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赛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9465发布日期:2019-06-11 23:32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赛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上运动器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赛艇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上项目逐渐成为人们运动娱乐的一种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休闲赛艇装置是水上运动的重要装备,可以开展一些水上运动比赛,水上拓展训练等,然而现有的休闲赛艇装置结构设计简单,使用不方便,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阻力较大,容易造成使用者体力消耗过快,无法使参与者获得最大的娱乐和运动感受。赛艇装置在行进时相对于运动者来说是逆行,即运动者背对着赛艇装置的前行方向,在行进时不可避免会产生迎面的浪,因此在赛艇装置的座位舱前端通常会设置防浪板,现有的防浪板和赛艇装置是分体式的,防浪板加工成型后安装在赛艇装置上,防浪板通常呈水平状态,其和赛艇装置的表面之间形成较为尖锐的夹角,这个夹角的角度往往会影响防浪效果,甚至形成前行阻力,并且后加装的防浪板会增加赛艇装置的重量,不利于行进。而赛艇装置作为一种竞技用的工具,由于比赛时的需要,赛艇装置整个做到重量更轻,但是现有赛艇装置若重量降低时,其赛艇装置的浮力较差,而且由于艇身制作的较窄,因此,在浪大时,不容易保持平衡,导致赛艇装置侧翻,浮力不够导致赛艇装置整个沉没于水下,影响比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科学合理、防浪和防侧翻效果好、赛艇装置重量显著降低的同时其平衡性显著提高的赛艇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赛艇装置,包括赛艇装置本体,赛艇装置本体上向内凹陷设有座位舱,赛艇装置本体的设有一体成型且平滑过渡的船首、船身和船尾;船首和船尾均为狭窄的锋面结构,船首的锋面与高度均大于船尾的锋面与高度,赛艇装置本体上表面的外轮廓为柳叶形结构。

优选的,赛艇装置本体上还通过两根船管固定连接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浮力调节装置,浮力调节装置为两端分别设有狭窄的锋面的流线型结构的浮体小船,浮体小船上部的两端分别向内凹陷设有固定凹槽,船管一端卡接在固定凹槽内,船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弹簧片卡紧固定装置与赛艇装置本体一侧进行可拆卸固定连接;浮体小船与赛艇装置本体同向错位设置。

优选的,座位舱内设有一体成型的船座和脚底板,脚底板位于船座的前部,船座的高度大于脚底板的高度;浮体小船的前端底部高于浮体小船的后端底部,浮体小船的前端上部低于座位舱的外边缘;浮体小船的后端底部高于船身的底部。

优选的,船尾的下部还设有与其贯穿且密封固定连接的船舵装置,船舵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舵桨和舵杆,舵杆贯穿船尾的底部;脚底板上还固定连接设有脚踏板,脚踏板通过贯穿脚底板的传动装置与船尾内部的舵杆传动连接,脚踏板通过传动装置控制舵杆的转动,从而控制舵桨的左右转动。

优选的,舵杆上方对应的船尾的上部外壁内镶嵌设有与舵杆固定连接的舵盘,舵杆与舵盘可转动连接。

优选的,船尾的上部贯穿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与其配套的大气塞装置;大气塞装置内部固定连接设有导气管。

优选的,浮体小船的上表面贯穿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也设置有与其配套的大气塞装置。

优选的,座位舱内船座上还设有与其相匹配且固定连接的坐垫;坐垫通过泡沫塑料发泡一体成型。

优选的,座位舱内船座的后端还固定连接设有与座位舱形状相匹配的置物网;脚底板的上方设有与船身上部固定连接的三角盖。

优选的,赛艇装置本体为碳纤维加热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赛艇装置,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其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防浪和防侧翻效果好、赛艇装置重量显著降低的同时还使赛艇装置浮力显著增强,其平衡性和安全性能显著提高。

(2)本实用新型的赛艇装置,船首和船尾均为狭窄的锋面结构设计,减少流水浪涌对赛艇装置本体带来的震动及摩擦,提升滑行效率,使赛艇装置更具操控性。相比与现有赛艇装置,其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再安装防浪板装置,减轻了赛艇装置重量,简化了赛艇装置的制作过程,节省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赛艇装置,船首的锋面设计和浮体小船的锋面设计相结合,对迎面而来的浪形成很好的导流作用,阻止水进入座位舱内,从而达到防浪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原有的防浪尖角的产生,避免在这个部位形成积垢,防止水在尖角内滞留形成前行的阻力,使其防浪性能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船首,2.船身,3.船尾,4.座位舱,5.浮体小船,6.船管,7.船座,8.三角盖,9.坐垫,10.舵桨,11.舵杆,12.脚踏板,13.舵盘,14.第一通孔,15.大气塞装置,16.固定凹槽,17.置物网,18.弹簧片卡紧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赛艇装置,其包括赛艇装置本体,赛艇装置本体上向内凹陷设有座位舱4,赛艇装置本体的设有一体成型且平滑过渡的船首1、船身2和船尾3。船体整体采用流线型设计,船首1和船尾3均为狭窄的锋面结构,船首1的锋面与高度均大于船尾3的锋面与高度,赛艇装置本体上表面的外轮廓为柳叶形结构,此种流线型的防浪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符合流体力学,通过对船体结构的设计,减少流水浪涌带来的震动及摩擦,提升滑行效率,使赛艇装置更具操控性。相比与现有赛艇装置,其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再安装防浪板装置,减轻了赛艇装置重量,简化了赛艇装置的制作过程,节省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赛艇装置本体上还通过两根船管6固定连接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浮力调节装置,浮力调节装置为两端分别设有狭窄的锋面的流线型结构的浮体小船5,浮体小船5上部的两端分别向内凹陷设有固定凹槽16,船管6一端卡接在固定凹槽16内,船管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弹簧片卡紧固定装置18与赛艇装置本体一侧进行可拆卸固定连接;浮体小船5与赛艇装置本体同向错位设置。浮体小船5与赛艇装置本体通过船管6采用错角度装配,更确保了浮体小船5与赛艇装置本体连接的稳固性。船首1的锋面设计和浮体小船5的锋面设计相结合,对迎面而来的浪形成很好的导流作用,阻止水进入座位舱4内,从而达到防浪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原有的防浪尖角的产生,避免在这个部位形成积垢,防止水在尖角内滞留形成前行的阻力,使其防浪性能显著提高。赛艇装置本体配浮体小船5结构使赛艇装置更具稳定性,观赏性,相比现有技术的赛艇装置结构,使赛艇装置浮力显著增强,其平衡性和安全性能也显著提高。

座位舱4内设有一体成型的船座7和脚底板,脚底板位于船座7的前部,船座7的高度大于脚底板的高度;浮体小船5的前端底部高于浮体小船5的后端底部,浮体小船5的前端上部低于座位舱4的外边缘;浮体小船5的后端底部高于船身2的底部,通过此种设计一方面,可以保证座位舱4的外边缘始终高于水面的高度,防止水体进入座位舱4;另一方面,可有进一步对迎面而来的浪增强导流作用,降低空气阻力,加快赛艇装置滑行速度效率高。

座位舱4内船座7上还设有与其相匹配且固定连接的坐垫9;坐垫9通过泡沫塑料发泡一体成型。船尾3的下部还设有与其贯穿且密封固定连接的船舵装置,船舵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舵桨10和舵杆11,舵杆11贯穿船尾3的底部;脚底板上还固定连接设有脚踏板12,脚踏板12通过贯穿脚底板的传动装置与船尾3内部的舵杆传动连接,脚踏板12通过传动装置控制舵杆11的转动,从而控制舵桨10的左右转动。舵杆11上方对应的船尾3上部外壁内镶嵌设有与舵杆11固定连接的舵盘13,舵杆11与舵盘13可转动连接。

船尾3的上部贯穿设有第一通孔14,第一通孔14内设有与其配套的大气塞装置15,浮体小船5上表面贯穿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也设置有与其配套的大气塞装置15,大气塞装置15的内部均固定连接设有导气管,使用过程中防止外部水体溅入赛艇装置本体和浮体小船5内部。打开大气塞装置15可以使赛艇装置使用过程中,赛艇装置本体和浮体小船5内部压力均与外界压力保持平衡,有效降低使用过程中空气对赛艇装置本体造成的阻力。

船首1的下部贯穿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有与其可拆卸固定连接的防水螺丝16,当赛艇装置本体的内部若有水体进入时,通拆卸防水螺丝16,便于积水的排出与维修。座位舱4内船座7的后端还固定连接设有与座位舱4形状相匹配的置物网17,当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水杯和毛巾等物品可以固定其中,使用存放方便,减少其对运动员造成的干扰。脚底板的上方设有与船身2上部固定连接的三角盖8。赛艇装置本体为碳纤维加热一体成型,制备工艺简单。使用碳纤维材质,一方面,保证赛艇装置的结构与造型的稳固性,延长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最大限度的降低船体的重量且有利于保持其浮力。

使用时,运动员坐在座位舱4内安装坐垫9的船座7上,脚后跟放置于脚底板上,脚尖放在脚踏板12上,远动员手往后滑动桨柄,这种姿势有助于身体发力,使赛艇装置往前滑动;当需要改变赛艇装置本体滑行方向时,运动员的脚尖分别控制踩踏左右脚踏板12,脚踏板12通过贯穿脚底板的传动装置与船尾3内部的舵杆11传动连接,脚踏板8通过传动装置控制舵杆11的转动,从而控制舵桨10的左右转动,实现对赛艇装置本体滑行方向的改变。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赛艇装置,船体整体采用流线型设计,船首1和船尾3狭窄的锋面设计,减少流水浪涌带来的震动及摩擦,提升效率,更具操控性;赛艇装置本体配浮体小船5结构使赛艇装置更具稳定性,观赏性,相比现有技术的赛艇装置结构,其使赛艇装置浮力增强,其平衡性和安全性能显著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前”、“后”、“内”、“外”、“中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备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