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充气便携式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0906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充气便携式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充气便携式救生圈,属于水中救生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水上交通、运输和旅游业的发展,乘船或水上作业的人员越来越多,水上事故时有发生。救生圈作为水中安全器具,需要预先充气后才能使用,由于它体积庞大、携带很不方便,不可能每个乘客佩带一只,一旦发生事故时就难以及时发放给乘客、发挥其救生作用,同时在一些潜水救人、水下捞物等场所也难以发挥作用。针对上述情况,目前也有关于自动充气救生圈的技术报道,如中国专利公报1992年7月15日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水上救生圈,专利号91229694,由气体发生器和环形气袋构成。而气体发生器是由带端盖的储液室,充气阀,密封圈,自锁弹簧;注液阀,密封圈及复位弹簧构成。环形气袋的外表面附有至少一个长条状硬质纤维按扣,在环形气袋被充气之前,该水上救生圈能束紧在使用者的腰部。这种水上救生圈安全可靠,不会因为误动作而触动充气部件。缺陷是结构复杂,浮力小,其使用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工作性能优良的自动充气便携式救生圈。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环状气囊和顶部设有出气嘴的高压气瓶,包括环状气囊、内螺母和顶部设有出气嘴的高压气瓶,其中内螺母与环状气囊的内壁粘结固定,其特征在于出气嘴包括气嘴座、封盖、控制阀和“「”形气管,其中气嘴座的下端部与内螺母螺纹连接,“「”形气管固定在高压气瓶上,其末端从高压气瓶的顶部插入到底部,控制阀穿过气嘴座安装在“「”形气管的出口处,气嘴座上端与封盖螺纹连接将控制阀的操纵端笼罩在其中。
所述的自动充气便携式救生圈,环状气囊包括外胎和柔韧塑料膜制成的内胎,气嘴座粘结固定在内胎的内壁上,高压气瓶内装有液氧。
本实用新型作为水上应急救生用品,平时折叠存放,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且不影响使用者的正常活动,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时,旋开封盖,打开控制阀,高压气瓶内的液氧就会经“「”形气管直接给环状气囊充气,产生相当于120倍左右救生圈自身重量的浮力,佩带者落入水后能漂浮在水面,获得救助。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潜水救人、水下捞物等场所,由潜水者佩带下水,待找到目标后打开控制阀自动充气,即可漂浮出水面,另外本实用新型也可作为船的救助用品,做成大鱼鳔,平时紧贴船体两侧,一旦遇到大风、进水、漏水时打开控制阀自动充气,可增加船的浮力和稳定性,应用领域广泛。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放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内胎2、外胎3、内螺母4、气嘴座5、高压气瓶6、“「”形气管7、液氧8、控制阀9、封盖外胎2由丝绸制成,主要起保护、结实作用,内胎1由柔韧塑料膜制成,内螺母3粘结固定在内胎1的内壁上,气嘴座4的下端部与内螺母3螺纹连接,“「”形气管6固定在高压气瓶5上,其末端从高压气瓶5的顶部插入到底部的液氧7中,控制阀8穿过气嘴座4安装在“「”形气管6的出口处,气嘴座4上端与封盖9螺纹连接将控制阀8的操纵端笼罩在其中。
本实用新型作为水上应急救生用品,平时折叠存放,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时,旋开封盖9,打开控制阀8,高压气瓶5内的液氧7就会经“「”形气管6直接给环状气囊充气,产生相当于120倍左右救生圈自身重量的浮力。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充气便携式救生圈,包括环状气囊、内螺母(3)和顶部设有出气嘴的高压气瓶(5),其中内螺母(3)与环状气囊的内壁粘结固定,其特征在于出气嘴包括气嘴座(4)、封盖(9)、控制阀(8)和“「”形气管(6),其中气嘴座(4)的下端部与内螺母(3)螺纹连接,“「”形气管(6)固定在高压气瓶(5)上,其末端从高压气瓶(5)的顶部插入到底部,控制阀(8)穿过气嘴座(4)安装在“「”形气管(6)的出口处,气嘴座(4)上端与封盖(9)螺纹连接将控制阀(8)的操纵端笼罩在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气便携式救生圈,其特征在于环状气囊包括外胎(2)和柔韧塑料膜制成的内胎(1),气嘴座(4)粘结固定在内胎(1)的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气便携式救生圈,其特征在于高压气瓶(5)内装有液氧(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充气便携式救生圈,包括环状气囊、内螺母和顶部设有出气嘴的高压气瓶,其特征在于出气嘴包括气嘴座、封盖、控制阀和“「”形气管,其中气嘴座的下端部经内螺母与环状气囊的内壁粘结固定,“「”形气管固定在高压气瓶上,其末端从高压气瓶的顶部插入到底部,控制阀穿过气嘴座安装在“「”形气管的出口处,气嘴座上端与封盖螺纹连接将控制阀的操纵端笼罩在其中。本实用新型作为水上应急救生用品,平时折叠存放,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时,旋开封盖,打开控制阀,高压气瓶内的液氧就会经“「”形气管直接给环状气囊充气,产生相当于120倍左右救生圈自身重量的浮力,佩带者落入水后能漂浮在水面,获得救助。
文档编号B63C9/105GK2633742SQ0321784
公开日2004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6日
发明者刘雨洋 申请人:刘雨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