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泵和控制器的组合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7556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泵和控制器的组合托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客车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泵和控制器的组合支架。
【背景技术】
[0002]新能源客车在纯电动起步、怠速停机等发动机不参与工作的状态下,需为客车转向提供助力,故另配备一套高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目前,一般将助力转向系统中的控制器装配在车身骨架上,而将动力转向泵的支架安装在底盘上,由于两者往往分布于车架两侧,导致了两者之间的连接管、高低压线路过长,增大了连接管线路的易损性,增大损耗,并且易产生信号干扰。此外,由于底盘与车身分属的系统不同,导致工艺性也较差,还有,由于客车本身的结构所限,尤其针对新能源混合动力客车,其后部空间非常紧张,所以将转向泵与控制器分开装配,不但增加了零件数目,更使设计布置变得困难,对空间以及底盘与车身的配合程度要求也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泵和控制器的组合托架。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路表现为:将分开安装的控制器和转向泵通过组合支架连接在一起。
[0005]一种转向泵和控制器的组合托架,包括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连接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段嵌入连接板内、且由连接板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的弯管框架,与弯管框架上翼面固定连接的上托架,与弯管框架下翼面固定连接的下托架,所述上托架上设置有固定连接控制器的减震垫I,所述下托架上设置有连接转向泵的减震垫II。
[0006]所述连接板成Ω形,两端设置有与车架纵梁对应的螺栓孔。
[0007]所述弯管框架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呈U形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两端构成所述的弯管上翼面和弯管下翼面。
[0008]所述上托架包括至少两根独立的横截面呈U形的型材,所述型材接近两端有凹形槽。
[0009]所述凹形槽直径和圆管直径相同。
[0010]所述下托架包括至少两根独立的横截面呈U形的型材,所述型材接近两端有凹形槽。
[0011]所述减震垫I上设有与控制器对应的螺栓孔。
[0012]所述减震垫II上设有与转向泵对应的螺栓孔。
[0013]工作时,转向泵和控制器固定连接在组合支架上,减震垫对转向泵和控制器起到了减震缓冲的作用。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有较好的减震性,强度高、可靠性好、结构紧凑、装配性好和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附图标记为:1、连接板;2、弯管框架;3、上托架;4下托架;5、减震垫I ;6、
减震垫II。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当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8]实施例1
[0019]参见图1,一种转向泵和控制器的组合托架,包括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连接板1,还包括中段嵌入连接板I内、且由连接板I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的弯管框架2,与弯管框架2上翼面固定连接的上托架3,与弯管框架2下翼面固定连接的下托架4,上托架3上设置有固定连接控制器的减震垫I 5,下托架4上设置有连接转向泵的减震垫II 6,连接板I呈Ω形,两端设置有与车架对应的螺栓孔,弯管框架2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呈U形的中空管,中空管的两端构成的弯管框架2的上翼面和弯管下翼面,上托架3包括至少两根独立的横截面呈U形的型材,型材接近两端有凹形槽,凹形槽直径和圆管直径相同,下托架4包括至少两根独立的横截面呈U形的型材,型材接近两端有凹形槽,减震垫I 5上设有与控制器对应的螺栓孔,减震垫II 6上设有与转向泵对应的螺栓孔。
[0020]先将弯管框架2中的弯管和连接板I焊接在一起,再将上托架3和下托架4分别固定在弯管框架2上,将减震垫分别安装在弯管框架的上翼面和下翼面,最后将组合直接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在车架上,最后安装上控制器和转向泵。减震垫对控制器和转向泵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通过此组合支架,将控制器和转向泵固定连接在一起,结构紧凑。
[0021]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转向泵和控制器的组合托架,包括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连接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段嵌入连接板内、且由连接板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的弯管框架,与弯管框架上翼面固定连接的上托架,与弯管框架下翼面固定连接的下托架,所述上托架上设置有固定连接控制器的减震垫I,所述下托架上设置有连接转向泵的减震垫I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泵和控制器的组合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成Ω形,两端设置有与车架纵梁对应的螺栓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泵和控制器的组合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框架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呈U形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两端构成所述的弯管上翼面和弯管下翼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泵和控制器的组合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架包括至少两根独立的横截面呈U形的型材,所述型材接近两端有凹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泵和控制器的组合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槽直径和圆管直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泵和控制器的组合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架包括至少两根独立的横截面呈U形的型材,所述型材接近两端有凹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泵和控制器的组合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I上设有与控制器对应的螺栓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泵和控制器的组合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II上设有与转向泵对应的螺栓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泵和控制器的组合托架,属于新能源客车制造的技术领域。一种转向泵和控制器的组合托架,包括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连接板,还包括中段嵌入连接板内、且由连接板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的弯管框架,与弯管框架上翼面固定连接的上托架,与弯管框架下翼面固定连接的下托架,上托架上设置有固定连接控制器的减震垫Ⅰ,下托架上设置有连接转向泵的减震垫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具有较好的减震性,强度高、可靠性好、结构紧凑。
【IPC分类】B62D5-04
【公开号】CN204383557
【申请号】CN201520032267
【发明人】亓永, 陈宇, 张文曦, 宋延豹, 赵金龙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