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及其背靠角度调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21126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婴儿车及其背靠角度调整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婴儿车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固定于车架本体上的固定座及连接于背靠上且相对于所述固定座旋转的驱动座,所述固定座设置至少两个卡槽,所述卡槽呈弧形分布形成多段位式结构,所述驱动座具有与所述卡槽卡合的锁定件,所述卡槽和所述锁定件可在一选择角度位置对接卡合以将所述驱动座相对于所述固定座锁定;由于固定座上设置的卡槽呈弧形分布并形成多段位式结构,因此当驱动座上的锁定件对接卡合在不同段位的卡槽内时,背靠相对于车架本体的倾斜角度即不同,从而实现本发明婴儿车的背靠角度的多段式调节,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的婴儿车。
【专利说明】
婴儿车及其背靠角度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车及其调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背靠角度可多段式调节的婴儿车及其背靠角度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婴儿车一般都包含一车架本体及一背靠。为了让乘坐于婴儿车内的婴儿更舒适,大部分婴儿车的背靠都是可相对于框架本体旋转并改变倾斜角度的设计;因此,一般婴儿车通常会设置背靠角度调整机构,使得背靠的角度可被调整,例如美国专利第6,830,254号专利案、中国专利第ZL200720171699.3号专利案,及中国专利第ZL200820147287.0号专利案。
[0003]在美国专利第6,830,254号专利案中,婴儿车的座框安装在脚杆单元上,背靠与座框枢接而容许其相对座框转动,在脚杆单元与背靠之间设置一定位座,通过一设置其上的卡槽型式的第一定位件,及一设置在背靠上的接合销型式的第二定位件,使得背靠能相对座框定位在一选择的角度位置。欲调整背靠角度时,借由操控释锁件使得连动钢线拉动第二定位件脱离第一定位件后,使用者即可调整背靠的角度。
[0004]中国专利第ZL200720171699.3号专利案中,婴儿车的背靠借由拉带支承而维持一倾斜角度,通过调整拉带长度来调节背靠的角度,并利用一锁扣装置固定拉带的使用长度。
[0005]另外,中国专利第ZL200820147287.0号专利案中,童车的背靠支架铰接在一横向支架上,欲调整背靠支架的倾斜角度时可操作控制手柄,通过例如绳索的连接机构控制活动定位卡块脱离定位座,靠背支架即可调整角度,达到合适的位置后再操作控制手柄,控制活动定位卡块与定位座卡定而实现定位目的。
[0006]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可调整背靠角度的婴儿车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可调整背靠角度的婴儿车,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背靠角度可多段式调节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
[0008]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背靠角度调整装置的婴儿车,该背靠角度调整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能使背靠角度多段式调节。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婴儿车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所述的婴儿车包括车架本体及相对于所述车架本体可改变倾斜角度的背靠,其中,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车架本体上的固定座及连接于所述背靠上且相对于所述固定座旋转的驱动座,所述固定座设置至少两个卡槽,所述卡槽呈弧形分布形成多段位式结构,所述驱动座具有与所述卡槽卡合的锁定件,所述卡槽和所述锁定件可在一选择角度位置对接卡合以将所述驱动座相对于所述固定座锁定。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固定于车架本体上的固定座及连接于背靠上且相对于固定座旋转的驱动座,且固定座上设置的卡槽呈弧形分布并形成多段位式结构,因此当驱动座上的锁定件对接卡合在不同段位的卡槽内时,背靠相对于车架本体的角度即不同,从而实现背靠角度的多段式调节,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
[0011]较佳地,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座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一操作件连接。
[0012]较佳地,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还包括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支撑件及手柄,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背靠管枢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枢接,所述手柄藉由所述支撑件支撑。
[0013]较佳地,所述操作件及所述手柄均具有向外凸伸出的供手指拉动的抓持部。
[0014]较佳地,所述连接件呈硬质结构,所述连接件支撑所述操作件。
[0015]较佳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操作件相互独立。
[0016]较佳地,所述驱动座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呈滑动的套设于所述背靠的背靠管上,藉由所述驱动件的滑动带动所述锁定件插入或脱离所述卡槽。
[0017]较佳地,所述背靠管上开设有呈长条状的第一限位孔,藉由所述第一限位孔限定所述驱动件相对于所述背靠管滑动的距离。
[0018]较佳地,所述锁定件呈长条状,所述锁定件呈滑动的设置于所述背靠管中,且所述锁定件的下端凸伸出所述背靠管的自由端并形成与所述卡槽卡合的锁定部,所述锁定件的上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驱动件同步相对于所述背靠管滑动。
[0019]较佳地,所述锁定部的自由端呈倾斜结构。
[0020]较佳地,所述卡槽呈齿状结构。
[0021]较佳地,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还包括第一销钉,所述第一销钉穿过所述驱动件、背靠管的第一限位孔及锁定件,所述第一销钉使所述驱动件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内滑动,且藉由所述第一销钉使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驱动件同步相对于所述背靠管滑动。
[0022]较佳地,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恒将所述锁定件朝向所述卡槽偏压。
[0023]较佳地,所述锁定件上开设有呈长条状的第二限位孔,一第二销钉穿过所述背靠管及所述第二限位孔,藉由所述第二限位孔进一步限定所述驱动件相对于所述背靠管滑动的距离。
[0024]较佳地,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长度相同。
[0025]较佳地,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背靠管枢接。
[0026]较佳地,所述第二销钉设置所述固定座上,藉由所述第二销钉使所述背靠管与所述固定座枢接。
[0027]较佳地,所述固定座具有向所述驱动座凸伸出的卡合部,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卡合部上。
[0028]较佳地,所述卡槽以所述第二销钉为圆心等径的设置于所述卡合部上。
[0029]较佳地,所述卡合部位于所述锁定件的正下方。
[0030]较佳地,所述卡合部的外轮廓呈弧形结构。
[0031]较佳地,所述连接件呈柔性结构,所述操作件呈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手柄上。
[0032]较佳地,所述连接件为织带。
[0033]较佳地,所述手柄具有向所述操作件凸伸出的滑动柱,所述操作件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柱呈滑动的卡设于所述滑动槽内。
[0034]较佳地,所述驱动件具有朝向所述固定座凸伸的触动部,所述触动部与所述固定座呈斜面互补的滑动接触,所述驱动件的触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座的滑动可将所述锁定件推离与所述卡槽的卡合位置。
[0035]较佳地,所述锁定件呈水平的设置于所述背靠管的自由端且朝所述卡槽凸伸。
[0036]较佳地,所述锁定件呈柱状结构。
[0037]较佳地,所述卡槽呈水平向内凹陷的凹陷结构。
[0038]较佳地,所述凹陷结构的侧壁为倾斜结构。
[0039]较佳地,所述固定座面朝所述驱动座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槽壁上形成第一倾斜面部,所述触动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部呈斜面互补且滑动接触的第二倾斜面部。
[0040]较佳地,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恒将所述驱动件的触动部朝向所述固定座的弧形槽内偏压。
[0041]较佳地,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还包括呈扇形结构的段位卡合件,所述段位卡合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内,所述弧形槽及所述卡槽均设置于所述段位卡合件上。
[0042]较佳地,所述段位卡合件呈水平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内。
[0043]较佳地,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还包括第三弹性组件,所述第三弹性组件恒将所述段位卡合件朝向所述驱动座偏压。
[0044]本发明提供的婴儿车,包括车架本体及背靠,其还包括如上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所述背靠藉由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可相对于所述车架本体改变倾斜角度。
[0045]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婴儿车具有背靠角度调整装置,该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固定于车架本体上的固定座及连接于背靠上且相对于所固定座旋转的驱动座,且固定座上设置的卡槽呈弧形分布并形成多段位式结构,因此当驱动座上的锁定件对接卡合在不同段位的卡槽内时,背靠相对于车架本体的倾斜角度即不同,从而实现本发明婴儿车的背靠角度的多段式调节,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0046]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的婴儿车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48]图3是图2中驱动座与背靠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4是图3中驱动座与背靠管连接的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0050]图5是图4中驱动座与背靠管分解的结构不意图。
[0051]图6是具有本发明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的婴儿车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2]图7是图6中透视出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及拆除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3]图8是图7中驱动座与背靠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54]图9是图8中调整机构与连接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55]图10是图7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56]图11是图7中背靠角度调整装置的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7]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
[0058]如图1及图6所示,本发明的婴儿车100包括车架本体10、相对于所述车架本体10可改变倾斜角度的背靠20及背靠角度调整装置30,所述背靠20藉由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30可相对于所述车架本体10改变倾斜角度,从而实现背靠20角度的调整,为了实现背靠20角度调整及整体婴儿车的稳定性,本发明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30理所当然的是呈对称的设置在车架本体10的两侧上。以下继续结合图2-图5及图7-11对本发明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30作一详细的说明:
[0059]具体地,图1-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背靠角度装置30的第一实施例,图6-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背靠角度装置30的第二实施例。
[0060]第一实施例:
[0061]结合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背靠角度调整装置30包括固定于所述车架本体10上的固定座31及连接于所述背靠20上且相对于所述固定座31旋转的驱动座32,所述固定座31设置至少两个卡槽310,所述卡槽310呈弧形分布形成多段位式结构,所述驱动座32具有与所述卡槽310卡合的锁定件320,所述卡槽310和所述锁定件320可在一选择角度位置对接卡合以将所述驱动座32相对于所述固定座31锁定;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固定座31上设置五个卡槽310,五个卡槽310呈弧形分布从而形成五段位式结构,锁定件320卡合在不同位置的卡槽310内时,驱动座32相对于固定座31固定在不同的角度,从而使得背靠20相对于车架本体10呈不同的倾斜角度,实现背靠20角度的调整;该卡槽310的具体数量的设置及锁定件320具体卡合于什么位置的卡槽310内的选择,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实际情况的需求下,无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作出选择的,因此在此不再详细描述。由于本发明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30包括固定于车架本体10上的固定座31及连接于背靠20上且相对于固定座31旋转的驱动座32,且固定座31上设置的卡槽310呈弧形分布并形成多段位式结构,因此当驱动座32上的锁定件320对接卡合在不同段位的卡槽310内时,背靠20相对于车架本体10的角度即不同,从而实现背靠角度的多段式调节,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
[0062]继续结合图2及图3所示,为了便于执行锁定件320与卡槽310的对接卡合,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30还包括连接件33,所述连接件33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座32连接,所述连接件33的另一端与一操作件330连接,该连接件33为刚性结构,从而能直接将操作件330支撑起来;使用时沿图3中箭头Fl的方向拉该操作件330,操作件330的拉动将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接件33 —起移动,连接件33的移动将带动驱动座32的锁定件320从与其卡合的卡槽310中脱离出来,从而解除驱动座32与固定座31的锁定,解除该二者的锁定后,使用者根据需要对背靠20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当背靠20的倾斜角度调整到位后,解除Fl方向的施力,重新使得锁定件320插入卡槽310中,从而完成背靠角度的调整;通过操作件330与连接件33的配合来执行锁定件320与卡槽310的插入(即,二者锁定)或脱离(即,二者释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0063]继续结合图3及图4所示,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30还包括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支撑件38及手柄39,所述支撑件38的一端与所述背靠管21枢接,所述支撑件38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39枢接,所述手柄39藉由所述支撑件38支撑;藉由拉动所述手柄38将使得背靠管21在支撑件38的作用下而折叠。
[0064]继续结合图3及图4所示,为了更好的操作所述操作件330及手柄39,所述操作件330具有向外凸伸出的供手指拉动的抓持部331,所述手柄39同样具有向外凸伸出的供手指拉动的抓持部391。
[0065]较佳者,所述连接件33呈硬质结构,如金属结构、硬塑胶结构等均可,从而使得所述连接件33将所述操作件330支撑起来。
[0066]较佳者,由于所述连接件33能将所述操作件330独立的支撑起来,因此所述连接件33与所述操作件330相互独立。
[0067]继续结合图2-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便于执行锁定件320与卡槽310的对接卡合,所述驱动座32还包括驱动件34,所述驱动件34呈滑动的套设于所述背靠20的背靠管21上,该驱动件34与上述连接件33的一端连接,该连接件33的另一端与上述操作件330连接,使得当操作操作件330时,操作件330通过连接件33的连接作用将直接对驱动件34进行操作,从而使得驱动件34与操作件330 —起移动,而驱动件34的滑动将带动锁定件320插入或脱离卡槽310,具体地沿图3所示的箭头Fl的方向操作时,锁定件320从卡槽310中脱离;通过该驱动件34的设置进一步的确保了通过操作件330来控制锁定件320与卡槽310对接卡合的稳定性和操作的便利性。
[0068]结合图2-图5所示,其揭露了两种驱动座32的移动距离的限定方式,其中第一种限定方式描述如下:所述背靠管21上对应上述驱动件34滑动处开设有呈长条状的第一限位孔341,驱动件34对应第一限位孔341开设有安装孔342,所述锁定件320对应安装孔342开设有固定孔343,所述第一销钉344穿过驱动件34的安装孔342、背靠管21的第一限位孔341及锁定件的固定孔343,所述第一销钉344使所述驱动件34的滑动距离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341内,且藉由所述第一销钉344使所述锁定件320与所述驱动件34同步相对于所述背靠管21滑动,从而在操作件330的拉动下,驱动件34将带动锁定件320在第一限位孔341的限位距离下在背靠管21内同步滑动。
[0069]继续结合图2-图5所示,所述锁定件320呈长条状,所述锁定件320呈滑动的设置于所述背靠管21中,且所述锁定件320的下端凸伸出所述背靠管320的自由端并形成与所述卡槽310卡合的锁定部321,所述锁定件320的上端与所述驱动件34通过第一销钉344连接,从而所述锁定件320与所述驱动件34同步相对于所述背靠管21滑动;呈长条状的锁定件320能轻松且隐蔽的安装在背靠管21中,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同时还可利用背靠管21的管内壁对锁定件320的滑动起引导作用。
[0070]继续结合图2-图5所示,为了确保在自然状态(即,不需要改变背靠倾斜角度的状态)锁定件320始终卡合于卡槽310内,保证整个婴儿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30还包括第一弹性组件35,所述第一弹性组件35呈压缩状的抵压于锁定件320的上端与背靠管21之间,即所述第一弹性组件35恒将所述锁定件320朝向所述卡槽310偏压,从而确保自然状态时锁定件320始终与卡槽310卡合;同时也为通过操作操作件330使得锁定件320脱离卡槽310的卡合后,锁定件320在第一弹性组件35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可重新自动回复于卡槽310中与其卡合,实现锁定件320的自动复位功能。
[0071]以下为驱动座32的移动距离的第二种限定方式:结合图2-图5所示,所述锁定件320上开设有呈长条状的第二限位孔322,所述背靠管21对应第二限位孔322开有连接孔323,第二销钉324穿过所述背靠管21的连接孔323及锁定件320的第二限位孔322,藉由所述第二销钉324与第二限位孔322的配合,进一步限定了驱动件34相对于所述背靠管21滑动的距离。
[0072]以上所描述的两种驱动座32的移动距离限定方式可单独实施也可同时实施,当然,在同时实施下可更加确保锁定件320的稳定性及驱动座32的耐用性。更具体地,若同时实施时所述第一限位孔341与所述第二限位孔322长度可相同也可不同,若不同时,驱动座32的移动距离则依较短的限位孔而定;当向上拉动操作件330(即,图3中箭头Fl的方向),锁定件320将向上移动,最终锁定件320的锁定部321脱离与卡槽310的卡合,为了防止锁定件320无休止的向上移动,锁定件320移动到一定距离时,第二销钉324与第二限位孔322的下边缘抵触,或第一销钉344与第一限位孔341的上边缘抵触,从而锁定件320无法进行移动,此时由第一限位孔341或第二限位孔322或两限位孔同时对锁定件320向上移动进行了限制;综上,第一限位孔341及第二限位孔322均能单独有效的对锁定件320进行限位,选用二者之一即可,当然二者均用也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0073]继续结合图2及图5所示,所述第二销钉324设置所述固定座31上,藉由所述第二销钉324使所述背靠管21与所述固定座31枢接,即背靠管21能绕第二销钉324相对于固定座31转动,背靠管21的转动便实现了背靠角度的倾斜调节。
[0074]继续结合图2及图5所示,为了更好的便于在固定座31上设置卡槽310,所述固定座31具有向所述驱动座32凸伸出的卡合部31a,所述卡槽310设置于所述卡合部31a上;更具体地,所述卡槽310以所述第二销钉324为圆心等径的设置于所述卡合部31a上。
[0075]较佳者,所述卡合部31a位于所述锁定件320的正下方。
[0076]较佳者,所述卡合部31a的外轮廓呈弧形结构。
[0077]较佳者,连接件33与操作件330及驱动座32均为枢接。
[0078]较佳者,所述锁定部321的自由端呈倾斜结构。
[0079]较佳者,所述卡槽310呈齿状结构。
[0080]较佳者,所述锁定部321自由端的倾斜结构及所述卡槽310的齿状结构可同时实施或择一实施,其目的均在于让使用者不需施力于操作件330即可使背靠20朝竖直的方向调整倾斜角度;而两者若同时实施时,锁定部321的自由端与卡槽310呈斜面配合,如此可于操作时达到更加省力的功效。
[0081]第二实施例:
[0082]结合图6-图8所示,本发明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30'包括固定于所述车架本体10上的固定座31'及连接于所述背靠20上且相对于所述背靠20滑动的驱动座32',所述固定座31'设置至少两个卡槽310',所述卡槽310'呈弧形分布形成多段位式结构,所述驱动座32'具有与所述卡槽310'卡合的锁定件320',所述卡槽310'和所述锁定件320'可在一选择角度位置对接卡合以将所述驱动座32'相对于所述固定座31'锁定;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固定座31'上同样设置五个卡槽310',五个卡槽310'呈弧形分布从而形成五段位式结构,而锁定件320'为一固定于背靠20上的凸柱,当锁定件320'卡合在不同位置的卡槽310'内时,驱动座32'相对于固定座31'固定在不同的角度,从而使得背靠20相对于车架本体10呈不同的倾斜角度,实现背靠20角度的调整;该卡槽310'的具体数量的设置及锁定件320'具体卡合于什么位置的卡槽310'内的选择,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实际情况的需求下,无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作出选择的,因此在此不再详细描述。由于本发明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30'包括固定于车架本体10上的固定座31'及连接于背靠20上且相对于背靠20滑动的驱动座32',且固定座31'上设置的卡槽310'呈弧形分布并形成多段位式结构,因此当驱动座32'上的锁定件320'对接卡合在不同段位的卡槽310'内时,背靠20相对于车架本体10的角度即不同,从而实现背靠20角度的多段式调节,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
[0083]继续结合图6-图8所示,为了便于执行锁定件320'与卡槽310'的对接卡合,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30'还包括连接件33',所述连接件33'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座32'连接,所述连接件33'的另一端与一操作件330'连接,本实施例中该连接件33'为柔性结构的织带,所述操作件330'呈滑动的设置在背靠20上(即,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件33'亦可使用刚性组件,如此操作件330'亦可不与背靠20连接);使用时沿图8中箭头Dl的方向拉动该操作件330',操作件330'的拉动将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接件33' —起移动,连接件33'的移动将带动驱动座32'的锁定件320'从与其卡合的卡槽310'中脱离出来,从而解除驱动座32'与固定座31'的锁定,解除该二者的锁定后,使用者根据需要对背靠20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当背靠20的倾斜角度调整到位后,重新使得锁定件320'插入卡槽310'中,从而完成背靠角度的调整;通过操作件330'与连接件33'的配合来执行锁定件320'与卡槽310'的插入(即,二者锁定)或脱离(即,二者释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0084]继续结合图8及图9所示,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30'还包括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支撑件38'及手柄39',所述支撑件38'的一端与所述背靠管21枢接,所述支撑件38'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39'枢接,所述手柄39'藉由所述支撑件38'支撑;藉由拉动所述手柄38'将使得背靠管21'在支撑件38'的作用下而折叠。
[0085]继续结合图8及图9所示,为了更好的操作所述操作件330'及手柄39',所述操作件330'具有向外凸伸出的供手指拉动的抓持部331',所述手柄39'同样具有向外凸伸出的供手指拉动的抓持部391。
[0086]较佳者,所述连接件33'为织带时,为了便于支撑所述操作件330',所述操作件330'呈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手柄39'上。
[0087]继续结合图8及图9所示,为了更好的使得操作件330'能在手柄39'上滑动,所述手柄39'具有向所述操作件330'凸伸出的滑动柱392',所述操作件330'开设有滑动槽332',所述滑动柱392'呈滑动的卡设于所述滑动槽332'内。
[0088]继续结合图6-图8所示,为了进一步便于执行锁定件320'与卡槽310'的对接卡合,所述驱动座32'还包括驱动件34',所述驱动件34'呈滑动的套设于所述背靠20的背靠管21上,该驱动件34'与上述连接件33'的一端连接,该连接件33'的另一端与上述操作件330'连接,使得当操作操作件330'时,操作件330'通过连接件33'的连接作用将直接对驱动件34'进行操作,从而使得驱动件34'与操作件330' —起移动,而驱动件34'的滑动将带动锁定件320'插入或脱离卡槽310' ;通过该驱动件34'的设置进一步的确保了通过操作件330'来控制锁定件320'与卡槽310'对接卡合的稳定性和操作的便利性。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背靠管21上同样开设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第一限位孔(图中未示),驱动件34'对应第一限位孔开设有安装孔34a',所述第一销钉344穿过驱动件34'的安装孔34a'及背靠管21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销钉344使所述驱动件34'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内滑动,且藉由所述第一销钉344使所述驱动件34'在背靠管21上的滑动行程受限。
[0089]继续结合图8及图10所示,为了更好的执行驱动件34'的滑动而带动锁定件320'插入或脱离卡槽310',所述驱动件34'具有朝向所述固定座31'凸伸的触动部341',具体地,所述触动部341'朝其沿背靠20滑动的方向设置有斜面,较佳地,所述触动部341'与所述固定座31'呈斜面互补的滑动接触。所述驱动件34'的触动部341'相对于所述固定座31'的滑动可将所述卡槽310'推离与所述锁定件320'的卡合位置,使得当操作操作件330'时,操作件330'通过连接件33'而带动驱动件34' —起移动,驱动件34'的移动将带动其上凸伸出的触动部341'同步移动,触动部341'的移动将推动与其呈斜面互补滑动连接的固定座31'远离自己,从而使得锁定件320'脱离卡槽310' ;通过该触动部341'的设置更好的确保了锁定件320'插入或脱离卡槽31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90]继续结合图8及图10所示,所述锁定件320'呈水平的设置于所述背靠管21的自由端且朝所述卡槽310'凸伸;与其对应的,所述卡槽310'呈水平向内凹陷的凹陷结构;所述锁定件320'呈柱状结构,柱状结构的锁定件320'更加利于插入卡槽310'或从卡槽310'中脱离出来,使得锁定件320'的插入或脱离更加顺畅。
[0091]继续结合图10及图11所示,为了便于制造和安装,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30还包括呈扇形结构的段位卡合件36',所述段位卡合件36'设置于所述固定座31'内,所述弧形槽311'及所述卡槽310'均设置于所述段位卡合件36'上。
[0092]较佳地,所述段位卡合件36'呈水平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固定座31'内,具体地,所述固定座31'上呈水平凸伸出定位柱313',所述段位卡合件36'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313'对应的滑动孔361',通过定位柱313'与滑动孔361'的配合,可将段位卡合件36'呈水平滑动的安装于固定座31'内,即段位卡合件36'可沿定位柱313'在水平方向滑动。
[0093]继续结合图10及图11所示,为了更好的引导锁定件320'能顺畅的插入卡槽310'或从卡槽310'中脱离出来,所述凹陷结构的侧壁为倾斜结构,即卡槽310'的侧壁为倾斜结构,使得柱状结构的锁定件320'在插入卡槽310'时,能在卡槽310'的侧壁的引导下顺畅的逐步插入其内,并且当锁定件320'需要脱离卡槽310'时,也能在卡槽310'的侧壁的引导下顺畅的从卡槽310'中逐步退出来,从而使得操作时更加省力。
[0094]继续结合图10及图11所示,为了更好执行触动部341'的滑动能推动与其呈斜面互补滑动连接的固定座31'远离和靠近自己,所述固定座31'面朝所述驱动座32'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槽311',所述弧形槽311'的槽壁上形成第一倾斜面部312',所述触动部341'具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部312'呈斜面互补且滑动接触的第二倾斜面部342' ;当操作操作件330'时,操作件330'通过连接件33'而带动驱动件34' —起移动,驱动件34'的移动将带动其上凸伸出的触动部341'同步移动,由于触动部341'的第二倾斜面部342'与固定座31'的第一倾斜面部312'之间为斜面互补的滑动接触,因此触动部341'的移动将推动固定座31'在水平方向远离自己,从而呈水平设置的卡槽310'将逐步远离呈水平设置的锁定件320',直至二者解除卡合关系(即:锁定件320'从卡槽310'中脱离出来);当然,当给予驱动件34'与上述相反方向的移动时,锁定件320'又将慢慢插入卡槽310'中而重新实现二者的卡合连接;通过第一倾斜面部312'与第二倾斜面部342'的设置,更好的提高了锁定件320'插入或脱离卡槽31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95]继续结合图10,为了确保在自然状态(S卩,不需要改变背靠倾斜角度的状态)锁定件320'始终卡合于卡槽310'内,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30还包括第二弹性组件35',所述第二弹性组件35'呈压缩的设置于驱动件34'的上端与背靠管21之间,所述第二弹性组件35' —直给予驱动件34'向下的压力,由于触动部341'凸伸出且伸入固定座31'的弧形槽311'内形成斜面互补接触,因此自然状态下第二弹性组件35' —直使得触动部341'抵压于固定座31'的弧形槽311'内,从而确保自然状态下锁定件320'始终卡合于卡槽310'内;同时也为通过操作操作件330'使得锁定件320'脱离卡槽310'的卡合后,触动部341'重新抵压于固定座31'的弧形槽311'内而提供回复力,即锁定件320'在第二弹性组件35'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可自动重新回复至卡槽310'内与其卡合,实现锁定件320'的自动复位功能。
[0096]继续结合图10及图11所示,为了更好的使得自然状态下锁定件320'始终卡合于卡槽310'内,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30'还包括第三弹性组件37',所述第三弹性组件37'呈压缩的抵压于所述固定座31'与段位卡合件36'之间,所述第三弹性组件37'恒将所述段位卡合件36'朝向所述驱动座32'偏压;由于段位卡合件36' —直受到第三弹性组件37'朝向驱动座32'的弹力,而弧形槽311'及卡槽310'又均设置于该段位卡合件36'上,因此在第二弹性组件35'及第三弹性组件37'的作用下,弧形槽311'的第一倾斜面部312'与触动部341'的第二倾斜面部342'之间始终保持压力接触,因此自然状态下第二弹性组件35'和第三弹性组件37' —直使得触动部341'抵压于固定座31'的弧形槽311'内,从而确保自然状态下锁定件320'始终卡合于卡槽310'内;同时,在锁定件320'脱离卡槽310'的过程中,第二弹性组件35'及第三弹性组件37'始终给予阻碍触动部341'移动的力,从而使得使用者在操作操作件330'时,更加具有手感并且也防止了误操作,同时提供了较为平稳和可靠的操作过程。
[0097]具体地,所述第二弹性元35'及第三弹性组件37'优选为螺旋弹簧。
[0098]另,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100的车架本体10及背靠20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作详细的说明。
[0099]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婴儿车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所述的婴儿车包括车架本体及相对于所述车架本体可改变倾斜角度的背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车架本体上的固定座及连接于所述背靠上且相对于所述固定座旋转的驱动座,所述固定座设置至少两个卡槽,所述卡槽呈弧形分布形成多段位式结构,所述驱动座具有与所述卡槽卡合的锁定件,所述卡槽和所述锁定件可在一选择角度位置对接卡合以将所述驱动座相对于所述固定座锁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座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一操作件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支撑件及手柄,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背靠管枢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枢接,所述手柄藉由所述支撑件支撑。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及所述手柄均具有向外凸伸出的供手指拉动的抓持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呈硬质结构,所述连接件支撑所述操作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操作件相互独立。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座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呈滑动的套设于所述背靠的背靠管上,藉由所述驱动件的滑动带动所述锁定件插入或脱离所述卡槽。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管上开设有呈长条状的第一限位孔,藉由所述第一限位孔限定所述驱动件相对于所述背靠管滑动的距离。9.如权利要8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呈长条状,所述锁定件呈滑动的设置于所述背靠管中,且所述锁定件的下端凸伸出所述背靠管的自由端并形成与所述卡槽卡合的锁定部,所述锁定件的上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驱动件同步相对于所述背靠管滑动。10.如权利要9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的自由端呈倾斜结构。11.如权利要10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呈齿状结构。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销钉,所述第一销钉穿过所述背靠管的第一限位孔、驱动件及锁定件,所述第一销钉使所述驱动件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内滑动,且藉由所述第一销钉使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驱动件同步相对于所述背靠管滑动。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恒将所述锁定件朝向所述卡槽偏压。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上开设有呈长条状的第二限位孔,一第二销钉穿过所述背靠管及所述第二限位孔,藉由所述第二限位孔进一步限定所述驱动件相对于所述背靠管滑动的距离。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长度相同。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背靠管枢接。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销钉设置所述固定座上,藉由所述第二销钉使所述背靠管与所述固定座枢接。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具有向所述驱动座凸伸出的卡合部,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卡合部上。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以所述第二销钉为圆心等径的设置于所述卡合部上。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位于所述锁定件的正下方。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的外轮廓呈弧形结构。2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呈柔性结构,所述操作件呈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手柄上。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织带。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具有向所述操作件凸伸出的滑动柱,所述操作件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柱呈滑动的卡设于所述滑动槽内。2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具有朝向所述固定座凸伸的触动部,所述触动部与所述固定座呈斜面互补的滑动接触,所述驱动件的触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座的滑动可将所述锁定件推离与所述卡槽的卡合位置。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呈水平的设置于所述背靠管的自由端且朝所述卡槽凸伸。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呈柱状结构。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呈水平向内凹陷的凹陷结构。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结构的侧壁为倾斜结构。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面朝所述驱动座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槽壁上形成第一倾斜面部,所述触动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部呈斜面互补且滑动接触的第二倾斜面部。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恒将所述驱动件的触动部朝向所述固定座的弧形槽内偏压。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扇形结构的段位卡合件,所述段位卡合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内,所述弧形槽及所述卡槽均设置于所述段位卡合件上。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段位卡合件呈水平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内。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弹性组件,所述第三弹性组件恒将所述段位卡合件朝向所述驱动座偏压。35.一种婴儿车,包括车架本体及背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3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靠角度调整装置,所述背靠藉由所述背靠角度调整装置可相对于所述车架本体改变倾斜角度。
【文档编号】B62B9/12GK105984482SQ201510085050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6日
【发明人】郭征文, 汪尔学, 张小健
【申请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