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人儿童推车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2213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人儿童推车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人儿童推车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面上的双人座位的儿童推车,两个座位的设置有并排结构和前后结构。并排结构体形较大,难以收拆,且不利于携带和运输,,可折叠的双人推车左右并排式结构不仅设置复杂,且在进行展开或折叠操作时,需要操作左右两边的后平撑,操作不便。前后设置的一般都是两个座位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当儿童想睡觉时,座位的靠背无法倾斜或平躺放置。坐立姿势睡觉,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发育,不利于健康。
[0003]另外,上述的两种结构的儿童推车不利于两个儿童之间的互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的儿童推车不能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人儿童推车连接机构。通过该连接机构,可以实现儿童推车双人座位相对设置。从而达到两个座位互不干涉,进而为实现两个座位独立地调节靠背角度达到同时平躺的效果。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人儿童推车连接机构,包括主车架、用于承载主车架前后两个座位的座位承载架,所述主车架包括前脚管和后脚管,前脚管和后脚管构成A形结构,所述座位承载架上部与前脚管和后脚管的上部铰接,座位承载架下部通过联动杆与前脚管和后脚管的下部铰接。
[0007]本申请的连接机构通过上部与主车架的铰接,下部采用联动杆铰接,从而实现了可折叠效果。这种折叠过程是两端向中间收缩。另外座位承载架的前后部位均可以承载一个座位,这样两个座位采用相对设置。本申请的机构为进一步的相对座位双人儿童推车提供了基础。
[0008]优选的,所述座位承载架包括上连杆、后连杆、下连杆、和用于固定下连杆的前部并且下连杆可以在其内做滑动动作的连杆滑套;上连杆与前脚管和后脚管的上部铰接,上连杆的后端与后连杆的上部铰接,后连杆的下部与下连杆的后端铰接,下连杆前部插入所述连杆滑套内;所述联动杆包括前联动杆和后联动杆,连杆滑套通过前联动杆与前脚管铰接,后连杆中部通过后联动杆与后脚管铰接。
[0009]上连杆、后连杆、下连杆以及通过下连杆通过连杆滑套、前联动杆间接连接的前脚管在正常状态下共同形成一个可以活动的四边机构,同时,上连杆、后连杆、后联动杆和后脚管形成另外一个可以活动的四边机构,两个活动的四边机构达到了主车架与座位承载架同时折叠展开的效果,在这个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中,都是通过下连杆前部与连杆滑套的相对滑动控制的。
[0010]优选的,所述主车架下设有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分别于前脚管和后脚管的下端相连。
[0011]优选的,所述主车架顶部设有提手。
[0012]优选的,所述主车架还包括推把,所述推把与后连杆的上端相连。
[0013]优选的,所述下连杆前部设有限位销钉。
[0014]优选的,所述后脚管上与后连杆适配位置设有用于将后连杆底端与后脚管进行锁紧的锁头机构。
[00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0016]I结构简单,整体可以进行折叠;
[0017]2折叠方便,打开简便,整体结构紧凑;
[0018]3为前后两个相对座位的儿童推车提供基础,从而使得两个相对座位的儿童推车能够达到座位互不干涉的目的,进而实现同时为儿童提供平躺的功能,扩大了使用功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人儿童推车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人儿童推车连接机构的装配双人座位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主车架,2座位承载架,3前脚管,4后脚管,5联动杆,6上连杆,7后连杆,8下连杆,9连杆滑套,10前联动杆,11后联动杆,12前轮组件,13后轮组件,14提手,15推把,16限位销钉,17锁头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0023]如果无特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本领域常用的原料,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
[0024]一种双人儿童推车连接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主车架1、用于承载主车架I前后两个座位的座位承载架2,所述主车架I包括前脚管3和后脚管4,前脚管3和后脚管4构成A形结构,所述座位承载架2上部与前脚管3和后脚管4的上部铰接,座位承载架2下部通过联动杆5与前脚管3和后脚管4的下部铰接。
[0025]如图2所示,承载主车架I的前后承载了两个相对设置的座位;座位承载架2包括上连杆6、后连杆7、下连杆8、和用于固定下连杆8的前部并且下连杆8可以在其内做滑动动作的连杆滑套9 ;上连杆6与前脚管3和后脚管4的上部铰接,上连杆6的后端与后连杆7的上部铰接,后连杆7的下部与下连杆8的后端铰接,下连杆8前部插入所述连杆滑套9内;所述联动杆5包括前联动杆10和后联动杆11,连杆滑套9通过前联动杆10与前脚管3铰接,后连杆7中部通过后联动杆11与后脚管4铰接,同时,下连杆8前部设有限位销钉16,从而避免下连杆8从连杆滑套9脱落导致主车架I与座位承载架2散架。
[0026]主车架I下部设有前轮组件12和后轮组件13,前轮组件12和后轮组件13分别于前脚管3和后脚管4的下端相连,主车架I的顶部设有提手14。主车架I还设置有推把15,推把15与后连杆7的上端相连,并与后连杆7形成一个整体。
[0027]为了将后连杆7进行稳定,后脚管4上与后连杆7适配位置设有用于将后连杆7底端与后脚管4进行锁紧的锁头机构17。该锁头机构17将后连杆7的底端与后脚管4进行固定锁止。达到稳固整体的目的。
[0028]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控制下连杆8与连杆滑套9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整体的折叠和展开。
【主权项】
1.一种双人儿童推车连接机构,包括主车架(I )、用于承载主车架(I)前后两个座位的座位承载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I)包括前脚管(3)和后脚管(4),前脚管(3)和后脚管(4)构成A形结构,所述座位承载架(2)上部与前脚管(3)和后脚管(4)的上部铰接,座位承载架(2)下部通过联动杆(5)与前脚管(3)和后脚管(4)的下部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儿童推车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承载架(2)包括上连杆(6)、后连杆(7)、下连杆(8)、和用于固定下连杆(8)的前部并且下连杆(8)可以在其内做滑动动作的连杆滑套(9);上连杆(6)与前脚管(3)和后脚管(4)的上部铰接,上连杆(6)的后端与后连杆(7)的上部铰接,后连杆(7)的下部与下连杆(8)的后端铰接,下连杆(8)前部插入所述连杆滑套(9)内;所述联动杆(5)包括前联动杆(10)和后联动杆(11),连杆滑套(9 )通过前联动杆(10 )与前脚管(3 )铰接,后连杆(7 )中部通过后联动杆(11)与后脚管(4)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儿童推车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I)下设有前轮组件(12)和后轮组件(13),前轮组件(12)和后轮组件(13)分别于前脚管(3)和后脚管(4)的下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儿童推车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I)顶部设有提手(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儿童推车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I)还包括推把(15),所述推把(15)与后连杆(7)的上端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儿童推车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杆(8)前部设有限位销钉(1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儿童推车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脚管(4)上与后连杆(7)适配位置设有用于将后连杆(7)底端与后脚管(4)进行锁紧的锁头机构(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人儿童推车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包括主车架、用于承载主车架前后两个座位的座位承载架,所述主车架包括前脚管和后脚管,前脚管和后脚管构成A形结构,所述座位承载架上部与前脚管和后脚管的上部铰接,座位承载架下部通过联动杆与前脚管和后脚管的下部铰接。该连接机构结构简单,整体可以进行折叠;同时,折叠方便,打开简便,整体结构紧凑,为前后两个相对座位的儿童推车提供基础。
【IPC分类】B62B7/06
【公开号】CN204674653
【申请号】CN201520277956
【发明人】徐银昌, 徐品迪, 史忠山, 勾启伟
【申请人】宁波神马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