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机构及水上漂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3514发布日期:2019-01-04 22:52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漂浮机构及水上漂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漂浮机构及水上漂浮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漂浮机构,例如船只、养殖台、石油能源开采台、晾晒台等等通常是漂浮在水面上。为了避免漂浮机构晃动,以能在漂浮机构上正常开展工作,通常会借助锚绳将漂浮机构拉住固定。然而,当遇上风浪天气时,水面上的漂浮机构还是会受风浪的影响,随着波浪大幅颠簸、不停摇摆,牵引漂浮机构的锚绳会挣脱锚桩或断裂,漂浮机构在水面上的平稳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漂浮机构及水上漂浮装置,它能够增强漂浮在水面上的平稳性。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漂浮机构,包括:能漂浮在水面上的两个以上框体,与多个第一连接件,所述框体由下至上依次并列间隔设置,相邻所述框体之间通过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件相互连接,相邻所述框体之间的第一连接件间隔设置。

一种水上漂浮装置,包括所述的漂浮机构。

上述的漂浮机构及水上漂浮装置,漂浮机构包括由下至上叠置配合的两个以上框体,能保证漂浮机构足够大的浮力。相邻框体间的第一连接件之间具有间隔,能让波浪穿过,这样受到波浪的冲击力较小,相对于传统的漂浮结构,在水面上的漂浮效果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框体之间的第一连接件呈Z字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两端封闭的钢管,所述框体为钢制管道,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框体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包括两端封闭的多个管道,所述管道首尾相连构成所述框体。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框体的各个管道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且设置有所述连通管的所述框体还设置有进水管阀结构与排水管阀结构。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框体的顶角端之间通过第一支撑杆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漂浮机构还包括两个以上加强件与若干个第二连接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框体一一相应,所述加强件设置在所述框体内部,所述加强件与所述框体相连,相邻所述加强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相邻所述加强件之间的第二连接件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为矩形框,所述加强件为十字形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四个端部分别与所述框体的四个侧边的中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连接有多个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绕所述框体等间隔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漂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漂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所述的漂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框体,11、管道,12、连通管,13、第一支撑杆,20、第一连接件,30、加强件,40、第二连接件,50、第二支撑杆,60、操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一种漂浮机构,包括:能漂浮在水面上的两个以上框体10,与多个第一连接件20。所述框体10由下至上依次并列间隔设置,相邻所述框体10之间通过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件20相互连接,相邻所述框体10之间的第一连接件20间隔设置。

上述的漂浮机构,漂浮机构包括由下至上叠置配合的两个以上框体10,能保证漂浮机构足够大的浮力。相邻框体10间的第一连接件20之间具有间隔,能让波浪穿过,这样受到波浪的冲击力较小,相对于传统的漂浮结构,在水面上的漂浮效果更加平稳。

此外,进一步地,相邻所述框体10之间的第一连接件20呈Z字形设置。如此,第一连接件20与框体10之间配合形成三角形结构,能够大大增强漂浮机构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20为两端封闭的钢管,所述框体10为钢制管道。所述第一连接件20与所述框体10焊接固定。如此,能够保证漂浮机构的结构强度,而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另外,第一连接件20为两端封闭的钢管,能够增大漂浮机构的浮力。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0与框体10也可以采用铁管与铜管等等。第一连接件20还可以采用钢筋、铁杆、铜杆等等。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框体10包括两端封闭的多个管道11,所述管道11首尾相连构成所述框体10。如此,当其中一个管道11漏孔进水时,其余管道11由于是封闭结构便不会进水,仍然能提供浮力。

具体地,所述框体10为三角形框、矩形框、多边形框、圆形框或椭圆形框。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框体10的各个管道11通过连通管12相互连通,且设置有所述连通管12的所述框体10还设置有进水管阀结构与排水管阀结构。这样当需要将漂浮机构下沉时,可以打开进水管阀结构的进水阀,将水注入到框体10的管道11内,减小漂浮机构的浮力。反之,当需要将漂浮机构上浮时,打开排水管阀结构的排水阀,将框体10的管道11内的水向外排放。具体可选择漂浮机构最上侧位置处的框体10来设置排放水管阀结构,这样有利于工作人员进行加水或排水操作。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框体10的顶角端之间通过第一支撑杆13相互连接。如此,能够保证漂浮机构的结构强度,提高漂浮机构的支撑力。具体地,第一支撑杆13也可为两端封闭的钢管,并与框体10进行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的漂浮机构还包括两个以上加强件30与若干个第二连接件40。所述加强件30与所述框体10一一相应,所述加强件30设置在所述框体10内部,所述加强件30与所述框体10相连,相邻所述加强件30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40相连,相邻所述加强件30之间的第二连接件40间隔设置。如此,加强件30能够增加漂浮机构的结构强度,且相邻加强件30间的第二连接件40之间具有间隔,能让波浪穿过,这样受到水浪的冲击力较小。具体地,第二连接件40可以如同第一连接件20设计为两端封闭的钢管,加强件30也可以采用相互连接的多个钢制管道,以提高漂浮机构的浮力。

具体地,相邻加强件30的端部、相邻加强件30的中部均通过第二支撑杆50相互连接固定。如此,能够保证漂浮机构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10为矩形框,所述加强件30为十字形加强件30,所述加强件30的四个端部分别与所述框体10的四个侧边的中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10连接有多个操作台60。所述操作台60绕所述框体10等间隔设置。如此,多个操作员能分别站在框体10上的多个操作台60上进行相应的打捞、维修等操作。具体地,多个操作台60分别设置在框体10的顶角端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水上漂浮装置,包括所述的漂浮机构。

上述的水上漂浮装置,由于包括所述的漂浮机构,便具有与漂浮机构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