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组合功能的救生圈及救生圈组合阵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6474发布日期:2019-05-11 01:03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具有组合功能的救生圈及救生圈组合阵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组合功能的救生圈及救生圈组合阵列。



背景技术:

在海难中,由于情况紧急等复杂因素,救生工具很难有效供应到每一个人,而任何一块漂浮物对落水者而言都是生存的机会。现有救生圈作为船舶救生工具之一,目前市面上的船用整体式救生圈(采用圈体一次整体成型工艺制造的救生圈)和外壳内充式救生圈(采用圈体外壳整体成型、内部填充材料的工艺制造的救生圈)均设计为单人使用,在尺寸上要求救生圈外径不应大于800mm,内径不应小于400mm。救生圈周长四个相等距位置,应环绕贴有50mm的逆向反光带。并装有直径不小于9.5mm长度不小于救生圈外径四倍的可浮把手索。此索应紧固在圈体周边四个等距位置上,并形成四个等长的索环。由于该设计为单人使用,所以局限性较大。一方面湍急的水流容易将落水者彼此冲散,孤立的个体在海面上不但增加了搜救人员的搜救难度,而且孤独的个体孤立无援,增加了意外的风险。另一方面一个救生圈往往只对应一个被救援者,其自身承重的限制也无法供多人攀扶,因此可救援的人数数量极其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后可提升救援效果和效率、增加可救援人数的具有组合功能的救生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组合功能的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所述救生圈本体的中心开设有救生孔,所述救生圈本体的外侧面由四个围合面依次首尾相连围成,相邻围合面相交的边设置倒角形成组合面,所述组合面上设有连接部。

藉由上述结构,通过组合面上连接部的配合,可使相邻四个救生圈围合形成最小单元的救生圈组合阵列,以此类推,通过四角连接结构使多个救生圈之间可以互相组合,通过这种组合使落水人员聚集在一起,使其能互相帮助之外也间接增加了落水人员的生存能力和心理慰藉;

更重要的是,通过组合后的救生圈之间会诞生新的围合空间,该围合空间为被救助者提供了一个与救生圈同等大小的空间。这些围合空间能极大增加可救援人数,计算表明,能在救生圈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3~1.8倍的可救援人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为保证连接处受力均衡,延长组合后的救生圈的使用寿命,所述倒角为45°倒角。

为了保证救生圈的尺寸符合国际惯用标准、符合正确的人机工程、实现组合后产生的新空间与救生圈本身内径保持一致等功能需求,所述救生孔的直径为440mm,相对的两个围合面最远的间距为760mm,相对的两个组合面的间距为804mm。

为实现救生圈之间的快速组合和可靠连接,所述连接部为锁扣模块或用于与锁扣模块连接的锁舌模块。

所述锁舌模块包括锁舌;所述锁舌的一端固定于组合面上,所述锁舌的另一端开设有锁孔;

所述锁扣模块包括锁扣座、锁扣件和解锁组件;所述锁扣座固定于组合面上,所述锁扣件的一端枢接于锁扣座的侧壁上,锁扣件的另一端设有与锁孔配合的锁扣;所述锁扣件具有锁扣位置和解锁位置,在锁扣位置,当锁舌沿插入方向移动至锁扣位置时,锁扣能够插入锁孔中以使锁舌相对于锁扣座锁定;在解锁位置,锁定状态解除;

所述解锁组件分别与锁扣座和锁扣件连接,所述解锁组件用于实现锁扣件在锁扣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切换。

为适应水面自救这一特殊环境,需将解锁组件设置在便于落水者操作的位置,因而需要将解锁组件与锁扣件进行分离设计;该分离设计的优选方案为: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解锁按钮、复位弹簧和连接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锁扣座位于锁扣件上方的侧壁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解锁按钮相连,所述复位弹簧的长度方向与锁舌插入方向一致;所述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解锁按钮上,所述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锁扣件上;所述连接弹簧用于在解锁按钮以锁舌插入方向按压复位弹簧时带动锁扣件向上旋转,从而解除锁定状态。

在解锁按钮向内滑动的同时,解锁按钮上扣紧的连接弹簧同时发生位移,连接弹簧的另一端扣紧着锁扣件,锁扣件受拉力后绕枢转轴发生旋转运动,锁扣件被旋转抬起并离开另一个救生圈的锁孔,此时另一个救生圈不再受锁扣装置的束缚从而可被拉出分离,实现解锁操作。该结构设计简单,且能实现快速、可靠解锁,可最大程度提升救援设备的易用性和人性化。

所述锁舌通过可伸缩的第一织带固定于组合面上;所述锁扣座通过可伸缩的第二织带固定于组合面上。

所述组合面上沿竖直方向间隔开设有供第一织带或第二织带穿绕的两个穿绕孔,两个所述穿绕孔从救生圈本体的内部连通;所述锁舌通过可伸缩的第一织带固定于相应的组合面上;所述锁扣座通过可伸缩的第二织带固定于相应的组合面上。

当组合后的救生圈在海水颠簸情况发发生的震动、摇晃、挤压作用时,第一织带或第二织带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以分散救生圈组合后组合处所受的挤压力、拉力等,增强了结构的灵活性,也保证了组合结构的完整性、耐受性。

所述第一织带的两端从对应的穿绕孔中穿出后均与锁舌的固定端固定。

所述锁扣座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的锁扣片,所述锁扣片包括横板及与横板相连的竖板,所述锁扣件和复位弹簧均位于上方的锁扣片的竖板侧壁上;所述横板上开设有卡槽;

所述第二织带的两端均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卡钩,第二织带的两端从对应的穿绕孔中穿出后通过卡钩固定于对应的横板的卡槽中。

为了使锁扣模块具备最大程度上的安全性、牢固性,第二织带和锁扣片的连接方式选择倒钩卡扣的方式,该结构的作用:当组合后的救生圈在海水颠簸情况发发生的震动、摇晃、挤压作用时,上下的两块锁扣片会牢牢与第二织带部件扣紧,即使锁扣片受拉力作用向外或向上运动,会受到倒钩结构的阻碍而无法实现分离。上下锁扣片与第二织带分离的唯一方式只能是:人工拆掉锁扣片上下扣合的螺丝,将锁扣片往内挤压再向上抬起才能抽出。

所述锁舌模块还包括用于容纳锁舌的锁舌外壳,所述锁舌外壳固定于组合面上,所述锁舌外壳上开设有供锁舌具有锁孔的一端伸出的第一开口,所述锁舌外壳上开设第一开口的位置向外凸起形成具有弧面外轮廓的第一定位部;

所述锁扣模块还包括用于容纳锁扣座、锁扣件和解锁组件的锁扣外壳,所述锁扣外壳固定于组合面上,所述锁扣外壳上开设有供锁舌插入的第二开口,所述锁扣外壳开设第二开口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与第一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定位部。

针对现实中救生圈在海水颠簸作用下发生的晃动,上述类似关节配合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结构设计,能使两个救生圈组合后在受力的作用下往多个方向发生小幅度旋转摆动,起到分散海水颠簸作用力的效果,分散救生圈组合后组合处所受的挤压力、拉力等,增强了结构的灵活性,也保证了组合结构的完整性、耐受性。

另外,考虑到海难中紧急的情况,救生圈的组合上锁操作应该是非常轻易实现的,能够从多个方向轻松上锁。上述弧面设计同时也起到物理上的导向作用,便于用户将插销从各个方向插进插槽,最大程度降低落水者的操作难度。

还包括救生浮索,所述锁舌外壳和锁扣外壳的底部均开设有供救生浮索穿过的固定孔,所述救生浮索通过固定孔固定在救生圈本体上。

上述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本发明的特殊形态与功能需要。如果救生浮索依照传统救生圈的方式安装在圈体中间位置,在实际使用时浮索很可能会被水流抬起至组合模块位置,在锁扣的时候会形成很大的阻碍。所以,将救生浮索安装在底部并固定其关节位置,就能解决该问题,并且不会影响救生浮索本身的使用需求。由于对浮索关节处位置的固定以及救生圈中间有较大的距离,因此,救生圈浮索在水流的影响下不会被抬起至组合模块处,保证了本发明各个功能的正常使用。

作为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救生圈组合阵列,包括上述的具有组合功能的救生圈,每相邻四个所述救生圈通过连接部连接围成可容纳单人的容置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在救生圈的既有形态和功能,可以使救生圈之间进行有效、快速相互组合从而聚集落水者,使人们在海难中可以相互帮助,为救生圈创造了更多的救援功能,提升了其救援的效果,也极大增加了救生设备的可救援人数。

2、为适应水面救援这一特殊应用环境的功能需求,本实用新型对救生圈及救生圈之间的连接部进行了创新设计,从而可实现救生圈之间快速、多方向组合,且组合后兼具灵活性和牢固性的双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具有组合功能的救生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具有组合功能的救生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含围合面及内径尺寸)。

图3为实施例1中具有组合功能的救生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含组合面尺寸)。

图4为实施例1中相邻四个救生圈围合形成最小单元的救生圈组合阵列结构示意图。

图5为常规离散救生圈组合与实施例1的救生圈组合阵列可救援人数对比图。

图6为实施例1的具有组合功能的救生圈中的锁舌模块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的具有组合功能的救生圈中的锁舌模块的内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的具有组合功能的救生圈中的锁舌模块装配后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中的锁舌伸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的具有组合功能的救生圈中的锁扣模块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1的具有组合功能的救生圈中的锁扣模块的内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1的具有组合功能的救生圈中的锁扣模块装配后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1中第二织带和锁扣片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锁舌模块和锁扣模块待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锁舌模块和锁扣模块配合后受拉时发生水平方向小幅度旋转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锁舌模块和锁扣模块配合后受拉时发生垂直方向小幅度旋转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锁舌模块和锁扣模块配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救生浮索安装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对比例1的组合模块爆炸图。

图20为对比例1的组合模块待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对比例2的组合模块待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救生圈本体;11、救生孔;12、围合面;13、组合面;131、穿绕孔;132、极耳;2、锁扣模块;21、锁扣座;211、锁扣片;212、卡槽;22、锁扣件;221、锁扣;23、解锁组件;231、解锁按钮;232、复位弹簧;233、连接弹簧;24、第二织带;241、卡钩;25、锁扣外壳;251、第二开口;252、第二定位部;3、锁舌模块;31、锁舌;311、锁孔;32、第一织带;33、锁舌外壳;331、第一开口;332、第一定位部;4、救生浮索;5、逆向反光带;6、容置空间;7、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组合功能的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1,救生圈本体1的中心开设有救生孔11,救生圈本体1的外侧面由四个围合面12依次首尾相连围成,相邻围合面12相交的边设置45°倒角形成组合面13,组合面13上设有连接部。

上述方形可组合式救生圈,如图4所示,每相邻四个救生圈本体1可通过连接部连接成环形,围合成的容置空间6可容纳单人。如图5的右上角图所示,多个救生圈本体1按上述方式连接从而形成救生圈组合阵列,从而可解决传统救生圈无法进行有效组合、可救援人数少的问题,可以使救生圈之间相互组合从而聚集落水者,使人们在海难中可以相互帮助,另外组合后的救生圈产生了更多的可救援空间,极大地增加了可救援人数。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具备高效救援功能的组合式救生圈,突破了现在救生圈的既有形态和功能,为救生圈创造了更多的救援功能,提升了其救援的效果,也极大增加了救生设备的可救援人数。

1、该救生圈设计通过四角连接结构使多个救生圈之间可以互相组合,通过这种组合使落水人员聚集在一起,使其能互相帮助之外也间接增加了落水人员的生存能力和心理慰藉。

2、聚集起的人群也可以有意识的将弱势群体如老人、儿童分布在救生圈群中央,作为重点看护对象。

通过组合后的救生圈之间会诞生新的容置空间6,组合后的容置空间6内径与其本身的内径一致,为被救助者提供了一个与救生圈同等大小的空间。这些围合空间能极大增加可救援人数,能在数量有限的救生圈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3~1.8倍的可救援人数。其可救援人数可用总结为函数公式表示,并且与传统救生圈的做一个对比分析,对比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能在救生圈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3~1.8倍的可救援人数。

为了保证救生圈的尺寸符合国际惯用标准、符合正确的人机工程、实现组合后产生的新空间与救生圈本身内径保持一致等功能需求,需要在现有救生圈尺寸基础上:1、设计出标准的救生圈外径尺寸(保证尺寸符合国际惯用标准)2、设计出救生圈四个斜角精确的尺寸(确保其组合后产生的新空间宽度与救生圈内径一致,适合人使用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围合面12为向外凸的弧面,组合面13为直面,如图2所示,相对的两个围合面12最远的间距为760mm,救生孔11的直径为440mm,高度为120mm,分别与国际标准救生圈的外径、内径和高度保持一致。相对的两个组合面13的间距为804mm,也即,如图3所示,救生圈本体垂直于中心轴线的截面中,过圆心作垂直于围合面12轮廓线的垂线,组合面轮廓线上最远的点到该垂线的距离为358mm,组合面轮廓线上最近的点到该垂线的距离为198mm。如此,如图4所示,能保证每相邻四个救生圈本体1组合后围合形成的容置空间6中,相对的两个围合面12最近的间距与救生孔11的直径相等,均为440mm。

多个组合后将增加可救援空间,呈高倍线性增长,新空间宽度与救生圈内径一致。

上述组合式救生圈阵列中,尤为重要和棘手的是,需要解决救生圈四角组合处锁扣结构问题,实现救生圈之间快速组合、可从多方向组合、组合的灵活性、足够的牢固性等功能,设计出能同时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结构出来。

本实施例中,救生圈本体由聚乙烯一体成型制成,内部填充聚氨酯泡沫塑料,50mm逆向反光带5环绕贴在沿围合面12所在的救生圈本体位置的周长四个相等间距位置。连接部采用锁扣模块2或用于与锁扣模块2连接的锁舌模块3。

如图8所示,锁舌模块3包括锁舌31和用于容纳锁舌31的锁舌外壳33,锁舌外壳33分为对称的上下两半,锁舌外壳33通过螺钉固定于组合面13的极耳132上,锁舌外壳33上开设有供锁舌31具有锁孔311的一端伸出的第一开口331,锁舌外壳33上开设第一开口331的位置向外凸起形成具有半球形弧面外轮廓的第一定位部332。

如图12所示,锁扣模块2包括锁扣座21、锁扣件22和解锁组件23,以及用于容纳锁扣座21、锁扣件22和解锁组件23的锁扣外壳25,锁扣外壳25分为对称的上下两半,锁扣外壳25通过螺钉固定于组合面13的极耳132上,锁扣外壳25上开设有供锁舌31插入的第二开口251,锁扣外壳25开设第二开口251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与第一定位部332配合的第二定位部252。

如图14~16所示,第一定位部332和第二定位部252的配合衔接类似于球关节结构,这是针对现实中救生圈在海水颠簸作用下发生的晃动而专门设计的。

一是考虑到海难中紧急的情况,救生圈的组合上锁操作应该是非常轻易实现的,能够从多个方向轻松上锁。因此,球形结构的弧面设计同时也起到物理上的导向作用,如图14所示,便于用户将插销从各个方向插进插槽,最大程度降低落水者的操作难度。

二是球形弧面使救生圈受拉力时可水平方向(如图15所示)和垂直方向(如图16所示)发生小幅度旋转,锁舌外壳33和锁扣外壳25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质,其组合处为球形弧面结构,针对现实中救生圈在海水颠簸作用下发生的晃动,锁舌31和锁扣座21通过涤纶织带固定在组合面13上,涤纶织带为柔性材质且锁舌31受拉力后可被拉出≤10mm的距离(如图9中L所示)。这种设计能使两个救生圈组合后在受力的作用下往多个方向旋转摆动,起到分散海水颠簸作用力的效果,分散救生圈组合后组合处所受的挤压力、拉力等,增强了结构的灵活性,也保证了组合结构的完整性、耐受性。

其中,如图6和7所示,锁舌模块3包括锁舌31,锁舌31包括固定端和插入端,固定端通过第一织带32固定于组合面13上,插入端开设有锁孔311。四个组合面13上沿竖直方向间隔开设有两个穿绕孔131,两个穿绕孔131从救生圈本体1的内部连通;第一织带32依次穿绕两个穿绕孔131后两端均与锁舌31的固定端相连。

如图10和11所示,锁扣模块2包括锁扣座21、锁扣件22和解锁组件23;锁扣座21通过第二织带24固定于相应的组合面13上。

锁扣座21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的锁扣片211,锁扣片211为Z型金属板,包括两块横板及与俩横板相连的竖板,与第二织带24连接的横板上开设有卡槽212;第二织带24的两端均设有与相应的卡槽212配合的卡钩241,第二织带24的两端从对应的穿绕孔131中穿出后通过卡钩241固定于对应的横板的卡槽212中。

第一织带32和第二织带24均为涤纶织带。

为了使组合模块的上锁机构具备最大程度上的安全性、牢固性,在锁扣片211横板与第二织带24的安装处设计了如图13所示的卡钩结构,该结构的作用:当组合后的救生圈在海水颠簸情况发发生的震动、摇晃、挤压作用时,上下的两块锁扣片211会牢牢与涤纶织带部件扣紧,即使锁扣片211受拉力作用向外或向上运动,会受到卡钩结构的阻碍而无法实现分离。上下锁扣片211与涤纶织带分离的唯一方式只能是:人工拆掉金属片上下扣合的螺丝,将金属片往内挤压再向上抬起才能抽出。

如图10和11所示,锁扣件22的一端枢接于上锁扣片211的侧壁上,锁扣件22的另一端设有与锁孔311配合的锁扣221;锁扣件22具有锁扣位置和解锁位置,在锁扣位置,当锁舌31沿插入方向(如图17中箭头方向所示)移动至锁扣位置时,锁扣221能够插入锁孔311中以使锁舌31相对于锁扣座21锁定;在解锁位置,锁定状态解除;锁扣221的底面为斜面,当锁舌31抵接该斜面并继续向插入方向推进时,由于斜面的作用,锁舌31会提供锁扣221一个向上的分力,从而锁扣221向上转动,当锁舌31离开该斜面时,该分力消失,锁扣221向下运动至插入锁孔311中。

解锁组件23分别与锁扣座21和锁扣件22连接,解锁组件23用于实现锁扣件22在锁扣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切换。

本实施例中,解锁组件23包括解锁按钮231、复位弹簧232和连接弹簧233,复位弹簧232的一端固定在上锁扣片211位于锁扣件22上方的侧壁上,复位弹簧232的另一端与解锁按钮231相连,复位弹簧232的长度方向与锁舌31插入方向一致;连接弹簧233的一端固定在解锁按钮231上,连接弹簧233的另一端固定在锁扣件22上;连接弹簧233用于在解锁按钮231以锁舌31插入方向按压复位弹簧232时带动锁扣件22向上旋转,从而解除锁定状态。

上述设计解锁方式十分简便,目的是为了让使用者操作时简单易懂,最大程度提升救援设备的易用性和人性化。解锁时分为两个分解步骤:1、将标示有“Unlock”的解锁按钮231往内推入并保持此状态。2、将救生圈往反方向拉开,解锁完成。松手后按钮由于复位弹簧232作用自动弹回原位。

如图17所示,当解锁按钮231往内推入时,解锁按钮231两端的凸起结构沿着HEDP外壳的轨道往内滑动,而解锁按钮231并挤压复位弹簧232,实现位移运动。由于解锁按钮231与锁扣件22通过连接弹簧233相连,在解锁按钮231向内滑动的同时,锁扣件22上扣紧的连接弹簧233同时发生位移,连接弹簧233的另一端扣紧着锁扣件22具有锁扣221的一端,锁扣件22受拉力后其旋转轴(旋转轴内部有扭簧结构,使锁扣件22在解锁按钮231不推入的状态下保持水平角度,唯有解锁按钮231的运动才能导致锁扣件22产生旋转运动。)发生圆周旋转运动,锁扣件22被旋转抬起并离开另一个救生圈的锁孔311,此时另一个救生圈不再受锁扣装置的束缚从而可被拉出分离,实现解锁操作。

本实施例中,救生圈本体1上还设有救生浮索4,如图18所示,锁舌外壳33和锁扣外壳25的底部均开设有供救生浮索4穿过的固定孔,固定孔的上方固定有保护罩7,救生浮索4通过固定孔固定在救生圈本体1上。

本实用新型创新采用底部安装救生浮索4的方式,该方式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本实用新型的特殊形态与功能需要。如果救生浮索依照传统救生圈的方式安装在圈体中间位置,在实际使用时浮索很可能会被水流抬起至组合模块位置,在上锁的时候会形成很大的阻碍。所以,将救生浮索4安装在底部并与锁舌外壳33和锁扣外壳25固定,就能解决该问题,并且不会影响救生浮索4本身的使用需求。由于救生浮索4与球关节配合处具有较大的距离,因此,救生浮索4在水流的影响下不会被抬起至连接处,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各个功能的正常使用。

对比例1:

该方案采用插槽与插销的形式,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插销安装座1-1上固定有插舌1-2,插销1-2下端套设有金属弹簧1-3,插槽安装座1-4上对应开设有与插舌1-2配合的插槽缺口1-5,插槽缺口1-5正上方的壳体上设有按钮1-6。

如图20所示,插舌外壳与插槽外壳采用楔形配合模式,插舌外壳1-7从正方与左侧方推入插槽外壳1-8。

组合结构上锁方式为:将救生圈插销1-2一角沿着往插槽缺口1-5处完全推入至最里端,插销1-2上的凸起的金属弹簧锁舌进入插槽缺口1-5对应的锁槽中,救生圈上锁完毕。

解锁时,将插槽一端顶部的按钮1-6用手按下,按钮将下放弹簧锁舌推出锁槽中,此时将救生圈往外拉开即可完成解锁操作。

与本发明对比存在以下缺点:

a、该方案操作性难度较大,在海难需要将两个救生圈组合部位对准后,沿着固定方式持续用力推入才可上锁,增大了救生设备的使用复杂性,违背了易用性原则。

b、结构灵活性低,组合后救生圈的组合部位是完全固定的,在海水颠簸及使用者外力的作用下,组合件之间受到的挤压力无法很好的分散,易造成组合处外壳断裂,发生意外。

c、安全系数低,该组合结构依靠上部锁舌与锁槽咬合实现上锁,但下方却没有上锁结构,受外力影响下,易发生锁舌锁槽分离,无法实现牢固的上锁,安全隐患高。

对比例2:

如图21所示,插销2-1正对插槽2-2推入,插销2-1两侧的弹簧锁芯进入插孔外壳2-2中的插孔中,上锁完毕。解锁时需用手同时将插销2-1顶面的两个按钮2-3向中心挤压,锁芯缩进插销内,即可解锁。

缺点:1、连接处缺乏灵活性,受外力易发生断裂,无法应对海面颠簸的状况。2、只能从正面推入插销,而且在实际情景中海水上下颠簸,难以对准指定位置插入,操作难度大,多个救生圈组合上锁极其困难。3、解锁方式较繁琐,需要两个方向同时用力,不便于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