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底部挡板以及带有底部挡板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8902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底部挡板以及带有底部挡板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底部挡板。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此类底部挡板的车辆。
【背景技术】
[0002]由EPO 742 135B1已知一种用于车辆的底部挡板。其中公开的底部挡板具有一个基体,该基体用于在下方限制车辆的发动机室。在该基体处固定一个唇部,该唇部横向于该车辆的纵向延伸并且在该基体的背向发动机室的一侧上相对于该基体向下突出。这个唇部用于行驶气流的导流,并且在行驶方向上看在该唇部的后方提供一个负压。此外由现有技术已知的底部挡板具有一个挖空部,该挖空部在行驶方向上看是在该唇部的后方安装到该基体中的。通过该挖空部,可以将空气从发动机室导出到环境中,其中通过该唇部产生的负压对通过该挖空部将空气从发动机室导出起辅助作用。
[0003]用于车辆的另一种底部挡板是由DE 2158638B2已知的。

【发明内容】

[0004]由此出发,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新型的车辆底部挡板和一种带有此类底部挡板的车辆。
[0005]这个目的是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底部挡板实现的。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横向于该车辆的纵向,向该基体中安装多个彼此并排的挖空部,其中在该基体的一个朝向发动机室的侧面处在每个挖空部的区域中,从相应的挖空部的在车辆纵向上延伸的边缘出发的多个侧向的导气壁以及从相应的挖空部的背向该唇部的边缘出发的一个后方的导气壁,向上朝该发动机室中延伸。侧向和后方的导气壁允许将从发动机室导出的气体通过该底部挡板的基体的挖空部针对性地导出。由此可以进一步改善气体从发动机室导出。
[0007]根据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这些后方的导气壁相对于该基体向前倾斜。这些后方的导气壁的倾斜改进了气体从发动机室的导出。
[0008]优选这些后方的导气壁与该基体围成一个在45°与65°之间的角度。然后,当这些后方的导气壁相对于该基体以来自该角度范围内的角度倾斜时,可以特别有效地将气体从发动机室导出。
[0009]根据另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这些侧向的导气壁轮廓为三角形。每个侧向的导气壁的一个第一边与相应的挖空部的一个侧向边缘重合,同时每个侧向的导气壁的一个第二边与相应的挖空部的后导气壁重合。每个侧向的导气壁的一个第三边与同一个导气壁的第一边围成一个在25°与45°之间的角度。这些侧向的导气壁的这种轮廓设计对于将气体有效地从发动机室导出是有利的。
[0010]优选地,该基体是由一种LWRT材料制成并且该唇部由一种TPE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0011]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优选的改进方案体现在各概括性技术方案以及下面的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借助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在此示出了:
[0012]图1从下方对一个底部挡板的局部的第一透视图;
[0013]图2从下方对该底部挡板的局部的第二透视图;
[0014]图3从上方对该底部挡板的局部的透视图。
[0015]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底部挡板以及一种带有此类底部挡板的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图1和图2示出从下方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底部挡板10的透视图,其中该底部挡板10具有一个板状的基体11。
[0017]底部挡板10的基体11尤其用于在下方限制车辆的发动机室。
[0018]优选地该底部挡板10的板状基体11由一种LWRT材料制成。
[0019]底部挡板10还具有一个紧固在该基体11处的唇部12,该唇部横向于车辆的纵向延伸。
[0020]唇部12优选在横截面中形成为L形,并且通过一个平行于基体11延伸的第一区段13紧固在该底部挡板10的基体11处。一个相对于此第一区段13成角度的第二区段1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大致垂直于该底部挡板10的基体11延伸并且用于在车辆下方流过的行驶气流的导流。在此,在行驶方向上该唇部12的后方产生一个负压。
[0021]在该底部挡板10的基体11处,在行驶方向上看直接在唇部12的后方安装有多个矩形的挖空部15,通过这些挖空部,来自发动机室的空气可导出到环境中,其中该多个挖空部15在横向于车辆的纵向看是彼此并排定位的。在图1和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横向于车辆的纵向看,在一行中彼此并排地定位总共五个此类的挖空部15。
[0022]在该基体11的一个朝向发动机室的侧面上,在每一个挖空部15的区域中形成多个导气壁,这些导气壁朝该发动机室中延伸。从这些挖空部15的在车辆纵向上延伸的边缘16出发,侧向的导气壁17朝发动机室延伸。从这些挖空部15的背向该唇部12的边缘18出发,后方的导气壁19朝发动机室延伸。
[0023]这些导气壁17和19使得能够进行需要从发动机室导出的空气在朝向这些挖空部15的方向上的最优的导流,这样使得需要从发动机室导出的空气能够被最优地引导向环境中。
[0024]后方的导气壁19 (从挖空部15的后方的边缘18出发朝发动机室延伸)相对于该基体11是向前倾斜的,其中这些后方的导气壁与该基体11或这些挖空部15的侧向边缘16优选围成一个在45°与65°之间的角度、尤其在50°与60°之间的角度。这个角度范围对于需要从发动机室导出的气体的最优导流而言是最优的。
[0025]从这些挖空部15的侧向边缘16出发朝发动机室中延伸的侧向的导气壁17是三角形轮廓的。每个侧向导气壁17的一个第一边22与该相应的挖空部15的一个侧向的边缘16重合。每个侧向导气壁17的一个第二边23与该相应的挖空部15的后方导气壁19重合。每个侧向导气壁17的一个第三边24与同一个侧向导气壁的第一边22围成一个在25。与45°之间的角度、优选在30°与40°之间的角度。这些侧向导气壁的这种轮廓设计辅助了空气从发动机室通过挖空部15的最优导出。
[0026]于是,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底部挡板10,可以将需要从发动机室导出的气体最优地导出到环境中,也就是通过挖空部15,这些挖空部在行驶方向上看是在一个紧固在基体11处的唇部12的后方安装到该底部挡板10的基体11中的。
[0027]在唇部12之后并且因此在这些挖空部15的区域中,在行驶期间形成一个负压,该负压辅助了气体从发动机室的导出。
[0028]在停车状态下,通风器在朝向挖空部15的方向上输送空气并且因此将空气输送出发动机室。
[0029]相对于基体11向前倾斜的后方的导气壁19保证了需要从发动机室导出的气体的最优导流,其中这些侧向的导气壁17辅助这种导流。
[0030]图3示出从上方对底部挡板10连同一个在车辆的发动机室中定位的冷却器20的透视图。如从图3可以得知的,冷却器20在发动机室中直接安排在唇部12上方。流过冷却器20的空气可以通过底部挡板10的基体11中的挖空部15从发动机室导出到环境中。箭头21表示空气从冷却器20下游的发动机室的导出。
[0031]在挖空部15中这些侧向导气壁17的轮廓设计以及后方的导气壁19的轮廓设计不仅允许需要从发动机室导出的空气在朝向环境的方向上的最优的导流,而是这些导气壁17和19还实现了优选由LWRT材料制成的底部挡板10的基体11的稳定化。在较小的重量下,用于底部挡板10的一个充分形状稳定的基体11可以如下地进行提供,即由EPDM材料优选注塑在该唇部12处。车辆的前桥抬升(Vorderachsauftrieb)以及CW值受到本实用新型的底部挡板10设计的很小的不利影响。
【主权项】
1.用于车辆的底部挡板(10),该底部挡板带有:一个基体(11),该基体用于在下方限制该车辆的一个发动机室;一个紧固在该基体(11)处的唇部(12),该唇部横向于车辆的纵向延伸并且在该基体(11)的一个背向该发动机室的侧面上相对于该基体(11)如下地向下突出,使得该唇部用于行驶气流的导流;以及至少一个安装在该基体(11)中并且在行驶方向上看定位在该唇部(12)后方的挖空部(15),通过该挖空部,来自发动机室的空气能够被导出到环境中,其特征在于,横向于车辆的纵向,向该基体(11)中安装多个彼此并排的挖空部(15),其中在该基体(11)的一个朝向该发动机室的侧面处在每个挖空部(15)的区域中,从该相应的挖空部(15)的在车辆纵向上延伸的边缘(16)出发的多个侧向的导气壁(17)以及从该相应的挖空部(15)的一个背向该唇部(12)的边缘(18)出发的一个后方的导气壁(19)向上朝该发动机室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挡板,其特征在于,这些后方的导气壁(19)相对于该基体(11)是向前倾斜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部挡板,其特征在于,这些后方的导气壁(19)与该基体(11)围成一个在45°与65°之间的角度、优选一个在50°与60°之间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部挡板,其特征在于,这些侧向的导气壁(17)是三角形轮廓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部挡板,其特征在于,每个侧向的导气壁(17)的一个第一边(22)与该相应的挖空部(15)的一个侧向边缘(16)重合,并且每个侧向的导气壁(17)的一个第二边(23)与该相应的挖空部(15)的后方的导气壁(19)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部挡板,其特征在于,每个侧向的导气壁(17)的一个第三边(24)与同一个侧向导气壁的该第一边(22)围成一个在25°与45°之间的角度、优选一个在30°与40°之间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部挡板,其特征在于,该基体(11)是由一种LWRT材料制成并且该唇部(12)是由一种TPE材料制成。
8.车辆,带有一个发动机室,带有一个定位在该发动机室中用于冷却一个同样定位在该发动机室中的发动机的冷却器(20),并且带有一个底部挡板(10),其特征在于,该底部挡板(10)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形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器(20)在该发动机室中直接安排在该底部挡板(10)的唇部(12)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底部挡板(10),其带有:基体(11),用于在下方限制车辆的发动机室;紧固在基体(11)处的唇部(12),其横向于车辆纵向延伸且在基体(11)的背向发动机室的侧面上相对于基体(11)向下突出,用于行驶气流的导流;安装在基体(11)中且在行驶方向上看定位在唇部(12)后方的挖空部(15),通过该挖空部,来自发动机室的空气被导出到环境中。横向于车辆的纵向向该基体(11)中安装有彼此并排的挖空部(15),在基体(11)的朝向该发动机室的侧面处,在每个挖空部(15)的区域中,侧向导气壁(17)以及后方导气壁(19)向上朝该发动机室延伸。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带有这种底部挡板的车辆。
【IPC分类】B60K11-08, B62D35-02, B62D25-20, B62D25-08
【公开号】CN204296892
【申请号】CN201420423662
【发明人】S·哈特, O·菲舍尔
【申请人】Dr. Ing. h.c. F. 保时捷股份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7月30日
【公告号】DE102013108241A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