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矿库回水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289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尾矿库回水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矿库的一种回水平台设施。
背景技术
尾矿库回水在选厂生产供水中通常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环境。通常情况下,利用库内溢流井将澄清水引入坝下回水泵站,再扬至高位水池;或在尾矿库岸边设置活动泵站回水,扬至高位水池。由于尾矿内水质、水量与放矿形式有关,而放矿形式又随现场生产管理情况经常变化,因此,为保证回水水质、水量,并充分利用尾矿库水的势能,回水点宜选在库区水质好、水较深处。为实现这一目的,采用回水平台配合回水设施进行回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给尾矿库回水设施提供一种回水平台,使其能在尾矿库中视水质、水量有选择地移动式回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尾矿库回水平台,包括平台本体、整体雨蓬,平台本体采用分体式,包括四个密闭浮箱,平台本体由钢板、T型钢、L型钢全部焊接而成,同时T型钢和L型钢均由钢板焊接或折弯而成;浮箱的龙骨采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T型钢和L型钢,浮箱的肋骨采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L型钢;龙骨采用整体形式,肋骨采用截断形式;整体雨蓬设在平台本体上采用通透式设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平台本体通过力学分析,采用巧妙的结构设计、将钢板焊接成T型钢或L型钢,并针对尾矿水的成分在回水平台表面采用合理的防腐措施,实现平台本体结构轻便、强度高、抗腐蚀性强、重心低、抗风能力强、稳定性好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龙骨结构示意图。图中:I一平台本体、2—整体雨蓬3—龙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尾矿库回水平台。本实用新型的尾矿库回水平台包括:平台本体1、整体雨蓬2,平台本体I采用分体式,分别由四个密闭浮箱组成,一个浮箱进水时其余浮箱完好不会导致整个回水平台沉没事故,又方便运输。浮箱的龙骨3采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T型钢和L型钢,浮箱的肋骨采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L型钢。龙骨采用整体形式,肋骨采用截断形式。整体雨蓬2采用通透式设计,减少挡风面积,提高平台的稳定型。整体雨蓬的固定采用简易的插入式,回水平台内的排水设备检修时只需将其拔出,安装和检修方便。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尾矿库回水平台,包括平台本体(I)、整体雨蓬(2),其特征在于:平台本体(I)采用分体式,包括四个密闭浮箱,平台本体(I)由钢板、T型钢、L型钢全部焊接而成,同时T型钢和L型钢均由钢板焊接或折弯而成;浮箱的龙骨(3)采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T型钢和L型钢,浮箱的肋骨采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L型钢;龙骨采用整体形式,肋骨采用截断形式;整体雨蓬(2)设在平台本体(I)上采用通透式设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尾矿库回水平台,包括平台本体、整体雨蓬,平台本体采用分体式,包括四个密闭浮箱,平台本体由钢板、T型钢、L型钢全部焊接而成,同时T型钢和L型钢均由钢板焊接或折弯而成;浮箱的龙骨采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T型钢和L型钢,浮箱的肋骨采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L型钢;龙骨采用整体形式,肋骨采用截断形式;整体雨蓬设在平台本体上采用通透式设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两边固定在岸边,两边由锚固定于水中,对于操作人员和回水设备而言既安全又可靠;回水平台具有结构轻便、强度高、抗腐蚀性强、重心低、抗风能力强、稳定性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B63B35/00GK203047503SQ20122069397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马海玉, 曾庆荣, 洪百华, 彭加宁 申请人: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