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漂流用的救生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3264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于漂流用的救生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衣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于漂流用的救生衣。公开了一种适于漂流用的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11),所述救生衣本体(11)的后背部(111)和前胸部(112)为两层结构,所述两层结构之间分隔有若干独立容腔(15),所述容腔(15)内依次间隔填充气囊(12)和塑料泡沫(1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产品的保护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保护更加全面的充气救生衣。
【专利说明】
一种适于漂流用的救生衣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衣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于漂流用的救生衣。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业余时间也越来越多,并且如何消遣业余时间的选项也越来越多,例如很多的人在近年来开始选择体育运动或者旅游等等,而漂流是将体育运动和旅游结合起来的项目,因此,在近年来漂流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漂流的方式多是驾驶着无动力的小舟,利用船桨来掌握方向,在时而湍急时而平缓的水流中顺流而下,由于漂流运动是在水中进行的,并且过程比较激烈,为了保证漂流者的安全,漂流运动者一般都被要求穿上救生衣。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4775925U,公开了一种船用自动充气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充气气囊、感应装置;所述救生衣本体为开襟式背心结构,开襟处设有钮扣,救生衣为内外两层结构;所述充气气囊位于内外两层结构之间;所述钮扣一侧设有反应容器,反应容器与充气气囊通过导管相连,所述导管上设有感应装置。
[0004]上述专利文献的船用自动充气救生衣,所述充气气囊设置在所述救生衣的内外两层结构之间,且在内外两层结构之间连通,当在漂流或是水流的流速较快,撞击在凸起的石头时充气的救生衣能起到缓冲的作用,但该类充气的救生衣也有可能被戳破从而导致所述气囊漏气,自动充气救生衣失去救生功能。此外,市面上也有仅填充塑料泡沫的救生衣,但该类救生衣在受到撞击时对人体的缓冲的作用又不够,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产品的保护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保护更加全面的充气救生衣。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于漂流用的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所述救生衣本体的后背部和前胸部为两层结构,所述两层结构之间分隔有若干独立容腔,所述容腔内依次间隔填充气囊和塑料泡沫。
[0007]其中,所述容腔横向排布。
[0008]其中,上端和底端的所述容腔内设置有所述气囊。
[0009]其中,所述气囊的下部设置有从所述救生衣本体的左右两侧的所述两层结构连接处伸出所述容腔的充气放气阀。
[0010]其中,所述救生衣本体的左右两侧的所述两层结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塑料泡沫取出所述容腔的开口。
[0011]其中,底端的所述容腔的底面与充气后的所述气囊的厚度和所述塑料泡沫的厚度相匹配。
[0012]其中,还包括设置在前胸的用于连接两所述前胸部的连接部。
[0013]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设在所述前胸部的第一连接部,和长条形的一端设在相对所述前胸部、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0014]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相互连接的魔术贴或按扣。
[0015]其中,还包括用于求救的口哨。
[00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7]1.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气囊和所述塑料泡沫间隔的填充在所述容腔内,当在漂流或是水流的流速较快,且漂流者没有及时地掌握漂流舟的方向,撞击在凸起的石头时所述气囊能起到很好缓冲的作用,即使所有的所述气囊被戳破漏气,所述塑料泡沫在漂流者落水时仍能够起到较好的救生作用,救生衣的保护更加全面。
[0018]2.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容腔横向排布,使所述气囊和所述塑料泡沫最小限度的阻止人体的弯腰等动作,穿着更加灵活和舒适。
[0019]3.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后背部和所述前胸部上端和底端是与人体活动部位(如颈部和腰部)接触最频繁的部位,在上端和底端的所述容腔内设置有比较柔软的所述气囊,可以减少所述救生衣本体与人体的摩擦,减少对人体的伤害,且穿着更加灵活和舒适。
[0020]4.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充气放气阀的设置,当救生衣需要使用时,向气囊内冲入气体,当救生衣不使用时,可以将气囊取出或将气囊中的气体通过充气放气阀放出,减少救生衣的占用空间,方便携带和储存。所述充气放气阀设置在所述气囊的下部,从所述救生衣本体的左右两侧的所述两层结构连接处伸出所述容腔,所述充气放气阀可以不阻碍人体的运动,且整体比较美观。
[0021]5.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塑料泡沫的设置,当救生衣需要使用时,将所述塑料泡沫插入所述容腔内,当救生衣不使用时,可以将所述塑料泡沫取出,减少救生衣的占用空间,方便携带和储存。
[0022]6.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后背部和所述前胸部的底端是与人体摩擦较大的部位,所述容腔的底面的设置,对气囊的底端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可以减少所述气囊的囊壁之间和囊壁与所述双层结构之间的摩擦,增加救生衣的使用寿命。
[0023]7.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连接部的设置,当所述救生衣在使用时,将使两所述前胸部连接在一起,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0024]8.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魔术贴或所述按扣的设置,漂流运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两所述前胸部的连接方式。
[0025]9.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口哨的设置,当使用者发生危险时,吹响口哨,引起救援人员等的注意,增加获救的几率。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将所述前胸部一侧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1-救生衣本体;111-后背部;112-前胸部;113-柔性连接部;114-柔性肩部;115-穿戴空间;116-胳膊通道;117-领口; 12-气囊;121-充气放气阀;13-塑料泡沫;22-连接部;221-第一连接部;222-第二连接部;15-容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2]如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适于漂流用的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11,救生衣本体11包括一个后背部111、两个前胸部112、两个柔性连接部113和两个柔性肩部114。
[0033]柔性连接部113设置在救生衣本体11的左右两侧,连接后背部111和前胸部112。柔性肩部114设置在救生衣本体11的上部,连接后背部111的上部和前胸部112的上部。后背部111、两个前胸部112、两个柔性连接部113和两个柔性肩部114围成穿戴空间115,在穿戴救生衣后,人体在穿戴空间115中,被救生衣保护。后背部111、前胸部112、柔性连接部113和柔性肩部114形成用于伸出胳膊的胳膊通道116,两个柔性肩部114、后背部111和两个前胸部112形成穿过头部的领口 117。
[0034]后背部111和前胸部112为两层结构,两层结构之间分隔有若干独立的容腔15,容腔15横向排布。容腔15内依次间隔填充气囊12和塑料泡沫13。其中,底端的容腔15的底面与充气后的气囊12的厚度和塑料泡沫13的厚度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上端和底端的容腔15内设置有气囊12。其中,气囊12的下部设置有从救生衣本体11的左右两侧的两层结构连接处伸出容腔15的充气放气阀121。其中,救生衣本体11的左右两侧的两层结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将塑料泡沫13取出容腔15的开口。
[0035]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前胸的用于连接两前胸部112的连接部22。连接部22包括设在前胸部112的第一连接部221,和长条形的一端设在相对前胸部112、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221相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22。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2为相互连接的魔术贴或按扣,漂流运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连接方式。
[0036]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救生衣本体11上还设有用于求救的口哨。
[0037]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适于漂流用的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11),所述救生衣本体(11)的后背部(111)和前胸部(112)为两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结构之间分隔有若干独立容腔(15),所述容腔(15)内依次间隔填充气囊(12)和塑料泡沫(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漂流用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15)横向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漂流用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上端和底端的所述容腔(15)内设置有所述气囊(12)。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适于漂流用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2)的下部设置有从所述救生衣本体(11)的左右两侧的所述两层结构连接处伸出所述容腔(15)的充气放气阀(1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于漂流用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本体(11)的左右两侧的所述两层结构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塑料泡沫(13)取出所述容腔(15)的开□ O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于漂流用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底端的所述容腔(15)的底面与充气后的所述气囊(12)的厚度和所述塑料泡沫(13)的厚度相匹配。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所述的适于漂流用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前胸的用于连接两所述前胸部(112)的连接部(2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于漂流用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2)包括设在所述前胸部(112)的第一连接部(221),和长条形的一端设在相对的所述前胸部(112)、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21)相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2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于漂流用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2)为相互连接的魔术贴或按扣。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或8或9所述的适于漂流用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求救的口哨。
【文档编号】B63C9/125GK205686590SQ201620490393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6日 公开号201620490393.3, CN 201620490393, CN 205686590 U, CN 205686590U, CN-U-205686590, CN201620490393, CN201620490393.3, CN205686590 U, CN205686590U
【发明人】刘琼
【申请人】江西服装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