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9347发布日期:2018-07-07 16:0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体结构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结构。



背景技术:

大型补给船强力上层建筑的纵向侧壁附近纵向布置了多个补给门架,纵向侧壁连续性差,且门架处的纵向侧壁是高应力区域,还存在交变应力作用。对于承受船体总弯曲时纵向力作用的强上层建筑的纵向侧壁,为最大程度上地减小突变区域的集中应力,需采取适当的加强措施进行面积的补偿及力的传递。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设计合理的结构形式,对方便施工、保证结构强度和疲劳强度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包括:上层建筑甲板、上层建筑甲板强横梁、纵向侧壁、侧壁强扶强材、主甲板以及主甲板强横梁;所述上层建筑纵向侧壁为纵横混合骨架形式,所述纵向侧壁上设有若干纵向加强筋,所述纵向侧壁与所述主甲板强横梁相交处设有所述侧壁强扶强材;所述上层建筑甲板、所述上层建筑甲板强横梁、所述纵向侧壁、所述侧壁强扶强材和所述主甲板构成马腿式结构形式。

上述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其中,所述纵向侧壁包括位于上侧的弯折部和位于下侧的平直部。

上述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其中,所述弯折部的纵截面呈“>”字型,所述平直部的纵截面呈“l”字型。

上述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其中,所述主甲板强横梁与所述侧壁强扶强材对齐。

上述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其中,所述主甲板上设有主甲板加强筋,所述主甲板加强筋与所述纵向侧壁对齐。

上述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其中,所述上层建筑甲板和所述纵向侧壁之间、所述上层建筑甲板强横梁和所述侧壁强扶强材之间、所述纵向侧壁与所述主甲板之间、所述侧壁强扶强材和所述主甲板之间均采用双面连续焊固定连接。

上述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其中,所述纵向侧壁的第一高应力区、所述主甲板的主甲板高应力区均设有加厚部。

上述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其中,所述纵向侧壁上设有三所述纵向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新的结构形式解决了纵向侧壁有效过渡的问题,在满足补给门架布置要求的前提下保证了结构强度和疲劳强度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的强扶强材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的纵向侧壁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的纵向侧壁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的纵向侧壁与强扶强材的全焊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的主甲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的纵向侧壁的另一角度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的强扶强材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的纵向加强筋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的上层建筑甲板的示意图。

附图:1、纵向侧壁;11、弯折部;12、平直部;2、纵向加强筋;3、上层建筑甲板;4、主甲板;5、主甲板强横梁;6、侧壁强扶强材;7、上层建筑甲板强横梁;8、主甲板加强筋;9、第一高应力区;10、主甲板高应力区;13、第二高应力区;14、第三高应力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的强扶强材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的纵向侧壁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的纵向侧壁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的纵向侧壁与强扶强材的全焊透示意图。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包括:上层建筑甲板3、上层建筑甲板强横梁7、纵向侧壁1、侧壁强扶强材6、主甲板4以及主甲板强横梁5。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的纵向加强筋的剖视图。

此外,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8所示,上层建筑纵向侧壁为纵横混合骨架形式,纵向侧壁1上设有若干纵向加强筋2,保证了纵向侧壁1具有足够的稳定性,纵向侧壁1与主甲板强横梁5相交处设有侧壁强扶强材6,有利于将上层建筑侧壁上的垂向力传递给主船体强横梁。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上层建筑甲板3、上层建筑甲板强横梁7、纵向侧壁1、侧壁强扶强材6和主甲板4构成马腿式结构形式,有效地解决了补给门架的布置要求,同时保证了补给门架附近纵向侧壁结构的强度安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纵向侧壁1包括位于上侧的弯折部11和位于下侧的平直部12。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弯折部11的纵截面呈“>”字型,平直部12的纵截面呈“l”字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通过水平的上层建筑甲板3、呈“>”字型的弯折部11和呈“l”字型的平直部12形成类似马腿的形状。上层建筑甲板强横梁7和侧壁强扶强材6构成的形状与上层建筑甲板3和纵向侧壁1构成的形状相似,从而其整体构成马腿式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主甲板4的主甲板强横梁5与侧壁强扶强材6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主甲板4上设有主甲板加强筋8,主甲板加强筋8与纵向侧壁1对齐。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的上层建筑甲板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9所示,上层建筑甲板3和纵向侧壁1之间、上层建筑甲板强横梁7和侧壁强扶强材6之间、纵向侧壁1与主甲板4之间、侧壁强扶强材6和主甲板4之间均采用双面连续焊固定连接。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的主甲板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的纵向侧壁的另一角度的侧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补给门架处上层建筑纵向侧壁新型结构型式的强扶强材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图5、图6和图7所示,纵向侧壁的第一高应力区9、主甲板的主甲板高应力区10均设有加厚部,第一高应力区9位于纵向侧壁1的圆角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纵向侧壁1的第二高应力区11和纵向侧壁的第三高应力区12均采用全焊透方式焊接,焊后打磨光滑,第二高应力区11位于纵向侧壁1的角部,第三高应力区12位于纵向侧壁1的弯折部处,高应力区域的全焊透方式也改善了节点的疲劳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纵向侧壁1上设有三纵向加强筋2。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