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双船体一体式漂浮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62633阅读:来源:国知局
O度-40度;在每个所述的凸起3.3上表面边缘位置均设置有凸起挡板5,在毗邻所述的凸起挡板5 —侧设置有凸出组件支撑斜面3的凸耳6,所述的凸耳6位于所述的每个凸起3.3的边角,位于同一个所述的船体3.1的凸起挡板5相对应设置在凸起
3.3 上;
[0025]在同侧的所述的凸耳6上安装有固定压条7,在所述的凸耳6内和固定压条7的首末两端均设置有相同大小的孔。
[0026]所述的固定压条7 —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连接,另一端卡住光伏组件;所述的固定压条7的宽度为3厘米-8厘米;以便选用光伏组件的尺寸在一定范围内细微变化是可以通用。
[0027]所述的固定压条7的最优宽度为5厘米;所述的浮体I由可塑性材料吹塑而成,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的长方体通道2上表面有纹路,所述的长方体通道2的吃水深度为5-10厘米,所述的长方体通道2的高度为20-30厘米,每片所述的浮台可承受的重量为110KG,因为浮体I之间连接成片,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维修处理;所述的浮体I整体保持密闭结构,所述的长方体通道2的横向宽度为2米,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的横向宽度为I米。
[0028]本实用新型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双船体一体式漂浮装置,该形式包括(一)支撑基础为双船体型,在风浪中稳定性较好,极大的提高了光伏电站的安全性和适应性。(二)浮体由可塑材料吹制而成,重量轻,便于运输与施工,浮力承载性较好;(三)水面式光伏组件的浮体,通过锚固技术使光伏组件得以在水面漂浮且转动角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接受尽可能多的太阳辐射,并能够承受水面波浪的动荷载;(四)浮式基础各部件为模块化通用件,连接后使得该基础形式可大规模应用、并且减少模具数量,成本大幅降低,达到接近地面光伏电站建设成本水平;(五)组件设计有一定倾角,以实现增加组件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加发电量;(六)底座上表面具有压条,固定光伏组件只需将其用压条压紧,以实现组件安装过程方便快捷;(七)浮体既作为光伏组件的支撑底座也作为人员通行通道,减少了零部件,简化了安装过程。
[0029]综上,与常规水面管粧式基础形式相比,此技术应用范围更广,可实现不同玮度、不同类型的水域的应用,能够实现规模效应。同时模块化设计,安装便捷,减少施工时间。与普通地面光伏电站相比,能够节约土地成本,开发闲置的水域,极大的提高了光伏电站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且本技术简化开发流程,缩短施工周期。
[0030]上述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主权项】
1.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双船体一体式漂浮装置,它包括若干模块化设计的浮体(I)之间连接成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I)包括前方水平放置的长方体通道(2)和位于后方的组件支撑斜面(3),在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的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船体(3.1),在两个所述的船体(3.1)横向之间有U型连接体(3.2),在所述的长方体通道(2)的前端和组件支撑斜面(3)的后端设置有一组吊耳(4),且前后相邻的两个吊耳(4)之间上下对孔叠加并通过链连接固定;每个船体(3.1)包括前后两个凸起(3.3),前后两个所述的凸起(3.3)之间高度差形成的角度为O度-40度;在每个所述的凸起(3.3)上表面边缘位置均设置有凸起挡板(5),在毗邻所述的凸起挡板(5) —侧设置有凸出组件支撑斜面(3)的凸耳¢),所述的凸耳(6)位于所述的每个凸起(3.3)的边角,位于同一个所述的船体(3.1)的凸起挡板(5)相对应设置在凸起(3.3)上;在同侧的所述的凸耳(6)上安装有固定压条(7),在所述的凸耳¢)内和固定压条(7)的首末两端均设置有相同大小的孔,所述的固定压条(7) —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连接,另一端卡住光伏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双船体一体式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长方体通道(2)上的一组吊耳(4)之间的横向长度与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的横向长度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双船体一体式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压条(7)的长度为3厘米-8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双船体一体式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压条(7)的长度为5厘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双船体一体式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I)由可塑性材料吹塑而成,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的长方体通道(2)上表面有纹路,所述的长方体通道(2)的吃水深度为5-10厘米,所述的长方体通道(2)的高度为20-30厘米,每片所述的浮台可承受的重量为110KG。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双船体一体式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I)整体保持密闭结构,所述的长方体通道(2)的横向长度为2米,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的横向长度为I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双船体一体式漂浮装置,它包括若干模块化设计的浮体(1)之间连接成片,所述的浮体(1)包括前方水平放置的长方体通道(2)和位于后方的组件支撑斜面(3),在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的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船体(3.1),在两个所述的船体(3.1)横向之间有U型连接体(3.2),在所述的长方体通道(2)的前端和组件支撑斜面(3)的后端设置有一组吊耳(4),且前后相邻的两个吊耳(4)之间上下对孔叠加并通过链连接固定;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不利于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建设的缺点和对于水位变化较大的湖面、水库等不具体可行性的缺点,具有可实现不同纬度、不同类型的水域的应用,能够实现规模效应。
【IPC分类】B63B35/44
【公开号】CN204871507
【申请号】CN201520683513
【发明人】曾杰, 杨家胜, 李德, 朱宜飞, 甘乐, 刘凯, 陈卫鹏, 胡超, 潘霄, 陶铁铃
【申请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