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轮罩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8672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汽车后轮罩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轮罩和汽车,其中,汽车后轮罩包括:固定连接的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以及后轮罩内加强板、后轮罩外加强板和后轮罩上加强板;后轮罩内加强板与后轮罩内板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且后轮罩内加强板的上端向上延伸至与车身内板固定连接;后轮罩外加强板与后轮罩内板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且后轮罩外加强板的下端向下延伸至与后纵梁固定连接;后轮罩上加强板位于车身内板和车身外板之间,且分别与后轮罩外板、车身内板和车身外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和汽车能够提高后轮罩的局部刚度以及车身的抗弯扭能力。
【专利说明】
汽车后轮罩和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轮罩和汽车。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其数量逐日增多。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升,微型客车以其承载量大、体积小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关注。现有微型客车的后轮罩的结构较为简单,仅包括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其中,后轮罩内板的上端分别与车身内板和后轮罩外板焊接,下端分别与后纵梁和后地板焊接,后轮罩外板还与车身外板焊接。因此,现有微型客车的后轮罩在受到冲击力的时候,应力不能得到较好地传递分散,使得其弯扭刚度不能满足要求,容易导致车身开裂,影响行驶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轮罩和汽车,用于提高后轮罩的局部刚度以及车身的抗弯扭能力。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后轮罩,包括:固定连接的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以及后轮罩内加强板、后轮罩外加强板和后轮罩上加强板;其中,
[0005]后轮罩内加强板与后轮罩内板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且后轮罩内加强板的上端向上延伸至与车身内板固定连接;
[0006]后轮罩外加强板与后轮罩内板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且后轮罩外加强板的下端向下延伸至与后纵梁固定连接;
[0007]后轮罩上加强板位于车身内板和车身外板之间,且分别与后轮罩外板、车身内板和车身外板固定连接。
[0008]如上所述的汽车后轮罩,所述后轮罩内板的上端与后轮罩外板焊接。
[0009]如上所述的汽车后轮罩,所述后轮罩内加强板的下端和中部均与后轮罩内板的内侧表面焊接。
[0010]如上所述的汽车后轮罩,所述后轮罩内加强板的上端与车身内板焊接。
[0011]如上所述的汽车后轮罩,所述后轮罩外加强板的上端和中部均与后轮罩内板的外侧表面焊接。
[0012]如上所述的汽车后轮罩,所述后轮罩外加强板的下端、后轮罩内板、后纵梁和后地板依次层叠焊接而成。
[0013]如上所述的汽车后轮罩,所述后轮罩外加强板的上端和中部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用于安装后悬架减震器的安装孔;且所述后轮罩外加强板的上端和中部之间的部分与后轮罩内板之间留有用于避让后悬架减震器的活动间隙。
[0014]如上所述的汽车后轮罩,所述后纵梁位于后地板下方,且后纵梁呈开口朝上的几字形结构。
[00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后轮罩。
[00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后轮罩内加强板和后轮罩外加强板分别与后轮罩内板固定连接,能够提高后轮罩内板的强度,并且后轮罩内加强板的上端还与车身内板相连,能够将后轮罩内板所受到的扭转力向上传递至车身内板;后轮罩外加强板的下端与后纵梁连接,能够将后轮罩内板所受到的扭转力向下传递至后纵梁,通过两个力传递通道的相互连接,分散了后轮罩内板的受力,提高了后轮罩内板的局部刚度,也提高了整体车身的抗弯曲扭转的能力,进而避免车身发生严重扭转而导致破裂,提高行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中第一焊接处的放大视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中第二焊接处的放大视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后轮罩内板; 2-后轮罩外板; 3-后轮罩内加强板;
[0022]4-后轮罩外加强板;5-后轮罩上加强板;6-车身内板;
[0023]7_车身外板;8_后纵梁;9_后地板;
[0024]101-第一焊接处; 102-第二焊接处; 1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中第一焊接处的放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中第二焊接处的放大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后轮罩,包括:固定连接的后轮罩内板I和后轮罩外板2,以及后轮罩内加强板3、后轮罩外加强板4和后轮罩上加强板5。
[0026]其中,后轮罩内加强板3与后轮罩内板I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且后轮罩内加强板3的上端向上延伸至与车身内板6固定连接。后轮罩外加强板4与后轮罩内板I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且后轮罩外加强板4的下端向下延伸至与后纵梁8固定连接。后轮罩上加强板5位于车身内板6和车身外板7之间,且分别与后轮罩外板2、车身内板6和车身外板7固定连接。[0027 ]后轮罩内板I的内侧表面即是朝向车身内部的表面,后轮罩内板I的外侧表面是朝向车身外部的表面。图1至图3的视图方向是从汽车后方看向汽车前方,且展示的是汽车左后轮对应的汽车后轮罩,因此,图1至图3中,后轮罩内板I的内侧表面指的是后轮罩内板I的右侧,后轮罩内板I的外侧表面指的是后轮罩内板I的左侧。
[0028]本实施例仅以汽车左后轮对应的汽车后轮罩的结构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称设置汽车右后轮对应的汽车后轮罩。
[0029]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后轮罩内加强板和后轮罩外加强板分别与后轮罩内板固定连接,能够提高后轮罩内板的强度,并且后轮罩内加强板的上端还与车身内板相连,能够将后轮罩内板所受到的扭转力向上传递至车身内板;后轮罩外加强板的下端与后纵梁连接,能够将后轮罩内板所受到的扭转力向下传递至后纵梁,通过两个力传递通道的相互连接,分散了后轮罩内板的受力,提高了后轮罩内板的局部刚度,也提高了整体车身的抗弯曲扭转的能力,进而避免车身发生严重扭转而导致破裂,提高行驶安全性。
[003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后轮罩外板2与后轮罩内板I固定连接的方式,可采用螺接、焊接、铆接等方式,但考虑到安装强度,优选采用焊接的方式。具体的,将后轮罩内板I的上端与后轮罩外板2焊接。
[0031]上述后轮罩内加强板3与后轮罩内板I的固定连接方式,优选也采用焊接,S卩:后轮罩内加强板3的下端和中部均与后轮罩内板I的内侧表面焊接。后轮罩内加强板3的中部可设定为:在整个后轮罩内加强板3的长度上,大致位于后轮罩内加强板3中间的位置。后轮罩内加强板3与后轮罩内板I焊接的位置可参照图1所示。
[0032]并且,后轮罩内加强板3的上端向上延伸至与车身内板6焊接,将该焊接的部分称为:第一焊接处101。如图2所示,在第一焊接处101,车身内板6的下端位于后轮罩外板2的上方,车身内板6下端的右侧与后轮罩内加强板3的上端焊接,车身内板6下端的左侧可以与后轮罩上加强板5焊接。
[0033]另外,后轮罩外板2端部的左侧与后轮罩上加强板5焊接,后轮罩外板2端部的右侧与后轮罩内板I焊接,后轮罩内板I的右侧还可以与后轮罩内加强板3焊接,实现了从左至右依次为:后轮罩上加强板5、后轮罩外板2、后轮罩内板I和后轮罩内加强板3层叠焊接。
[0034]上述后轮罩外加强板4与后轮罩内板I的固定方式,优选也采用焊接,S卩:后轮罩外加强板4的上端和中部均与后轮罩内板I的外侧表面焊接。后轮罩外加强板4的中部可设定为:在整个后轮罩外加强板4的长度上,大致位于后轮罩外加强板4中间的位置。后轮罩外加强板4与后轮罩内板I焊接的位置可参照图1所示。
[0035]并且,后轮罩外加强板4的下端还向下延伸,并且与后轮罩内板1、后纵梁8和后地板9依次层叠焊接而成,将焊接之处称为:第二焊接处102,具体可参照图3所示。
[0036]另外,后纵梁8位于后地板9的下方,且后纵梁8呈开口朝上的几字形结构。后纵梁8的左端与后轮罩内板I焊接,右端与后地板9焊接。
[0037]上述各板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具体可在各板上设置焊接边,并且在焊接边处进行焊接。
[0038]现有技术中,后悬架减震器是安装在后纵梁8上,具体可通过一根沿汽车左右方向延伸的螺杆将后悬架减震器安装在后纵梁8上。则后悬架减震器占据了后地板下方的较大一片区域,使得后地板的高度必须抬高,占据了车厢内的空间,使得车厢内空间狭小,影响了乘客的舒适性。
[003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将后悬架减震器(图中未示出)安装在后轮罩外加强板4的上端和中部之间的部分,具体的,可参照图1所示的位置,后轮罩外加强板4的上端和中部之间的部分设置有安装孔,将后悬架减震器设置在安装孔中,并与螺母10配合安装至后轮罩外加强板4上。并且在后轮罩外加强板4与后轮罩内板I之间留有用于避让减震器的活动间隙。采用如上技术方案,使得后悬架减震器不再占用后地板下方的空间,因此可将后地板适当下移,拓宽车厢内部的空间,提高乘坐舒适度。
[0040]则后悬架减震器处的受力向上依次沿着后轮罩外加强板4、后轮罩外加强板4与后轮罩内板I之间的焊点、后轮罩内板1、后轮罩内板I与后轮罩内加强板3之间的焊点、后轮罩内加强板3、后轮罩内加强板3与车身内板6之间的焊点、车身内板6的方向传递,最终传递给车身内板6。后悬架减震器处的受力向下依次沿着后轮罩外加强板4、后轮罩外加强板4与后轮罩内板I之间的焊点、后轮罩内板1、后轮罩内板I与后纵梁8之间的焊点、后纵梁8、后纵梁8与后地板9之间的焊点、后地板9的方向传递,最终传递给后地板9。通过上述两个方向的力的传递,使得后悬架减震器处的受力可快速分散到车身上,降低局部的应力,避免后悬架减震器处因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进而影响汽车的减震效果。
[0041]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汽车后轮罩,通过采用后轮罩内加强板和后轮罩外加强板分别与后轮罩内板固定连接,能够提高后轮罩内板的强度,并且后轮罩内加强板的上端还与车身内板相连,能够将后轮罩内板所受到的扭转力向上传递至车身内板;后轮罩外加强板的下端与后纵梁连接,能够将后轮罩内板所受到的扭转力向下传递至后纵梁,通过两个力传递通道的相互连接,分散了后轮罩内板的受力,提高了后轮罩内板的局部刚度,也提高了整体车身的抗弯曲扭转的能力,进而避免车身发生严重扭转而导致破裂,提高行驶安全性。
[004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的后轮罩内板和后轮罩外板,以及后轮罩内加强板、后轮罩外加强板和后轮罩上加强板;其中, 后轮罩内加强板与后轮罩内板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且后轮罩内加强板的上端向上延伸至与车身内板固定连接; 后轮罩外加强板与后轮罩内板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且后轮罩外加强板的下端向下延伸至与后纵梁固定连接; 后轮罩上加强板位于车身内板和车身外板之间,且分别与后轮罩外板、车身内板和车身外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上端与后轮罩外板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内加强板的下端和中部均与后轮罩内板的内侧表面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内加强板的上端与车身内板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外加强板的上端和中部均与后轮罩内板的外侧表面焊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外加强板的下端、后轮罩内板、后纵梁和后地板依次层叠焊接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外加强板的上端和中部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用于安装后悬架减震器的安装孔;且所述后轮罩外加强板的上端和中部之间的部分与后轮罩内板之间留有用于避让后悬架减震器的活动间隙。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位于后地板下方,且后纵梁呈开口朝上的几字形结构。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轮罩。
【文档编号】B62D25/16GK205469321SQ201620096928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9日
【发明人】张亮, 李志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