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管用浮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9689阅读:914来源:国知局
呼吸管用浮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产品,尤其是涉及一种能避免因扣合缝造成不密封的呼吸管用浮球。



背景技术:

潜水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以水下活动为主要内容,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目的的休闲运动,广为大众所喜爱。现在的潜水呼吸器根据呼吸模式主要分为咬嘴式呼吸和全面罩呼吸两种方式,采用全面罩呼吸方式,由于全面罩紧贴潜水员的面部,并通过通气接口进行通气,因此能够提高水下呼吸的舒适性,这二种方式都会有一用二进气的呼吸管。为了在海浪过大或者潜水过深时防止水从吸气管进入,会在呼吸管前端的进气腔设置有浮球,但浮球在加工时是由二个半球扣合而成的,因此其会有一圈扣合缝,在使用一定时间后扣合缝的缝隙会变大,此时如扣合缝穿过密封胶垫时,水会从扣合缝进入吸气管内,从而不能起到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因扣合缝造成不密封的呼吸管用浮球。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呼吸管用浮球,呼吸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至少设置有一贯通的进气通道,所述管体上端还设置有与进气通道口并列的进气腔,所述管体上端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连通进气通道口和进气腔,所述进气腔内活动放置有浮球,所述浮球由上半球和下半球扣合而成,所述下半球内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重心与下半球开口的圆心在同一垂线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管体上端和上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上对应进气通道口和进气腔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密封垫片对应进气腔的通孔为小于浮球的圆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配重块为从下半球底部中心向内延伸的配重柱。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半球大于下半球。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半球的开口和下半球的开口分别设置为双层边缘和能密封卡入双层边缘内的台阶形边缘。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下半球内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块的重心与下半球开口的圆心在同一垂线上,从而使得当浮球在进气腔内浮起时,上半球和下半球的扣合缝始终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半球的表面密封阻于上盖与进气腔的开口,能有效避免因扣合缝穿过上盖与进气腔的开口而造成的不密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呼吸管用浮球,参考图1至图2,呼吸管包括管体400,所述管体400内至少设置有一贯通的进气通道,所述管体400上端还设置有与进气通道口401并列的进气腔402,所述管体400上端设置有上盖100,所述上盖100连通进气通道口401和进气腔402,所述进气腔402内活动放置有浮球300,所述浮球300由上半球301和下半球302扣合而成,所述下半球302内设置有配重块303,所述配重块303的重心与下半球302开口的圆心在同一垂线上。

本呼吸管用浮球由于在下半球302内设置有配重块303,配重块303的重心与下半球302开口的圆心在同一垂线上,从而使得当浮球300在进气腔402内浮起时,上半球301和下半球302的扣合缝始终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半球301的表面密封阻于上盖100与进气腔402的开口,能有效避免因扣合缝穿过上盖100与进气腔402的开口而造成的不密封的问题。

在一呼吸管用浮球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管体400上端和上盖100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200,所述密封垫片200上对应进气通道口401和进气腔402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密封垫片200对应进气腔402的通孔为小于浮球300的圆孔。

在一呼吸管用浮球的实施例中,参考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配重块303为从下半球302底部中心向内延伸的配重柱。在其它实施例中,配重块还可以为下半球底部中心处的加厚平面。

在一呼吸管用浮球的实施例中,参考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上半球301大于下半球302。从而能避免因水流造成扣合缝穿过上盖100与进气腔402的开口的情况。

在一呼吸管用浮球的实施例中,参考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上半球301的开口设置为双层边缘305,下半球302的开口设置为能密封卡入双层边缘305内的台阶形边缘304。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呼吸管用浮球进行了阐述,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