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809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人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推车。
现有技术中,婴儿推车设有双座位的有许多结构,双座位用于承载两个小孩,或在某些国家里一个座位让婴儿乘坐,而另一个座位放置洋娃娃或宠物,因此双人童车有广泛的市场。现有的双人童车分为双座并排式或前后设置式结构,对于前后设置式双人童车,由于后一个座位与前一个座位处于同一个高度,因此后一个座位的婴儿视线被前一个座位的婴儿所阻碍,婴儿都不愿坐后座位;另外后一个座位的上方侧部即为推手杆,该推手杆所在的位置正好为婴儿处于坐姿时的头部的位置,因此婴儿的头部左右摇摆时易碰到推手杆上,影响儿童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车座及后车座都能安全使用的双人童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人童车,由两个侧支架及横向连接所述的侧支架的至少两杆横连杆组成,所述的每个侧支架包括前腿、后腿、设置于所述的前腿的下方的前轮、设置于所述的后腿的下方的后轮、推手杆、前部与所述的前腿可转动连接且后部与所述的后腿可转动连接的篮框连杆,该篮框连杆基本上水平设置;前车座位于所述的两个侧支架之间并且与所述的篮框连杆的前部相连接;所述的后腿上可转动连接有基本上水平设置的后座杆,所述的后座杆高于所述的篮框连杆,并且所述的后座杆上可转动连接有后座支撑杆的一端部,所述的后座支撑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篮框连杆或所述的推手杆可转动连接,后车座设置于所述的前车座的后部并位于两个侧支架之间,所述的后车座与所述的后座杆相连接;所述的后车座上的座面高于所述的前车座上的座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后车座的座底部高于前车座的座底部,因此位于后车座的婴儿处于坐姿时,头部高出推手杆许多,转动、摇摆头部不会再碰到推手杆上;另外位于后座位上的婴儿由于后车座的高度提高,因此不受前车座的婴儿的影响,可对前方的景色观察;前车座及后车座的设置均不影响整个童车的折叠。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打开状态下的侧支架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在打开状态下的侧支架结构示意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在打开状态下的侧支架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在打开状态下的侧支架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折叠状态下的侧支架结构示意图;其中[1]、推手杆;[2]、前座靠背杆;[3]、前座扶手杆;[4]、篮框连杆;[5]、前腿;[6]、前轮;[7]、后轮;[8]、后腿;[9]、后座支撑杆;[10]、后座杆;[11]、后座靠背杆;[12]、后座扶手杆;[13]、后座前连杆;实施例参见附
图1至附图5,一种双人童车,由两个侧支架及横向连接所述的侧支架的至少两杆横连杆组成,所述的每个侧支架包括前腿[5]、后腿[8]、设置于所述的前腿[5]的下方的前轮[6]、设置于所述的后腿[8]的下方的后轮[7]、推手杆[1]、前部与所述的前腿[5]可转动连接且后部与所述的后腿[8]可转动连接的篮框连杆[4],该篮框连杆[4]基本上水平设置;前车座位于所述的两个侧支架之间并且与所述的篮框连杆[4]的前部相连接;所述的后腿[8]上可转动连接有基本上水平设置的后座杆[10],所述的后座杆[10]向与所述的后腿[8]的可转动连接部的后方延伸,所述的后车座设置于所述的后座杆[10]的后延伸部上,所述的后座杆[10]高于所述的篮框连杆[4],一般设置所述的后座杆[10]高于所述的篮框连杆[4]3至20厘米。并且所述的后座杆[10]上可转动连接有后座支撑杆[9]的一端部,所述的后座支撑杆[9]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篮框连杆[4](如附
图1)或所述的推手杆[1](如附图2)可转动连接,后车座设置于所述的前车座的后部并位于两个侧支架之间,所述的后车座与所述的后座杆[10]相连接;所述的后车座上的座面高于所述的前车座上的座面。
参见附
图1、附图3、附图4、附图5,所述的篮框连杆[4]向与所述的后腿[8]的可转动连接处的后部延伸形成篮框连杆[4]的后延伸部,所述的后座支撑杆[9]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篮框连杆[4]的后延伸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后座杆[10]与所述的后腿[8]的可转动连接部位于后腿[8]与篮框连杆[4]的可转动连接部的上方。
所述的后座杆[10]的后部可转动连接有后座靠背杆[11],所述的后座靠背杆[11]向后上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的推手杆[1]之间设有位置锁定装置,该位置锁定装置使得所述的后座靠背杆[11]可以调节其角度。
参见附
图1、附图2、附图3、附图5,所述的篮框连杆[4]上可转动连接有前座靠背杆[2]的下端部,所述的前座靠背杆[2]上可转动连接有前座扶手杆[3]的后端部,所述的前座扶手杆[3]的前端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的前腿[5]上。
所述的推手杆[1]的前端部与所述的前腿[5]的后端部可转动连接,该可转动连接处设有锁定装置,所述的后腿[8]的上端部与所述的推手杆[1]可转动连接。所述的锁定装置解锁后,本实用新型可如附图5所示折叠,而锁定装置锁定时可如附
图1至4所示稳定地处于打开状态下。
参见附图3,所述的后座靠背杆[11]上可转动连接有后座扶手杆[12]的后端部,该后座扶手杆[12]作为后车座上的婴儿的侧扶手杆,所述的后座扶手杆[12]向前方延伸,并且所述的后座杆[10]的前部可转动连接有后座前连杆[13]的下端部,所述的后座前连杆[13]的上端部与所述的后座扶手杆[12]的前端部可转动连接。
参见附图4,所述的前车座通过锁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的篮框连杆[4]的前部,解锁该锁定装置时,前车座可以从篮框连杆[4]上取下。
权利要求1.一种双人童车,由两个侧支架及横向连接所述的侧支架的至少两杆横连杆组成,所述的每个侧支架包括前腿[5]、后腿[8]、设置于所述的前腿[5]的下方的前轮[6]、设置于所述的后腿[8]的下方的后轮[7]、推手杆[1]、前部与所述的前腿[5]可转动连接且后部与所述的后腿[8]可转动连接的篮框连杆[4],该篮框连杆[4]基本上水平设置;其特征在于前车座位于所述的两个侧支架之间并且与所述的篮框连杆[4]的前部相连接;所述的后腿[8]上可转动连接有基本上水平设置的后座杆[10],所述的后座杆[10]高于所述的篮框连杆[4],并且所述的后座杆[10]上可转动连接有后座支撑杆[9]的一端部,所述的后座支撑杆[9]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篮框连杆[4]或所述的推手杆[1]可转动连接,后车座设置于所述的前车座的后部并位于两个侧支架之间,所述的后车座与所述的后座杆[10]相连接;所述的后车座上的座面高于所述的前车座上的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座杆[10]高于所述的篮框连杆[4]3至2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篮框连杆[4]向与所述的后腿[8]的可转动连接处的后部延伸形成篮框连杆[4]的后延伸部,所述的后座支撑杆[9]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篮框连杆[4]的后延伸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后座杆[10]与所述的后腿[8]的可转动连接部位于后腿[8]与篮框连杆[4]的可转动连接部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座杆[10]的后部可转动连接有后座靠背杆[11],所述的后座靠背杆[11]向后上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的推手杆[1]之间设有位置锁定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篮框连杆[4]上可转动连接有前座靠背杆[2]的下端部,所述的前座靠背杆[2]上可转动连接有前座扶手杆[3]的后端部,所述的前座扶手杆[3]的前端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的前腿[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手杆[1]的前端部与所述的前腿[5]的后端部可转动连接,该可转动连接处设有锁定装置,所述的后腿[8]的上端部与所述的推手杆[1]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人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座靠背杆[11]上可转动连接有后座扶手杆[12]的后端部,所述的后座扶手杆[12]向前方延伸,并且所述的后座杆[10]的前部可转动连接有后座前连杆[13]的下端部,所述的后座前连杆[13]的上端部与所述的后座扶手杆[12]的前端部可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车座通过锁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的篮框连杆[4]的前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座杆[10]向与所述的后腿[8]的可转动连接部的后方延伸,所述的后车座设置于所述的后座杆[10]的后延伸部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人童车,由两个侧支架及横向连接所述的侧支架的至少两杆横连杆组成,所述的每个侧支架包括前腿(5)、后腿(8)、前轮(6)、后轮(7)、推手杆(1)、篮框连杆(4);其特征在于:前车座位于所述的两个侧支架之间并且与所述的篮框连杆(4)的前部相连接;所述的后腿(8)上可转动连接有基本上水平设置的后座杆(10),所述的后座杆(10)高于所述的篮框连杆(4)。由于后车座的座底部高于前车座的座底部,故后车座上的婴儿摇摆头部不会再碰到推手杆上;后座位上的婴儿可对前方的景色观察。
文档编号B62B7/04GK2417096SQ9923038
公开日2001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17日
发明者宋郑还, 贺新军, 高翔 申请人:好孩子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