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无动力摆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2794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无动力摆渡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无动力摆渡系统,属于摆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摆渡船都是依靠船自身的动力进行摆渡作业。其缺点是浪费能源,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无动力摆渡系统。

本发明的一种节能无动力摆渡系统,它包含支架、托索轮、索绳、牵引绳、摆渡船、船舵设备;所述支架固定在两边河岸上,所述支架上部安装有托索轮,所述托索轮上设置有索绳,所述索绳上固定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摆渡船连接,所述摆渡船上安装有船舵设备。

作为优选,所述船舵设备的舵叶安装在摆渡船前部。

作为优选,所述摆渡船的两侧安装有拨杆,所述拨杆安装在轴上,所述拨杆的一边设置在船侧边且插入水中,所述拨杆另一边设置摆渡船上。

作为优选,所述摆渡船的船底设有与船平行的条状鳍。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的下部安装有手动轮,所述手动轮通过传动机构和变速机构与上部的托索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快速摆渡,节省时间,效率高,且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中:1-支架;2-托索轮;3-索绳;4-固定绳;5-牵引绳;6-摆渡船;7-操舵装置;8-舵叶;9-轴;10-拨杆;11-河岸;12-河;13-手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支架1、托索轮2、索绳3、牵引绳5、摆渡船6、操舵装置7、舵叶8、轴9、手动轮13;所述支架1固定在两边河岸11上,所述支架1上部安装有托索轮2,所述托索轮2上设置有索绳3,所述索绳3上固定有牵引绳5。所述牵引绳5的另一端固定在摆渡船上的固定轴9上,所述摆渡船6上安装有船舵设备,所述船舵设备的舵叶8安装在摆渡船6前部的轴9上,舵叶8绕轴9转动,且与舵叶8连在一体的后部丁字杆为船舵设备的操舵装置7,所述支架1的下部安装有手动轮13,所述支架1的内部安装有传动杆与变速齿轮,所述手动轮13通过传动杆与变速齿轮与上部的托索轮2连接。当然手动轮可以通过现有的各种传动机构和变速机构与上部的托索轮2连接。

使用时,摆渡船6在河12内,等人们上了摆渡船6后,手扶丁字杆将舵叶8移向河中心的方向,由于摆渡船6与牵引绳5连接,而牵引绳5又与索绳3连接,索绳3又可以在托索轮2上转动,因此摆渡船6在牵引绳5拉动下,由于水流对船体和舵叶8的作用力没有动力也可以开向对岸。

如果船在河对岸,那么人就可以通过用手转动手动轮13,通过手动轮13带动托索轮2转动,从而把摆渡船6拉过来。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支架1采用固定绳4固定在岸边11上,因此支架1受力更好,所述支架1上倾斜安装有托索轮2,因此受力情况也更好,所述牵引绳5的另一端固定在摆渡船6头部,所述舵叶8在摆渡船6后部,所述摆渡船6前部安装有舵轮式操舵装置7,舵轮式操舵装置7与舵叶8连接,并控制舵叶8转动;所述摆渡船6的两侧安装有拨杆10,所述拨杆10安装在轴9上,且绕轴9转动,所述拨杆10的一边设置在船侧边且插入水中,所述拨杆10另一边设置摆渡船6上,方便人抓握。

实施例二是当河比较宽,摆渡船6比较大的时候使用。当使用时,等人们上了摆渡船6后,专职的操舵人员握住摆渡船6上的拨杆10,并拨动拨杆10,拨杆10水下的部分就将摆渡船6推离河岸,然后用船前部舵轮操舵装置7控制舵叶8,船离开岸边。又由于摆渡船6与牵引绳5连接,而牵引绳5又与索绳3连接,索绳3又可以在托索轮2上转动,因此摆渡船6在牵引绳5拉动下,由于水流对船体和舵叶的作用力没有动力也可以开向对岸。

如果是再大型的摆渡船,离岸和控制舵叶就不用人工,就需要用动力辅助操作,就需要更复杂的船舵设备,同时支架也就变成桁架等大型,复杂的结构,但原理还是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原理一样。

与现有的船用的一样,舵设备由操舵装置、传动装置、动力装置、转动装置、舵装置和操纵装置等6个主要部分组成。现在使用的舵也可以是多个的。

进一步的,所述摆渡船的船底还可以加装类似减摇鳍的与船平行的条状鳍,以加强水流对船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