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041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把。
目前,自行车把为固定式,其横向尺寸较大,使整车所占的空间体积变大,当许多自行车放于一起时,停放十分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自行车把,使得整车横向尺寸减小,节省停放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行车把,具有与自行车前叉托架固接的主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主把两侧具有左折把、右折把,可与主把接合的左折把、右折把分别与主把铰接,左折把、右折把圆孔内各安装带一手柄的连接管,左折把、右折把沿其圆周面上各具有一限定手柄滑动的“”形槽,当主把与左、右两折把接合时,分别随手柄动作的两连接管的一部分进入主把圆孔内,起限位作用的手柄设于“”形槽的里侧内,当主把与左、右两折把分离时,连接管脱离主把的圆孔,手柄设于“”形槽的外侧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左折把和右折把的外端设有一圆柱形车锁,主把、左折把、右折把的圆孔内在与连接管配合处设有内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节省停放空间。本实用新型左、右折把与主把铰接,不骑车时,将左右折把弯折,车把横向尺寸变小,整车所占的空间体积变小。
2、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本实用新型左右折把内放有连接管,主把、左右折把的圆孔内在与连接管配合处设有内衬,增加了整车把的刚度,使用时与固定式车把的感觉一样;同时,左、右折把弯折后用一车锁锁住,使车把不随意转动,车锁兼起防盗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离时的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合时的结构视图。
图3为左折把3的主视图。
图4为左折把3的俯视图。
图5为连接管6的结构视图。
图6为右折把1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K向的局部视图。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自行车把包括主把2、左折把3、右折把1、两连接管6,主把2、左折把3、右折把1均具有圆柱形内孔,所述内孔内均有内衬7,内衬7由橡胶或塑料制成。主把中间与自行车的前叉托架固接,它为现有技术。可与主把接合的左、右折把3和1设于主把2两侧,左、右折把分别通过耳板及销轴与主把铰接,铰连接时销轴中心远离车把接合缝处,从而增加了车把接合后的稳定程度。左折把3、右折把1外形为圆柱体形,沿其圆周面上均开有“”形槽8,两“”形槽以主把中心线对称,左、右折把内各设有一连接管6,两连接管6各固接一手柄10,安装手柄10时,通过两折把及连接管上的手柄安装孔9使螺母与手柄内端螺纹连接。手柄10随连接管6的转动或移动沿“”形槽滑动。当主把与左、右折把接合时,向里推动手柄10,两连接管的一部分从主把两侧伸入主把的圆孔内,手柄进入“”形槽的里侧82内,阻止连接管滑脱,实现三者的接合,欲分离(弯折)车把时,需转动手柄10,将其脱离“”形槽的里侧82内,向外推动手柄10,两连接管6脱离主把的圆孔,手柄进入“”形槽的外侧81内,阻止连接管滑脱,实现三者的分离(弯折)。由于主把、左、右折把圆孔内均设有内衬7,因此三者接合后无间隙,连接刚度好,工作可靠。
如图3、图4、图6、图7所示,为使弯折(分离)后的左、右折把不随意转动,在左、右折把外端部设一圆柱形车锁,其锁舌4设于左折把外端部,与之螺纹连接,锁孔11及钥匙孔5设于右折把外端部。车把加锁地增加了防盗性,如将锁舌稍加改变还可将多辆自行车串联锁在一起。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把,具有与自行车前叉托架固接的主把,其特征在于主把(2)两侧具有左折把(3)、右折把(1),可与主把(2)接合的左折把(3)、右折把(1)分别与主把(2)铰接,左折把(3)、右折把(1)圆孔内各安装带一手柄(10)的连接管(6),左折把(3)、右折把(1)沿其圆周面上各具有一限定手柄(10)滑动的“”形槽(8),当主把与左、右两折把接合时,分别随手柄(10)动作的两连接管的一部分进入主把圆孔内,起限位作用的手柄(10)设于“”形槽的里侧(82)内,当主把与左、右两折把分离时,连接管脱离主把的圆孔,手柄设于“”形槽的外侧(8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把,其特征在于左折把(3)和右折把(1)的外端设有一圆柱形车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把,其特征在于主把(2)、左折把(3)、右折把(1)的圆孔内在与连接管(6)配合处设有内衬(7)。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把,包括主把、与主把铰接的左折把、右折把、设于左右两折把圆孔内的两连接管,左、右折把上分别具有与连接管固接的手柄滑动的“冂”形槽,借助该槽的限位,实现左、右折把与主把的接合与分离。左、右折把外端部还可具有一车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节省自行车停放空间等特点。
文档编号B62K21/00GK2283607SQ9620822
公开日1998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13日
发明者刘彦超 申请人:刘彦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