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折叠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068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可折叠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可折叠婴儿床。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婴儿车的推杆是固定不可动的,导致婴儿与父母之间不能很好地进行互动交流,而且婴儿车折叠结构复杂,大多是左右方向折叠,不能上下方向折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的新型可折叠婴儿床。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新型可折叠婴儿床,包括睡篮,所述睡篮两侧分别设置有上端相铰接形成倒V形的后连杆和可伸缩前连杆,睡篮两侧铰接于后连杆和前连杆的铰接部上;所述后连杆下端铰接于两端安装有后轮的下横杆上,位于下横杆前方两侧安装有下车架,所述下车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前连杆下端嵌入所述滑槽内并可沿滑槽前后滑动,所述下车架前端下方安装有前轮,下车架、前连杆与后连杆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0005]进一步的,位于睡篮两侧的后连杆和前连杆的铰接部还分别于U形推杆的两端相铰接,推杆可绕其铰接端前后摆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前连杆上套设有弹簧,两下车架之间安装有可沿左右方向伸缩的伸缩架。
[0007]进一步的,所述睡篮上安装有横设于睡篮上方的把手,所述睡篮上还安装有遮阳蓬。
[0008]进一步的,所述睡篮底部安装有连接两侧后连杆上端的上横杆。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新型可折叠婴儿床结构新颖,可实现上下折叠,同时折叠结构简单,故障率低,重量轻,使用方便。
[001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构造侧视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连杆向后滑动后状态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完全折叠状态示意图;
[0014]图中标号说明:1-睡篮、2-后连杆、3-前连杆、4-后轮、5-下横杆、6-下车架、7-
[0015]滑槽、8-前轮、9-推杆、10-弹簧、11-伸缩架、12-把手、13-遮阳蓬、14-上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可折叠婴儿床,包括睡篮1,所述睡篮I两侧分别设置有上端相铰接形成倒V形的后连杆2和可伸缩前连杆3,睡篮I两侧铰接于后连杆2和前连杆3的铰接部上;所述后连杆2下端铰接于两端安装有后轮4的下横杆5上,位于下横杆5前方两侧安装有下车架6,两下车架6可滑动实现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下车架6上开设有滑槽7,所述前连杆3下端嵌入所述滑槽7内并可沿滑槽7前后滑动,所述下车架6前端下方安装有前轮8,下车架6、前连杆3与后连杆2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0017]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睡篮I两侧的后连杆2和前连杆3的铰接部还分别于U形推杆9的两端相铰接,推杆9可绕其铰接端前后摆动,从而实现婴儿车的双向推动。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连杆3上套设有弹簧10,两下车架6之间安装有可沿左右方向伸缩的伸缩架11,伸缩架11可以向中间折叠收缩,两个下车架6之间的宽度和两个前连杆3之间宽度都会随着伸缩架11的收缩而变小。前连杆3向后滑动时需要先压缩弹簧10,待前连杆3滑动到滑槽7后端时弹簧10又伸长复位。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睡篮I上安装有横设于睡篮I上方的把手12,所述睡篮I上还安装有遮阳蓬13。
[002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稳定性和强度,所述睡篮I底部安装有连接两侧后连杆2上端的上横杆14。
[0021]该新型可折叠婴儿床折叠过程:先将两个下车架6向中间挤,伸缩架11随之不断收缩,两个前连杆3底端向后移动,再将两个前连杆3的上端向下按压,两个前连杆3随之向下收缩,睡篮1、遮阳蓬13、把手12和推杆9都同时下移收缩,完成了折叠过程。
[0022]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可折叠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睡篮,所述睡篮两侧分别设置有上端相铰接形成倒V形的后连杆和可伸缩前连杆,睡篮两侧铰接于后连杆和前连杆的铰接部上;所述后连杆下端铰接于两端安装有后轮的下横杆上,位于下横杆前方两侧安装有下车架,所述下车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前连杆下端嵌入所述滑槽内并可沿滑槽前后滑动,所述下车架前端下方安装有前轮,下车架、前连杆与后连杆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折叠婴儿床,其特征在于:位于睡篮两侧的后连杆和前连杆的铰接部还分别于U形推杆的两端相铰接,推杆可绕其铰接端前后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可折叠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杆上套设有弹簧,两下车架之间安装有可沿左右方向伸缩的伸缩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折叠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篮上安装有横设于睡篮上方的把手,所述睡篮上还安装有遮阳蓬。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折叠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篮底部安装有连接两侧后连杆上端的上横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可折叠婴儿床,包括睡篮,所述睡篮两侧分别设置有上端相铰接形成倒V形的后连杆和可伸缩前连杆,睡篮两侧铰接于后连杆和前连杆的铰接部上;所述后连杆下端铰接于两端安装有后轮的下横杆上,位于下横杆前方两侧安装有下车架,所述下车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前连杆下端嵌入所述滑槽内并可沿滑槽前后滑动,所述下车架前端下方安装有前轮,下车架、前连杆与后连杆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该新型可折叠婴儿床结构新颖,可实现上下折叠,同时折叠结构简单,故障率低,重量轻,使用方便。
【IPC分类】B62B7/06
【公开号】CN204775396
【申请号】CN201520436917
【发明人】文艳群, 林阳华, 林幸民, 雷贵鹏
【申请人】三明学院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