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牵引车的标准型驾驶和卧铺结构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006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货车牵引车的标准型驾驶和卧铺结构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货车牵引车,具体而言涉及具有卧铺厢单元的牵引车。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作长距离运输之用的货车牵引车10一般设有卧铺单元11,以在长途运输期间为司机提供睡眠场所。牵引车10由驾驶部分(即驾驶室)操作着,它位于卧铺部分的前面。一般来说,这些驾驶与卧铺组件或是做成一体结构的驾驶和卧铺组件14′(图2)形式,或是设计成驾驶部分与卧铺部分分离的结构形式。
驾驶室与卧铺分开的组件14,14″由于其各单元能触立制造而使结构具有灵活性,因而受到广泛青睐。它可以采用不同型号的驾驶室和卧铺单元来适应顾客的需要。例如,可以采购各种长度、高度、各种空间布置及其它的卧铺单元。相比之下,装有大量仪器设备的驾驶单元12保持不变地装在车架15上。
卧铺单元11一般用三个支座16而被安装在车架件15上。车架件15简要来说包括两纵向延伸的梁25,它们平行布置,并由众横梁26联接在一起。通常分别用两个横向隔开的前橡胶支座16将卧铺单元11联到每个纵梁25上。一个单独的后橡胶支座16位于卧铺单元11的后部并安装在一横梁26上。
驾驶单元12(即驾驶室)布置在卧铺单元11的前面,并以类似的方式用三个支座16安装在车架件15上,支座16提供驾驶单元与车架件15之间有限的隔离作用。为了从驾驶单元12进入卧铺单元11,设有穿过驾驶室后壁17及相邻的卧铺前壁18的孔口(未示出)。在驾驶单元12与卧铺单元11之间跨接有橡胶防护罩19,以密封住组件14和提供风雨防护。
上述结构也带来了其它的好处。因为卧铺单元11常比驾驶单元12高和宽,在车辆受到撞击、翻车或转弯时,毁坏部分大部分集中在卧铺单元11上。因此,修理车辆10的工作可以集中在其毁坏部分(即卧铺部分),不用移去或修理整个驾驶和卧铺组件14或驾驶单元。特别是考虑到驾驶单元12的高度复杂性,上述结构使非运行时间减少,修理费用降低。
然而,采用独立的驾驶和卧铺单元,增大了这些单元与车架15之间的振动及运动隔离的困难性。因此要兼顾每个单元的乘坐性,因为每个单元11,12(图1)的前后支座1 6之间的纵向跨度较短会使它们受到猛烈的纵倾运动,驾驶单元11与卧铺单元12之间以相反的方向进行左右摇摆,纵倾、侧倾、起伏、颤动及滑动。这种相互间的相对运动需要采用柔性较好的橡胶防护罩连接件19(如上所述)。尽管具有柔性,这些连接件仍会被损坏,这会危及密封的整体性。此外,在驾驶单元12和卧铺单元11之间延伸的电气配线、软管、管子或其它部件必须具有高度灵活性,这就增加了这些元件损坏的可能性。
在一种用于改善分离式驾驶和卧铺单元的组件14的乘坐性的尝试中,用一具有侧倾柔量的空气悬挂件20来替代位于车架15和每个单元11、12的后部之间的后橡胶支座16,以提供更好的减震效果。然而,由于存在位于驾驶室后壁17与卧铺前壁18之间延伸的起交接作用的橡胶防护罩19,可能会影响空气悬挂件的使用。尽管橡胶防护罩19在一些方向是柔性的,但当驾驶室后壁17与卧铺前壁之间发生相对的弯折时,该防护罩19所呈现的刚度足以干涉装在后面的空气悬挂件17的独立性。这种干涉将极大地降低其隔离性能及悬挂效果。
另一种用于改进乘坐性的技术是采用驾驶单元12′与卧铺单元11′的一体化结构,可参照图2所示。由于整体结构基本为驾驶与卧铺单元的复合体,所以与每个独立单元本身相比,该整体的结构重量增加了。此外,由于在延伸过整体式驾驶与卧铺组件14′的纵轴线方向上有较大的整体跨度,这就增加了绕垂直于该纵轴线的众轴线的惯性转矩。绕这些垂直轴线的惯性转矩的增大能增加抗纵倾运动的能力,从而改善了乘车性。另外,装在卧铺部分11′的后部附近的空气悬挂件20也可不受干扰地进行有效的工作。
在采用整体式组件14′以改善驾驶和卧铺部分的乘车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与这些整体设计结构相关的严重问题。这种整体式驾驶和卧铺组件14′妨碍了标准化的实行,而标准化是制造商和车主所强烈希望的。上述的整体式单元受到毁损时就不会限于驾驶单元12′或卧铺单元11′,相反,结构损坏会遍及整个组件。还有,对驾驶室和卧铺构型的选择也大受限制。此外如果汽车司机或车主想把货车牵引车改用于非长途运输业务时,整体结构中的卧铺部分不能与驾驶部分分开。
人们还开发了一种混合标准型驾驶和卧铺单元组件14″,如图3所示,它保留了驾驶单元与卧铺单元分开的结构,而同时又改善了乘车性。典型地,这些标准型驾驶和卧铺组件14″包括一加长的副车架21″,而驾驶单元12″和卧铺单元11″均刚性地装于其上,副车架载带着它们而构成载架组件。还有,卧铺单元11″和驾驶单元12″可包括相对置且对准的凸缘部分24″及25″,它们围绕交接孔周边设置,在若干位置将所述单元连接在一起。
该载架组件然后在三个或四个位置被安装到车架15″上,这几个位置(即橡胶支座16″)是分开的,位于副车架21″和车架15″之间。因此,支座16″之间的纵向跨度增加了,如上所述,这会减少猛烈的纵倾运动。此外,通过在副车架21″的后部设置具有侧倾柔量的空气悬挂件20″,可进一步提高隔离效果。
然而这种混合构型(图3)也具有固有的设计问题。增加副车架21″以后就大幅度提高了复合结构14″的总重量,从而降低了操作效率。由于拆装所有周边螺栓23″需花费大量的劳动力,上述构型影响了标准化的实施。还因为拆卸卧铺单元11″需移去副车架21″,当改型为“无卧铺”的牵引车时也会遇到很大麻烦。最后一点是,副车架21″增加了组件14″的总乘车高度。发明的公开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改善车辆操作人员的乘车性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结构整体性提高了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起一个整体单元作用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少驾驶单元与卧铺单元之间相对运动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
本发明的复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持卧铺单元标准化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
本发明的复再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接合组件,它能改型而适合大多数标准型驾驶单元和卧铺单元,不需要对各分离单元的基本形式作大的改型。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它耐久、结构紧凑和易维修,还有构件数最少、可由非熟练工操作及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包括用于货车牵引车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包括大致沿车的纵向延伸的车架;一驾驶部分,有一个驾驶结构组件,由第一支座(或称安装件)安装到所述车架上;一卧铺部分,它具有一个卧铺结构组件并位于上述驾驶部分的后面,由接合在该卧铺结构上的第二支座安装到车架上;复数个接合件位于上述驾驶结构组件和卧铺结构组件之间,独立于上述车架。这些接合件在分开的若干位置将卧铺结构组件和驾驶结构组件紧固在一起,形成基本统一的复合结构,使该复合结构起一个整体单元的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改善驾驶及卧铺组件的乘坐性及结构整体化的方法,所述组件直接装在货车牵引车的车架上。上述方法包括在几个隔开的位置将驾驶结构的下部联接到卧铺结构的下部、使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大幅度降低的步骤,以及在几个隔开位置将驾驶结构的上部联接到卧铺结构的上部、使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大幅度降低的步骤。
参照附图,通过下述对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描述及所附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组件的其它目的和优越特征将会更加明显。附图的简要说明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对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很明显的。在附图中图1为例示安装到车架上的现有技术的驾驶和卧铺组件的侧视图;图2为装在货车牵引车上的现有技术的整体型驾驶/卧铺组件的侧视图;图3为部分剖开的侧视图,示出了属现有技术的装在一个副车架组件上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组件;图4为采用一根据本发明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的货车牵引车之侧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驾驶/卧铺结构组件的放大了的部分侧视图,示出了悬挂支座;图6为图4的驾驶/卧铺结构组件的等角图,示出了各个上下接合托架;图7是图4所示的驾驶/卧铺结构组件的等角图,示出了上下接合托架安装到驾驶单元和卧铺单元各个结构框架上的状况;图8是根据本发明而构造的、并安装到驾驶和卧铺单元的上接合托架组件的等角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而构造的下接合托架组件的放大等角图。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本发明的用于货车牵引车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增加了驾驶单元与卧铺单元之间的结构整体性,在保留卧铺单元的标准化同时改善了乘车性。本发明将参照几个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描述是示例性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这些优选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正和改型,而不偏离由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实质和范畴。
将会注意到,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各图中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参考号表示。请参照图4,其中示出的本发明的长距离运输或货车牵引车(总体用30来表示)装有一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用31表示之。简要地,牵引车30包括具有一对并行间隔开并纵向延伸的车架件33的底盘32,所述车架件33由若干在其之间横向延伸的横梁49接合在一起。作车子运转使用的轮子和发动机(未示)被装在底盘32上。此外,一容纳驾驶室的驾驶单元35位于车架件33之上并被其支承。驾驶单元35包括一个驾驶结构组件37(图7),它提供给驾驶单元35以稳定性和刚性。驾驶结构组件37大体包括一驾驶室网架39和安装其上的蒙皮,它们相配合以分布荷载。一提供临时睡眠场所的卧铺单元(用38表示之)位于驾驶单元35后面并与之相邻。类似地,卧铺单元38包括一个卧铺结构组件40(图7),它提供以稳定性和刚性。卧铺结构组件38包括一卧铺网架48和安装其上的蒙皮,它们相配合以分布荷截。接合装置41联接在驾驶结构组件37与卧铺结构组件40之间,它独立于底盘结构组件,将卧铺结构组件40和驾驶结构组件37联接在一起。上述构型形成了一静态与动态的统一的复合结构,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使得该复合结构起到一个整体单元的作用。
结构的强度及刚度与横截面积成正比。根据本发明,接合装置41将该截面积扩展至由各分开的接头之间所限定的边界上。这种大截面积相应地增加了其刚度,这是对已有技术中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组件的一大改进。此外,不必采用副车架就能使强度和刚度满足需要。
作为其结果,较之其它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组件,乘车性受到极大的改善。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组件具有整体型结构的驾驶/卧铺组件的所有好处,而不增加总重或高度,同时保留了分离式驾驶单元与卧铺单元的优点。
首先,由于在驾驶单元35和卧铺单元38之间的各接合点处的结构强度和刚性增加,从而可以省去位于驾驶单元35后部的空气悬挂支座20(图1中属现有技术的组件),及省去两个位于卧铺单元38前部的合成橡胶悬挂支座16(图1中属现有技术的组件),无结构性损害,因而从总体说来使乘坐性得到改善。如图5所示,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只用一对分开一定距离的前支座(或称安装件)42和一对隔开一定距离的后支座(或称安装件)43与车架33隔离开。所述两前支座42横向布置在驾驶单元35的前面部分附近,而两后支座43位于卧铺单元38的后面部分附近。各对应的前后支座42和43沿驾驶/卧铺结构组件31的纵轴线方向的有效安装距离增加了。安装基础的显著增大为组件提供了更大的稳定性(即类似于图2和3所示的属于现有技术的驾驶/卧铺组件31),这样可降低组件31的相对纵倾运动。相比之下,图1中那种直接安装于车架15上的驾驶和卧铺组件用于每个独立单元的安装基础就较短。
此外,本发明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31的复合质量具有更大的惯性。特别是较长的组件跨度与增大的质量联合起来,使绕垂直于纵向轴线的众轴线的惯性矩增大。相应地,绕这些轴线的惯性矩的增加导致抵抗相对纵倾运动能力的增加,从而也就改善了乘车性。
最后,装在驾驶/卧铺结构组件31后部附近的后支座43可以包括具有侧倾柔量的气动和/或液压悬挂件(图5),它们可以无干涉地满柔性量使用,每个后悬挂支座43最好包括一对减震件(即液压减震元件或类似物,未单个示出),它们与一对支承悬挂/隔离件(即空气袋或弹簧件,未单个示出)相协调,将驾驶/卧铺结构组件31从车架33悬起而使之隔离。
在图5所示的一个优选形式中,后悬挂支座43是互相分开的,并位于含有卧铺单元后壁59的垂直平面与车架件33之间的交接处附近。由于后壁59具有较大的刚度和强度,可通过在该结构位置安置后支座43来提供大的备用载荷路径能力,以用于增大的结构反作用力。
图5还示出了由各支座42将结构组件31的前部固定到纵向延伸的车架件33的状况。每个支座42布置在含驾驶室前壁36的垂直平面与驾驶室侧面部分50(另一部分未示出)附近。与后悬挂支座43的放置相类似,该结构为增大了的反作用力提供一个大的备用载荷路径的能力。因此,间隔设置的前支座和后悬挂支座43在不需要辅助支承结构的情况下,在车架33上面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安装基础(座),它改善了与车架33的隔离效果,进而改善了乘车性。
不难发现,后悬挂支座43可由位于卧铺单元38的一个中央位置与一个横梁49(图5)之间的单个合成橡胶件或单个悬挂/隔离件来提供,所述横梁49横向延伸在间隔开的车架件33之间。此外,后悬挂支座也可由一个侧向延伸的片簧件来提供。将会明白,本发明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31具有整体型组件的所有结构和动态乘坐的优点,同时还保留所渴望的标准型分离单元概念。还有,不象图3中的标准型驾驶/卧铺副车架14″,本发明在增加结构整体性的同时不会大幅度增加总重量,它不采用现有技术中组件14″的副车架21。
现参考图5和6,将对驾驶/卧铺结构组件31作详细的描述。可以看到,接合装置41一般包括一对上独立接合件44和44′及一对下独立接合件45和45′。同相应的蒙皮一起,接合件44,44′及45,45′共同配合并相互有选择地被设置(图6,7),以大幅度降低驾驶单元35与卧铺单元38之间相对的左右摇摆、纵倾、侧倾、起伏、颤动及滑动。这些独立于车架件33的接合件做成合适的形状和尺寸,以把驾驶结构组件37和卧铺结构组件40刚性地连接在一起,使得本发明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31起一个整体单元的作用。因此,该标准型组件31的静态特性基本上与图2所示的整体型驾驶/卧铺组件14′相类似。
不难发现,乘客侧的上接合件44′与司机侧的上接合件44呈镜像关系。类似地,乘客侧的下接合件45′与司机侧的下接合件45也呈镜像关系。因此,下面只对一个上接合件44和一个下接合件45作介绍。
如图6和8所示,上接合件44包括两个相配的托架件或一组配合托架,紧密地接合在一起以建立一个基本上为刚性的支座。该第一托架是直接安装到驾驶侧部分50的上部蒙皮47的上驾驶室托架46,所述上驾驶室托架46为基本呈L形的加有腹板的托架,它提供了一个朝卧铺前壁52的平状接合面51,该面基本垂直取向。驾驶室托架46包括将其刚性接合到驾驶结构组件37(如图7所示)的固定件53(图8)。从而,这种将驾驶室托架46联接到驾驶结构组件37及蒙皮47的方式,为将传递的荷载分配给固定连接的上部驾驶单元35和上部卧铺单元38提供了足够的路径。尤其是,为提高稳定性,驾驶室托架在位于驾驶单元35上部后角位附近与加强网架骨8相对准。因此,托架46是沿驾驶室后壁54和驾驶侧部分50的相交边缘的上部设置。然而,取决于具体的驾驶组件,驾驶室托架46为了紧固地接合到驾驶结构组件37而可重新定位。
上接合件或配合托架组44还包括一个上卧铺托架55,它借助固定件(未示)通过前壁52及卧铺网架48而直接安装到卧铺结构组件40上。如图7所示,卧铺网架48包括一个最好是水平设置并基本绕卧铺单元38的内部周边延伸的上周边框架56。上周边框架56与卧铺前壁52的蒙皮60一起为传递的荷载分布提供了一充分的路径。该上卧铺托架55提供了一相对的接合面57,该接合面也基本从垂直方向取向,并与驾驶室托架46的接合面51相配合。应当知道,框架56可以与蒙皮60整体在一起,使得在特定的区域的蒙皮厚度足够,以作为载荷分布框架。另外,框架56也可以设在蒙皮60的外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
一旦驾驶室和卧铺托架46,55被适当地对准并安装到各自的壁上,连接螺栓61(图6)就穿过相对准的孔62(图8),把垂直对置的接合面51,57固定在一起。根据本发明,这种接合从结构上将驾驶单元35和卧铺单元38的上部统一起来,这样它们可作为一个整体单元工作。
为了降低司机侧上卧铺托架55和乘客侧上卧铺托架55′之间的弯曲及扭曲倾向,它们之间装有横梁件63。该横梁件63在荷载期间加大了框架件56的强度。如图8清楚所示,横梁件63呈C型并刚性地联接到上卧铺托架55及55″的顶部及前卧铺壁52上。
同样,如图6、7和9所示,下接合件或下托架组45包括两个相配的托架件,它们紧固在一起而形成一个基本为刚性的接合。出于下述的理由,下接合件45较之上接合件14的质量块要大得多,以用来传递较大的荷载。下驾驶室托架64包括一圆弧形安装表面65,它做成可直接安装到在司机侧部分50和驾驶室后壁54(图6)之间形成的圆弧形边缘部分67的蒙皮66上。固定件(图7)穿过蒙皮66至驾驶结构组件37的下U型加强框架部分70,将下驾驶室托架46固定起来。类似于上接合件46,将下驾驶室托架64安装到驾驶结构组件37及蒙皮66上,为被传递的荷载向紧固连接的驾驶单元35和卧铺单元38的下部分布提供了充分的路径。此外,如图9所示,下驾驶室托架64好包括一个外伸的唇部69,它有一个水平取向、向上朝向的接合面71。
图9所示的下接合件45包括一配合的下卧铺托架72,它通过卧铺前壁52和卧铺网架48而装在卧铺结构组件40上。参照图7,卧铺网架48包括一个下周边框架73,该框架最好呈水平布置,基本上围绕着卧铺单元38的周边延伸。下周边框架73同卧铺前壁52的蒙皮60一起为被传递的荷载分布提供了一充分的路径。如图9清楚地示出的,下卧铺托架72设有一突缘部分74,该部分包括面朝下的接合面75,做成与下驾驶室托架64的朝上接合面75相配的形状和尺寸。
类似于上接合件44及44′,一旦下驾驶室及卧铺托架64,72被适当对准和安装到各自的壁上,连接螺栓76(图6)穿过相对准的孔77(图9)而把水平的、相对置的接合面71,75紧固在一起。根据本发明,这种接合在静态和结构上把卧铺单元38和驾驶单元35的下部统一起来了,使它们作为整体单元工作。
虽然每个上接合件44,44′及每个下接合件45,45′作为一配合托架组来描述,但不难发现,也可使用一单独的整体单元,只要整体托架在各结构组件处将驾驶单元和卧铺单元紧固起来就行。此外,业已发现,荷载主要是通过下接合件45和45′传递的,因此,该配合的下托架件64和72及64′和72′必须做得足够坚固,亦即在左右摇摆、侧倾,起伏、颤动及滑动方向使驾驶单元35和卧铺单元38相一致。相比之下,上接合件44及44′只需做成能控制相对的纵倾运动就行,该纵倾运动偏向于施加压缩荷载。
上部和下部的各接合件44,44′及45,45′最好由能提供足够刚度和强度的金属材料或类似物组成。接合件或托架组44,44′及45,45′必须经适当设计,以防止大荷载期间碎裂或疲劳失效。
应当明白,上部和下部接合件44,44′及45,45′可以由单一的整体托架组成,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但是,根据本发明,整体型上部和下部接合件必须直接安装到主结构组件37和40,以提供充分的荷载路径。另外,下接合件45的水平接合面71和75之间及上接合件44的垂直接合面51及57之间的结构应使组件在制造期间让卧铺单元38从驾驶单元35上容易拆下和装上(即有利于标准化)。视具体的安装情况,应知接合面也可在不同平面内取向而不影响其连接特性。
上部和下部接合件44,44′及45,45′最好安装在驾驶单元35及卧铺单元38各自蒙皮的外表面,以适合改型。但是,如上所指出的,上、下托架还得直接安装到主框架件上。还有,如上所述,通过在接合件安装区域加足够厚的蒙皮可以使驾驶单元及卧铺单元的蒙皮与上述框架件成一整体。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改善货车牵引车30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组件32的乘车性及结构整体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驾驶结构与卧铺结构组件之间一些分开的位置将驾驶结构组件37的一个下部连接至卧铺结构组件40的一个下部、以减少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步骤。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一些分开的位置将驾驶结构组件37的一个上部连接至卧铺结构组件40的一个上部、以减少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在驾驶单元35的横向分开的位置通过第一支承装置42于靠近驾驶结构组件37的前面部分位置将其安装到车架33上以形成基本稳定的安装步骤。还有在卧铺单元38的横向分开的位置通过第二支承装置43于靠近卧铺框架48的后面部分位置将其安装到车架33上以形成基本稳定的安装步骤。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货车牵引车用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包括基本上在上述牵引车纵向延伸的车架装置;一个具有一驾驶结构组件的驾驶部分,它在靠近所述驾驶结构组件的一前端部分通过第一安装装置被安装到上述车架装置上;一个具有一卧铺结构组件并位于上述驾驶部分后面的卧铺部分,它在靠近所述卧铺结构组件的后端部分通过第二安装装置被安装到所述车架装置上;独立于车架装置而连接在上述驾驶结构组件和卧铺结构组件之间的接合装置,所述接合装置在几个分开的位置将卧铺结构组件和驾驶结构组件紧固在一起,形成基体统一的复合结构,所述的复合结构起一个整体单元的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其中所述接合装置包括一对下接合件和一对上接合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其中所述卧铺结构组件包括用于接合上述下接合件的、基本上沿四周围延伸的下卧铺框架件,及用于接合上接合件的、基本上沿四周围延伸的上卧铺框架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其中所述的一对下接合件其构型、尺寸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应使驾驶结构组件及卧铺结构组件在左右摇摆、侧倾、起伏、颤动及滑动方向基本相一致,以及所述一对上接合件其构型、尺寸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应使驾驶结构组件及卧铺结构组件在纵倾运动方向基本相一致,上接合件与下接合件使驾驶结构组件及卧铺结构组件起一个单元的作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其中还包括一个在上述一对上接合件之间横向延伸的横梁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其中所述的横梁件还被安装到上卧铺框架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其中所述的横梁件基本呈C形。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其中每个下接合件包括一个安装在驾驶结构组件上的下驾驶室托架件和一个安装在卧铺结构组件上的下卧铺托架件,所述下驾驶室托架件的形状和尺寸能使其刚性地接合到相应的下卧铺托架件上,以及每个上接合件包括一个安装在驾驶结构组件上的上驾驶室托架件及一个安装在上卧铺结构组件上的上卧铺托架件,所述的上驾驶室托架件的形状和尺寸能使其刚性地接合到相对应的上卧铺托架件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其中所述驾驶部分包括一个驾驶室前壁部分,它位于一靠近前面部分的基本垂直的平面内;以及所述的第一安装装置基本上布置在上述的垂直平面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其中所述的第一安装装置包括一对相对驾驶部分的横向方向间隔布置的支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安装装置是由橡胶组成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安装装置包括一对相对卧铺部分的横向方向间隔布置的后悬挂支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其中每个所述的后悬挂支座包括一减震件和一个支承悬挂/隔离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其中所述后悬挂支座位于靠近包含卧铺部分后壁的平面与车架装置之间的交接处。
15.如权利要求13所说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其中所述减震件由液压减震器组成,以及所述悬挂/隔离件由空气袋组成。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组件,其中第二安装装置包括单个位于卧铺部分的后部中间位置的支座。
17.一种用于货车牵引车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包括基本上在上述牵引车纵向延伸的车架装置;一个具有驾驶结构组件的驾驶部分,它在靠近所述驾驶结构组件的一前端部分通过第一安装装置被安装到上述车架装置上;一个卧铺部分,包括一个具有一周向延伸的上框架部分和一周向延伸的下框架部分的卧铺结构组件,所述卧铺部分位于驾驶部分后面并在靠近所述卧铺结构组件的后端部分通过第二安装装置被安装到所述车架装置上;一对在驾驶部分和卧铺部分外面并间隔开一定距离而连接在驾驶结构组件和上卧铺框架部分之间的上托架件;以及一对在驾驶部分和卧铺部分外面间隔开一定距离而连接在驾驶结构组件和下卧铺框架部分之间的下托架件;所述的一对上托架件和一对下托架件均独立于车架装置,在不同的分开位置将驾驶结构组件及卧铺结构组件接合起来,形成一个基本统一的复合结构,及两对托架件互相配合而将所述的卧铺结构组件及驾驶结构组件紧固起来,使所述的复合结构起一个整体单元的作用。
18.一种改善货车牵引车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组件的乘车性及结构整体性的方法,所述的牵引车包括车架装置,一个具有一驾驶结构组件的驾驶部分及一个卧铺部分,所说驾驶部分在靠近所述驾驶结构组件的一前端部分通过第一安装装置被安装到上述车架装置上,所说卧铺部分包括一个基本为周向延伸的上卧铺结构组件和一个基本为周向延伸的下结构组件,并在靠近所述卧铺结构组件的后端部分通过第二安装装置而被安装至所述车架装置上,所述方法包括在一些横向分开的位置,通过下接合件将驾驶结构组件的一下部接合到下卧铺结构组件上、以大幅度减少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步骤,以及在一些横向分开的位置,通过上接合件将驾驶结构组件的一上部接合到上卧铺结构组件上、以大幅度减少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步骤。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相对于驾驶部分为横向分开的位置,通过第一支承装置于靠近驾驶结构组件的前面部分位置将其安装到车架装置上,以形成一基本稳定的安装,在相对卧铺部分为横向分开的位置,通过第二支承装置于靠近下卧铺结构组件的后面部分位置将其安装到车架装置上,以形成一基本稳定的安装。
20.一种用于货车牵引车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包括基本上在上述牵引车纵向延伸的车架装置;一驾驶部分,包括一位于一个基本为一垂直平面内并靠近驾驶室前面部分的驾驶室前壁,及通过一对支座而安装到车架装置上的驾驶结构组件,所述支座基本上位于所说的垂直平面内,并相对于所述驾驶部分横向间隔开;一卧铺部分,包括一后壁和卧铺结构组件,所述卧铺部分位于驾驶部分后面,通过一对后悬挂支座而被安装到车架装置上,该对悬挂支座位于靠近包含有所说后壁的平面与车架装置的交接处,并相对于所述卧铺部分为横向间隔布置,每一后悬挂支座包括一减震件和一支承悬挂/隔离件;以及独立于车架装置而连接在驾驶结构组件与卧铺结构组件之间的接合装置,所述接合装置在一些不同的位置将卧铺结构组件和驾驶结构组件紧固在一起,形成一基本统一的复合结构,使该复合结构起一个整体单元的作用。
21.一种改善货车牵引车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组件的乘车性及结构整体性的方法,所述的牵引车包括车架装置,一个具有一驾驶结构组件的驾驶部分及一个卧铺部分,所述驾驶部分在靠近所述驾驶结构组件的一前端部分通过第一安装装置被安装到上述车架装置上,所述卧铺部分包括一个基本上为周向延伸的上卧铺结构组件和一个基本为周向延伸的下结构组件,并在靠近所述卧铺结构组件的后端部分通过第二安装装置被装到所述车架装置上,所述方法包括在一些横向分开的位置,通过下接合件将驾驶结构组件的一下部接合到下卧铺结构组件上、以大幅度减少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步骤;在一些横向分开的位置,通过上接合件将驾驶结构组件的一上部接合到上卧铺结构组件上、以大幅度减少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步骤;在相对驾驶部分为横向分开的位置,通过第一支承装置于靠近驾驶结构组件的前面部分位置将其安装到车架装置上、以形成一基本稳定安装的步骤;在相对卧铺部为横向分开的位置,通过第二支承装置于靠近下卧铺结构组件的后面部分位置将其安装到车架装置上、以形成一基本稳定安装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牵引车的标准型驾驶/卧铺结构组件及改善其乘车性及结构整体性的方法。该组件(31)包括一基本沿纵向延伸的车架(33),一具有驾驶结构组件(37)并由第一支座安装到车架上的驾驶单元(35),一具有一卧铺结构组件(40)并由第二支座安装到车架上的卧铺单元(38),以及接合装置。所述接合装置独立于车架地将驾驶结构组件与卧铺结构组件刚性地接合起来,构成一基本统一的复合结构,从而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
文档编号B62D33/06GK1102525SQ9419006
公开日1995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22日
发明者C·E·科斯克, H·R·马洛, J·E·保罗, R·D·查普曼, J·P·宾加曼 申请人:帕卡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