立状之板片及一倾斜状之斜板,且该板片上可供装设反光片及一定趾器,该斜板上亦可供装设反光片;其特征在于该定趾器与该板片固接之结合片外侧,成型有一与该结合片间隔适当间隙且呈平行设置之扣止片,该扣止片中央部位制设有一适当宽度之开口,在该开口两侧各设有一与开口互相贯通之长形扣槽,锁固元件自开口穿过该结合片之贯孔,而锁设在该板片上;另外,在该扣止片之外侧边则开设有一适当大小之限位槽,可供反光片嵌卡定位在其内,促使该反光片一侧之凸榫扣设在扣止片之长形扣槽中时,且该头部伸设在扣止片与结合片所形成之间隙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脚踏,主要在该脚踏其中一侧边之板片上装设一定趾器及一反光片,且该定趾器系借一结合片与该板片固接,而该结合片外侧间隔适当宽度之间隙处成型有一扣止片。该扣止片上设有一开口及设于开口两侧之长形扣槽。利用锁固元件自开口穿过该结合片之贯孔,而锁设在该板片上,且将反光片一侧之凸榫扣设在扣止片之长形扣槽中,而可达到快速装配、拆卸该定趾器。
文档编号B62M3/12GK2175174SQ9323779
公开日1994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18日
发明者陈坤灿 申请人:捷安特自行车(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